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揭秘武则天为何对酷吏先用后杀?其中有何原因?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22
转发:0
评论:0
揭秘武则天为何对酷吏先用后杀?其中有何原因?,在武则天重用的酷吏中,有两个最为狠毒,在历史上知名度也最高,一个叫周兴,一个叫来

在武则天重用的酷吏中,有两个最为狠毒,在历史上知名度也最高,一个叫周兴,一个叫来俊臣,提到这两个人的名字,当时的人都会不寒而栗。武则天为了巩固她的地位,实行铁血政策,重用酷吏,打击潜在的政治敌人,借此稳定政局。那么失去利用价值之后,这两个杀人魔王又落得个何等的结局呢?

有一个成语叫做“请君入瓮”,意思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这条成语说的其实就是武则天手下的两个酷吏周兴和来俊臣的故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武则天依靠酷吏解决了反对派,坐稳了女皇的宝座,一支酷吏队伍也就应运而生。那么,武则天会不会重赏酷吏,把他们真正当成心腹呢?不会。刚当上皇帝不久,武则天就拿大名鼎鼎的酷吏周兴开刀了。

周兴是雍州长安人,从小学习法律,长大后就混上了个司法小吏。虽然都是吃皇粮的,但是,唐朝官和吏可是界限森严。吏的地位很低,就是衙门里跑腿打杂的。那时候,当官的责打小吏是家常便饭。如果哪个官居然不打小吏,倒成了罕见的善行,要被记载在史书里。虽然周兴明熟法律制度,在唐高宗时代也曾受到赏识,但是,由于出身低微,他始终没有得到提拔,一直在衙门里忍气吞声。他做梦也没想到,有一天,这个等级森严的社会,会在武则天的手下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武则天要改朝换代,昔日趾高气扬的王公贵族纷纷,小人物的上升之路却变得空前宽广。献祥瑞呀,告密呀,都可以当官。周兴原本就是有野心的人,觉得天生我材必有用,在这个特殊的年代里,他的司法才能终于有机会发挥了。周兴经手的第一件大案,就是前面讲过的宗室谋反案。这个案子让一大批宗室人头落地,为武则天称帝扫除了障碍。周兴也因此成为武周建国的一大功臣。当时很多人私下议论他大量制造冤假错案,周兴听了哈哈一笑,在衙门口贴了两行大字:

被告之人,问皆称枉。

斩决之后,咸悉无言。

真是一副十足的无赖相。武则天当皇帝之后,周兴又投其所好,建议废除李唐宗族的宗正属籍,剥夺他们的皇室成员资格。周兴办案手段高明,又能上体天心,所以深得武则天的赏识。很快从一个不入流的司法小吏升到四品的秋官侍郎、文昌右丞,升官的速度飞快。不仅如此,武则天还赐他姓武,这在当时是了不起的殊荣,俨然就是酷吏中的大哥,周兴自己也得意洋洋。

可是俗话说“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周兴的好日子在天授二年(691年)就到头了。当时来俊臣已经是酷吏里的后起之秀,和周兴一块儿审案子,也一块儿吃饭,两人关系不错。有一天,正吃饭呢,来俊臣说话了:“现在犯人都不肯招供,您是老前辈,有什么办法吗?”周兴哈哈大笑,说:“这简单。你找一个大缸来,四周围上炭,把炭火生得旺旺的,请他进去坐会儿,到时候,让他招什么他就招什么啦!”来俊臣不由得叫一声好,马上叫手下人搬来一口缸,眼看炭火已经烧起来了,来俊臣站起身来,朝着周兴深深一揖:“奉皇帝圣旨查办老兄谋反一案,烦请老兄入此瓮!”周兴当场就吓呆了,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说道:“你要我招什么?我都招。”案子不费吹灰之力马上就结了,谋反罪按律当斩,武则天念周兴有功,破例流放岭南。但周兴作恶多端,结怨太多,半途为仇家所杀。这就是著名的“请君入瓮”的故事,之所以流传至今,也反映了老百姓的一种愿望:多行不义必自毙,恶人自有恶人磨。

