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东汉末年最有资格统一天下的家族 袁绍一族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40
转发:0
评论:0
东汉末年最有资格统一天下的家族袁绍一族,东汉末年,群雄并起,大家都想在乱世中分一杯羹。袁绍出身东汉名门”汝南袁氏“,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大家都想在乱世中分一杯羹。袁绍出身东汉名门”汝南袁氏“,自袁绍曾祖父起,袁氏四代有五人位居三公,他自己也居三公之上,其家族也因此有“四世三公”之称。袁绍早年任中军校尉、司隶校尉,曾指挥诛杀宦官。初平元年(190年),与董卓对立,被推举为关东联军首领。在汉末群雄割据的过程中,袁绍先占据冀州,又先后夺青、并二州,并于建安四年(199年)的易京之战中击败了割据幽州的军阀公孙瓒,统一河北,势力达到顶点。

blob.png

网络配图

  那么谁最有资格,如果论资排辈的话,应该是袁绍,因为这个家族太牛了

  其一,出身名门望族,自曾祖父起四代有五人位居三公,自己也居三公之上,其家族也因此有“四世三公”之称。三公很厉害,在当时权倾朝野。三公,在东汉时指司徒、司空和太尉,都是宰相之职。四世三公,即袁家连续四代都有人做宰相。如果再加上袁绍,就是“五世三公”了。

  其二,高祖袁安是一个坚持原则、不徇私情的人汉明帝时,发生了楚王谋反案。这件案子,堪比明初的“胡惟庸案”、“蓝玉案”,大量功臣贵戚、朝廷大臣牵涉其中,成千上万的人无辜冤死。由于袁安能力出众,善于处理疑难政务,被任命为楚郡太守。那里正是谋反案的案发地。袁安到楚地后,连公府都没有去,直接就去监狱审案。审理之后,袁安把与案件无关的人,全部列出来上奏给皇帝,请求释放。从此为袁家积累了大量的精神财富与政治声誉。

  其三,袁绍是一个胸怀大志的人少折节下士,知名当世,文武双全,英气勃发。年轻时效仿孟尝君养三千死士,让叔父非常震惊“你这是准备败我们袁家!”灵帝死,大将军何进与司隶校尉袁绍合谋诛宦官,事泄,何进被杀,袁绍率军尽诛宦官,主持朝政。当时大臣包括曹操等人对袁绍都非常赞同。

  其四,讨伐董卓后,顺利崛起,占据冀青幽并四大州,在当时为第一诸侯。手下文臣武将人才济济。三个儿子雄踞一方,也格外厉害。

  其五,兄长袁遗弟弟袁术都是当时很厉害的人才。时人评价袁绍有三个优点一、宽仁从众,天下所服;二、临危吐决,智勇迈于人;三、世布恩德,天下受其惠。看袁绍用兵,重势而不重诈,典型的谋定而后动。如果不是遇到曹操这种绝代豪杰,在一般的乱世,也许他会顺理成章的取得天下……只是,袁绍家族也有致命的短板其一,不会用人汉献帝受困于长安时,沮授建议袁绍“迎大驾于......,号令天下”,田丰也持类似观点,袁绍很认同。这比毛玠建议曹操“奉天子以令不臣”早一年,可惜袁绍不听。后来献帝逃难于河东地区,沮授再次建议袁绍“挟天子以令诸侯”。颍川集团揣测到袁绍有称帝野心,郭图和淳于琼就投其所好,指出汉室已衰微,无须迎献帝,以免为其所累。袁绍从之。曹操则抓住机会迎献帝建都于许昌,打出兴复汉室的旗号,占据了政治和道义制高点,袁绍追悔莫及。

blob.png

网络配图

  其二,疑心太重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可惜袁绍不懂派高览张郃攻打曹操,却又怀疑高览张郃私通曹操;让许攸参赞军机,却又对许攸的建议不闻不问,甚至恶语相加。

