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刘备根本不是草根 他爷爷是县长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936
转发:0
评论:0
刘备根本不是草根他爷爷是县长,三国时代英雄辈出,能人异士车载斗量,但是,这群人大多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出

  三国时代英雄辈出,能人异士车载斗量,但是,这群人大多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出身较高的人。

  以曹操、孙权、司马懿、诸葛亮等著名人物为例,曹操是官二代,孙权是富二代,诸葛亮是士族代表,司马懿更是世家大族出身。

  在群雄中,有一个人比较特殊,这个人就是刘备。

  普遍认为,刘备是个卖草鞋的出身,最后成就了霸业,称王称帝。因此,刘备在很多人心目中是草根逆袭的典范,有人甚至将刘备当做自己奋斗的偶像看待。

  那么,刘备真的是草根吗?他的出身真的不如曹操、孙权吗?

  对于刘备的出身,很多人都停留在“汉室宗亲”和“贩履织席”的层面。

  刘备是汉室宗亲是没有疑问的,《三国志》交待的很明白“汉景帝子中山靖王胜之后也。”

  汉末群雄中汉室宗亲不在少数,刘繇、刘虞、刘表、刘焉、刘璋都是汉室宗亲。但他们与刘备有很大不同,因为这些人都是朝廷册封的封疆大吏,他们也都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真正的贵族。

  而刘备的祖辈失去爵位,成为没落贵族。

  所以才会有刘备母亲“贩履织席”为业的记载。

  也正是因为这个记载,很多人便将刘备视为草根,而他的成功就是屌丝逆袭。

  对这一点,恐怕大家被误导了。

  刘备出身虽然不及袁绍四世三公,但也绝对不是草根!

  根据《三国志@传》记载:“祖雄,父弘,世仕州郡。雄举孝廉,官至东郡范令。”

  也就是说,刘备的祖父刘雄是范县县令,父亲刘弘也是省市级官府中的公务员。

  爷爷是县长,父亲是省市级的公务员(不知道有没有级别),这样的出身,怎么也不算是草根吧?

  有人会说,他爷爷虽然是县长,父亲虽然是公务员,但他祖父父亲都死了,他母亲靠做手工活养活刘备,这不是草根吗?

  当然不是!

  首先来说,寡妇做手工活养活家人,在汉代并不丢人,而且十分普遍。《三国演义》动不动就写有人骂刘备“贩履织席小儿”,其实这是误导,《三国志》并未有人骂刘备这个出身,这段经历被陈寿写在《三国志@传》中,其实是对刘备母子的褒扬!

  曹操临死前就曾安排说:我死后,让我的女人们自己做手工活养活自己。(“余香可分与诸夫人,不命祭。诸舍中无所为,可学作组履卖也。”这就是著名的“分香卖履”)

  其次,我们说,所谓官二代,绝不是单纯的指祖父辈在位期间对后辈的照顾,其中更含有社会人脉资源!

  刘备受其祖父辈恩惠,从他的学业就能看出来。

  汉代很重视师承,一个有名望的老师往往能带出一群有名的徒弟。比如司马徽的徒弟诸葛亮、庞统,胡昭的徒弟司马懿。中国古代一直都重视师徒间的传承,他们传承的不仅是文化,更传承人脉等社会资源。

  那么刘备的老师是谁呢?

  刘备的老师就是大名鼎鼎的汉末大儒:卢植。

  卢植与郑玄、管宁、华歆是同门师兄弟,与蔡文姬的父亲蔡邕齐名。后来卢植在平定黄巾之乱中立下大功,官至尚书。

  刘备如果是一个草根,基本没有机会拜在卢植门下的。

  那么刘备为什么会成为卢植的徒弟呢?这就是刘备出身为他带来的好处。

  刘备做县长的爷爷和做公务员的父亲虽然不在了,但祖父辈留下的人脉资源仍在。

  刘备上学,是同宗刘德然的父亲刘元起资助他上的。“德然父元起常资给,与德然等。”

  另外,刘备能从一个地方少年成为登堂入室的官军,也是因为社会人脉资源发挥的作用。

  典略曰:平原刘子平知备有武勇,......过平原,子平荐备於从事,......后以军功,为中山安喜尉。

  这个记载就是说,刘备的同宗刘子平知道刘备骁勇善战,便向上级举荐刘备,刘备因此做了安喜县公安局长。

  当时从军之人多如牛毛,但这样的机遇可不是一个草根能具备的!

  所以,刘备出身并不逊色于曹操、孙权。

  汉代人重视血统的传承,袁绍是袁术的哥哥,但袁术一直不服袁绍,就是因为袁绍是庶出,而袁术是嫡出。

  诸葛亮之所以愿意跟随刘备,头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将军既帝室之胄。”

  刘备没有汉室宗亲的身份,就难以在乱世召集人心。没有他做县长的爷爷,做公务员的父亲,他就不可能拜卢植为师,在乱世崭露头角。

  其实,汉代真正从草根逆袭的人只有两种:第一种就是关羽、吕蒙这类从军之人,第二种就是郭嘉、戏志才这类足智多谋之人。

  而要想在乱世召集一群人打天下,没有出身,没有社会地位基本是不可能的,刘备也不例外。

  其实,曹刘孙三家中,出身最低是江东孙氏,孙氏本是基层武人出身,既没有曹家的财力,也没有刘备的人脉血统。可以说,孙家的天下真是靠自己一刀一枪拼出来的,但同时,东吴却是魏蜀吴三国中最没有存在感的一国,原因还是在其出身上!