收拾了老资格的酷吏周兴,同样也是酷吏的来俊臣会不会有兔死狐悲之感呢?他没有。他觉得自己有两大优势,一定可以立于不败之地。哪两大优势呢?第一,他忠诚于皇帝。来俊臣在自己的名著《罗织经》里首先就讲忠君。忠到什么程度呢?“虽至亲亦忍绝,纵为恶亦不让。”就是可以置伦常于不顾,也可以置良心于不顾。只要有利于皇帝,没有他不可以干的。一个人主动把自己置于狗的位置,难道还不能讨得主子的喜欢吗?何况,他是武则天从死刑犯里直接提拔上来的,武则天就是他的重生父母,他怎么会不忠诚呢?

第二大优势是专业素质高。上集讲过,来俊臣把刑讯逼供已经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了,连周兴这样的老手都被他玩弄于股掌之间,其他人就更不在话下了。天授二年周兴死后,大的案子基本都是来俊臣经办的,也都没有什么差池。因为有这样两大优势,来俊臣觉得自己绝不会失宠。延载元年(694年),来俊臣因为贪污被贬官,可是没过多久就被重新起用,这让他的信心更坚定了。跟当年武则天的第一个支持者李义府一样,来俊臣也开始飘飘然了,觉得武则天既然用得着他,就得罩着他,从此更加胡作非为了。

他都干了些什么坏事呢?首先是任意夺人妻女。只要是来俊臣看上的人,也不管人家是未出阁的姑娘还是已嫁人的媳妇,一定要弄到手里。要是人家不给怎么办呢?客气一点,他就假传圣旨,让对方自动把姑娘送给他;要是这家人不识相,他就告人家谋反,把人家全家杀光,然后把姑娘弄过来,被他弄得家破人亡的不计其数。他的妻子就是这么娶来的。这位来夫人出身于大名鼎鼎的太原王氏,那是头等的贵族,唐朝非常讲究等级门第,按道理讲,无论如何是不会嫁给来俊臣这样的人。本来这位王小姐已经嫁给一个叫段简的人了,但是因为太漂亮,被来俊臣盯上了。来俊臣就到段家去,假传圣旨,说皇帝已经把王氏赏给他了。段简虽然明知道这纯属胡说,但是又怕来俊臣诬陷他谋反,只好把夫人拱手送他。死囚犯出身的来俊臣,也就因此成了太原王氏的乘龙快婿。

其次,肆意陷害大臣。来俊臣的职业不是查办谋反案吗?如果没人谋反他岂不就失业了,所以他整天琢磨制造嫌疑犯。谁对皇帝有威胁,或者哪怕是谁不买他的账,他就诬陷谁谋反。后来他胆子越来越大了,也懒得绞尽脑汁了。干脆找了若干块石头做成靶子,石头上面一一写着当朝官员的名字,然后和自己的党羽一起从远处拿小石子砸这些靶子,砸中谁就拿谁开刀。这石子可是不长眼睛,谁知道砸中哪个?所以朝廷上人人自危。这还不算,来俊臣连武则天硕果仅存的几个亲人都惦记上了。他跑到武则天跟前,说武则天的儿女、侄子们全都不可靠。他这样像疯狗一样乱咬人,能不招人恨吗!

一个人如果让所有的人都记恨,恐怕就没什么好下场了。可是,真正让来俊臣陷于灭顶之灾的倒不是他的仇家,而是他的下属兼朋友—酷吏卫遂忠。这是怎么回事呢?前面不是说过来俊臣的办案步骤吗?他在全国各地招一帮流氓,想要打倒哪个人,就让这帮流氓一起诬告,最后把这个人置于死地,这就是所谓的“罗织”。卫遂忠就是他豢养的这帮打手之一。此人聪明伶俐,能说会道,很得来俊臣的赏识,也算是来俊臣的死党。

有一天卫遂忠来找来俊臣喝酒,正逢来俊臣宴请妻子的族人,太原王氏是名门望族,大家正济济一堂,举杯畅饮。卫遂忠突然不请而至,来俊臣觉得他身份太低,上不了台面,就吩咐管家说:就说我不在,别让他进来!

