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魏太武帝

魏太武帝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408年-452年3月11日),鲜卑本名佛狸伐。佛狸是官号,突厥语狼büri或böri的音译。伐或bäg是官称,且是魏晋时期鲜卑诸部使用最为广泛的政治名号。,北魏第三位皇帝(423年—452年3月11日在位),北魏明元帝拓跋嗣的长子,在位29年,谥号太武皇帝,庙号世祖。

魏太武帝简介资料
平城(今
408 年
423 年 - 452年3月11日
拓跋焘
世祖
452年03月11日
云中
魏太武帝相关文献
魏太武帝灭佛
魏太武帝灭佛,[北魏・石刻佛像]北魏是拓跋族建立的政权。公元386年,拓跋硅定国号为魏,称
查看全文
魏太武帝
生平拓拔焘即位时,只有十六岁,大臣们都拿他当小孩子看。于是拓拔焘决定先整顿吏治,励精图治,令人刮目相看,北魏国力进入鼎盛。427年,拓跋焘在连续两年突击统万城之后,占领胡夏的北部地区(包含首都统万),并一度攻下关中,胡夏虽迁都至平凉,却于次年(428年)打败魏军并收复关中。北魏在429年北伐柔然大获全胜之后,趁著柔然近十年都难以恢复的良机,把军队主力向南进攻,于430年大败刘宋与胡夏的联合攻势,不但占领胡夏大部分的关陇领土(包含平凉、关中、陇西郡),更在431年从宋军手中夺回河南四镇(洛阳、虎牢等),拓拔焘返回首都平城,祭告太庙并举行盛大的庆功典礼。撤退到上邽的夏主赫连定,虽于431年灭西秦而稍微挽救了国势,并意图再灭北凉以维持胡夏,但却在432年,被吐谷浑君主慕容慕璝袭击而俘虏。同年赫连定被送给北魏,拓拔焘将其处死,胡夏亡。436年拓跋焘派军东征北燕,燕主冯弘在高句丽大军的保护之下,将首...
查看全文
魏道武帝
简介北魏道武帝拓跋珪(371年8月4日-409年11月6日),又名拓跋开,字涉珪,云中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人,鲜卑族。北魏王朝开国皇帝(386年-409年在位),昭成帝拓跋什翼犍之孙、献明帝拓跋寔之子。建国三十九年(376年),在代国灭亡后,随母亲贺兰氏流亡,寄居匈奴独孤部首领刘库仁部落。登国元年(386年),趁乱复立代国,即位于牛川,改称魏王。对内励精图治,实行一系列改革(拓跋珪改革),推动鲜卑政权进入封建社会;对外击败贺兰、铁弗、高车、柔然等草原诸部,并与后燕、后秦争霸于中原。皇始三年(398年),确定国号为“魏”,将国都从盛乐城迁到平城,即皇帝位。晚年沉湎酒色,刚愎自用,不睦兄弟。天赐六年(409年),在拓跋绍发动的宫廷政变中,遇弑身亡,终年三十九,追谥宣武皇帝,庙号烈祖。泰常五年(420年),改谥道武皇帝。太和十五年(491年),改庙号为太祖。生平早年生活376年,前秦灭代国...
查看全文
魏宣武帝
生平童年事太和七年(483年),异母兄元恂之生母林氏按北魏子贵母死之惯例而被赐死,元恂由嫡祖母冯太后养育。太和十七年(493年)七月,长兄元恂被立为皇太子。孝文帝远征南齐,十岁的元恂留守新都洛阳。元恂嫌河南酷暑,穿胡服。太和二十年(496年),十三岁的元恂逃至平城,得到反对汉化和南迁的贵族的支持。其父孝文帝返回后平息了变乱,废黜元恂为庶人,囚禁在河阳,衣食仅够维生。不久,又派人将元恂赐死。元恪的长兄元恂死时年仅15岁。皇太子时期太和二十二年(498年),孝文帝改立十六岁的元恪为皇太子。翌年,孝文帝崩。十七岁的元恪即位。统治初期宣武帝的统治初期(499年至508年),他的叔父北魏宗室咸阳王元禧(献文帝拓跋弘次子,孝文帝元宏之异母弟)辅政、尚书令王肃辅佐。北魏对南朝发动了一系列战争,攻取南朝梁的四川之地、北撃柔然,国势盛极一时,北魏疆域大大向南拓展,国势盛极一时。因笃信佛教,宣武帝取消子贵母死...
