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如何评价三国魏国武将于禁临阵投敌的行为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66
转发:0
评论:0
如何评价三国魏国武将于禁临阵投敌的行为,于禁,三国时代英雄豪杰,之前曾在王朗麾下任职,后因战功被王朗推荐给了曹操,从

  于禁,三国时代英雄豪杰,之前曾在王朗麾下任职,后因战功被王朗推荐给了曹操,从此效忠于曹操,归属于魏国势力。  

1_副本3.jpg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但后期与关羽对战时战败,被关羽俘虏,归降了刘备,成为刘备的一员大将,后关羽战死沙场后,于禁辗转从吴国逃回魏国,被曹丕接收,但众人皆瞧不起于禁,认为变节之人实乃小人,众口铄金,议论纷纷,于禁老矣却不断被人评头论足,最后终于因此心结,羞愤致死。

  于禁的武力值是非常高强的,与乐进等人被后世评论为魏国的五子良将。其中,于禁在五子中位列第一,可见他是三国时期有名的武将、将军,因军功赫赫,战功累累,最终被封为魏国的左将军,名声显赫。在于禁的一生中,在三国的大时代背景中,于禁为魏国贡献良多。

  其一,于禁在魏军对抗张绣的战役中,面对对方小人造谣生事,在曹操面前诬告自己,仍能够有理有节,严守军令没有因为此事临阵脱离阵营,以求解释自保,反而认为曹操乃明君,一定能明白自己,同时也会相信自己。在完成了对敌战役部署后,于禁才前来曹操面前解释自己的行为,曹操愈发觉得于禁沉稳,可堪重任。

  其二,在官渡之战中,于禁能够坚守阵营,抵抗住袁绍的一波又一波的攻势,在防守的同时寻找合适时机主动进攻,造成袁绍军的严重损失。

  其三,于禁在军营中军风正直,从不罔顾军法,一切均严格按照法律行事,信服于人。

  于禁厉害吗

  于禁,魏国的著名武将,封号左将军,作为五子良将的领头人,武力值定是不容小觑的。那么于禁究竟有多厉害?厉害之处体现在哪些方面?  

2_副本3.jpg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从上图中可看出,于禁的主要武器有两种,弓箭和长剑,这两种武器既可以作为远攻,又可以近身对敌,可以说互相补助,也可以说于禁的武力值比较均衡,虽然并没有任何一样特别出众,但却能够兼修,实乃不易。

  其次,于禁追随曹操征战沙场,大大小小战役不下百十来场,为曹操立下汗马功劳。其中最为有名的当属对抗黄巾军,成功将其收服。另外于禁在官渡之战中的表现也算是可圈可点,成功地牵制了袁绍大部队兵力,为曹操的兵力部署提供了充裕的时间,防守得当之时也不忘趁机进攻,也算是小有所胜。

  再者,最为重要的是,于禁的真正厉害之处并在于征伐沙场,而更在于他的治军严明,在他的军营中,人情一概免谈,在军法面前人人平等,没有权贵,也没有低劣之分。在于禁的部队,可以充分看出曹操征战思想的彻底贯彻和执行。昌豨与于禁曾经是旧相识有旧交,但昌豨反叛曹操后,于禁主帅征讨昌豨,将其活着,有人前来劝说于禁应该将昌豨交予曹操亲自处理,但有军法明令,此种归降又再次叛逃之人应就地处置,于禁含着泪将昌豨斩首,严守军法,其治军之严明在五子良将中可做表率。

  于禁为什么投降

  于禁,作为魏军的五子良将,有名的左将军,却晚年节操不保,在魏国与蜀国的战争中,为了救助曹仁,同庞德一起与蜀国的第一大将关羽阵前对垒,惨败于关羽,当时庞德因誓死不降,被蜀将关羽斩立决,同为魏国的大将,于禁却不同于庞德做法,临阵投降于关羽,降于蜀国。  