卫遂忠也是粘上毛比猴子还精的人,一眼就看出来其中的原委了,这可太伤自尊了!他径直闯了进去,指着王氏的鼻子就是一通狂骂,说你有什么了不起呀,有你们家人在我就不能进来?小心我把你们一家都修理死!王氏原本是名门淑女,居然在众目睽睽之下被来俊臣的小喽啰一顿羞辱,回屋痛哭不已。来俊臣也很生气,命人把卫遂忠捆起来痛打了一顿。卫遂忠这下子可被打清醒了,赶紧跪地求饶。来俊臣也还真饶了他。为什么呀?因为有道是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嘛。兄弟是事业上的好帮手,而且只要坐在这个位置上,还怕讨不到老婆?所以他教训了卫遂忠几句就让他走人了。王氏夫人被人白白地羞辱一番,自己在丈夫心目之中的位置不过如此,羞愤交加,没过几天,自杀了!即使是这样,来俊臣也没当回事儿,因为他又发现新目标了。上次他看上的是段简的妻子,这次他又看上段简的妾了。

倒霉的段简只好又乖乖地拱手相送。本来是左拥右抱,一下子成了孤家寡人了。所以老百姓常讲“丑妻近地家中宝”,妻子丑一点,地离自己近一点,都好照顾,不容易被别人盯上。段简倒好,娇妻美妾,现在都成别人的了。来俊臣不断发现新目标,并没有把妻子的死当回事,可是卫遂忠寝食难安了。他是来俊臣的心腹,知道来俊臣心如蛇蝎,虽然现在没有找自己的麻烦,但难保哪天不翻旧账。怎么办呢?

卫遂忠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去给来俊臣下绊子了。他知道来俊臣是武则天身边的红人儿,直接跟武则天说来俊臣谋反未必起作用,所以他决定曲线救国,去求见武则天的侄子魏王武承嗣。他问武承嗣:“您可知上次来俊臣掷石头砸中的是谁的名字?正是魏王您呀!他准备告您谋反呢!”一句话可把武承嗣吓坏了。他也曾经风闻来俊臣在武则天面前说自己的坏话,现在从来俊臣的心腹卫遂忠口里再听说,那就更让他深信不疑了。俗话说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武承嗣立刻行动起来了。

他先是以带头大哥的身份联络了武家子弟和太平公主,因为当时太平公主已经嫁到武家,算是武家的人。后来为了增强实力,又把皇嗣李旦也拉了进来,最后干脆连禁军将领也给拉上了,说:来,我们一块儿告倒来俊臣!这些人本来不是一个阵营的,彼此有诸多矛盾,但是在痛恨来俊臣这一点上却空前一致。反正来俊臣让大家都人心惶惶,现在正好趁着人多势众,一起打倒他。联络好了之后,就以魏王武承嗣为首,这些人联名上奏,来俊臣。既然这么多人联名上告,那就立案审理吧。一审起来,这罪名可就多了,行贿受贿、欺男霸女已经算是小意思了,更重要的罪状是来俊臣想要自己做皇帝!证据是什么呢?来俊臣曾经把自己比作十六国时期的后赵皇帝石勒!这石勒原本是个奴隶,后来从奴隶成为了将军,又从将军晋升皇帝。来俊臣自比石勒,不就是要谋反吗!谋反就得判处死刑啊,这个处理意见就上报给武则天了。

武则天怎么处理呢?她对来俊臣还是相当有好感的。她知道来俊臣得罪人很多,但那都是自己让他干的。至于说来俊臣想要当皇帝,武则天无论如何是不相信的。何况来俊臣还是个美男子,武则天对于美色总是很感兴趣。她想保住来俊臣,因此迟迟没有答复。然而越是这样,那些告来俊臣的人越害怕呀,要是来俊臣不死,接下来就轮到这些人吃不了兜着走了。宰相啊,武则天的面首啊,都被动员起来游说武则天,可是武则天就是不处理。