查看全文
魏孝武帝
生平他曾被封为汝阳县公、通直散骑侍郎、中书侍郎。建义年间,辞散骑常侍,为平东将军、太常卿,后来又为镇东将军、宗正卿。530年封为平阳王。普泰初年,转任侍中、镇东将军、仪同三司、兼为尚书右仆射,后又改加侍中、尚书左仆射。河阴之变后政局一片混乱,诸王大多各自逃生,元修逃亡民间,隐为乡农。中兴二年(532年)高欢击败尔朱氏,欲立元悦为帝,因无法服众,只得退而选择元修。斛斯椿从元修的心腹好友王思政辗转寻到元修,元修道:“这该不是把我出卖了吧?”高欢遂亲自前来陈诚,泣下沾襟。元修方才入京,四月廿五日(6月13日)即位。元修即位后与高欢的长女结婚,夫妻彼此都没有感情。元修与三个堂姐妹姘居,将她们都封为公主。534年与高欢决裂,高欢带兵从晋阳南下时,元修于七月廿八日(8月22日)率一部分兵众,偕同情妇元明月及元明月的哥哥元宝炬等入关中投奔其妹妹的未婚夫宇文泰。同年十月十七日(11月8日),高欢以元修弃国...
查看全文
魏太武帝相关标签
中国被弑帝王
北魏皇帝
卒年不详
魏明元帝皇子
408年出生
帝王
家族谱大览
魏氏族谱 _ 河南省太康县 [5续1卷], 1370-1984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留余堂, 1984年续修. 全1册 : 世系表. 始迁祖(一世) : (明) 魏义,字君裕. 原山西洪洞人. 洪武初自颖川官舍迁居河南太康. 长门(21世) : 魏常俭(下二子 : 魏克堂 ; 魏克功) ; 魏常仁(下二子 : 魏克知 ; 魏克成) ; 魏常训(下四子 : 魏克慎 ; 魏克荣 ; 魏克运 ; 魏克岭)...[等]. 二门 : 魏常泰(下一子 : 魏克修) ; 魏常荣(下一子 : 魏克谦). 三门 : 魏常然(下一子 : 魏克强) ; 魏常海(下一子 : 魏克刚) ; 魏常聚(下一子 : 魏克锐)...[等]. 四门 : 魏常勉(下三子 : 魏克玲 ; 魏克用 ; 魏克学) ; 魏常亮(下一子 : 魏克廷) ; 魏常游(下一子 : 魏克舜)...[等]. 五门 : 魏常增(下一子 : 魏克忠) ; 魏常存(下二子 : 魏克孝 ; 魏克廉) ; 魏常珍(下二子 : 魏克定 ; 魏克治)...[等]. 六门 : 魏常干(下三子 : 魏克勤 ; 魏克俭 ; 魏克名) ; 魏常学(下二子 : 魏克曾 ; 魏克志) ; 魏常士(下一子 : 魏克启)...[等]. 七门 : 魏贯五,原名常伦(下三子 : 魏克刚 ; 魏克顺 ; 魏克兴) ; 魏丙炎(下一子 : 魏克让) ; 魏常忍(下一子 : 魏克俭,字子廉)...[等]. 八门 : 魏常富(下一子 : 魏克刚) ; 魏常缚(下一子 : 魏克俊) ; 魏常法(下一子 : 魏克存)...[等]. 九门 : 魏常仁,原名常荣(下三子 : 魏克彬 ; 魏克志 ; 魏克国) ; 魏常治(下一子 : 魏克宽) ; 魏相林(下一子 : 魏克彬)...