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诸葛亮的致命缺陷:多任人唯亲且十分固执己见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271
转发:0
评论:0
诸葛亮的致命缺陷:多任人唯亲且十分固执己见,刘备和诸葛亮是史称楷模的一对仁君贤相,“三顾茅庐”、隆中对、《出师表》等故事

  刘备和诸葛亮是史称楷模的一对仁君贤相,“三顾茅庐”、隆中对、《出师表》等故事千古传唱。在他们新野相识的“蜜月期”,刘备“与亮情好日密”,“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他们的“鱼水之欢”甚至引起草根集团的不满——“关羽、张飞等不悦”。

  但是,赤壁之战结束后,从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一直到黄初四年(公元223年)刘备去世,这十多年间在《三国志·诸葛亮传》里面基本上是一片空白,“外出,亮常镇守成都,足食足兵”,一语带过。这十多年对于蜀汉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段时期,取益州、定汉川、失荆州、败夷陵,等等诸多大事都发生在这一时期。蜀汉诸多重要历史事件之中竟没有“千古贤相”诸葛亮的身影,岂非咄咄怪事?!是否存在这样一种可能性:刘备与诸葛亮之间曾发生过严重分歧,甚至是重大矛盾?刘备利用草根集团和巴蜀集团压制着荆州集团,把诸葛亮边缘化了?

  《资治通鉴》在这十多年的历史里,除了记载诸葛亮“与张飞、赵云将兵溯流克巴东”外,还记录了他刚入川时(公元214年)的三件事,第一是对法正“擅杀毁伤己者数人”的容忍,第二是“佐备治蜀,颇尚严峻,人多怨叹者”之后,其与法正的一番辩论,第三件是诸葛亮为“众事不治,时又沉醉”的蒋琬求情。对此,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第一件事是以法正为代表的巴蜀集团取益州有功,炙手可热,烈火烹油,荆州集团避其锋芒,使巴蜀集团“少行其意”。第二件事,能否理解为荆州集团对巴蜀集团的反击?“威之以法”、“限之以爵”——打击为主,拉拢为辅。第三件事,可看作是诸葛亮对荆州集团后续人才的保护。而这件事的处理结果是“备雅敬亮,乃不加罪,仓卒但免官而已”——刘备对荆州集团有时也不得不作出适当的妥协与让步。

  刘备死后,诸葛亮走上了蜀汉政治前台,于是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凡是曾被刘备重用的人物,都相继落魄失意;诸多被刘备贬抑的人物,却相继走上了重要领导岗位!——这不能不让诸多高度评价刘备、诸葛亮这对“最佳拍档”的人士大跌眼镜!

  先被刘备重用,尔后落魄失意的人物,除了前文所述赵云、李严之外,最具代表性的当数魏延。魏延这位“叛臣贼子”其实很值得同情,甚至值得有人为他平反。他应该算作草根集团的传承人——“以部曲随入蜀,数有战功,迁牙门将军”。所谓“部曲”,就是刘备的私人军队,而且是带有人身依附性质的军队。刘备对魏延十分重用,“为汉中王,迁治成都,当得重将以镇汉川,众论以为必在张飞,飞亦以心自许。乃拔延为督汉中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一军尽惊”——不拘一格提拔任用,重用度有时甚至超过了张飞!魏延其实可称为蜀汉最有勇有谋的一员战将,尤其是他随诸葛亮第一次出征北伐,提出以精兵五千“直从褒,循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的作战计划,可行性很强,胜面也比较大。但是,“亮以为此危计,不如安从坦道,可以平取陇右,十全必克而无虞,故不用延计”,最终因为指挥谋略和用人等多方面的原因,导致北伐不成、兵败街亭——孰不知三十五年之后,邓艾父子“以万人入江油之危险”,凿山通道七百余里,直抵成都城下,一举灭蜀,其奇袭策略与魏延如出一辙。