常言道:恶人自有恶人磨。最后结束来俊臣性命的还是酷吏。这个酷吏名字叫做吉顼,也是一个美男子。此人曾经和来俊臣共事,心机深沉,胆略非凡,当时也正得武则天信任。

神功元年(697年)六月的一天,武则天骑马到禁苑散心,吉顼为她牵马。骑了一会儿马,武则天问:“最近外面有什么动静吗?”吉顼回答道:“大家都在议论皇上怎么还没判来俊臣死刑呢。”武则天说:“来俊臣有功于国,朕不能不考虑啊。”吉顼朗声说道:“来俊臣纠结不法之徒,陷害忠良,他们家收受的贿赂有如山积,被他而死的冤魂充塞道路,这样的人是国贼,是公害啊。陛下您哪能对这样的人心存恻隐呢?”

这话还真把武则天说动了。武则天沉默了一会,终于长叹一声说:“只好这样了!”吉顼这句话为什么这么起作用呢?有两点原因:第一,他没有提来俊臣谋反,他知道武则天不相信他谋反。但是他所开列的来俊臣的罪状却都是真的,单凭这些罪状已经足够判处来俊臣死刑了。第二,吉顼也是个酷吏,连他都跟武则天说,不能再让来俊臣苟活于人世,武则天也就意识到了,天下人都已经万般厌恶来俊臣了,如果这时候再保他,只能是引火烧身。没办法,借他的脑袋来平息民愤吧,来俊臣自己在《罗织经》里也说过,要“善归上,罪归下”,有好处时要让皇上做好人,有罪过时做臣子的应承担下来,现在,就让他实践自己的理论去吧。神功元年六月初三,武则天终于下令将来俊臣斩首。

斩首那天,洛阳城的老百姓倾城而出,都来看热闹。来俊臣人头刚一落地,百姓蜂拥而上,把来俊臣的尸体挖眼剥皮,连五脏六腑都掏了出来。这情景太让人震撼了,武则天还真没想到来俊臣如此让人痛恨,她不由得暗自庆幸,幸好把他处死了,否则这种郁积的愤怒要是爆发到自己头上,岂不是大麻烦!她赶紧和来俊臣脱清干系,亲自写了《暴来俊臣罪状制》,列举了来俊臣的种种罪状,最后说:“宜加赤族之诛,以雪苍生之愤。”摇身一变,又成了一个替天行道、为民申冤的好皇帝。

既然要当好皇帝,光杀死来俊臣还不够,还要进一步证明自己是被蒙蔽的,没有责任。怎么才能做到这一点呢?武则天找大臣谈话了。她说:“过去周兴、来俊臣审讯的时候,每次都牵扯好多大臣,我也不是没有怀疑过,可是派身边的大臣去复查,回来都说确实如此。我再问那些受审的人,这些人自己都承认谋反,那我也就只好相信了。可是周兴、来俊臣死了之后,也就不再有谋反案了,这样看来,以前那些案子恐怕也有冤枉的吧。”她这明摆着是在装糊涂,大臣也不知道说什么好,就都不说话。沉默了一会儿,一个叫姚元崇的大臣说话了:“从垂拱年间以来,所谓的谋反案基本都是周兴他们诬告出来的。当时陛下让大臣去复查,这些大臣还不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怎么敢真的去查!那些被诬陷的人如果翻供的话,会吃更多的苦头,还不如早点死了算了,所以只好承认谋反。

现在全仗老天保佑,陛下终于看清楚了周兴、来俊臣他们的嘴脸,把他们正法了。臣敢以全家族一百多口人的性命向您保证,从今再也不会有人谋反了,如果再有人谋反,请陛下问臣的罪!”武则天赶紧顺坡下驴,说:“姚爱卿说得对!以前那些宰相只知道顺着朕,险些让朕成了滥用刑罚的人!现在姚爱卿所说的才是我真正想听的话呀!”一下子把责任推了个精光。武则天和姚元崇之间的这次对话,成为武则天结束酷吏政治的一个标志。这个姚元崇是谁呢?他就是后来辅佐唐玄宗,开创了开元盛世的大名鼎鼎的宰相姚崇。

周兴和来俊臣都死于酷吏之手,是不是因为恶有恶报呢?其实没有这么简单,关键是武则天想要除掉他们了。不光是周兴和来俊臣,新旧《唐书》所记载的二十七个酷吏不是被处决,就是承受不了内心的压力自杀或者发疯,没有一个善终。那么,武则天为什么要把这些帮她打江山的功臣送上断头台呢?