[等]. 十门 : 魏常新,字名德(下一子 : 魏克仁) ; 魏常莹(下一子 : 魏克德) ; 魏常山(下二子 : 魏克礼 ; 魏克旺)...[等]. 十一门 : 魏常兴(下三子 : 魏克仁 ; 魏克用 ; 魏克福) ; 魏常钦(下一子 : 魏克文) ; 魏常恭(下一子 : 魏克寅)...[等]. 十二门 : 魏常宜(下一子 : 魏克荣) ; 魏常修(下一子 : 魏克利) ; 魏常齐(下二子 : 魏克宽 ; 魏克兴)...[等]. 十三门 : 魏常海(下二子 : 魏克庆,原名克重 ; 魏克仁) ; 魏常道(下一子 : 魏克义). 十四门 : 魏常顺,字建德(下一子 : 魏克敏) ; 魏常诗(下一子 : 魏克云) ; 魏常振(下一子 : 魏克宽,字得象)...[等]. 十五门 : 魏常先(下二子 : 魏克清 ; 魏克伦) ; 魏常才(下一子 : 魏克仁) ; 魏常国(下一子 : 魏克明)...[等]. 十六门 : 魏作合(下一子 : 魏克泰) ; 魏作祯(下一子 : 魏克富) ; 魏作文(下一子 : 魏克明)...[等]. 十七门 : 魏常青(下二子 : 魏成先 ; 魏成忠) ; 魏常安(下一子 : 魏成四) ; 魏常富(下三子 : 魏成文 ; 魏成公 ; 魏成仁)...[等]. 十八门 : 魏常秀(下一子 : 魏克柱) ; 魏常颜(下一子 : 魏克安) ; 魏常臣(下二子 : 魏克坤 ; 魏克林)...[等]. 十九门 : 魏浮龙(下一子 : 魏克太 ; 魏克明) ; 魏应龙(下一子 : 魏克善) ; 魏海龙(下一子 : 魏克贤)...[等]. 二十门 : 魏兴师(下二子 : 魏克海 ; 魏克忠) ; 魏兴礼(下一子 : 魏克铎) ; 魏兴让(下五子 : 魏克明 ; 魏克清 ; 魏克生 ; 魏克启 ; 魏克同) ; 魏兴义(下一子 : 魏克周). 二十一门 : 魏常堂(下二子 : 魏克珍 ; 魏克彬) ; 魏常备(下四子 : 魏克坤 ; 魏克章 ; 魏克其 ; 魏克林) ; 魏常重(下四子 : 魏克康 ; 魏克魁 ; 魏克春 ; 魏克芳) ; 魏明志(下二子 : 魏克兴 ; 魏克书). 二十二门 : 魏常德(下二子 : 魏克让 ; 魏克重) ; 魏常柱(下二子 : 魏克贞 ; 魏克钦) ; 魏常星(下一子 : 魏克敬)...[等]. 二十三门 : 魏明伦(下三子 : 魏克远 ; 魏克富 ; 魏克彦) ; 魏明善(下一子 : 魏克启) ; 魏明礼(下二子 : 魏克端 ; 魏克领)...[等]. 二十四门(21世) : 魏常富 ; 魏常太 ; 魏常清. 此门第22世, 因特殊原因故未记录. 字派(19-58世) : 本正常克端 新广道可全 锦沛栋熙在 铭宏树炳堂 钰沁枢灿培 锋元楷焕基 镇清彬照圣 钧润杰灵坦. 散居地 : 河南省太康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版心题 : 魏氏族谱.
