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金末元初著名文学家元好问从小就称为是神童吗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88
转发:0
评论:0
金末元初著名文学家元好问从小就称为是神童吗,元好问是我国金末元初著名的文学家、历史学家,是宋金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人物

  元好问是我国金末元初著名的文学家、历史学家,是宋金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人物。约生于1190年,字裕之,太原秀容人(今天在山西),号遗山,被尊称为“一代文宗”,元好问一生的成就涉猎很广,他在诗、文、曲、词上都有很高的成就,其代表作品有《论诗》、《遗山集》等。  

1_副本1.jpg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元好问的家世背景相当强大,元好问的祖先相传是北魏太武帝的儿子,因其祖先在跟随北魏孝文帝南迁洛阳后在孝文帝的汉化改革下才改姓元的。元好问的高祖元谊在北宋晚期官忻州神武(虎)军使,他的曾祖元春是北宋的团练使,其祖父是元滋喜是柔服丞,但是他的父亲元德明却多次科举不中,平时就诗歌酒水相伴。

  史书记载元好问从小就很聪明,七岁的时候就能作诗,被当时的人称为“神通”,十一岁的时候得到翰林侍读学士路择的赏识,路择喜爱元好问,所以经常教他读书。元好问十四岁的时候的老师是陵川的晋卿学。

  元好问十六岁的时候便开始参加科举考试,因为当时实行的“识免乡试”,所以元好问直接参加了府试,但是元好问并没有上榜,十九岁的时候再次参加,还是没中,二十三岁再试依然不中,二十五、二十七岁也依然不中,直至他三十二岁才及第,但是及第后的元好问仕途之路很是坎坷,不久金朝被灭,元好问和当时不少的官员都被俘虏,被押往山东聊城。

  亡国后元好问编辑了金国已经去世的君臣的诗词《中州集》。

  公元1239年,元好问因为名气大而被元世祖接纳被诏今朝内做官,但是元好问并不想做官,所以五十多岁的他便回到了他的老家,隐居起来,潜心编著作品,公元1257年,元好问在获鹿寓舍去世,享年68岁。

  元好问的故事

  元好问是元朝初年的文学大亨,因为他在诗、画、词等很多领域都有很大的建树,在当时被称为是集诗文史学于一身的“北方文学之宗”。元好问的祖上是北魏拓跋氏,在魏文帝时期迁居到洛阳,才改性元,元好问的父亲元德明和元好问一样都是屡试不第,后来就寄情诗酒。在元好问七岁的时候被过继给他的叔父元格。  

2_副本1.jpg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元好问天资聪颖,四岁开始读书,七岁便能写诗,被称为“神童”。在元好问十四岁的时候,他的老师是当时的大儒学家郝天挺,在其十五岁的时候,曾写下五言诗并轰动一时。

  元好问的故事很多,比如在公元1205年,元好问前往并州参加科举考试,途中作下名篇《摸鱼儿-雁丘词》。在元好问十八岁的时候,娶了妻子,名唤张氏,张氏同样是出身书香门第,很是贤惠淑良,婚后的元好问对待感情很专一,没有在外面和乱七八糟的女人再来往,所以在婚姻上的名声很好。

  元好问直到公元1221年即元好问三十二岁的时候才及第,关键还被卷入科考风波,被诬陷为“元氏党人”,元好问很生气,便没有去任职,三年后,被别人举荐,加上考试分数高中了科举,元好问这才被编入国史院编修,但是元好问的生活还是相当艰苦的。后来元好问的仕途之路也是坎坷不堪,经常飘零在外。

  元好问的故事中还有一个意义比较深远的就是公元1233年,蒙古大军攻破汴京,金朝灭亡。元好问等一批官员被俘虏,元好问认为国家可以灭亡但是国家的历史不能灰飞烟灭,于是他便记录汇总了金朝文人名士的诗词,并汇总于《中州集》,开创了我国历史上断代史的新体例。