两个原因。第一,她已经用完这些人了。她利用酷吏来打击反对派,巩固了武周的江山。但是,一旦统治真的稳定下来,这些人的历史使命也就结束了。而且,这些人的存在还会成为她的负担。为什么呢?首先,这些人会有损于她的形象,让人们觉得她是淫刑之主;其次,这些人势力太大,都侵夺了武则天的神圣皇权了。来俊臣死后,礼部侍郎马上向武则天自首,说他过去迫于来俊臣的压力,每年都要任命几百个来俊臣的亲信。武则天质问他为什么拿国家官职做人情,侍郎说:“臣负陛下,死罪!臣乱国家法,罪止一身;违俊臣语,立见族灭。”可见皇帝的威力还比不上来俊臣,武则天一生追逐权力,怎么能容忍这样的事情呢!既然酷吏已经失去了利用价值,留下来有百害而无一利,那么,“狡兔死,走狗烹”也就不可避免了。

第二,酷吏自身素质太低了,缺乏转型的可能。酷吏大多出身社会底层,好多人甚至大字不识一个,这样的文化素质让他们没法胜任别的工作。比如说以前提到的文盲酷吏侯思止就经常闹笑话。他在洛阳当官,洛阳有一个地名叫白司马坂,侯思止不大认字,把“坂”字看成谋反的“反”字,还以为是一个叫白司马的谋反了,在这儿被砍的头。当时有一个将军叫孟青棒,他又以为是一种刑具,用来打人的。所以一审问囚徒他就说:“若不承认是白司马,就让你吃孟青棒。”犯人莫名其妙,后来知道是这么回事,好多人都在心里窃笑。长寿元年(692年),曾经帮助武则天平定李敬业叛乱的魏元忠也被人告发谋反。侯思止提审魏元忠时,又露怯了,对魏元忠呵叱道:“急认白司马,不然,即吃孟青棒。

”魏元忠一听,忍不住哈哈大笑。侯思止太生气了,一个犯人敢笑我,就把魏元忠的脚绑起来,拖着他走。魏元忠说:“我命薄,骑驴摔下来了,脚却被鞍镫挂住了,所以被驴拖着走。”侯思止更生气了,接着又是一顿暴打。魏元忠终于发火了,说:“侯思止!你要杀我就杀,说什么谋反不谋反!你好歹也是国家官员,居然说什么白司马、孟青棒,总有你吃亏的时候!”侯思止不懂啊,以为白司马、孟青棒是犯忌讳的话,吓坏了,连忙给魏元忠松绑道歉,说:“思止死罪,幸蒙中丞指教!”这件事一下子传开了,连武则天听了也忍俊不禁。这样素质的官吏,怎么可能不被淘汰呢,等着拿脑袋祭旗吧。

从废黜中宗李哲到处死来俊臣,酷吏政治持续了十四年之久。唐朝以来,任用酷吏一直是人们批评武则天的最主要罪证。那么,回首这段而又纷繁的历史,我们究竟应该怎样评价武则天的酷吏政治呢?