浏览:100
太康魏氏族谱 [2卷], 四续下卷, 1370-1925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留余堂, 民国14[1925](抄本影印). 存2册 : 世系表. 始迁祖(一世) : (明) 魏义,字君裕. 原山西洪洞人. 洪武初自颖川官舍迁居河南太康. 长门(17世) : 魏振文,字彩霞(下一子 : 魏得齐) ; 魏振庭,字殿彩(下二子 : 魏德善,字执中 ; 魏得忠,字一城) ; 魏振羽,字凤翔(下一子 : 魏得润,字富现)...[等]. 次门 : 魏相林(下一子 : 魏得字,字德修) ; 魏登成(下一子 : 魏得众) ; 魏登科(下一子 : 魏崇章). 三门 : 魏振江(下三子 : 魏得璋 ; 魏得琏 ; 魏得瑚) ; 魏振彪(下一子 : 魏得臣) ; 魏振朝,字廷重(下一子 : 魏得凤,字圣瑞)...[等]. 四门 : 魏振鹤,字九皋(下一子 : 魏得仓) ; 魏振龙(下一子 : 魏得明,字杨远) ; 魏振波(下一子 : 魏得官)...[等]. 五门 : 魏中夏(下二子 : 魏巍,字成功 ; 魏焕,字文章) ; 魏中华,字化夷(下一子 : 魏得心,字日德). 六门 : 魏昌年(下一子 : 魏玉印) ; 魏永怀,字鉴言,号念祖(下一子 : 魏玉杭,字建选,号昆峰) ; 魏永清,字嵩岭(下二子 : 魏玉殿 ; 魏玉林)...[等]. 七门 : 魏荣曾,字圣闻(下一子 : 魏珩峰,字昆山) . 捌门 : 魏体曾,字绍闻(下一子 : 魏亮宗) ; 魏耀曾,字显闻(下二子 : 魏昆峰 ; 魏云峰). 玖门 : 魏凤修(下一子 : 魏万柄) ; 魏凤彩,字义五(下一子 : 魏应安,字静仑) ; 魏凤友,字圣瑞(下一子 : 魏应先,字致校)...[等]. 拾门 : 魏星图,字廷辰,号菊园(下一子 : 魏应宿) ; 魏太坤(下一子 : 魏应炳) ; 魏太行,字峰图(下二子 : 魏应龙 ; 魏应宾). 拾壹门 : 魏国珍(下一子 : 魏鹏霄) ; 魏国安(下一子 : 魏鹏彩) ; 魏国宝(下二子 : 魏鹏聚 ; 魏鹏典)...[等]. 拾贰门 : 魏中正(下二子 : 魏凤彩 ; 魏凤翔,字天运) ; 魏中恕(下二子 : 魏龙章,字文锦 ; 魏凤章,字代舜) ; 魏中立(下二子 : 魏云山 ; 魏云路)...[等]. 拾叁门 : 魏韶(下一子 : 魏文启) ; 魏悦(下二子 : 魏文兴 ; 魏文成) ; 魏天栋(下一子 : 魏得辅)...[等]. 十四门(18世) : 魏金材(下一子 : 魏俊岭,字崇山) ; 魏金宝,字国珍(下四子 : 魏俊元,字秀林 ; 魏俊峰 ; 魏俊德 ; 魏俊兴). 拾伍门(15世) : 魏鼎印(下一子 : 魏景书) ; 魏鼎才(下三子 : 魏景凤 ; 魏景太 ; 魏景林) ; 魏鼎舜(下三子 : 魏景荣 ; 魏景富 ; 魏景瑞). 另17世祖 : 魏君贤(下一子 : 魏汉清) ; 魏君庆(下一子 : 魏汉修) ; 魏君敬(下一子 : 魏汉邦)...[等]. 拾陆门 : 魏明哲(下四子 : 魏凤源 ; 魏凤点 ; 魏凤各 ; 魏凤治) ; 魏明德(下二子 : 魏凤三 ; 魏凤其) ; 魏绍得(下三子 : 魏灼然 ; 魏贵然 ; 魏浩然)...[等]. 拾柒门 : 魏尚德(下二子 : 魏凤禹 ; 魏凤歧) ; 魏尚惠(下一子 : 魏凤智) ; 魏尚瑞(下一子 : 魏凤才)...[等]. 另十八世祖 : 魏学思(下一子 : 魏振道). 十九门(13世) : 魏乔迁(下三子 : 魏如珍,字赵璧 ; 魏如珠 ; 魏如珩,字楚壁). 字派似为(10-21世) : 守祚光(观,宗)荣 继(衡)金(福,进,文,鼎)国(思,景,君)振(登,昌,永,凤) 得(玉,鹏,汉)本(法)正常. 散居地 : 河南省太康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版心题 : 太康魏氏族谱.
