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李自成侄孙李来亨抗清:三百年流不尽的英雄之血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412
转发:0
评论:0
李自成侄孙李来亨抗清:三百年流不尽的英雄之血,导读:康熙三年(1664年)清政府集中川、楚、秦三省清军和满洲八旗兵,共十万

  导读:康熙三年(1664年)清政府集中川、楚、秦三省清军和满洲八旗兵,共十万大军在靖西将军穆里玛的指挥下,围攻茅麓山。李来亨奋起迎敌,满洲兵在李来亨的炮火、檑木、滚石的打击下,纷纷坠崖落涧,伤亡惨重,高级指挥官贺布索、穆里玛之子苏尔马均被。清军改变策略,对茅麓山所有出口,严防死守,长期围困,企图困死明军。双方相持数月,李来亨部物资消耗殆尽。李来亨在六月曾组织两次突围,虽拼死奋战,但寡不敌众,无法突出重围。他知道已到最后关头,决心与清王朝不共戴天,与明朝的最后一片河山共存亡。他处死了清方派来招降的叛徒李有实。8月4日,寨内弹尽粮绝。李来亨事先妥善安排了老母的生路,与妻、子等全家人扑向熊熊烈火,壮烈牺牲,谱写了一曲气壮山河的千秋正气歌。

  一个阴雨连绵的秋日,我来到湖北兴山县茅麓山区,凭吊南明坚持抗清斗争20多年,特别是在茅麓山区高举抗清旗帜,顽强杀敌13年,最后壮烈殉国的民族英雄李来亨的抗清遗址。李来亨,原名懋亨,陕西清涧人,生年无考。他是明末农民军领袖李自成族兄之子李过的养子,也就是李自成侄孙。他在少年时即投身农民军,跟随祖父、父亲南征北战,在战火中成长为一名英勇善战的战将。李自成兵败山海关,先后撤出北京、西安,转战到湖北时,李来亨已崭露头角,与李自成麾下名将高一功、郝摇旗、刘体仁、袁宗第齐名,见载于历史文献。

  顺治二年(1645年)五月,李自成在通山九宫山被地方反动武装杀害后,其妻高夫人召集农民军20余万人,实现战略大转变,与南明政权合作,共同反抗带有民族征服性质的满洲贵族集团建立的清王朝。在江南、大西南残山剩水间建立起来的几个南明小朝廷,依然继承了明王朝腐朽的衣钵,奢侈腐化、宦官专权、党争犹酣,正如词曲大家吴梅在散曲中形容的那样,“江山如纸,宫门如市。小朝廷病入膏肓,经不起群雄狂噬。”

  顺治五年(1648年),抗清队伍中的军阀、野心家孙可望悍然围攻由贵州入蜀的高一功、党守素、贺锦、李来亨部,只有李来亨力战得脱,高一功等均被杀,南明抗清大业岌岌可危。“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李来亨挺身而出,继续高举抗清大旗,召集所部数万人,经过多次血战,最后在方圆150余华里的茅麓山高山之上、密林深处,建立起抗清根据地。他实行屯田自给、予民休息的政策,关怀山中百姓疾苦,深得民心,都称他“小闯王”。他多次率兵出击,给清军以沉重打击。

  康熙三年(1664年)清政府集中川、楚、秦三省清军和满洲八旗兵,共十万大军在靖西将军穆里玛的指挥下,围攻茅麓山。李来亨奋起迎敌,满洲兵在李来亨的炮火、檑木、滚石的打击下,纷纷坠崖落涧,伤亡惨重,高级指挥官贺布索、穆里玛之子苏尔马均被。清军改变策略,对茅麓山所有出口,严防死守,长期围困,企图困死明军。双方相持数月,李来亨部物资消耗殆尽。李来亨在六月曾组织两次突围,虽拼死奋战,但寡不敌众,无法突出重围。他知道已到最后关头,决心与清王朝不共戴天,与明朝的最后一片河山共存亡。他处死了清方派来招降的叛徒李有实。8月4日,寨内弹尽粮绝。李来亨事先妥善安排了老母的生路,与妻、子等全家人扑向熊熊烈火,壮烈牺牲,谱写了一曲气壮山河的千秋正气歌。