3_副本3.jpg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为何于禁在同伴庞德被杀后,没有立即追随庞德而死,相反却放弃节操,老来背叛曹操,背叛魏国呢?其中是否有着大家不知道的隐情?翻阅历史,得知当时与关羽对战时,于禁不敌于关羽,于禁手下士兵有三万之众,可以推断于禁的投降必定与这些士兵有关,接下来咱们从以下层面来进行分析。

  第一,从于禁的个性来分析,他是一个武人,既然选定了曹操为其主公,若曹操没有任何对不住、怠慢于禁之处,于禁万不可能临阵投敌的。

  第二,于禁曾经阵前斩杀过昌豨,昌豨何人?昌豨与于禁也曾是老相识,并曾经有一定的交情,昌豨初因对战失败被魏国俘虏而投降于曹操,曹操真心对待他,但后期昌豨抓住机会却临阵反戈。于禁这时候对待昌豨的态度为何呢?于禁活捉昌豨后,并没有将其交给曹操,为其求情,而是根据军中法纪规定,将昌豨斩杀于曹军军营前,昌豨死后,于禁痛苦流涕,可见他的心里是极其痛苦的。但即便如此,对待叛乱者,于禁的态度是相当明确的,所以在于禁的心理,他是不赞同临阵投敌行为的。