浏览:100
魏氏族谱 _ 河南省太康县 [3续1卷], 1370-1893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留余堂, 清光绪19[1893](抄本影印). 1册 : 世系表. 续注 : 谱内无说明各世系间相互关联资料. 谱仅存1册, 不确定是否齐全. 十八世祖 : 魏得善,字龙中(下四子 : 魏本端,字卓然 ; 魏本政,字秉钧 ; 魏本章,字成文 ; 魏本栋,字建楹) ; 魏得年(下二子 : 魏本曾 ; 魏本孟,字校贤) ; 魏得仁,字端四(下二子 : 魏本召 ; 魏本选)...[等]. 另18世祖 : 魏得仓(下一子 : 魏本芳) ; 魏得名,字杨远(下一子 : 魏本惠) ; 魏得功...[等]. 陆门 : 魏巍,字成功(下一子 : 魏本汉,字崇强) ; 魏焕,字文章(下一子 : 魏本荣) ; 魏得心,字四德(下二子 : 魏本一,字贯万 ; 魏本清,字逢原)...[等]. 柒门 : 魏珩峰,字昆山(下二子 : 魏本干,字永健 ; 魏本唐,字绍尧). 居陶母莹. 捌门 : 魏亮成(下一子 : 魏本瑞) ; 魏亮宗(下一子 : 魏本喜) ; 魏昆峰(下四子 : 魏玉佩 ; 魏明佩 ; 魏俊来 ; 魏文佩)...[等]. 九门 : 魏万炳(下一子 : 魏本然) ; 魏应安,字静齐,原名万成(下一子 : 魏清濂) ; 魏应先,字孝思(下一子 : 魏清源,字学海)...[等]. 拾一门 : 魏鹏立(下一子 : 魏本灵) ; 魏鹏霄(下三子 : 魏本刚 ; 魏本性 ; 魏本强) ; 魏鹏汉(下二子 : 魏本学 ; 魏本清)...[等]. 二十一世祖 : 魏常兴(下二子 : 魏克恭 ; 魏克让). 二十二世祖 : 魏克义(下一子 : 魏端正).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版心题 : 太康魏氏族谱. 散居地 : 河南省太康县等地.
浏览:100
魏氏族谱 : 河南省太康县 [存2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留余堂, 清道光19[1839](抄本影印). 存2册 : 世系表. 注 : 此谱包括2卷,不确定是否其全. 谱内2-6世祖先资料失传,且无说明7世祖及另10世祖之间相连关系. *为失名. 不同派系字派有所不同,但谱内并无详细说明关联. 始迁祖(一世) : (明) 魏义,字君裕. 原山西洪洞人. 洪武初自颖川官舍迁居河南太康. 派组(7世) : 魏钦. 下有二子 : 魏江 ; 魏淮. 江公下房祖(9世) : (明) 魏玥,号述野(下一子 : 魏祚泰,号增广) ; 魏璠,号仰野(下一子 : 魏祚永,字嵋堂,号永锡). 淮公下房祖 : 魏宪,字从周(下一子 : 魏环). 另10世祖 : 魏守田,字大业 ; 魏守* ; 魏守礼. 守田公下支祖(11世) : 魏祚昶,字龙湾(下一子 : 魏光升, 字元邻). 守*公下支祖 : 魏祚敏(下一子 : 魏光启). 守礼公下支祖 : 魏祚勉(下一子 : 魏光辉). 字派似为(10-21世) : 守祚光(观, 宗)荣继(衡) 金(福, 进, 文)国(思)振(登, 昌, 永, 凤)得(玉)本 正常. 散居地 : 河南省太康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版心题 : 太康魏氏族谱.
