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静慈师太明妃传最神秘的女人:是明朝第一位废后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908
转发:0
评论:0
静慈师太明妃传最神秘的女人:是明朝第一位废后,电视剧《女医明妃传》中最神秘的女人,莫过于永庆庵里的“静慈师太”。她人在中年

  电视剧《女医明妃传》中最神秘的女人,莫过于永庆庵里的“静慈师太”。她人在中年,身在庵堂,身披尼装,慈眉善目,古道热肠,受人尊敬,就连明英宗朱祁镇、郕王朱祁钰这样高高在上的大人物,在她面前不是行礼就是磕头,可见她不仅身份显赫地位崇高,而且与朱明皇家有着紧密的关系。

  翻阅《明史·后妃传》,其中有一位“恭让章皇后”又被称作“静慈仙师”的大人物。这位原名胡善祥的“静慈仙师”,曾是明宣宗的第一任皇后,被废后退居长安宫,她应该就是《女医明妃传》中“静慈师太”的原型人物。二者不同的是,一个居长安宫,一个居永庆庵;一个是仙师,一个是师太。

f1f7f325b57d4b3683030d4fd6572c51.jpg

  长安宫,建成于永乐十八年(1420),属于京师内廷东六宫之一,为嫔妃居所,嘉靖十四年(1535年)更名景仁宫。永庆庵,目前全国各地有此名的尼姑庵很多,明代的北京有无此庵不考。仙师,是对道士或有道者的敬称。师太,是信徒对比丘尼(尼姑)的尊称,多指有较高地位的尼姑。庵不同于宫,师太不同于仙师,可见电视剧中的静慈师太与历史上的静慈仙师还是有很大差别的。

  历史上的静慈仙师,原名胡善祥,山东济宁人,虽曾贵为皇后,但命运多舛。要说胡善祥的坎坷人生,还得从她的丈夫明宣宗朱瞻基说起。

u=3113359615,2093957474&fm=11&gp=0.jpg

  朱瞻基是明成祖的孙子,明仁宗的儿子,永乐九年(1411年),十四岁时被明成祖立为皇太孙。朱瞻基的外祖母彭城伯夫人是永城人,与永城县主簿孙忠关系密切。彭城伯夫人经常进宫看望女儿,并说孙忠有个十几岁的女儿孙氏,非常贤淑漂亮,可服侍皇太孙。明成祖下令,让孙氏入宫,并让明仁宗的诚孝皇后(当时为太子妃)张氏好生培育。朱瞻基与孙氏年龄相仿,且情投意合。

  永乐十五年(1417年),二十岁的皇太孙朱瞻基到了大婚年龄。在选皇太孙妃的问题上,朱瞻基心里装着孙氏,但明成祖不同意。原因很明显,太子妃张氏是永城人,孙氏也是永城人,若未来的两代皇后出自同一地方,难免会造成外戚势力串联。为此,明成祖下诏,“选济宁胡氏为妃,而以孙氏为嫔”,胡善祥后来居上。明成祖死后,明仁宗即位,朱瞻基为太子,胡善祥升格为太子妃。

  洪熙元年(1425年)五月,明仁宗暴亡,六月,朱瞻基即位,是为明宣宗,七月,明宣宗尊生母张氏为皇太后,立胡善祥为皇后,封孙氏为贵妃。孙氏虽未能当上皇后,但明宣宗心里装着她。按历代后妃制度,“皇后金宝金册,贵妃以下,有册无宝”,为了弥补对孙贵妃的亏欠,明宣宗于宣德元年(1426年)五月“请于太后,制金宝赐焉”。孙贵妃成为历史上第一个拥有金宝的贵妃。

6A7433BB8503414B2F2C88866CB9CB89.jpg

  胡善祥虽然被立为皇后,但很少得到明宣宗的宠爱,而孙贵妃却宠贯后宫,“妃有宠”“时孙贵妃有宠”的字眼在《明史》中跳跃。即位之初,明宣宗“颇事游幸,且好弄”,作为皇后的胡善祥“数数规讽”,惹得明宣宗很不高兴,以至于“上稍厌后”。宣德二年(1427年)十一月,孙贵妃生下一子,即朱祁镇,这是明宣宗在三十岁时得的第一个儿子。明宣宗非常兴奋,宣布大赦天下,孙贵妃“由是眷宠益重”。与此同时,明宣宗内心也有了废掉胡善祥,另立孙贵妃的念头,毕竟在当时“母以子贵,礼也”。