  史料还记载了魏延与荆州集团成员、襄阳人杨仪的严重不和、互相倾轧,诸葛亮的态度是“深惜仪之才干,凭魏延之骁勇,常恨二人之不平,不忍有所偏废也”。这种情况的出现,有两种可能性:一是诸葛亮无能。自己统领导的北伐军中,最重要的谋臣和最重要的武将势如水火,却无力调和,岂非无能?二是诸葛亮利用杨仪抗衡和牵制魏延。而从当时的局势来看,我认为第二种可能性大一些。诸葛亮死后,魏延大言“何以一人死废天下事邪”?坚持继续北伐,不同意撤军,而且他还“欲杀仪等,冀时论以己代诸葛辅政”,但他没想到诸葛亮临死前还算计了他一把:“令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最终魏延被夷三族,脑袋砍下来之后,“仪起自踏之,曰:‘庸奴!复能作恶不?’”——可怜!可悲!可叹!

  在刘备死后交上好运、“咸鱼翻身”的,大都是荆州集团成员,尤其是蒋琬和马谡这两位荆州集团的后起之秀。蒋琬前文已述,因为失职而引得“大怒,将加罪戮”,此时“一生行事唯谨慎”的诸葛亮挺身而出、舍身相护。刘备死后,蒋琬飞黄腾达,数年之内就被诸葛亮内定为接班人,并“密表后主曰:‘臣若不幸,后事宜以付琬。’”继诸葛亮死后,蒋琬如愿成为第二位蜀相。