浏览:0
魏氏族谱 : 河南省太康县 [存2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留余堂, 民国14[1925](抄本影印). 存2册 : 世系表. 注 : 此谱从第17世起记录. 未说明不同门之间相互关联. 若要查询较完整记录, 请参考Title No.2421811(清道光19年版本). 谱仅存2卷,不确定是否齐全. 谱内不同派系字派不同,但无详细说明之间关联. 始迁祖(一世) : (明) 魏义,字君裕. 原山西洪洞人. 洪武初自颖川官舍迁居河南太康. 长门(17世) : 魏振文,字彩霞(下一子 : 魏得齐) ; 魏振庭,字殿彩(下二子 : 魏德善,字执中 ; 魏得忠,字一城) ; 魏振羽,字凤翔(下一子 : 魏得润,字富现)...[等]. 次门 : 魏相林(下一子 : 魏得字,字德修) ; 魏登成(下一子 : 魏得众) ; 魏登科(下一子 : 魏崇章). 三门 : 魏振江(下三子 : 魏得璋 ; 魏得琏 ; 魏得瑚) ; 魏振彪(下一子 : 魏得臣) ; 魏振朝,字廷重(下一子 : 魏得凤,字圣瑞)...[等]. 四门 : 魏振鹤,字九皋(下一子 : 魏得仓) ; 魏振龙(下一子 : 魏得明,字杨远) ; 魏振波(下一子 : 魏得官)...[等]. 五门 : 魏中夏(下二子 : 魏巍,字成功 ; 魏焕,字文章) ; 魏中华,字化夷(下一子 : 魏得心,字日德). 六门 : 魏昌年(下一子 : 魏玉印) ; 魏永怀,字鉴言,号念祖(下一子 : 魏玉杭,字建选,号昆峰) ; 魏永清,字嵩岭(下二子 : 魏玉殿 ; 魏玉林)...[等]. 七门 : 魏荣曾,字圣闻(下一子 : 魏珩峰,字昆山) . 捌门 : 魏体曾,字绍闻(下一子 : 魏亮宗) ; 魏耀曾,字显闻(下二子 : 魏昆峰 ; 魏云峰). 玖门 : 魏凤修(下一子 : 魏万柄) ; 魏凤彩,字义五(下一子 : 魏应安,字静仑) ; 魏凤友,字圣瑞(下一子 : 魏应先,字致校)...[等]. 拾门 : 魏星图,字廷辰,号菊园(下一子 : 魏应宿) ; 魏太坤(下一子 : 魏应炳) ; 魏太行,字峰图(下二子 : 魏应龙 ; 魏应宾). 拾壹门 : 魏国珍(下一子 : 魏鹏霄) ; 魏国安(下一子 : 魏鹏彩) ; 魏国宝(下二子 : 魏鹏聚 ; 魏鹏典)...[等]. 拾贰门 : 魏中正(下二子 : 魏凤彩 ; 魏凤翔,字天运) ; 魏中恕(下二子 : 魏龙章,字文锦 ; 魏凤章,字代舜) ; 魏中立(下二子 : 魏云山 ; 魏云路)...[等]. 拾叁门 : 魏韶(下一子 : 魏文启) ; 魏悦(下二子 : 魏文兴 ; 魏文成) ; 魏天栋(下一子 : 魏得辅)...[等]. 十四门(18世) : 魏金材(下一子 : 魏俊岭,字崇山) ; 魏金宝,字国珍(下四子 : 魏俊元,字秀林 ; 魏俊峰 ; 魏俊德 ; 魏俊兴). 拾伍门(15世) : 魏鼎印(下一子 : 魏景书) ; 魏鼎才(下三子 : 魏景凤 ; 魏景太 ; 魏景林) ; 魏鼎舜(下三子 : 魏景荣 ; 魏景富 ; 魏景瑞). 