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唐德宗李适简介 唐德宗李适忘带玉玺是怎么回事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911
转发:0
评论:0
唐德宗李适简介唐德宗李适忘带玉玺是怎么回事,唐德宗李适(kuò),注意啦,这里kuo,四声,是唐代宗李豫的长子。如果读成

  唐德宗李适(kuò),注意啦,这里kuo,四声,是唐代宗李豫的长子。如果读成李适shì,就不是德宗皇帝了。因为唐朝还有个诗人,也叫李适。李适在位26年,史书记载的二十有七实际上是虚载。

  李适在位前期,以强明自任,坚持信用文武百官,严禁宦官干政,用

  杨炎为相,废租庸调制,改行“两税法”,颇有一番中兴气象。但是后期,陡然一变,急转直下。

  这个转变是什么呢?起源于建中四年的“泾原兵变”。由于安史之乱爆发是由于地方节度使的权力过于膨胀,于是李适决定吸取教训,削藩!但是削藩不容易啊,君不见历史上有多少皇帝想削藩,却路途艰辛,难以完成。但是,李适不管啊,在削藩过程中,大肆动手,利用藩镇打藩镇,于是各大藩镇不满了、自立为王了、又开始打皇帝了!淮西节度使还自称楚帝;连派往前线打仗的泾原兵马途经长安时,因为没有得到梦寐以求的赏赐,加上供应的饭菜又都是糙米和素菜,也反了,泾原兵马拥立朱滔的兄长、曾担任泾原军统帅的朱泚,称大秦帝。很好,一个削藩,弄出了一堆王爷和两个皇帝,李适这个真皇帝仓皇逃往奉天。

1.jpg

  逃往奉天过程中,还出了一件笑料。李适忘了带玉玺!做官掉了印的,历史上不乏其人,但是当皇帝却忘了玉玺的,着实罕见。幸运的是他有一个细心的贤内助——王淑妃,也就是后来李适的只做了三天的德皇后。慌乱之中,王淑妃把玉玺系在衣带上,带出了京城。即《资治通鉴》中提到的“以传国宝系衣中以从”。

   而在此期间,李适完全没意识到自己忘了带玉玺,直到等他逃到奉天,缓过神来准备下诏平叛、签发圣旨的时候,问题来了,盖章的玉玺去哪儿了?

  此次叛乱,让李适前后的政治态度,截然一变。首先,该削的藩不敢削了,反而得好好款待,发布诏书认错:公开承担了导致天下大乱的责任。于是反的藩王大部分就消停下来了,继续拥护朝廷,没消停下来的也成不了多大气候,顺利被灭。

  其次,这次叛乱,尤其是泾原兵马对长安的直接袭击,朝中各大文武臣都不能招来一兵一卒保护皇帝,反而是跟在身边的宦官带着两百余人,将自己平安送至奉天。于是乎,以前疏远宦官,叛乱之后,则极其信任宦官了,并致力于建立一支守卫自己的禁军队伍,把权力交给身边对自己忠心无比的宦官自然非常好。

