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千古名相耶律楚材简介:改变元朝历史的契丹贵族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134
转发:0
评论:0
千古名相耶律楚材简介:改变元朝历史的契丹贵族,800多年前一个春风和煦的3月,北京北郊,年轻的契丹贵族耶律楚材正与亲友一一

  800多年前一个春风和煦的3月,北京北郊,年轻的契丹贵族耶律楚材正与亲友一一辞别。就在不久前,他接受了蒙古国成吉思汗的征召,要前往成吉思汗大帐所在地漠北。这一漫漫行程改变了耶律楚材的一生,从此之后,他不仅仅是一位能诗擅文的契丹贵族,更成为辅佐蒙古国几代君王的千古名相,连元代的历史都为此而发生巨大变革!

  百代之后,在华夏多族一体“和而不同”已成为56个民族共识的今天,追怀先贤,耶律楚材,功莫大焉!学者杨镰说过:“对于耶律楚材来说,原本单一的民族文化,正是在他们那一代人身上,归纳荟萃为北方地域的多元文化。元代的历史与文学,就是建立在这样的模式之上。”

  出生时的神秘一卦

  耶律楚材(1190—1244),字晋卿,契丹皇族子孙。他的九世祖,即辽国的建立者、一代雄主耶律阿保机。他的八世祖耶律倍是耶律阿保机的长子,被封为“东丹王”。耶律倍不但孔武有力,而且喜爱作诗,多才多艺。耶律阿保机死后,次子耶律德光称帝,耶律倍于是备受猜忌,后投奔后唐。他立木于海上并刻诗云:“小山压大山,大山全无力。羞见故乡人,从此投外国。”后唐亡国后,耶律倍被人刺死,年仅38岁。

  公元12世纪,华夏大地风云变幻。1115年,金国建立,之后仅10年,金便灭了辽。耶律楚材的祖父耶律德元也就是在那段时期转而在金国为官,自此之后,耶律家族成为金国的达官显贵,常居北京。当时的北京是北方经济文化中心,这里既有色彩斑斓的多元文化,又有深厚的汉文化底蕴,这使得耶律氏形成了读书知礼、博雅多识的家风。

  耶律楚材的父亲耶律履,史书上说他通六经百家之书,精于历算和书法绘画,尤其写得一手好文章。耶律楚材刚生下来时,深谙阴阳之学的父亲曾经为他卜过一卦,并私下里对亲戚们说,“金国大势已去,我六十得子,这个孩子是我们家族的千里马,将来必大有作为,而且将为异国所用”,所以取《左传》“虽楚有材,晋实用之”之句,给他取名楚材,表字晋卿。这个故事充满了神秘色彩,为后人津津乐道。

  耶律楚材从小不负其名,17岁就考中了举人。他博览群书,历法、医学,无不精通,特别是儒家思想对他的影响更是浸入血脉。作为叱咤风云的契丹皇族之后,耶律楚材内心充满了自豪感,曾写诗称“赫赫东丹王,让位如伯夷。藏书万卷堂,丹青成画癖。四世皆太师,名德超今昔”。

  立志做“治天下匠”

  1214年,蒙古军大举伐金,金国的国君金宣宗却早已仓惶逃出中都(今北京),向南迁都。年轻的耶律楚材刚刚经历了蒙古围困金中都“绝粒六十日,守职如恒”的艰辛,目睹金国君臣不战而逃的腐败无能。深深的失望中,他遁入佛门禅修冥思3年,之后不久,就接到了成吉思汗的召唤,陡然间仿佛又有了一丝希望。

  塞外春寒,残冰未消,柳絮难寻,梅花无信。但这一切都没有影响耶律楚材的兴奋之情,他写了《过闾局河》四首,诗中屡次以大鹏自喻,“千山风烈来从虎,万里云垂看举鹏”。他觉得自己学富五车,精通经史,以前一直学无所用,而今却要一举冲天了。他把成吉思汗比作神龙出世的明主,希望给他施展才能的机会。明君贤臣风云际会,就像他诗中所写,“华夷混一非多日”,统一天下的日子还会远吗?

