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揭秘:鲁迅先生一生谁都骂为何唯独不骂孙伏园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234
转发:0
评论:0
揭秘:鲁迅先生一生谁都骂为何唯独不骂孙伏园,鲁迅出名是因为他的散文集《呐喊》,《呐喊》中的各篇文章,都是在北京晨报副刊发

  鲁迅出名是因为他的散文集《呐喊》,《呐喊》中的各篇文章,都是在北京晨报副刊发表的,而孙伏园那时正是晨报副刊的主编,可以说,是孙伏园给他机会成名的。鲁迅写《阿Q正传》,也是孙伏园约的稿。那时候晨报副刊想开一个“开心话”的栏目,每周一次。“他就来要我写一点东西。阿Q的形象,在我心目中似乎确已有了好几年,但我一向毫无写他出来的意思,经这一提,忽然想起来了,晚上便写。伏园虽然还没有现在这样胖,但已经笑嘻嘻,善于催稿了。”

  从1921年12月4日开始连载《阿Q正传》,据鲁迅说,孙伏园“每星期来一回,一有机会,就是:先生,《阿Q正传》……明天要付排了”。鲁迅被孙伏园“折磨”了两个多月,有些想把连载中的阿Q结束掉的意思。但孙伏园认定《阿Q正传》应该是写得越长越好。说过此话,孙伏园出了趟差,由另一位编辑代理编务。鲁迅便在1922年2月12日的报上发表了“大团圆”一章。等到3月底,孙伏园返回北京,阿Q已被“把总”枪毙一个多月了。

  如果孙伏园不出那趟差,也许《阿Q正传》会写得更长。孙伏园与鲁迅的关系不但密切而且悠久。两人是绍兴同乡,1911年,孙伏园在初级师范学堂读书时,鲁迅正是这个学堂的堂长(校长),两人的关系成了师生。到了北京,孙伏园与鲁迅亦师亦友。鲁迅去西安、厦门、广州,孙伏园也一路陪伴而行。这些,恐怕是鲁迅不骂孙伏园的最主要原因。

  孙伏园是有名的好脾气

  其次,孙伏园做人圆通,恐怕也是他不挨骂的原因。孙伏园是浙江绍兴人,原名福源,有个弟弟叫福熙,二人都以写得一手好文章著称,并且都是留法的学生。但是兄弟两人的长相却大有不同,老弟福熙面白唇红,皮肤细嫩,而伏园则满脸风尘,还留着一副奇形怪状的胡子,弟兄俩走在一起,人家还以为福熙是他的儿子。

  孙伏园在文化圈,是有名的好脾气,曹聚仁回忆说”:“(孙伏园)不仅会写稿,会编稿,而且会拉稿;一脸笑嘻嘻,不容你挤不出稿来。我们从周氏兄弟的随笔中,就可以看到这位孙先生的神情。圆圆脸,一团和气,跨进门来,让你知道该是交稿的时候了。”1931年,孙伏园从法国留学回来,应晏阳初等人邀请,到河北定县加入“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抗战爆发后,“平教会”辗转迁到贵州定番县(今惠水县),在那里形成了一个大家庭式的生活团体,在这个大家庭中,孙伏园每天笑容可掬,人缘是最好的。年轻人自然都拿他当长辈,他们不称他为伯伯或老师,而是一律管他叫”妈妈“,女孩子甚至管他叫“外婆”。

