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司马绍的故事:举目见日 不见长安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005
转发:0
评论:0
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告之②。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便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世说新语夙惠第十二-3)网络配图翻译:举目见日,不见长安的含义是抬头看见太阳,却看不见长安。出自晋明帝。晋明帝才几岁的时候,一次,坐在元帝膝上。当时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起洛阳的情况,不觉伤心流泪。明帝问父亲什么事引得他哭泣,元帝就把过江来的意图一五一十地告诉他。于是问明帝:“你看长安和太阳相比,哪个远?”明帝回答说:“太阳远。没听说过有人从太阳那边来,显然可知。”元帝对他的回答感到惊奇。第二天,召集群臣宴饮,就把明帝这个意思告诉大家,并且再重问他一遍,不料明帝却回答说:“太阳近。”元帝...

  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告之②。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

  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便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世说新语夙惠第十二-3)

1_副本2.jpg

网络配图

  翻译:

  举目见日,不见长安的含义是抬头看见太阳,却看不见长安。出自晋明帝。

  晋明帝才几岁的时候,一次,坐在元帝膝上。当时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起洛阳的情况,不觉伤心流泪。明帝问父亲什么事引得他哭泣,元帝就把过江来的意图一五一十地告诉他。于是问明帝:“你看长安和太阳相比,哪个远?”明帝回答说:“太阳远。没听说过有人从太阳那边来,显然可知。”元帝对他的回答感到惊奇。

  第二天,召集群臣宴饮,就把明帝这个意思告诉大家,并且再重问他一遍,不料明帝却回答说:“太阳近。”元帝惊愕失色,问他:“你为什么和昨天说的不一样呢?”明帝回答说:“现在抬起头就能看见太阳,可是看不见长安。”

  晋明帝司马绍(299年-325年10月18日),字道畿,晋元帝司马睿长子,晋简文帝司马昱异母兄,母宫人荀氏,东晋第二位皇帝,322年-325年间在位。

  司马绍于322年即位,太宁二年(324年)平定王敦的叛乱,停止对于王敦党羽的追究,为安定皇帝的权威全力重用王导,并且与江东大族保持和谐的态度,成功对“王敦之乱”作出善后,稳定东晋王朝的局势。太宁三年(325年),司马绍病逝,终年二十七岁,谥号明皇帝,庙号肃祖 ,葬于武平陵(今南京市玄武区鸡笼山北)。

3_副本2.jpg

网络配图

  司马绍聪慧善断,明于事理。东晋政权初建之时,兵荒马乱,生民涂炭,国力空虚疲弊,权臣王敦等作威作福,东晋政权随时面临着覆灭的危险。司马绍在位期间,凭借弱势之中央,成功做到对权臣的制衡。他还在一定程度上调和南渡侨姓与吴姓士族之间的矛盾,稳定时局,使社会呈现向安定发展的趋势。虽在位时间短暂,但对安定国家大局的影响却非常深远。

  历史如何评价司马绍

  曹毗《晋江左宗庙歌》之六:“明明肃祖,阐弘帝胙。英风夙发,清晖载路。奸逆纵忒,罔式皇度。躬振朱旗,遂豁天步。宏猷渊塞,高罗云布。品物咸宁,洪基永固。”

2_副本2.jpg

网络配图

  南朝齐·谢赫《古画品录》:“虽略于形色,颇得神气。笔迹超越,亦有奇观。”

  唐·房玄龄等《晋书》:“帝聪明有机断,尤精物理。于时兵凶岁饥,死疫过半,虚弊既甚,事极艰虞。属王敦挟震主之威,将移神器。帝骑驱遵养,以弱制强,潜谋独断,廓清大昆。改授荆、湘等四州,以分上流之势,拨乱反正,强本弱枝。虽享国日浅,而规模弘远矣。”