  从此,大明王朝的最后一盏明灯熄灭了,“应怜中土成荒寨,万里长风吹古愁。”(清初诗人宋曹诗句)“遗民泪尽胡尘里”,中土再无大明旗!历史的年轮,增加了一圈又一圈。346年过去了!大江东去浪千叠,三百年流不尽的英雄血。历史没有忘记李自成祖孙四代为抗清前仆后继,捐躯疆场的英雄业绩,更没有忘记他们所流的鲜血,在茅麓山区更是流传着很多歌颂李来亨的传说。

  我们来到山上的百羊寨。这个寨原名王殿坪。李来亨来到茅麓山与清军的第一次战斗中,他下令驱赶尾巴上带着鞭炮冲向清军的几百只羊群,吓得清军抱头鼠窜,明军大胜。他将王殿坪改名百羊寨,庆祝胜利,寨名沿用至今。在百羊寨村公所的山下,是李来亨3万多部队驻扎屯田的营地,占地约3万平方米。李来亨被永历朝廷封为临国公,在这里建立起庄严的帅府。我们向山下望去,虽然帅府早被清军夷为平地,但屋基犹在,散落着砖头、瓦片。透过蒙蒙烟雨,穿过历史的隧道,我仿佛看到了帅府上的大明旗帜高高飘扬,山风吹拂,战旗猎猎,李来亨坐镇帅府,指挥作战,从容若定。61岁的村支书告诉我们,当地人传说李来亨并没有牺牲,而是从一个不为清军所知的秘密小道逃走了。事实上,清初的一些史籍,也有类似记载。曾在永历朝廷任职的历史学家王夫之在所著《永历实录》中,记载李来亨部3万余人,除战死者外,均逃走,被清军抓住的仅有150人。