  当然,除了这些汉末群雄,还有黄巾军,那才是真真正正的屌丝大集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刘备未能一统三国,根本原因不是曹操孙权强大
公元223年6月10日,刘备病逝白帝城,终年62岁。刘备的生平一向以规复汉室为己任,生平险些都在流落在渡过,可以说刘备是带着很多的遗憾离世的。众所周知以前刘备三顾茅庐时,诸葛亮曾给刘备拟定了金瓯完好的最高纲目,“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统辖好汉,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全国有变,则命一大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黎平易近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网络配图这看上去很是优越的计谋,为什么刘备末了便是没能金瓯完好?有网民说,“刘备没能金瓯完好是败在‘仁义’两个字上,以前刘备就应该听命凤雏庞统的定见,用庞统、赵飞等人攻取汉中。最紧张的是如许诸葛亮就可以坐镇荆州,荆州保住了,戎马粮草都有,那么全国可图。”固然网民说法有原理,可是这终究是假设,那么为什么刘备没能金瓯完好呢?着实小编以为...
· 曹魏灭蜀吴国为何不救?不是不救是根本来不及救
公元263年,曹魏派遣钟会、邓艾等人率二十多万大军进攻蜀汉,蜀汉不能抵挡,后主刘禅在成都投降,年底,蜀汉灭亡。三国时代魏蜀吴,魏国最强,吴蜀同盟对抗曹魏。令我们不解的是:曹魏灭蜀汉时东吴在做什么?东吴为什么不救蜀汉呢?难道吴人不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吗?其实,蜀汉灭亡前,东吴是尽力去救蜀汉了的。根据《三国志@三嗣主传》记载:冬十月,蜀以魏见伐来告。......甲申,使大将军丁奉督诸军向魏寿春,将军留平别诣施绩於南郡,议兵所向,将军丁封、孙异如沔中,皆救蜀。蜀主刘禅降魏问至,然后罢。这段记载说的很明白:蜀汉向东吴求救,东吴派遣丁奉出寿春,“围魏救赵”,又派留平前往荆州商议从永安入川,另外,还派丁封,孙异从汉水入汉中救援。从部署来看,东吴其实尽了力,他们动用了可以动用的力量,以当时仅有可能的途径试图救援蜀汉,减缓蜀汉的军事压力。但是,最终的结果却是:“蜀主刘禅降魏问至,然后罢。”东吴全力救援蜀汉,...
· 谎言:诸葛亮根本不是被刘备三顾茅庐请去的!
关于刘备初识诸葛亮一事,历来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是流传面颇广的刘备“三顾茅庐”说。诸葛亮在其《出师表》中说:“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陈寿在《三国志》中即采用了此说;另一种是诸葛亮“北行见备”说。三国时魏人鱼豢所著《魏略》明确地记载了诸葛亮归附刘备,是“亮诣备”而非刘备三顾的结果。同时《九州春秋》亦作了如是记载,可见并非孤证。“三顾”说与“晋见”说可谓径渭分明、截然不同。孰是孰非?我们如果抛开主观的成见。揆诸史实,即可发现“晋见”说更符合历史的真实,也就是说刘备初识诸葛,是诸葛亮“北行见备”的结果。网络配图诸葛亮高卧隆中,自称“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其实乃是“尺嚄之屈,以求伸也”。当时的局势是北方的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并有了庞大的智囊团,独据中原;江东的孙权也在承继父兄之业的甚础上独据一方,划江自守着。因而这两方势力对于晚去与外来的诸葛亮...
· 黄巾起义的告密者是谁?没有他后来刘备根本没机会
黄巾起义时如果没有唐周的告发,汉灵帝估计就直接被解决了,也就没有了后来刘备曹操等人勤王立功的事情了。中平元年,黄巾之乱爆发。这是东汉帝国崩溃的第一个引爆点。钜鹿人张角创立“太平道”,以符水治病等道术为号召,十余年间吸引信徒达数十万之众。应该说,张角这个人不但有野心,而且还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他事先有组织、有预谋地将各地信徒分为三十六方,每方设置渠帅一名负责指挥,同时由高级使徒马元义潜入洛阳,组织首都信众。马元义甚至渗透进皇宫,取得了皇帝身旁宦官的合作。万事俱备,张角于是定下革命行动计划,所有信众均以黄巾为帜,行动时间为中平元年三月初六,:甲子。“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这大概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广、计划最详细、组织最严密的起义行动。如果严格按照计划实行的话,马元义应该可以在第一时间率兵闯入禁宫,宰掉那位不作为的皇帝,切断汉帝国的中枢神经,其余各地黄巾军将同时起事,攻占各大...
· 铁铉死磕朱棣,不是猛人根本接不住!
明成祖朱棣在建议靖难之役期间,铁铉这位仁兄算是个跟他死磕究竟的猛人。这位知识分子身世的猛人不只骨头硬,而且脑子活,在济南城下,惟我独尊的朱棣曾让这位仁兄磕得够呛,要不是命运好,小命也许都让这位仁兄给磕没了。因为铁兄的存在,因为铁兄实在不好惹,朱棣后来攻取南京的时分,都得绕道走。那股子咬牙切齿的恨劲儿,稍微来点感同身受,你现在都能听到朱棣牙碰牙的动态。灭了朱允炆,济南成为一座孤城后,朱棣带着满嘴生疼的怒火,迫在眉睫地杀了个回马枪,这一回,大势已去的铁兄掉坑里了。被捆到南京的时分,朱棣就想听到这个死对头说个“服”字,这个可以了解,收拾死对头,要他死一定没有让他服更让人定心,怅惘的是,铁兄没给朱棣这个时机:都磕到这份上了,服软,你当你遇到的死对头是假的呐!忠臣连个画像都没有铁铉这位仁兄在没遇到朱棣前,想必也没全部意识到自己会成为朱棣的死对头。朱棣和朱允炆的大将军李景隆在河北一带开打的时分,铁兄仍...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