  综合上述两点,于禁投降必是为了保全三万战士,宁愿自己一生背上这洗不脱的污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如何评价魏国武将于禁临阵投靠敌军的行为
于禁,三国时代英雄豪杰,之前曾在王朗麾下任职,后因战功被王朗推荐给了曹操,从此效忠于曹操,归属于魏国势力。图片来源于网络但后期与关羽对战时战败,被关羽俘虏,归降了刘备,成为刘备的一员大将,后关羽战死沙场后,于禁辗转从吴国逃回魏国,被曹丕接收,但众人皆瞧不起于禁,认为变节之人实乃小人,众口铄金,议论纷纷,于禁老矣却不断被人评头论足,最后终于因此心结,羞愤致死。于禁的武力值是非常高强的,与乐进等人被后世评论为魏国的五子良将。其中,于禁在五子中位列第一,可见他是三国时期有名的武将、将军,因军功赫赫,战功累累,最终被封为魏国的左将军,名声显赫。在于禁的一生中,在三国的大时代背景中,于禁为魏国贡献良多。其一,于禁在魏军对抗张绣的战役中,面对对方小人造谣生事,在曹操面前诬告自己,仍能够有理有节,严守军令没有因为此事临阵脱离阵营,以求解释自保,反而认为曹操乃明君,一定能明白自己,同时也会相信自己。在完成...
· 于禁简介三国魏国曹操早期重要将领于禁生平
于禁(?-221年),字文则,泰山钜平(今山东泰安南)人。三国时期魏国武将。本为鲍信部将,后属曹操,曾于张绣造反时讨伐不守军纪的青州兵,同时为迎击敌军而固守营垒,因此曹操称赞他可与古代名将相比。然而在建安二十四年(219年)的襄樊之战中,于禁在败给关羽后投降,致使晚节不保。关羽败亡后,于禁从荆州获释到了吴国。黄初二年(公元221年),孙权遣还于禁回魏,同年去世,谥曰厉侯,有一子于圭。在小说《三国演义》中,于禁于曹操招贤之时前来投奔。曹操起兵为父复仇,于禁与夏侯惇、典韦同为先锋。宛城之战中果断斩杀企图叛乱的青州军,因而得到曹操赏识。随曹操参与官渡之战,后随夏侯惇一同讨伐刘备,因担心遭受火攻而曾试图提醒夏侯惇,但为时已晚,曹军败绩。赤壁之战中,曹操中周瑜之计误斩水军都督蔡瑁、张允,于禁和毛玠因而代替二人成为水军都督。赤壁兵败之后,于禁随曹操征讨马超、韩遂,于阵前不敌马超而败北。关羽率军攻樊城时...
· 叛军抵达潼关哥舒翰临阵投敌华丽帝国瞬间崩溃
哥舒翰在宴席上的表现,显示他心胸狭隘的一面。是他首先对安禄山言词挑衅,宴会最后不欢而散,主要的责任就在他的身上。相对地,安禄山在宴会上的表现最好。他摆明哥舒翰与自己相类似的出身,想与他拉近关系,不管是不是心里话,起码表面上看起来,是一种配合的态度。许多时候,实力强大的一方更容易做到豁达。也许狡猾的安禄山早就看出哥舒翰不是自己的对手,不愿意和他一般见识。高力士回去之后,肯定要把宴会上的情形仔细告诉唐玄宗。虽然场面上不太好看,唐玄宗对宴会的结果应该感觉满意——实力最强大的安禄山,最让人放心不下的安禄山,却最能体会皇帝的苦心。幻想很快就了。三年以后的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反叛。六天以后,唐玄宗在华清宫听到这个惊天动地的消息。又过了六天,唐玄宗回到皇宫,下令杀死安禄山的儿子安庆宗,赐他的妻子荣义郡主自尽。安思顺早就察觉安禄山要谋反,在反叛发生之前,曾经进朝向唐玄宗上奏。所以安禄山起事之...
· 怀才不遇的张郃:三国里最悲情的魏国武将
张郃与黄巾之乱后效力袁绍,官渡之战后又曹操重用。而曹操用人不拘一格,有很多能人在他麾下,虽然曹操也重用夏侯惇、曹仁等家族亲人,但五子良将里面没有一个是出身高贵、沾亲带故的人物。曹操提拔乐进、于禁于行伍之间,张辽、张郃、徐晃作为降将,也被委以重任,成为国家栋梁。五子良将之中,张郃活得最长,在其他四位都已陨落的时候,他迎来了人生的最巅峰。在两次诸葛亮出其不意北伐魏国之际,张郃临危受命,击退诸葛亮,得到了史无前例的“征西车骑将军”称号,是五子良将中的最高荣誉。然而,和张辽、乐进、徐晃他们自然病故不同,张郃不得善终。他死得比较冤。网络配图诸葛亮第四次北伐,依旧没能取得实质性胜利。但在一场属于魏国胜利的战役中,魏国却损失了著名的大将张郃。张郃并不是自找死路,他的死应该由主帅司马懿负责。《魏略》上说,诸葛亮退军的时候,司马懿要求张郃追击。张郃不同意,他说:“打仗讲究,围城必然还要留出一条活路,撤退的军...
· 怀才不遇的张郃:是三国里最悲情的魏国武将
张郃与黄巾之乱后效力袁绍,官渡之战后又曹操重用。而曹操用人不拘一格,有很多能人在他麾下,虽然曹操也重用夏侯惇、曹仁等家族亲人,但五子良将里面没有一个是出身高贵、沾亲带故的人物。曹操提拔乐进、于禁于行伍之间,张辽、张郃、徐晃作为降将,也被委以重任,成为国家栋梁。五子良将之中,张郃活得最长,在其他四位都已陨落的时候,他迎来了人生的最巅峰。在两次诸葛亮出其不意北伐魏国之际,张郃临危受命,击退诸葛亮,得到了史无前例的“征西车骑将军”称号,是五子良将中的最高荣誉。然而,和张辽、乐进、徐晃他们自然病故不同,张郃不得善终。他死得比较冤。网络配图诸葛亮第四次北伐,依旧没能取得实质性胜利。但在一场属于魏国胜利的战役中,魏国却损失了著名的大将张郃。张郃并不是自找死路,他的死应该由主帅司马懿负责。《魏略》上说,诸葛亮退军的时候,司马懿要求张郃追击。张郃不同意,他说:“打仗讲究,围城必然还要留出一条活路,撤退的军...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