  1218年7月,耶律楚材到达怯绿连河(今克鲁伦河)畔的成吉思汗大帐,此时正值仲夏。目之所及是一望无际的碧草蓝天、气势磅礴的山河、雄伟庞大的车帐军营、骁勇善战的游牧铁骑……他用这样的词句形容:“山川相缪,郁乎苍苍,车帐如云,将士如雨,马牛被野,兵甲赫天,烟火相望,连营万里,千古之盛,未尝有也。”

  耶律楚材的髭髯垂到腰间,眉毛也很浓重,特别惹人注目。蒙古人认为“胡多必贵”。成吉思汗直呼他“吾图撒合里”,也即“美髯公”。不过,耶律楚材能被成吉思汗所看重,并非外貌,而是因为他显赫的家世对于契丹贵族、金国显宦的感召力,以及他出众的才能。

  成吉思汗接见耶律楚材时,对他说:“辽为金所灭,你们是世仇,我如今要灭金,是为你的家族报仇。”耶律楚材出人意料地回答:“我的家族从祖父以来就侍奉金国,既为臣子,岂敢再怀贰心,以君主为仇呢?”这种对旧主的态度很受成吉思汗欣赏,于是对他厚加赏赐,把他当作近臣。

  一位善于造弓的西夏工匠很不满耶律楚材得到的厚待,提出质疑:“现在最重要的是打仗,要耶律楚材这种读书人何用?”耶律楚材反诘:“造弓都还需要弓匠,治理天下难道就不需要‘治天下匠’吗?”成吉思汗觉得很有道理,更加倚重他。

  就这样,耶律家族的千里马,以治天下为己任,立志要做蒙古国的“治天下匠”。

  万里迢迢随军征

  从1218年成吉思汗召见耶律楚材,到1227年成吉思汗去世,耶律楚材追随成吉思汗整整10年。有人说,这10年是耶律楚材生命力最旺盛的10年,也是他最清闲的10年;是他怀有许多希望的10年,也是他思想最为苦闷的10年;是他在轰轰烈烈的成吉思汗西征军中生活最有色彩的10年,也是他内心最孤寂落寞的10年。原因在于,耶律楚材并没有像他最初想象的那样被成吉思汗重用,而只是被成吉思汗当作判断吉凶的巫师和汉文秘书。

  成吉思汗信奉萨满教,这种古老的宗教起源于原始渔猎时代,在我国北方古代各民族中间的影响根深蒂固。萨满教相信万物有灵,耶律楚材未卜先知的占卜术便屡屡被派上用场。1219年夏,蒙古大军征西,出师前祭旗之际下起大雪,成吉思汗询问暑天下雪的原因,耶律楚材解释说是“克敌之象”,继而成吉思汗大获全胜。1220年冬,成吉思汗不解为什么冬天打雷,耶律楚材占卜后告诉他,是回鹘王梭里檀将死,不久梭里檀果然死了。1222年夏天,“长星见西方”,成吉思汗问是什么征兆,耶律楚材认为是“金国当易主矣”。次年,金宣宗果然去世。当时在成吉思汗军中还有大量的回鹘人,他们推算5月15日晚有月全食,耶律楚材则认为10月15日才会月食,最后果然如耶律楚材所言。这一切使得成吉思汗大呼:“你连天上的事都无所不知,何况人间的事呢?”

  耶律楚材也试图用自己的才能来化解万民之灾。蒙古西征时,大军到了中亚铁门关,看到一个鹿形马尾、绿色独角的奇兽。耶律楚材马上说:“此兽名叫角端,一天能走一万八千里,说四方语言,是好生恶杀的神兽。它的出现是上天在告诉陛下停止杀戮。”成吉思汗马上下诏班师回国。

  1226年11月,蒙古大军攻打西夏,诸将都忙着掠夺财币、人口,耶律楚材只取了几部书和两驮马的西夏药材。不久,军中瘟疫蔓延,耶律楚材的药材救活了几万人。

  这些神奇的事虽然为耶律楚材赢得了威信,但离他治国平天下的宏愿实在相差太远,他常常感慨英雄无用武之地。“自怜西域十年客,谁识东丹八叶孙”。他的《西域河中十咏》,每首诗都以“寂寞”开头。他用从家乡带来的雨伞竹柄做成笛子,用撒马尔罕废弃王宫的三尺门框做成一具凤尾琴,每每临风吹笛,鼓琴寄意。

  他还在诗歌里自比苏武:10年潦倒,形同苏武被羁,万里迢迢随军西征,经历了苦难却没有得到像苏武那样的成绩。入世不得重用和出世不能忘怀的矛盾折磨着他,岁月匆匆一事无成的焦虑煎熬着他,使他夜不能寐,食不能安。然而忧国忧民的情怀始终魂牵梦萦,支持着他坚持下去,等待时机。

  天下虽马上得之,不可以马上治

  1227年秋,成吉思汗的去世给了耶律楚材很大的打击,也给他带来了新的转机。

  成吉思汗的第三子窝阔台被指定为继承人,由于他远在新疆,于是由成吉思汗的四子拖雷监国,代行汗职,直到1229年窝阔台回来。

  拖雷监国的两年里,曾两次派耶律楚材去北京搜索经籍,还与耶律楚材议定窝阔台即位的吉日、礼仪制度等,对耶律楚材相当倚重。

  窝阔台登基的礼仪正规而隆重,远非成吉思汗即位时的简陋可比。这礼仪由耶律楚材一手导演。他先说服了窝阔台的哥哥察合台要对天子行跪拜礼:“你虽然是大汗的哥哥,但是从地位上讲,你是臣子,你带头下跪了,就没有人敢不跪拜。”于是,察合台率领蒙古王族和各级长官向大汗窝阔台下跪。蒙古国从此开始接受了汉式跪拜礼,明确了君臣之分。