  公元1257年,元好问在获鹿舍去世,享年68岁。

  点绛唇元好问

  点绛唇是词的词牌名,这个词调取自《咏美人春游》中的“白雪凝琼貌,明珠点绛唇”。在同时,《点绛唇》是金代末年词人元好问的一首词,诗歌的全名是《点绛唇-长安中作》,是一首伤春诗,但是又不是很浓烈的感伤,而是表现出一种淡淡的惆怅。  

3_副本1.jpg

  图片来源于网络

  词的开头作者并没有刻意的渲染残春的伤景,而是委婉地从侧面描写,“沙际春归”其中“沙际”二字就暗示作者的一种淡淡的忧伤,因为古代诗词的伤春词总是和流水联系起来的,春天从流水边流走了,流水是永不停息的,表示春天离去之快和春天离去的必然性。而后作者运用绿窗内少女的歌声来表达自己对春天痴情挽留,这个表达方式显得作者的诗思很奇妙,有新意。

  而后诗人问春天去哪了呢?可是没人回答他,引出下句“花落莺无语”,花都凋落了,黄莺也不啼叫了。暗示已经到晚春了,连点春天的声息。作者继续向远处眺望,看到的是沉沉雾气中树木的影子,无论是谁心中都会惆怅的。于是作者又写道“一帘疏雨,梦里寻春去”,在现实生活中看到的是伤春的景色,令作者感伤不已,作者只好将美好的愿望寄托在梦中,希望在梦中能寻觅自己心中美好春意,最后一句“梦里寻春去”有很深用意,因为梦境本来就是虚无缥缈的东西,作者自己也是知道的,可是作者还是执意要到梦中去寻找,这里不仅体现作者对春的眷恋和对春的深情,还能从侧面体现作者虽然伤春,但是还没有到绝望的地步,依然保存着一丝希望和乐观。

