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谡为何不受重用 诸葛亮骂马谡的原因
三国马谡
马谡,三国时期蜀汉的将领,生于190年,卒于228年,享年39岁。字幼常,襄阳宜城人(今为湖北宜城南),为三国时期蜀汉侍中马良之弟。马谡共有兄弟五人,并在五人中年龄最小,但五兄弟个个都才气过人,被人们称为“马氏五常”。
马谡画像
马谡原以荆州从事的身份跟随刘备进入蜀国,曾相继担任过绵竹县令、成都县令和越嶲太守之职。又凭借着他过人的军事天资和谋略深得蜀国丞相诸葛亮的器重与喜爱,他们俩人时常一起讨论军事谋略,甚至时常从白天到黑夜,俩人忘乎所以。
而刘备对马谡的评价与诸葛亮截然不同,在刘备临终时对诸葛亮说:“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刘备对马谡如此评价并且告诫诸葛亮马谡言语浮夸,超过实际才能,不可以把重要的任务交托于他,并且要对他多加考察。而诸葛亮却不这么认为,违背了刘备的话,在刘备去世后,诸葛亮不顾众人的反对,将马谡任命为北伐魏国的先锋,予其以大任,但由于马谡违背诸葛亮的作战计划,不听旁人劝谏,一意孤行,导致了这场战争以失败告终。马谡因此也获罪,被诸葛亮挥泪斩首,年仅39岁。
虽然马谡为人言语浮夸超过其实,但是他也有一定的才气这是不可置否的,在诸葛亮南征孟获之时,马谡就以其过人之才提出“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将为下”的战略方针,使诸葛亮在南征孟获中大获全胜。
马谡不受重用
刘备是一个具有长远眼光的人,在用人上更是具有突出的才能,比如说他曾经向诸葛亮建议不重用马谡,但是至于刘备为什么不喜欢马谡呢。马谡是一个有才能的人,但是马谡年轻狂傲,这犯了统治者的大忌。
马谡剧照
刘备曾经向诸葛亮说过不要重用马谡,让诸葛亮好生观察,但是诸葛亮没有听从。当时在战争国时期,天下诸雄争霸,蜀国偏居一隅,本身的地理条件导致无论是文臣还是武臣比例都远远不如其他两国,有才能的人本身就很少。
人都是有缺点的,比如关羽不听从别人的建议,特别自负,张飞脾气暴躁做事不经过大脑,魏延就更不得了,常常越级和领导讨论工作,但是这些在大的方面都是有才能的人。马谡也是与他们并称五虎将,他知识渊博,勤奋好学,说起兵法更是烂熟于胸,史书上对他才能的夸奖不吝辞藻。五兄弟按说都应该同样受到重用,为什么刘备不喜欢马谡呢?
首先就是马谡太年轻,不懂的政治里面的门道,无论在什么时候,领导者需要的都是忠心耿耿的臣子,他尊敬下属但是并不等于他乐意见到下属走得太亲近,马谡就是和诸葛亮走得太近了。其次就是马谡是荆州人,和诸葛亮是老乡,刘备怕出现结党营私的事情。还有就是马谡也是一个没有实战经验的纸上谈兵典范,刘备是一个实干家,他不推崇死读书而不实战,军事才华不是靠读书读来的。
诸葛亮骂马谡
马谡由于拥有过人的才华和名气颇受诸葛亮的喜爱,加之诸葛亮和马谡是亲戚关系,所以诸葛亮将马谡视之为左膀右臂。所以在诸葛亮筹划平定中原之时挺看重马谡,同时马谡自告奋勇要出兵守街亭,还下了军令状,若守街亭失败就处死,诸葛亮看在马谡如此志在必得雄心壮志加之对他的喜爱便答应了马谡的要求。
诸葛亮骂马谡
但在守街亭过程中马谡没有遵守诸葛亮的安排,也不听王平的劝说,将兵驻扎在山上,而敌人乘此在山下驻扎,导致最后缺粮断水,兵败全退。而马谡任务的失败就意味着他要履行他的诺言——处死,而诸葛亮虽十分怜爱马谡,但为了稳定军心诸葛亮不得已只能将马谡处死。在其战败归来之时,马谡自缚跪在诸葛亮面前,在军帐中诸葛亮对马谡大发雷霆。
在《三国演义》电视剧中的这一幕,现今这段诸葛亮骂马谡的视频变成了各地方言骂人的集锦,该段视频有各种不同地区当地方言的配音剪辑。刚开始是有人将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片段配音成豫东方言版的“诸葛亮怒斥窜货”,这段视频形象生动幽默诙谐,加之反映了市场的竞争现状,受到上万次的点播,迅速在网络上蹿红,同时也在网上卷起了该段视频各地方言配音的浪潮,各地网友晒出家乡的文化特色,现今网上有着各式各样的地方方言的配音,有四川巴中的、重庆的、合肥的等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