  窝阔台曾在诸王贵胄面前执酒致耶律楚材说:“我之所以推重你,是因为没有你就没有我们大蒙古国的今天。”自此耶律楚材开始全面参与国家治理,施展他的治国才干。

  当时的蒙古贵胄认为汉人汉地没什么用,不如把汉人赶尽杀绝,将汉地改成牧场。耶律楚材则认为“天下虽马上得之,不可以马上治”,应该用汉人之法集四海之富。于是他主持设立了10路征收课税所,一年之后,收上来的税赋使得窝阔台大喜过望:“你一直陪在我身边,是用什么方法收来税赋充实国库的呢?南朝那边,也有像你那么能干的臣子吗?”耶律楚材半开玩笑说:“那边比我能干的人多了,我因为不够能干才留下为您效劳。”这些成效对窝阔台产生很大影响,他下旨任命耶律楚材为宰相,默许了耶律楚材以汉法治汉地的方针。

  其后,耶律楚材又主持科举,聚集4300多名儒生参加考试,恢复尊孔,保护人才和中原文化,准备实现建构以汉法为主体,以“大一统”为主旨的封建王朝。

  但耶律楚材没来得及培育这些人才。由于他的做法触犯了其他蒙古贵族的利益,他成为众矢之的。

  1241年冬,窝阔台去世,乃马真皇后专政,她亲信一个叫奥都剌合蛮的西域人。耶律楚材逐渐失去了权势。

  耶律楚材只比窝阔台多活了两年半,在这两年半里,他活得非常艰难,因为偌大一个国家,有多个民族,言语不通,文化不同,他以一介书生孤立在尚武的游牧民族庙堂之上,想运用自己所学,是件多么难的事啊。他是因为自己多年建立起来的法度将毁于一旦而愤郁至死的。据史载,耶律楚材死的时候,蒙古人哭得如失去了自己的亲戚,天下士大夫也莫不哭泣。

  他所创立的规章奠定了有元一代的制度,但直到忽必烈时期才得以真正实现。耶律楚材去世90年后,被追封为广宁王,赠太师,谥文正。“文正”是古代文官最高级别的谥号,最近一个得此谥号的是清朝的中兴名臣曾国藩。

  作为一个文人,耶律楚材留下了众多优美的诗歌,他的《湛然居士集》中收录了600余首诗。尤其是随军出征时写的景色诗,风骨雄健豪放,情调苍凉。耶律楚材也能填词,除此之外,现存篇幅最长的契丹语诗篇《醉义歌》就是由耶律楚材译为汉文,并保存下来的。仅就文化上的贡献而言,耶律楚材已是一个足以彪炳史册的巨人。