  马谡其实早就被刘备看死了:“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但是,诸葛亮早年与襄阳籍马良兄弟交好,尤其对马谡情若父子(谡临终与亮书曰:“明公视谡犹子,谡视明公犹父”),因而违背刘备的遗愿重用马谡:“建兴六年,亮出军向祁山。时有宿将魏延、吴壹等,论者皆言以为宜令为先锋。而亮违众拔谡,统大众在前,与魏将张郃战于街亭,为郃所破,士卒离散”,其后果是“进无所据,退军还汉中”,之后上演了一幕挥泪斩马谡的千古悲剧——我们除了怀疑诸葛亮的识人慧眼之外,对他的政治胸襟、“山头主义”是否也可以质疑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诸葛亮的致命缺陷:任人唯亲且十分固执己见
刘备和诸葛亮是史称楷模的一对仁君贤相,“三顾茅庐”、隆中对、《出师表》等故事千古传唱。在他们新野相识的“蜜月期”,刘备“与亮情好日密”,“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他们的“鱼水之欢”甚至引起草根集团的不满——“关羽、张飞等不悦”。但是,赤壁之战结束后,从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一直到黄初四年(公元223年)刘备去世,这十多年间在《三国志·诸葛亮传》里面基本上是一片空白,“外出,亮常镇守成都,足食足兵”,一语带过。这十多年对于蜀汉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段时期,取益州、定汉川、失荆州、败夷陵,等等诸多大事都发生在这一时期。蜀汉诸多重要历史事件之中竟没有“千古贤相”诸葛亮的身影,岂非咄咄怪事?!是否存在这样一种可能性:刘备与诸葛亮之间曾发生过严重分歧,甚至是重大矛盾?刘备利用草根集团和巴蜀集团压制着荆州集团,把诸葛亮边缘化了?网络配图《资治通鉴》在这十多年的历史里,除了记载诸葛亮“与张飞、赵云将...
· 既“杂”且“多”的传统
作者简介:葛兆光,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院长,历史系教授读陈冠中讨论“杂种文化”的文章,他说,被称为“杂种”的“多文化主义”加上“世界主义”的普世价值,是现代大城市应有的文化品格。这让我想起日本加藤周一的“日本杂种文化论”,记得十几年前,在东京神田神保町的旧书店里买到他一册《杂种文化》,就相当惊讶,加藤对日本自身文化的深刻反省和锐利解析,远比那些固执于“万世一系”的日本文化原教旨论者让人敬佩。看别人也会想自己,坦率地说,也让我联想到近来的“国学热”。有时候,原本是一“国”之“学”,当它被窄化为一“家”之学的时候,就有点儿异样。如今,内有儒学院外有孔子学院,还有到处开花的“国学经典”或“传统智慧”讲习班,加上每年一度的“祭孔大典”,使得儒家或五经四书之学,不仅成为汉文化“脊梁”,甚至放大成了整个中国的“肉身”。有人说要恢复“中华传统”就是要“回到孔子”,我曾看到一个穿了据说是“汉服”留了山羊须的...
· 刘备无法超越曹操的致命缺陷
都说刘备是皇叔,出身好,但要跟曹操比起来,那还是有一个致命的缺陷的,按现在的说话,那曹操就是国企的寡头,而我们的刘皇叔再怎么努力,也只是一个股份制公司的CEO。不是一个水平的。网络配图假如把三国比做三个公司,那么这三个公司的老总:曹操、刘备、孙权,如果你是职员,你愿意在到谁家去上班呢?也许可以做个网上投票,但你先不要急着回答。因为问题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郭嘉被曹操叫去面试,出来后自言自语:“真吾主也。”因为他觉得曹操有实力,有前途。陈群原来在刘备手下干活,刘备溃逃,他没有跟去,最后跟了曹操,最大的可能性是曹操开出的薪水更具吸引力。可是曹操给关羽的待遇何止月薪百万(魏币),但关羽还是要去找刘备,为什么?曹操的资金显然要比刘备雄厚得多,而刘备东奔西跑,累累如丧家之犬,两袖清风,他能给出什么?如果你猜对了,可以大胆去创业了。是股份!股份比薪水更吸引人。这就是刘备的过人之处。终刘备之世,只有一个孟...
· 诸葛亮自身存在致命缺陷!导致蜀国率先亡国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可谓是第一大谋士,善于用兵布阵,刘备依靠他,便从一个兵少将寡的小诸侯,慢慢有了自己的根据地,建立起了蜀国政权。然而,诸葛亮本身却存在一个致命缺陷,以致蜀国最终便因他日渐衰落,率先亡国。大诗人杜甫有云:“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是缅怀诸葛亮的。的确,诸葛亮复兴汉室的雄心令人感叹,主政二十余年从未有过谋逆之心令人钦佩。不过,这一切却不能掩盖住这位千古一相的致命缺点。网络配图刘备三顾茅庐,这才将诸葛亮请了出来。经过十余年悉心培养,临终前刘备托孤,不但将自己的儿子刘禅的性命交给了诸葛亮,也将蜀汉帝国的江山托付给了他。刘备的遗愿是什么?不外乎两条。一是保持蜀汉江山长久生存下去,二是尽力实现诸葛亮在隆中对提出的战略构想——复兴汉室。作为患难与共二十载的战友,刘备对诸葛亮有何告诫呢?有的。这一点从他对诸葛亮的这番话中就可以体现出来。《三国志?马良传》中提到,刘备在临终前曾对...
· 刘邦鲜为人知的一面:杀降且任人唯亲
一、刘邦的战力评估自反秦以来,刘邦的余生基本上都在战争中度过,其作战能力究竟如何,好象没有说法。从他与项羽对抗百战百败来看,估计后世对此评价不高。刘邦得天下后,曾与群臣探讨刘胜项败的原因,推出了汉三杰论,在作战能力上首推韩信。而韩信在与刘邦探讨带兵能力时,也只说刘邦不过能带十万兵,而自己则多多益善。从这个记载来看,韩信应该还有所保留,也就是他的真实想法里,刘邦可能连十万人也带不了。之所以要说这个数字,无非是要给刘邦留足面子。刘邦对此并不服气,他说:“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韩信答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且陛下所谓天授,非人力也。”历史没有记录下刘邦对此有什么响应,或者认可了这个评价,或者他对这个问题不想顶真了。于是造成了这样一个后果,即在后人看来,刘邦的强项就是会驾驭人,其作战能力则不值一提。但这不是事实,事实是其实际作战能力或者大大超出后人的估计。其实有关刘...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