  为此,明宣宗召集大臣,商议以什么借口废掉胡善祥。明宣宗提出,“后未有子,又善病”,应该让位。众臣见皇帝铁了心,只能就范,并提供了宋仁宗废郭后、光武帝废郭后的先例。宣德三年(1428年)二月,明宣宗将朱祁镇立为太子,随即“帝令后上表辞位,乃退居长安宫,赐号静慈仙师,而册贵妃为后”。胡善祥嫁给明宣宗十一年,当了两年半皇后,最终因为失宠离开了中宫。

  胡善祥“性本恬不喜事华饰”,退居长安宫后,“至是学清净,奉黄老为仙姑”,参习道法,平静度日。皇太后张氏“悯后贤,常召居清宁宫。内廷朝宴,命居孙后上。孙后常怏怏。”在皇太后心里,胡善祥的分量要比孙皇后重得多。明英宗正统七年(1442年)十月,太皇太后张氏去世,胡善祥痛哭不已,第二年也离开了人世,明英宗朱祁镇下令“用嫔御礼葬金山”。天顺七年(1463年)闰七月,明英宗尊谥胡善祥“恭让诚顺康穆静慈章皇后”,恢复了其皇后名号。

  胡善祥是明朝第一位遭废黜的皇后,之后以“静慈仙师”的身份清虚度日十五年,去世时大约四十几岁,其“无过被废”“贤而无罪,废为仙师”的不幸遭遇,“天下闻而怜之”。大概出于这层原因,故世人对取而代之的孙皇后愤恨不已,甚至史料中说孙皇后也就是曾经的孙贵妃借腹生子,如《明史》称“妃亦无子,阴取宫人子为己子,即英宗也”,《胜朝彤史拾遗记》称“宫人有身者,贵妃隐之为已有”。当然,这是不符合历史实情的,也经不起推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明朝历史上的第一位被皇帝废掉的废后是何许人也?
电视剧《女医明妃传》中最神秘的女人,莫过于永庆庵里的“静慈师太”。她人在中年,身在庵堂,身披尼装,慈眉善目,古道热肠,受人尊敬,就连明英宗朱祁镇、郕王朱祁钰这样高高在上的大人物,在她面前不是行礼就是磕头,可见她不仅身份显赫地位崇高,而且与朱明皇家有着紧密的关系。翻阅《明史·后妃传》,其中有一位“恭让章皇后”又被称作“静慈仙师”的大人物。这位原名胡善祥的“静慈仙师”,曾是明宣宗的第一任皇后,被废后退居长安宫,她应该就是《女医明妃传》中“静慈师太”的原型人物。二者不同的是,一个居长安宫,一个居永庆庵;一个是仙师,一个是师太。长安宫,建成于永乐十八年(1420),属于京师内廷东六宫之一,为嫔妃居所,嘉靖十四年(1535年)更名景仁宫。永庆庵,目前全国各地有此名的尼姑庵很多,明代的北京有无此庵不考。仙师,是对道士或有道者的敬称。师太,是信徒对比丘尼(尼姑)的尊称,多指有较高地位的尼姑。庵不同于宫,...
· 神秘的尼姑九难师太其实竟是明朝的末代公主?
九难师太是《鹿鼎记》中一个非常神秘的尼姑,人们普通认为她的真实身份是灭亡的明朝的长平公主,她的父亲便是大名鼎鼎的在景山上吊死的崇祯皇帝,崇祯皇帝在临死前,砍死了自己的皇后和妃子,也想砍死自己年仅15岁的亲生女儿长平公主,不过这位公主的命大,虽然失去了一条胳膊,昏迷了几天,但是好歹活了过来。图片来源于网络传说她为了报仇,练就了一身好功夫,被江湖人称为“独臂神尼”。九难师太在《鹿鼎记》中是反清复明的江湖高手,她身被国仇家恨,经历坎坷,但是最终还是没有看到清朝灭亡,不过在《碧血剑》中九难师太还是一个青春少女,名叫阿九,与主人公袁承志还有一段恋情,不过可惜最后并没有终成眷属,阿九也在经历国仇家恨之后,愤然出家,成为尼姑。无论是九难师太还是阿九,在历史上都确有其人,她是崇祯皇帝运周皇后的亲生女儿,本来就身份高贵的公主,后来明末李自成攻陷北京,被父亲一刀砍去一条胳膊,侥幸活了下来,然而面对国破家亡,兄...