  孙伏园有一件特别得意的事,是抗战开始”平教会“迁到湖南衡阳,省政府为了配合平教会的工作,特别把衡山划为试验县,由孙伏园任县长。那时战火正炽,县政府应付军队的后勤供给,任务艰巨。有一天一位军官来到县府大肆咆哮,责骂县府的供应工作做得不好,县府人员百般应付,都无法平息。那个军官甚至大叫,要县长出来。孙伏园听到了,并不气恼,从里面走出来道:“我就是县长”。“你县长什么东西!”“我是孙伏园”。那军官马上缓和下来,说道:“孙伏园?是不是那位写文章的孙伏园?”“正是”。那军官马上赔笑敬礼道:“孙先生,我拜读过您的文章,仰慕已久……”。自然,往下什么问题就都解决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在该骂的时代被迫“骂人”,却成了鲁迅被骂的原因
鲁迅鲁迅并非完人,处事太认真,有点“洁癖”,因此对人可能会“苛”,有时难免被人看成喜欢“骂人”,至今仍是他被骂的主要原因之一。虽然,他所“骂”的究竟是什么人的什么事,究竟那些人和事值不值得“骂”,有些已经被各种各样的回忆录弄得模糊不清,也已很少有人有兴趣进行认真的考订和追究。总之,“骂人”是不好的,心胸狭隘,人品和性格都有问题,更不符合“政治正确”(politicalcorrect)的MBA企业管理和公关处事原则,以及后现代一切付诸嘻嘻哈哈的“时代精神”。如若说鲁迅只顾“骂人”,这并不符合笔者阅读鲁迅的印象和感受。对于这种企图对鲁迅进行“性格刺杀”(characterassassination)的责难,我并不想在烦琐的史实考订和枯燥的思想分析中,为鲁迅辩护,篇幅也不允许,这里只举出些鲁迅“一反常态”和“前后矛盾”的事例,向那些想继续这样指责鲁迅的人们,请教请教。鲁迅平生有好几件小事,处理得...
· 盘点鲁迅先生“骂人不带脏字”的10句名言
鲁迅先生的文采不必多说,先生除了给我们留下众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外,更令我们钦佩的是鲁迅先生的为人,他的爱国主义情怀,他那铁骨铮铮的性格。我们都知道鲁迅先生是弃医从文的,当初想当医生是因为想要为更多的同胞医治伤病,可是在现实面前,他发现自己的医术是多么的微不足道,国人病的不是身体,而是思想出了问题,所以他毅然决然的决定弃医从文,他要用自己的文章来唤醒国人。鲁迅先生想到做到,干净利索的从日本回了国,开始了他的文学创作。鲁迅先生为我们留下了许多的至理名言,成为鞭策我们前进的动力。我们都是耳熟能详的,我们不仅仅是学习他的写作方法,更是去体会他传达出来的精神,学习他那不畏强权,不畏流言,勇于直言铁骨铮铮的性格,做一个顶天立地的国人。而鲁迅作为一个文人,自然不会像一般人那样,他骂人都是十分文绉绉的,鲁迅先生‘骂人没有脏字’的10句名言,你敢用吗?这第一句话就是“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谋财害命”,大家应...
· 郭沫若和鲁迅为何要相互谩骂?
鲁迅和郭沫若是我国近现代文学历史上两颗璀璨耀眼的明星。他们笔下的作品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然而就是这么两位文坛大师,却发生过一件互相谩骂的尴尬事件。究竟是怎样一回事呢?事情还得从1927年说起,创造社和太阳社(当时的文学团体)的左翼青年们集体“围攻”鲁迅,说他是睡在鼓里的小资产阶级,是社会变革的落伍者,他的笔下没有光明,只会利用中国人的病态性格来混淆青年人的耳目。而郭沫若就是其中的一员,而且是骂鲁迅最狠的。1928年夏,他化名杜荃发表了《文艺战线上的封建余孽》,对鲁迅大家指责。说他是“资本主义以前的一个封建余孽”,是一个不得志的谛反革命人物。鲁迅看到之后什么反应?恼火,大为恼火。回他一句“才子加流氓”。这句话说得很贴切。先说“才子”,郭沫若的确是位大才子,在二十世纪中国的知识分子之中他当仁不让堪称第一。他集科学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诗人、作家、剧作家、评论家等各类名号于一身,这可不是胡说的...
· 孙尚香为什么敢骂赵云却不敢骂张飞?
孙尚香为什么敢骂赵云却不敢骂张飞?孙尚香,这个名字不见得是真的,但是现在基本上已经约定俗成,用来称呼三国时期孙权嫁给刘备的那个妹妹孙夫人了。不过,正史与《三国演义》还是有很大的不同,孙尚香与刘备之间一直都没有什么感情,她甚至还带着刘禅要回到江东。赵云和张飞都跑来想要把刘禅带回去,但是孙尚香对两人的态度却不一样,这是为什么?孙尚香是《三国演义》这部“男性小说”中为数不多的几个女性之一,相比那些传统的相夫教子的女性,孙尚香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她虽然是贵族女子,但是她却一点也不较弱,相反,她喜欢玩弄刀兵,还在洞房花烛夜把刘备给吓了一跳。在《三国演义》中,孙尚香虽然很独特,但是毕竟没能逃出宋明理学的影响,罗贯中还是让她为刘备和男权社会殉葬了,让她在得知刘备去世的消息之后投河自尽了。不过,在真实的历史中,孙尚香有没有死,却一直没有明确的记载,她在离开刘备之后,就几乎消失在了史书中,以至于民间怀疑她在后...
· 王莽:同为篡汉为何不骂曹丕只骂我?
西汉之后王莽建立的新朝从公元8年-23年存在了15年,王莽既为开国之君也是亡国之君,作为一个做了15年皇帝的人,后世的统治者却不承认其帝位,史官对王莽也是各种丑化,视为“巨奸”,直到现在人们的心中仍多认为王莽的第一身份是“汉臣”,而且是个篡汉后不得善终,最后连头都被别人当球踢的“尴尬皇帝”。东汉之后的曹丕同样是取汉献帝刘协而代之,篡汉建魏,结束了汉朝400多年的统治,但是后人对曹丕却少见恶评,世人皆评价“魏文帝文武双全,八岁能提笔为文,善骑射,好击剑,博览古今经传,通晓诸子百家学说。”网络配图同样是篡汉,为何王莽和曹丕的历史评价如此悬殊?1.对退位皇帝的态度。曹丕:封退位的汉献帝刘协为山阳候,允许其建宗庙、着汉服,刘协54岁寿终正寝后,曹丕后世曹叡率群臣亲自哭祭,以天子礼仪葬之于禅陵。王莽:汉哀帝于公元前1年8月15日病死后,王莽不肯立年岁较长的君主。而是迎立年仅9岁的刘衎为汉平帝,汉平帝...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