  这首词在总体的艺术特色上,语言浅显意境却很深远,而且作者以自己的梦境结尾,提升了整首词的境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金末元初的元好问从小就是神童吗?其一生经历如何?
元好问是金朝末年至大蒙古国时期文学家,历史学家,其诗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人物,还被尊称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那么金末元初的元好问从小就是神童吗?其一生经历如何?今天就让族谱网小编来说一说。图源自网络元好问的家庭背景是非常不错的,拘束是北魏皇室的后裔,因其祖先随着北魏孝文帝南迁洛阳,并在孝文帝的汉化改革中改姓元。元好问的祖先是元滋善,担任过柔服丞的,只是他的父亲元德明多次科举不中,就以教授乡学为业,平常的时候就以诗歌酒水为伴。从元好问的背景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元好问的家世是不错的,再从一些史书记载中,我们也能够了解到元好问从小就比较聪明,在他七岁的时候,就能够作诗了,并且还被当时的人称为“神童”。到了十一岁的时候,就得到了翰林侍读学士兼知登闻鼓院路择的赏识,因此那个时候路择还经常教元好问读书;十四岁时,元好问又拜郝晋卿为师。图源自网络元好问因为从小就比较聪明,所以他从十六岁的时...
· 金末元初的文学大家元好问,他的文学成就有哪些?
宋元时期出现了很多优秀的文学大家,今天,族谱网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个被后人尊称“北方文雄“的大文学家元好问。元好问是我国金末元初著名的文学家、历史学家,是宋金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人物。约生于1190年,字裕之,太原秀容人(今天在山西),号遗山,被尊称为“一代文宗”,元好问一生的成就涉猎很广,他在诗、文、曲、词上都有很高的成就,其代表作品有《论诗》、《遗山集》等。元好问是元朝初年的文学大亨,因为他在诗、画、词等很多领域都有很大的建树,在当时被称为是集诗文史学于一身的“北方文学之宗”。元好问的祖上是北魏拓跋氏,在魏文帝时期迁居到洛阳,才改性元,元好问的父亲元德明和元好问一样都是屡试不第,后来就寄情诗酒。在元好问七岁的时候被过继给他的叔父元格。史书记载元好问从小就很聪明,七岁的时候就能作诗,被当时的人称为“神通”,十一岁的时候得到翰林侍读学士路择的赏识,路择喜爱元好问,所以经常教他读书。元好问十四...
· 元末著名文学家杨维桢为何被称为“文妖”?
杨维桢是元末著名的文学家和书画家。他字廉夫,号铁崖。因为喜欢并擅长吹铁笛,他又被尊称为铁笛道人。杨维桢简介里说,他是“元末三高士”之一,在元朝文坛极具盛名。杨维桢画像杨维桢在很多文学领域造诣颇深,书法也是一绝。他的诗自成一体,号称“铁崖体”,特点是狂而怪,清新诡谲。因为这种文风,杨维桢又被称为“文妖”。历代对于杨维桢作品的评价都颇高,可见杨维桢在文学上很有建树。在杨维桢简介里称,杨维桢打在父亲所造的红楼里读书。值得一提的是,他的父亲为了让他安心读书,将红楼的楼梯撤去,仅用辘轳传食。在这样的情况下,杨维桢呆了五年,学识就超过了他的老师。在杨维桢20岁时,他到涌东从师求学。杨维桢的父亲为供他游学,就将良马变卖了。杨维桢节衣缩食,买了大量的书籍归来。他的父亲很高兴的称,这些书比良马值钱多了。杨维桢当官后,因为性格狷直,不喜逢迎,所以十年都没有升迁。后来因为交通受阻而迁官不成,便浪迹浙西。张士诚占...
· 宋末元初画家
温日观(?―1291后)宋末元初画家,杭州葛岭玛瑙寺僧,俗姓温,初名玉山,法名子温,字仲言,号日观,一号知非子,通称温日观,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生卒年不详。性烈嗜酒,好穿短衣,宋亡,出家为僧,佯狂于市,痛骂杨琏真伽(杨为元朝江南释教总统,曾盗掘赵宋皇陵及大臣冢墓一百多处,系贪色爱财之徒)。后定居杭州玛瑙寺。中文名温日观国籍中国逝世日期1291后职业画家目录1简介2人物生平简介]编辑温日观(?―1291后)宋末元初画家,杭州葛岭玛瑙寺僧,俗姓温,初名玉山,法名子温,字仲言,号日观,一号知非子,通称温日观,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生卒年不详。性烈嗜酒,好穿短衣,宋亡,出家为僧,佯狂于市,痛骂杨琏真伽(杨为元朝江南释教总统,曾盗掘赵宋皇陵及大臣冢墓一百多处,系贪色爱财之徒)。后定居杭州玛瑙寺。人物生平]编辑善草书,精画葡萄,自成一家。他于一笔中带有深浅不同之墨色画叶,并以深墨点染仍带湿润之葡...
· 长期隐而不显的金末元初重要诗人-房(二)
四、房佚事贞鸡(元好问《续夷坚志》)房(希白)宰卢氏时(房g也曾宰此),客至,烹一鸡,其雌绕舍悲鸣,三日不饮啄而死。文士多为诗文,予号之为「贞鸡」。成语【饱谙世故】成语【饱谙世故】:谓对世态人情有深刻感受或有丰富的处世经验。出自房《戊子》诗:“万事人间已饱谙,一身犹自客天南。”五、何谓“河汾诸老”?房祺,平阳(今山西临汾)人,自称“横汾隐者”。曾担任大同路儒学教授。罢官后于元成宗大德五年(1301年)编纂金末元初诗歌总集《河汾诸老集》。另著有《横汾集》。平阳府一带地当黄河、汾河之间,为金末入元隐居诗人麻革、张宇、陈赓兄弟、房、段克己兄弟、曹之谦等人的出生地或寓居地,所以房祺称其书为《河汾诸老诗集》。《河汾诸老诗集》8卷,卷以人分,共录诗201首,可视为《中州集》的续编。书前原有郝氏序及目录,今佚。各家无小传,仅于每卷卷首标出作家的名号。所收诗人金末元初以诗名与学问活跃于山西的黄河与汾河流域...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