另17世祖 : 魏君贤(下一子 : 魏汉清) ; 魏君庆(下一子 : 魏汉修) ; 魏君敬(下一子 : 魏汉邦)...[等]. 拾陆门 : 魏明哲(下四子 : 魏凤源 ; 魏凤点 ; 魏凤各 ; 魏凤治) ; 魏明德(下二子 : 魏凤三 ; 魏凤其) ; 魏绍得(下三子 : 魏灼然 ; 魏贵然 ; 魏浩然)...[等]. 拾柒门 : 魏尚德(下二子 : 魏凤禹 ; 魏凤歧) ; 魏尚惠(下一子 : 魏凤智) ; 魏尚瑞(下一子 : 魏凤才)...[等]. 另十八世祖 : 魏学思(下一子 : 魏振道). 十九门(13世) : 魏乔迁(下三子 : 魏如珍,字赵璧 ; 魏如珠 ; 魏如珩,字楚壁). 字派似为(10-21世) : 守祚光(观,宗)荣 继(衡)金(福,进,文,鼎)国(思,景,君)振(登,昌,永,凤) 得(玉,鹏,汉)本(法)正常. 散居地 : 河南省太康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版心题 : 太康魏氏族谱. Incomplete
浏览:0
魏氏族谱 : 河南省太康县 [5续1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留余堂, 1984年续修. 全1册 : 世系表. 注 : 纪事至清光绪23[1897], 但后续仍有增补至1984年. 此谱记录从第21世开始. 若要查询较完整记录, 请参考Title No.2421811(清道光19年版本), 及Title No. 2421810(清嘉庆11年版本). 始迁祖(一世) : (明) 魏义,字君裕. 原山西洪洞人. 洪武初自颖川官舍迁居河南太康. 长门(21世) : 魏常俭(下二子 : 魏克堂 ; 魏克功) ; 魏常仁(下二子 : 魏克知 ; 魏克成) ; 魏常训(下四子 : 魏克慎 ; 魏克荣 ; 魏克运 ; 魏克岭)...[等]. 二门 : 魏常泰(下一子 : 魏克修) ; 魏常荣(下一子 : 魏克谦). 三门 : 魏常然(下一子 : 魏克强) ; 魏常海(下一子 : 魏克刚) ; 魏常聚(下一子 : 魏克锐)...[等]. 四门 : 魏常勉(下三子 : 魏克玲 ; 魏克用 ; 魏克学) ; 魏常亮(下一子 : 魏克廷) ; 魏常游(下一子 : 魏克舜)...[等]. 五门 : 魏常增(下一子 : 魏克忠) ; 魏常存(下二子 : 魏克孝 ; 魏克廉) ; 魏常珍(下二子 : 魏克定 ; 魏克治)...[等]. 六门 : 魏常干(下三子 : 魏克勤 ; 魏克俭 ; 魏克名) ; 魏常学(下二子 : 魏克曾 ; 魏克志) ; 魏常士(下一子 : 魏克启)...[等]. 七门 : 魏贯五,原名常伦(下三子 : 魏克刚 ; 魏克顺 ; 魏克兴) ; 魏丙炎(下一子 : 魏克让) ; 魏常忍(下一子 : 魏克俭,字子廉)...[等]. 八门 : 魏常富(下一子 : 魏克刚) ; 魏常缚(下一子 : 魏克俊) ; 魏常法(下一子 : 魏克存)...[等]. 九门 : 魏常仁,原名常荣(下三子 : 魏克彬 ; 魏克志 ; 魏克国) ; 魏常治(下一子 : 魏克宽) ; 魏相林(下一子 : 魏克彬)...