  作为一个“楚材晋用”的异国臣子,耶律楚材辅佐过成吉思汗、拖雷、窝阔台、乃马真皇后,任丞相多年,影响巨大。他死后葬于瓮山(今北京颐和园万寿山)脚下。世事巨变,如今熙熙攘攘的颐和园中,有谁还会去凭吊这位蒙古国的一代名相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一代名相耶律楚材:一个改变元朝历史的契丹人
蒙元时期是一个民族纷争的时期。蒙古族的兴起使中原文化又一次与异族文化发生了碰撞。蒙古作为一个草原游牧民族,其文化是落后的,它的金戈铁马征服世界之后,其本有的落后的制度文化能够使一个地跨欧亚、包括各种各样文化的庞大帝国正常运行吗?在逐步的扩张与统治中,蒙古统治者明白只有适应各个不同统治区域的风俗与文化才能巩固统治,所以在这个庞大帝国的内部,有很多汗国,有多种统治方式。对于中原文化来说,情况略有不同。蒙古统治者很重视中原地区,这块土地可以供应其所需而其本身又制造不出来的东西,并且由于长期的交往,中原在他们的心目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位置,这就是为什么蒙古把统治的重心放在中原而不是其他汗国。但这不意味着蒙古人会主动并且全面的接收汉文化。首先是因为两个民族的文化背景差异太大了,汉族是个典型的农耕民族,而蒙古是个典型的游牧民族,在民族差异上有着不可调和的部分,如果他们要自觉接受外族文化的话,一般是会选择与...
· 契丹族元中书令――耶律楚材
中文名称:耶律楚材又名:号湛然居士字晋卿性别:男所属年代:元代民族:契丹族生卒年:1190―1244耶律楚材(1190-1244),金与蒙古国官员。契丹族,字晋卿,号湛然居士,蒙古名吾图撒合里(意为长髯人)。契丹皇室后裔。初仕金为燕京行尚书省左右司员外郎。金贞三年(1215年),他在燕京(今北京)降蒙古。后随成吉思汗西征,以善长医卜、律历等,深受信用。窝阔台(元太宗)时,为中书令(主管文书的必�Q赤),主持制定仪礼,并多次谏阻蒙古军,阻止蒙古贵族改农田为牧场的企图。在他的建议下,中原设立十路课税所,实行赋税制。他进言:「制利器必用良工,守成者必用儒臣。」奏行科举取士,尊孔重儒,设置编行儒学经籍的经籍所、编修所等措施,对恢复和发展中原文化卓有贡献。晚年乃马真后临朝称制,不受重视,著有《湛然居士集》、《西游录》等书传世。
· 耶律楚材:为蒙古帝国的发展和元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的一代名相
无心修竹古,含恨瘦梅新历史上能获得文正谥号的,都是道德极致,士子楷模之人,是“谥之极美,无以复加”之词。史上获此殊荣者并不多,如范仲淹、司马光、曾国藩等等。其中还有一个非汉族人士往往被人所忽略,他便是位列中国古代十大名相之一的耶律楚材。这个姓一看就是契丹贵族的姓,在我的记忆中,只有辽代皇室才有这姓,而外戚一般姓萧。如萧燕燕一般。一个外族人士能荣获这样高的谥号,在中国数以千计的“相”级人物中,位置如此地显赫,不能不说是个奇迹。耶律楚材,字晋卿,号玉泉老人,湛然居士,蒙古帝国时期的政治家。出身契丹贵族,早年在金仕至左右司员外郎,蒙古军攻占金中都时成吉思汗收耶律楚材为臣。耶律楚材以儒家治国之道提出和制定了各种施政方略,为蒙古帝国的发展和元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耶律楚材先后辅弼成吉思汗父子达三十余年,担任中书令达十四年之久。他对成吉思汗及其子孙产生深远影响,他采取的各种措施为元朝的建立奠定基础。死后...
· 耶律楚材的历史功绩如何评价耶律楚材?
耶律楚材是蒙古帝国著名政治家、宰相,契丹贵族,早先在金朝为官,燕京被成吉思汗攻占之后,接受成吉思汗招安,成为蒙古帝国大臣。耶律楚材两朝为官,但是其政治抱负的实现,很多都是在蒙古朝为官期间,其历史功绩自然也是在这个时候。政治上进行改革,推进蒙古帝国由一个游牧民族的落后奴隶制,向先进的封建制度的转变。礼制上,明确礼仪尊卑,确立大汗的绝对地位。成吉思汗去世之后,第三子窝阔台继位,耶律楚材依照中原王朝的传统,制定了册立仪礼。为了明确窝阔台的至高无上,以逐步实现中央集权,他劝说亲王察合台率部拜汗王。《元史·耶律楚材传》:”王虽兄,位则臣也,礼当拜。王拜,则莫敢不拜。“”王深然之。及即位,王率皇族及臣僚拜帐下,既退,王抚楚材曰:‘真社稷臣也。’国朝尊属有拜礼自此始。“行政制度上,削弱地方势力,加强中央集权,公元1231年,耶律楚材被任命为中书令,受命全权筹设中书省,蒙古帝国自此有了一个中央的行政机构。...
· 谢安:东山再起的历史人物不想为官的千古名相
一个人发达难,但也有;然后一夜之间一无所有也不少,但东山再起的很少。那么东山再起的历史人物是说的是谁呢?但凡有点文化的中国人,几乎没有不知道东山再起这个成语的,就像谁都没有见过龙,却谁都知道龙一样。诚如斯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这“仙”不是别人,他就是让东山与其一道扬名天下的东晋大名士、名宰相、军事家谢安。下面就具体介绍下东山再起的历史人物谢安:谢安是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出身士族。他在当时的士大夫阶层中名望很大,大家都认为他是个挺有才干的人。但是他宁愿隐居在东山,不愿做官。有人推举他做官,他上任一个多月,就不想干了。当时在士大夫中间流传着一句话:“谢安不出来做官,叫百姓怎么办?”到了四十多岁的时候,他才重新出来做官。因为谢安长期隐居在东山,所以后来把他重新出来做官这样的事称为“东山再起”。关于他,淝水之战就是他指挥的,晋军以少胜多,大破前秦军队。前秦南侵,东晋危在旦夕,谢安临危受命,...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