必须承认,酷吏政治有它极其恶劣的一面。首先它严重破坏了司法制度。唐代号称律令制社会,武周王朝的司法体系承自唐朝,本来也很完备,但是在酷吏横行的时代,原来的法律条文和司法原则都成了一纸空文,无法再发挥应有的作用。其次,酷吏政治也破坏了人心。君臣之间互相猜忌,大臣为了自保,只能装聋作哑,苟且偷生。当时的宰相苏味道有一句名言,说别人要是问你问题,绝不能正面回答,要模模糊糊地回答。可即是不可,不可即是可,凡事无可无不可,所以就留下来一个成语叫做“模棱两可”。连宰相整天说话做事都似是而非,公事还能办好吗?所以在武则天手下虽然有不少很能干的大臣,但是再也找不到魏徵那样的直臣了。

但是,在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酷吏对于武则天的统治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一般来说,如果是开国皇帝,必然都有自己的佐命功臣;如果是女主执政,又都会有外戚帮忙。武则天既是女人又是开国皇帝,可是她既没有佐命功臣也没有得力的外戚,而她遇到的阻力又那么大,怎么办呢?只能是任用酷吏了。通过让酷吏杀一批人来震慑天下,武则天迅速地稳定了统治,国家没有发生更大规模的。正是因为有酷吏帮助,武则天才能“计不下席,听不出闱,苍生晏然,紫宸易主”(《资治通鉴》卷二五)。没有经过大规模的流血战争,老百姓安安稳稳,天下就改朝换代了。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武则天是赢家,天下的老百姓也是赢家。

