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孝张皇后的儿子是谁 诚孝张皇后有何历史功绩
诚孝张皇后张氏,为指挥使赠彭城侯张麒之女,明仁宗朱高炽元配,明宣宗朱瞻基之母,明英宗朱祁镇之祖母。
张皇后一生陪伴了三位帝王,与清朝孝庄皇太后有的一比,具有一定的传奇色彩。但是可能因为张皇后的孙子明英宗朱祁镇与清圣祖康熙实在没法比,所以张皇后的名声远不及孝庄太后响亮。虽然比不上孝庄太后培养帝王的本事,但是至少在她在世之时,保证了大明王朝的安定稳固,也是一个值得人尊敬的女子。
对于诚孝张皇后,后世评价其为最贤德的母亲,实际上也可以说她是最贤德的皇后。
明成祖朱棣和徐皇后还在世的时候,张氏孝顺公婆,关爱丈夫,教育后代,得到了徐皇后的称赞。就连明成祖对其都赞不绝口,后来明成祖想换太子的时候,也有张氏的一点原因,最终才放弃了这个打算。
明仁宗朱高炽继位后,封张氏为皇后。张皇后严格恪尽一个皇后的责任,统摄后宫,关爱丈夫,友爱百姓。她勤俭贤德,对朝中内外政事,莫不周知。但同时她严格要求,后宫绝不干政,使得前朝后宫职责分明,没有公私混杂。在张氏的辅助下,明仁宗得以专心政事,为后来宣宗时期的安平祥和打下基础。
明仁宗继位不足一年,就去世了。仁宗驾崩,宣宗朱瞻基继位为帝,尊张氏为太后。张氏在宣宗和英宗两朝的作用,由其明显。
明宣宗朱瞻基对自己的母亲极其孝顺,每每得到了好东西,或者是什么新奇玩意儿,即使东西再小,也一定要先奉给太后。宣德三年,张氏出游西苑,皇后皇妃在旁侍候,宣宗也亲自扶着车陪母亲登万岁山,并且奉酒拜寿。
宣宗孝顺,张太后也对孩子慈爱。她的慈爱不仅仅表现在对自己孩子身体日常的关怀上,更展现在对其道路是否正确的引导上。宣德四年,张氏前往长、献二陵拜谒,宣宗随侍在旁。当时引来诸多百姓的夹道欢迎和欢呼拜见,看见这个场景,张氏就对明宣宗说:“百姓拥戴君主,是因为君主能使他们安居乐业,皇帝应当将此牢记在心。”
张氏深知民心民意的重要性,因而再三强调人民对君主的重要性。后来还让人送去农家饭菜给宣宗食用,让他体验民间之物。除此之外,太后还经常召见诸位大臣,一来一往,为宣宗收拢臣子之心。
宣宗去世之后,九岁的朱祁镇登上皇位,史称明英宗。朱祁镇年幼,太后在帮助处理政事的情况下,尽可能保证皇帝的权威性,防止外戚的扩大。并且还亲自选定辅佐大臣,保证朝政的稳定。当时太监王振仗着在宫内资格老,有了专权的苗头,太后将其召来警告。
甚至吩咐宫女来剑架在他的脖子上,欲娶其性命,还是五大臣和英宗一起求情,才饶了他。此后,张氏时常派人到内阁询问政事,一旦得知有王振独断而未交内阁商议的,就马上派人召王振来责备他。所以在张氏有生之年,王振一直无法真正擅政。虽说如此,但是张氏还有一点稍过优柔,因为当时没有取王振性命,最终还是让王振在她死后,逐渐巧言令色,获取了大权柄,成为国家祸害。
《明史纪事本末》:“宣皇晏驾,新主幼冲。王振以青宫旧侍,俨然自负顾命。其时三杨犹在位也。太后贤明,有汉马氏、宋高后风。”
《明史演义》:“王振用事,祸启英宗,太皇太后洞烛其奸,令女官拟刃于颈,其明智更不可及。乃帝臣乞请,不即加诛,大奸未去,贻误良多。至于慈躬大渐,垂询国事,士奇拟上三疏,仅呈其二,而未闻列振罪恶,力请严惩,是士奇之谋国,尚不太皇太后若也。明多贤后。若太皇太后张氏者,其尤为女中人杰乎?”
太后关心朝政却不擅权,时刻警醒帝王,关爱百姓,并且倚重忠实实干派大臣,保证了朝政的清明。调和君主关系,保证了国家的有效运作,因为她的警告和诫训,英宗虽然宠爱王振,但王振始终没有达到专权擅政的地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