· 唐贵妃:明朝第一位“皇贵妃”,也是最后遭遇殉葬的妃子
小编先来跟读者普及一下她的丈夫朱祁钰,当明王朝面临危难之际,朱祁钰重用于谦等大臣,反对南迁,高举抗敌的旗帜,取得北京保卫战的胜利,抗击并打败了瓦剌,有效遏制了瓦剌南下的野心,巩固了大明朝的江山,使得百姓免遭兵祸,功不可没。同时,启用正统以来被的忠臣贤将,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朝野清明。维护了明朝的政治稳定,这一切都是不可抹煞的功绩。已经当了八年皇帝,身份得到了全国的承认。想必不用我说大家都知道他的后宫中有名的两名皇后,分别是汪皇后与杭皇后。其他几位有宠的妃子,要么出身低贱(比如李惜儿名妓)。唐贵妃,良家女,她是有史可考明朝第一位“皇贵妃”,也极可能是明朝最后一批被殉葬的妃子。唐氏曾陪同代宗一起骑马游玩,马把她跌了下来。代宗见惊吓了美人,特意下令挑选御厩中最好的马、日日训练以等待唐贵妃下次游玩时再骑,可见她受宠之甚。代宗子嗣不旺,总共只有1子2女,唯一的儿子在景泰四年就夭折。按当时的后宫情形和受...
· 明朝第一位"皇贵妃"唐贵妃,最后却被迫殉葬
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清廷后宫戏席卷全国,让观众在了解明争暗斗的后宫生活的同时,对妃嫔制度也有相当程度的了解。皇贵妃这个称号就是此时为人熟知,它高于贵妃,又略低于皇后,相当于副皇后的身份。其实,最早的皇贵妃,是在明朝的时候开始设置的。如果去查找相关资料,谁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贵妃,一定会找到三种答案。一是明宪宗的皇贵妃万氏,这是得到明朝承认的,《明史》也支持这个说法;二是明宣宗的第二任皇后孙氏,在担任贵妃的时候,获得了以往皇后才拥有的金册金宝,这也是后来皇贵妃的地位象征,只不过并没有真正得到这个称号。但是小珏认为,明代宗的宠妃唐氏,才是历史上第一个皇贵妃。无论从哪方面来说,她都已经实至名归,虽然后来被剥夺了这个尊号,也无法抹杀她曾获得的一切。唐氏入宫的时候,应该是景泰年间,也就是明代宗在外的时候。她一入宫,立即获得了专宠,虽然还没有生下一儿半女,却被封为皇贵妃。《国榷》简简单单地描述,就已经...
· 明朝服饰:明朝后妃便服
后妃日常的便服与官员士民女子区别不大,款式以上衣下裙(所谓“两截穿衣”)为主。明代一般将无里的单衣称为“衫”,有里的夹衣称为“袄”,其衣身之长短、两袖之宽窄、领式之变化等往往体现了当时的潮流风尚。《崇祯宫词注》载:“(周)皇后居苏州,田贵妃居扬州,皆习江南服饰,谓之‘苏样’……宫着暑衣,从未有用纯素者,葛亦唯帝用之,余皆不敢用。后以白纱为衫,不加修饰,上笑曰:‘此真白衣大士也!’自后穿纯素暑衣,一时宫眷裙衫,俱用白纱裁制,内衬以绯交裆红袙腹,掩映而已。”明宪宗《新年元宵景图》中,女子皆穿直领大襟(交领)式短袄,有的还在袄外罩一件方领对襟的比甲(背心)。值得注意的是,女子领口处大都缀有一枚纽扣,《酌中志》也提到:“近御之人所穿之衣……自此三层之内,或褂或袄,俱不许露白色袖口,凡脖领亦不许外露,亦不得缀钮扣,只宫人脖领则缀钮扣。”领部缀纽扣的做法对立领(竖领)的产生有着直接影响。定陵出土的女衣...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