  其三,处理许攸的问题不当审配当时留守邺城,以“许攸(属于河南集团)家不法,收其妻子”,许攸大怒,叛袁投曹。其实,在袁绍纵容豪强权贵的政策下,冀州豪族普遍横征暴敛、目无法纪,审配家藏匿罪犯,恶劣程度或许还超过许攸,袁绍不置可否。其实许攸跟随袁绍已好多年了,许攸逃向曹操,并且向曹操投降,让袁曹的实力发生了逆转。

  其四,兄弟阋于墙。袁绍兄弟你看不起我,我看不起你,交恶由来已久袁绍是庶出,袁术是嫡出。嫡出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正妻所生。袁术想哥哥袁绍是小老婆养的,虽然是我哥,他不认。而且袁绍虽然可能是婢女所生,按照袁术骂他的话,说他是什么我们家奴才的种子,可能是婢女生的,但是素质、人缘、水平确实比袁术好。这个袁术就更嫉恨他哥哥了,非得跟他哥哥拼个你死我活不可。以致后来兵戎相见。袁术称帝,袁绍极为不满,大肆唾骂。

blob.png

网络配图

  其五,袁绍好虚名,喜欢做些面子活,可惜只是官场文章他外表宽容,内心猜忌,喜好谋略而不能决断,有人才而不能用,听到好的计谋而不能采纳,正如孟德所言“袁绍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即使得到人才又能怎么样呢!门下的谋士们互相嫉妒、互相谋害,不能齐心协力共事袁绍。