  百羊寨四面环山,形势险要,易守难攻。其周围分布有李来亨建圣帝行宫碑、瞭望台、点灯台、炮台、七步半台阶等多处遗址。我带着相机、摄像机冒雨踏着李来亨走过的、修建的山路、战壕、栈道,凭吊了多处遗址。这是李来亨率部誓死抗清的见证,与山河同在,与日月同辉。李来亨不死——他抗清御侮的英雄气概、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杀身成仁的民族气节,永远活在后来人的心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李来亨:大明最后的战将
农民起义在历史的舞台上时有出现,明清两代均有出现,但都是以失败而告终。今天,小编要和大家介绍的这位将领就是农民起义出生,但后来他却成了大明王朝的最后战将。这里究竟有何曲折故事呢?一起来看看吧。在明末清初那场山河变色、旷日持久的大动荡中,最活跃的势力有主要有四方,即清廷、南明、李自成大顺、张献忠大西,清廷入主北京后,其他三方势力的忠义之士为了对抗清军逐渐走向了联合,一直到康熙年间(1664)的茅麓山之战后,上的最后一股抵抗力量才被消灭掉,而率领这些残兵败将坚持到最后的就是李来亨将军。李来亨,李过的义子,算是李自成的孙子辈,李过死后,李闯的旗帜就传承到了李来亨的手上,李来亨有一子,亦随其父亲抗清,史无记载其名,由此观之,李自成家族四代抗清,满门英烈。说到李来亨,不得不提的就是:大顺、忠贞营、夔东十三家。一、大顺战将李来亨早年追随李自成、李过,反抗过腐朽的明王朝,从后期的表现来说,李来亨行军打仗...
· 揭秘"三百年来第一流"的龚自珍为何被毒死
龚自珍简介记载他是清朝的思想家、文学家和诗人。1792年8月22日出生,龚自珍自幼好学,从小研读《经史》和《大学》。他喜欢写作,13岁的时候就写了《知觉辨》,15岁的时候就开始写诗集。27考中举人,龚自珍考了6次终于在38岁时当上进士。曾经在内阁、宗人府、礼部任过职。48岁辞职回乡,一生写过300多篇文字和七八百首诗词。图片来源于网络1813年7月,龚自珍妻子因为被误诊而死亡。1815年,龚自珍又娶了安庆知府的侄孙女何吉云为妻。龚自珍在朝廷中对政治有独特的见解,并且明确的指出朝廷腐败问题的根本,对君权专制提出意见并抨击。龚自珍在朝廷任职20年期间,屡屡上书提出自己的意见,但都不被采纳,并且还被同朝官员认为是眼中钉。在这一期间,龚自珍写了一些讽刺官员昏庸的文章如《大誓答问》、《古史钩沉论》等。龚自珍大义凌然的态度被昏庸的官员们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常常受到一些排挤和打击。龚自珍在朝廷中受不到重视...
· 茅麓山战役中李来亨点火为什么当地传说中李来亨却没有死
茅麓山抗清基地最后一战,是大清统一大陆最后一战。历史上称其为茅麓山战役。关于茅麓山战役,历史资料介绍:在清军10万大军长期围困下,李来亨率领大顺军将士,严防死守,极力保护明朝最后一块净土。双方相持数月后,基地物资基本消耗殆尽。李来亨在六月曾组织两次突围,虽拼死奋战,但寡不敌众,无法突出重围。8月4日,寨内弹尽粮绝。李来亨事先妥善安排了老母的生路,与妻、子等全家人扑向熊熊烈火,壮烈牺牲。然而,茅麓山当地人传说,李来亨并没有牺牲,而是从一个不为清军所知的秘密小道逃走了。曾在永历朝廷任职的历史学家王夫之,在其所著《永历实录》中,记载李来亨部3万余人,除战死者外,均逃走,被清军抓住的仅有150人。本人第一次来茅庵村考察时,观摩《圣帝行宫碑碑文》,发现了被人凿毁的字里,有一个“涧”字,隐隐约约,清晰可辨。与前后字连接,原来是“清【涧】李来亨”,由此明确了李来亨的籍贯。弥补了历史上记载李来亨“籍贯不详...
· 李流简介成汉国建立者李雄之叔父李流生平
李流(248年—303年),字玄通,西晋末年巴氐人(一说为賨人),十六国时期成汉国建立者李雄之叔父,成汉政权奠基者李特之四弟。李流祖籍为巴西郡宕渠县(今中国四川省渠县),其先祖后于曹魏时被迁至略阳(今中国甘肃省秦安县)。李特、李流及其兄弟都精于骑射,以武略闻名,乡里纷纷归附。西晋元康八年(298年),因齐万年之乱使得关中发生饥荒,李特、李流兄弟带领秦雍二州六郡流民至巴蜀(今中国四川省)谋生,沿途照顾贫病,颇得人心。永康元年(300年)益州刺史赵廞眼见因八王之乱导致天下大乱,暗有割据巴蜀之意,遂厚待李特、李流兄弟,以为党羽。李特、李流等人亦依靠赵廞的势力,聚众为盗,蜀人视为大患。然而赵廞对于李特、李流兄弟很受部众爱戴一事颇为恐惧,因此于次年(301年),找借口杀死骁勇善战的李流之三兄李庠以及其子侄宗族,李特、李流等兄弟深为怨恨,于是率众攻破成都(今中国四川省成都市),赵廞兵败被杀。朝廷另派罗...
· 打虎英雄卞元亨
元末明初人,原籍便仓。少时膂力过人,曾赤手空拳打死过猛虎。后在山东永王军中任谋划,历时9年。永王兵败被俘,他作文生祭,申明大义,后被中丞李炳之陷害,发配辽东,明永乐元年被赦免归乡,自称东溟叟,又号柏门老人,死于1419年,享年90岁。作品他一生写下许多诗作,著名的有<辽东有感>、<戌归>、<示后>、<戌归咏牡丹二首>等。据传,便仓枯枝牡丹就是卞元亨栽的。水浒人物《水浒传》中那位赤手空拳的打虎英雄武松,生活中确有其人,他就是《水浒传》作者施耐庵的好友卞元亨。这个卞元亨可不一般,他是当时一个商人,但他诗词音律样样通,长的虎背熊腰,修眉宽颐,高鼻阔口,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一个标准的美男子,其人弹琴吹笛都是行家里手。不仅如此,卞元亨还是卞仓一带的武举,曾经一脚踢死过一只老虎。据说是踢中了老虎的下颔,小说中这样说当然不够丰满,因此施耐庵就借题发挥了一下,改...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