此外,酷吏虽然在一定时期内横行霸道,但是,他们行使的主要是监察司法权,而不是行政权。影响最大的酷吏周兴、来俊臣,都没有当过宰相,因此也就不可能从根本上左右国家政局,这使得酷吏的危害被降到最低。即便是在司法领域里,酷吏打击的对象也主要是可能对武则天构成威胁的中高级官员,基层社会受到的震动不大,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保持了社会整体的平稳发展。更重要的是,从任用酷吏到结束酷吏统治,武则天始终把握着政治进程。她深知,酷吏固然是开创和巩固政权的重要工具,但是要坐稳江山,绝不能仅凭暴力威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才人武则天为何被李世民冷落12年?其中有何原因
武则天为什么被李世民冷落12年?武则天从13岁进宫当才人,到25岁也就是李世民逝世的时分,还是个才人。这足以阐明,李世民并不重用她。那唐太宗喜欢什么样的女人呢?有一个女人是唐太宗终身倾慕的,她就是长孙皇后。长孙皇后是唐太宗终身最敬重的女人。她从小知书达理,十三岁时嫁给了秦王李世民。李世民当了皇帝之后常常想和她讨论国度大事,但是,长孙皇后总是避而不答,她说:“牝鸡之晨,惟家之索。妾以妇人,岂敢预闻政事?”网络配图意义是母鸡打鸣那是家门不幸啊,我一个妇道人家,怎样能够干预国度大事?因而,无论唐太宗怎样问,她都三缄其口。那么,长孙皇后是不是一个只关怀柴米油盐,对政治一无所知、不感兴味的人呢?当然不是。举几个例子,大家就明白了。第一,大家都晓得,李世民是个少年英雄,在他当秦王的时分,和父亲李渊一同东征西讨,树立了赫赫战功。李渊集团最大的几个对手窦建德、王世充等,都是李世民拿下的。功绩大了,他的野心...
· 用完就杀:武则天手下酷吏
导读:武则天手下有哪些酷吏?越是专制社会,越喜欢攻讦告密者;越是君主,越喜欢任用酷吏。借以排斥异己,打击,维护皇帝威权,汉、唐无不如此。而到了武则天的大周时期,酷吏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这些朝廷的鹰犬和高级打手们为了效忠主子,狐假虎威,大兴冤狱,为罗致罪名无所不用其极,创造性的发明了许多令人谈之色变、触目惊心的酷刑,中国古代在刑具方面的发明蔚蔚大观,似可居世界之首,那一幅幅血淋淋的人间地狱图让人胆战心惊。这些牛头马面、权势熏天的酷吏们都发明了哪些酷刑?天纵睿智的武则天又为何会宠信酷吏,实行白色恐怖,搞得天下人人自危呢?网络配图武则天手下有哪些酷吏?越是专制社会,越喜欢攻讦告密者;越是君主,越喜欢任用酷吏。借以排斥异己,打击,维护皇帝威权,汉、唐无不如此。而到了武则天的大周时期,酷吏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这些朝廷的鹰犬和高级打手们为了效忠主子,狐假虎威,大兴冤狱,为罗致罪名无所不用其极,...
· 侯思止:唐代酷吏惹武则天先怒后笑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很多情况下发音不准会惹来麻烦。唐代有一酷吏,就曾因此差点惹怒女皇武则天。唐朝有一人名叫侯思止,本来是酒泉的一个卖烧饼的,武大郎的角色,穷的揭不开锅。但却无赖诡谲,无以逾也。纯属狡诈市井小人。一天有个人看他笑话,告诉他,现在武后对好多王爷都看着不感冒,你何不也告一状试试。这家伙就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去告了唐朝一个李姓王爷,果然得到武则天重视,恩赏甚优。此人不识字,有人就教他,如果武后问你不识字怎么办,你就说獬豸也不识字,但是它敢触人啊。我就是天后的獬豸。獬豸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体形大者如牛,小者如羊,类似麒麟,全身长着浓密黝黑的毛,双目明亮有神,额上通常长一角,俗称独角兽。獬豸拥有很高的智慧,懂人言知人性。它怒目圆睁,能辨是非曲直,能识善恶忠奸,发现奸邪的官员,就用角把他触倒,然后吃下肚子。它能辨曲直,又有神羊之称,它是勇猛、公正的象征。武后一听,人才啊,提拔重用。但是...
· 秦始皇为何要焚书坑儒?其中有何原因
引起秦始皇焚书的原因无疑是这位儒生尽忠太急了点,或时机不当。儒家的功能本领就是维护皇权统治,终极目的就是投靠皇帝这个主子。但心太急,始皇帝刚刚统一了全国,这个大帝国在他手里正热乎劲,你就让他“分封”,他一定不高兴。如果慢慢来,儒家的那一套思想和本领,保证能让所有的专制钜头喜欢。对这些专制流氓,拍急了,拍到马蹄子上,自己便要倒霉。儒生都是些被功名利禄痰迷心窍的人,恨不能一棵树上吊死,始皇实在是不懂他们的心。比如另一个专制人物刘邦,他最厌恶儒生,最瞧不起儒生,向儒生的帽子里撒尿。刘邦当了皇帝之后,他的那些手下都是从前跟他一起混的流氓黑社会朋友,在宫中就像从前在刘邦家里一样没礼法,更谈不上君臣之礼。这让刘邦觉得很不对劲,但又不知道如何改正,这时儒家学派的机会来了,博士孙叔通请求由他制定朝见皇帝的“朝仪”。孙叔通特意到儒家的老家曲阜请了三十多名礼仪专家,帮助自己制定“朝仪”,并加以演习。到“朝仪”...
· 为何秦国号称虎狼之师屡战屡胜!其中有何原因
春秋时期,兹时各国军制虽然都有了转型的苗头,但依然是由士组成的“贵族武士”,所以我们看春秋时期的士兵数量,是很少的。首先春秋时期的大国,都会维持“三军”。而文献中说大国基本都是“千乘之国”,也就是一千乘战车,大约就是三万战士,基本符合三个军的编制。春秋时期第一超级大国晋国,多数时候也只维持着三到六个军的编制,六个军有多少人呢,反正不会超过六万人。由于春秋时期战争越来越频繁,单纯地依靠贵族武士作战已经变得不现实,于是从晋国作州兵开始各国纷纷开始让普通的农民猎户参军作战,也是从晋国开始发明了军功授爵并逐步以步兵为主减弱了战车的比重。于是到了春秋晚期,画面忽然就不一样了。春秋初期,大诸侯国出兵兵车三百乘,也就是大约九千人已经是吓死人的天文数字了。而到了春秋晚期,你会发现有时候不大著名的战役也会出现两三万人了。不过两三万人也不算很多嘛。而且就算到了汉朝唐朝这样的大一统帝国,你会发现多数出战也就几万...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