  清·王夫之《读通鉴论》:“明帝不夭,中原其复矣乎!天假五胡以乱中夏,气数之穷也,帝乃早世!王敦之横,元帝惴惴而崩,帝以幼冲当多难,举动伟然出人意表,可不谓神武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司马懿生平司马懿的传奇故事介绍
司马懿家族显赫,聪明博学,在年轻时就已经受到了来自各方的赞扬,说他将来必有一番作为,不是寻常之人。在曹操担任丞相后,被强制征辟为文学掾,从此走上了仕途之路,也就此开启了司马懿富有传奇性故事的一生。司马懿雕像司马懿在曹操成为丞相时担任官职,一路从文学掾做到丞相军司马再到骠骑将军,再至太尉,官职不断上升,也从最开始的只被曹操所信任到后来被曹丕,曹睿,曹爽等几任君主所依赖,信任并且数次担任辅政臣。司马懿的官场经历相比其他同时代的大臣显然要更加顺利,更加轻松的多。也正是因为如此司马懿的故事就其官场来说要更为平淡一切,不是那么的富有传奇色彩。司马懿作为辅政大臣和能够被数任皇帝所一直倚重,除了他在朝务上可以帮助皇帝排忧解难外,在军事上司马懿也数次为朝廷立下汗马功劳,也正是因为其不论是政务还是军事上都有卓越的天赋,才使得他能够一路晋升如此顺利并且一直担任辅政大臣。而在其军事上最为有名的几个事件有斩杀张霸...
· 晋明帝司马绍的故事司马绍的轶事典故有哪些
晋明帝司马绍(299年-325年10月18日),字道畿,晋元帝司马睿长子,晋简文帝司马昱异母兄,母宫人荀氏,东晋第二位皇帝,322年-325年间在位。司马绍于322年即位,太宁二年(324年)平定王敦的叛乱,停止对于王敦党羽的追究,为安定皇帝的权威全力重用王导,并且与江东大族保持和谐的态度,成功对“王敦之乱”作出善后,稳定东晋王朝的局势。太宁三年(325年),司马绍病逝,终年二十七岁,谥号明皇帝,庙号肃祖,葬于武平陵(今南京市玄武区鸡笼山北)。司马绍聪慧善断,明于事理。东晋政权初建之时,兵荒马乱,生民涂炭,国力空虚疲弊,权臣王敦等作威作福,东晋政权随时面临着覆灭的危险。司马绍在位期间,凭借弱势之中央,成功做到对权臣的制衡。他还在一定程度上调和南渡侨姓与吴姓士族之间的矛盾,稳定时局,使社会呈现向安定发展的趋势。虽在位时间短暂,但对安定国家大局的影响却非常深远。司马绍的轶事典故有哪些举目见日,...
· 武举二爷的故事
为什么说武举二爷呢?因为他有个哥叫魏培憲,是抚憲保举侯選守府,大体相当于文举;而武举二爷是光绪戊子(1888年)科武亚元,真名是魏培章,相当于武举;因此有一门俩举人之说,人们为了好区分便称魏培章为武举二爷。有关他的传说有二,现分述如下:一举人的取得。1888年在泰安进行的科考,考前他闹了三天肚子。因此,在考骑马耍240斤的大刀时失手大刀落地,要是停下来就等于落榜啦,说时迟那时快,急中生智,打马如飞围着考场跑了三圈后,飞身下马用脚尖捻起大刀继续耍起来,全场人都惊呆啦,随着主考大人的一声“好"。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和喝彩声。当时主考有三位,一主考俩付主考。有一位付主考说他是失手啦,不能录取,俩位说不是失手是故意露的一手。后来达成的一致意见是让他再跟不录用他,就能录用的那人比掷石,就是俩人对面站立,一方将240斤的石头掷向对方,对方要是能接住三次就算胜啦,如接不住就是败啦,获胜方就录用。...
· 武举二爷的故事
武举二爷的故事为什么说武举二爷呢?因为他有个哥叫魏培,是抚保举侯x守府,大体相当于文举;而武举二爷是光绪戊子(1888年)科武亚元,真名是魏培章,相当于武举;因此有一门俩举人之说,人们为了好区分便称魏培章为武举二爷。有关他的传说有二,现分述如下:一举人的取得。1888年在泰安进行的科考,考前他闹了三天肚子。因此,在考骑马耍240斤的大刀时失手大刀落地,要是停下来就等于落榜啦,说时迟那时快,急中生智,打马如飞围着考场跑了三圈后,飞身下马用脚尖捻起大刀继续耍起来,全场人都惊呆啦,随着主考大人的一声“好"。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和喝彩声。当时主考有三位,一主考俩付主考。有一位付主考说他是失手啦,不能录取,俩位说不是失手是故意露的一手。后来达成的一致意见是让他再跟不录用他,就能录用的那人比掷石,就是俩人对面站立,一方将240斤的石头掷向对方,对方要是能接住三次就算胜啦,如接不住就是败啦,获胜方就录用。...
· 司马懿传——西上长安
曹休大败于淮南,司马懿的声望无形中进一步提高。因此之故,他在魏明帝太和四年(230)的上半年,差一点又重新入朝执掌中央枢机。这年的初春,戍守河北的镇北将军吴质应召到京,改任侍中之职。侍中者,侍从皇帝于宫禁之中也。故凡任此官者都与皇帝过从甚密,在皇帝面前很有发言权。这位吴质,上面曾经提到过。他与司马懿、陈群、朱铄,是当年太子曹丕门下的“四大金刚”。曹丕当了皇帝,四人都飞黄腾达,仕途通显。这四人彼此关系都很亲密,但是就吴质而言,他与司马懿的交往,又比与陈、朱二人的交往更深,所以后来两家成为儿女亲家。吴质当了侍中,一心想把亲家司马懿弄回京都执掌朝政。当此之时,执掌朝政者,名义上是司空兼录尚书事陈群。陈群才具平庸,政治上确也是少有建树。吴质遂以“辅弼大臣,安危之本”为由,向魏明帝大力推举司马懿,他说:“骠骑将军司马懿,忠智兼备,处事公正,真可谓社稷之臣。而陈群乃文雅从容之士,非当国宰相之才,虽处重...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