2.jpg

  最后逃亡过程中,少年时代比较安逸的李适,不适应了,深知没钱的困窘。于是在执政的后期,加大各项税收,引得民不聊生。一场兵变,让勤勤恳恳的皇帝陡然一变,奇哉怪哉。

  李适虽然有一颗改革政治的心,但是在位期间,宰相频换,共换了宰相35位,使相20位。此数据,简直匪夷所思,就算改革有成效,这样频繁地换主事者,真的大丈夫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唐德宗李适怎么死的?唐德宗李适墓在哪
唐德宗李适怎么死的?唐德宗李适墓在哪唐德宗李适[kuò](742年5月27日―805年2月25日),唐代宗长子,唐朝第九位皇帝(除武则天以外),在位26年,享寿64岁。谥号为神武孝文皇帝。在位前期,坚持信用文武百官,严禁宦官干政,颇有一番中兴气象;但泾原兵变后,文官武将的相继失节与宦官集团的忠心护驾所形成的强烈反差使德宗放弃了以往的观念。在执政后期,德宗委任宦官为禁军统帅,在全国范围内增收税间架、茶叶等杂税,导致民怨日深。于贞元二十一年(805年)逝世。崇陵在今陕西省泾阳县西北20公里嵯峨山上,陵周围约20公里,崇陵依山为陵,居高临下,山环水抱,墓冢高突,全用方型和长方型青石迭砌而成,石块凿出凹槽,卡有铁拴板,浇灌铁汁,极为坚固。陵园有四门,均有石狮一对,朱雀门外有石人十对,华表一对,翼马一对,鸵鸟一对,仗马五对。玄武门有仗马三对。在朱雀门外还有立人石像八尊,均系王宾,现只存下一人。石刻虽...
· 唐德宗李适墓
崇陵是古代帝王死后安葬的地方,根据朝代不同,分为唐崇陵与清崇陵。其中唐崇陵是唐德宗李适墓,位于咸阳城北45公里泾阳县蒋路乡的嵯峨山南麓;清崇陵是是光绪皇帝爱新觉罗载墓,建于1909年,位于泰陵的东南面约4公里的金龙峪。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咸阳城北45公里泾阳县蒋路乡的嵯峨山南麓。唐德宗李适墓。李适(742~805),代宗李豫长子,在位期间(779~805),改租庸调为两税法,并征收间架税、茶税等,以增加财政收入。为加强中央集权,对藩镇割据势力采取裁抑政策,但无成效。用宦官统率禁兵,致使宦官权势日盛。崇陵依山为陵,居高临下,山环水抱,墓冢高突,全部用青石垒砌,嵌凿石槽,浇灌铁汁,卡有铁板,十分坚固。陵园方圆20公里。石刻保存基本完好。朱雀门旁有10余尊石人,身着斗篷。近年在其陵区边缘发现奉诏出使过黑衣大食的宦官杨良瑶墓神道碑。
· 如何评价唐德宗李适?唐德宗李适政绩如何
唐德宗李适[kuò](742年5月27日―805年2月25日),唐代宗长子,唐朝第九位皇帝(除武则天以外),在位26年,享寿64岁。谥号为神武孝文皇帝。在位前期,坚持信用文武百官,严禁宦官干政,颇有一番中兴气象;但泾原兵变后,文官武将的相继失节与宦官集团的忠心护驾所形成的强烈反差使德宗放弃了以往的观念。在执政后期,德宗委任宦官为禁军统帅,在全国范围内增收税间架、茶叶等杂税,导致民怨日深。于贞元二十一年(805年)逝世。四大矛盾矛盾之一:由即位之初信任宰相演变为对大臣的猜忌,并形成了拒谏饰非、刚愎自用的性格。朝廷之上频频发生人事变动,尤其是频繁地更换宰相,使德宗在位时期的朝政,即使偶尔能够呈现令人鼓舞的新气象,也都不过是昙花一现而无法保持下去。人事的纷争使德宗徒有宏图壮志,而不能实现救国兴邦。矛盾之二:由武力削藩转而变为对藩镇姑息。德宗即位后,一直试图削夺拥兵自重的地方藩镇节度使的权力。为此...
· 唐德宗李适简介唐德宗之后的皇帝是谁
唐朝第九位皇帝唐德宗李适有着怎样的一生,他之后的皇帝又是哪一个呢?唐德宗李适简介唐德宗李适(kuò),唐朝第九位皇帝,于779年-805在位。742年,李适出生,他是肃宗李亨的长孙,李豫长子,生母是睿真沈皇后。李适应该说从小就生活在盛世,少年时代正逢大唐帝国最繁华最辉煌的岁月,可是到德宗14岁的时候,就爆发了安史之乱。此后大唐帝国就一直处在少见的大之中,李适和其他皇室成员一样,饱尝了战乱之痛,也经历了考验。唐代宗继位后,李适被任命为天下兵马元帅,负责和安史叛军进行最后的决战。公元764年,李适以长子身份被立为太子。公元779年,代宗驾崩。李适继位,也就是唐德宗。因为青少年经历了大的动荡,所以德宗知道安定的可贵,所以他登基后,就有雄心壮志一定要富强大唐。于是,他开始实施革新,做事果敢坚定。但是因为安史之乱使大唐伤的太重了,所以他的努力收效甚微。有的虽然初见成效,但是也付出了沉痛的代价。李适遭...
· 唐德宗李适的简介唐德宗之后的皇帝
李适(kuò)是唐代宗李豫长子,是唐朝第九位皇帝。在位期间,对外联合回纥、南诏,打击吐蕃,对唐朝边疆的安定起了很大作用。李适的少年时代,正处于唐朝最繁荣的时候。可以说,他有一个美好的少年时光。不幸地是,就在李适14岁的十一月,爆发了唐朝有名的安史之乱。紧接着唐玄宗逃到四川,李适不得不随之逃亡。就在这时,李适担任起了平定安史之乱的任务,被委任为天下兵马元帅。由于李适在此次平叛中,立了很大功劳,于是就与名将郭子仪、李光弼等八人一起,受到很大的奖励。于公元764年正月,李适被立为皇太子。唐德宗李适登基以后,采取了一些有为的措施,对唐朝经济发展起到很大作用。如公元780年,李适采用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这使唐朝的税收第一次有了很明确的规定,并且将之前的杂税改为夏秋两收。另外,唐德宗李适对外联合回纥、南诏,打击吐蕃,这为唐宪宗的“元和中兴”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但是,“泾原兵变”后,李适看到文...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