  可惜了袁绍,尽管有名门望族,尽管在各个方面都比较突出,可惜面对一代枭雄曹操,不得不退出历史舞台。或许袁绍会说,不是我弱,而是对手太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袁绍一族:东汉末年最有资格统一天下的家族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大家都想在乱世中分一杯羹。袁绍出身东汉名门”汝南袁氏“,自袁绍曾祖父起,袁氏四代有五人位居三公,他自己也居三公之上,其家族也因此有“四世三公”之称。袁绍早年任中军校尉、司隶校尉,曾指挥诛杀宦官。初平元年(190年),与董卓对立,被推举为关东联军首领。在汉末群雄割据的过程中,袁绍先占据冀州,又先后夺青、并二州,并于建安四年(199年)的易京之战中击败了割据幽州的军阀公孙瓒,统一河北,势力达到顶点。网络配图那么谁最有资格,如果论资排辈的话,应该是袁绍,因为这个家族太牛了:其一,出身名门望族,自曾祖父起四代有五人位居三公,自己也居三公之上,其家族也因此有“四世三公”之称。三公很厉害,在当时权倾朝野。三公,在东汉时指司徒、司空和太尉,都是宰相之职。四世三公,即袁家连续四代都有人做宰相。如果再加上袁绍,就是“五世三公”了。其二,高祖袁安是一个坚持原则、不徇私情的人:汉明帝时,发生...
· 东汉末年军阀、群雄之一袁绍
袁绍(?-202年6月28日),字本初,汝南汝阳(今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袁老乡袁老村)人。东汉末年军阀,汉末群雄之一。袁绍出身东汉名门”汝南袁氏“,自袁绍曾祖父起,袁氏四代有五人位居三公,他自己也居三公之上,其家族也因此有“四世三公”之称。袁绍早年任中军校尉、司隶校尉,曾指挥诛杀宦官。初平元年(190年),与董卓对立,被推举为关东联军首领。在汉末群雄割据的过程中,袁绍先占据冀州,又先后夺青、并二州,并于建安四年(199年)的易京之战中击败了割据幽州的军阀公孙瓒,统一河北,势力达到顶点。但在建安五年(200年)的官渡之战中大败于曹操。在平定冀州叛乱之后,袁绍于建安七年(202年)病逝。人物生平名门孤嗣袁绍出身于东汉后期一个势倾天下的官宦世家“汝南袁氏”。从他的高祖父袁安起,袁氏四世之中有五人官拜三公。父亲袁逢,官拜司空。叔父袁隗,官拜司徒。伯父袁成,官拜左中郎将,早逝。袁绍庶出,过继于袁成一房...
· 东汉末年复姓家族的秘密联盟
汉末所有复姓家族代表,经皇甫嵩的召集,在其家中秘密结盟。联盟推举夏侯、诸葛、司马、公孙四家为盟主,约定,分散在各个势力之中,寻求机会图谋起事,一旦成功,则与其他复姓家族互相照应,共同统一华夏,建立复姓王朝。因为每一支复姓的人数都较少,势力较为单薄,因此联盟又约定,若大计已成,新王朝不由一家执政,而是由所有复姓各派一名代表组成“公卿会议”,同时由公卿会议推举其中一人担任皇帝,皇帝在位期间,其家族将不能派代表加入公卿会议。一代皇帝驾崩后,公卿会议当即选出新皇帝接任。新王朝一旦建立,复姓家族将享有特权,单姓家族将成为被压迫阶级。而联盟也规定,若起事及其准备过程中若哪一复姓家族没有积极配合,特权将被取消。于是公孙家族经营东北,诸葛家族分别辅佐三大势力,夏侯家族与曹氏关系特殊,曹氏得知这一密约,随时准备全族改姓夏侯,但一直被夏侯氏抵制,司马家族则潜伏在曹氏手下。这一密约,的确对各个复姓家族的繁荣发展...
· 东汉末年
背景东汉末年,农业生产出现严重的土地兼并现象,直接导致地方豪强势力的崛起。由于中央政府政治黑暗,十常侍横行朝野,对地方的控制越加衰弱,造成土地兼并问题日益恶化,而人民饱受此现象的苦果,加上天灾与瘟疫的双重打击,他们于是纷纷起来造反,发动大规模的叛乱,最著名者是黄巾之乱。时代的动荡不安,也使地方豪强有了崛起的机会,他们一开始靠着自己的财力组织自己的武装军队保卫家园,后来就逐渐演变成拥有私人武力的军阀,如曹操、刘备等人都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崭露头角,中央政府由于不修政事,对于这样的情况,也是无能为力,反而需要他们维持地方稳定。地方豪强发展到后期,又逐渐分化为士族与寒门两个阵营。其中,士族在土地与权势,占有了优势,也因此拥有垄断政府高层的实力,形成了三国两晋时期特殊的士族政治。刺史改州牧除了严重的土地兼并问题,是造成地方豪强兴起的诱因之外,刺史制度的变动,则是造成群雄割据的主因。刺史制度源自西汉武帝...
· 东汉名将袁绍身世以及袁绍的战绩
袁绍(?-202年),字本初,汝南汝阳(今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袁老乡袁老村)人。出身名门望族,自曾祖父起四代有五人位居三公,自己也居三公之上,其家族也因此有“四世三公”之称。袁绍初为司隶校尉,于初平元年(190)被推举为反董卓联合军的盟主,与董卓交战;但不久联合军即瓦解。此后,在汉末群雄割据的过程中,袁绍先占据冀州,又先后夺青、并二州,并于建安四年(199)击败了割据幽州的军阀公孙瓒,势力达到顶点;但在建安五年(200)的官渡之战中大败于曹操。在平定冀州叛乱之后,于建安七年(202)病死。网络配图战绩诛宦官之战袁绍与叔父隗矫诏召樊陵、许相,斩之。绍及何苗引兵屯朱雀阙下,捕得赵忠等,斩之。吴匡等素怨苗不与进同心,而又疑其与宦官通谋,乃令军中曰“杀大将军者,即车骑也,吏士能为报仇乎?”皆流涕曰“愿致死!”匡遂引兵与董卓弟奉车都尉旻攻杀苗,弃其尸于苑中。绍遂闭北宫门,勒兵捕诸宦者,无少长皆杀之,凡...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