[等]. 十门 : 魏常新,字名德(下一子 : 魏克仁) ; 魏常莹(下一子 : 魏克德) ; 魏常山(下二子 : 魏克礼 ; 魏克旺)...[等]. 十一门 : 魏常兴(下三子 : 魏克仁 ; 魏克用 ; 魏克福) ; 魏常钦(下一子 : 魏克文) ; 魏常恭(下一子 : 魏克寅)...[等]. 十二门 : 魏常宜(下一子 : 魏克荣) ; 魏常修(下一子 : 魏克利) ; 魏常齐(下二子 : 魏克宽 ; 魏克兴)...[等]. 十三门 : 魏常海(下二子 : 魏克庆,原名克重 ; 魏克仁) ; 魏常道(下一子 : 魏克义). 十四门 : 魏常顺,字建德(下一子 : 魏克敏) ; 魏常诗(下一子 : 魏克云) ; 魏常振(下一子 : 魏克宽,字得象)...[等]. 十五门 : 魏常先(下二子 : 魏克清 ; 魏克伦) ; 魏常才(下一子 : 魏克仁) ; 魏常国(下一子 : 魏克明)...[等]. 十六门 : 魏作合(下一子 : 魏克泰) ; 魏作祯(下一子 : 魏克富) ; 魏作文(下一子 : 魏克明)...[等]. 十七门 : 魏常青(下二子 : 魏成先 ; 魏成忠) ; 魏常安(下一子 : 魏成四) ; 魏常富(下三子 : 魏成文 ; 魏成公 ; 魏成仁)...[等]. 十八门 : 魏常秀(下一子 : 魏克柱) ; 魏常颜(下一子 : 魏克安) ; 魏常臣(下二子 : 魏克坤 ; 魏克林)...[等]. 十九门 : 魏浮龙(下一子 : 魏克太 ; 魏克明) ; 魏应龙(下一子 : 魏克善) ; 魏海龙(下一子 : 魏克贤)...[等]. 二十门 : 魏兴师(下二子 : 魏克海 ; 魏克忠) ; 魏兴礼(下一子 : 魏克铎) ; 魏兴让(下五子 : 魏克明 ; 魏克清 ; 魏克生 ; 魏克启 ; 魏克同) ; 魏兴义(下一子 : 魏克周). 二十一门 : 魏常堂(下二子 : 魏克珍 ; 魏克彬) ; 魏常备(下四子 : 魏克坤 ; 魏克章 ; 魏克其 ; 魏克林) ; 魏常重(下四子 : 魏克康 ; 魏克魁 ; 魏克春 ; 魏克芳) ; 魏明志(下二子 : 魏克兴 ; 魏克书). 二十二门 : 魏常德(下二子 : 魏克让 ; 魏克重) ; 魏常柱(下二子 : 魏克贞 ; 魏克钦) ; 魏常星(下一子 : 魏克敬)...[等]. 二十三门 : 魏明伦(下三子 : 魏克远 ; 魏克富 ; 魏克彦) ; 魏明善(下一子 : 魏克启) ; 魏明礼(下二子 : 魏克端 ; 魏克领)...[等]. 二十四门(21世) : 魏常富 ; 魏常太 ; 魏常清. 此门第22世, 因特殊原因故未记录. 字派(19-58世) : 本正常克端 新广道可全 锦沛栋熙在 铭宏树炳堂 钰沁枢灿培 锋元楷焕基 镇清彬照圣 钧润杰灵坦. 散居地 : 河南省太康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版心题 : 魏氏族谱. Incomplete
浏览: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