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汉光武帝平定天下为何没有像刘邦那样大杀功臣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444
转发:0
评论:0
汉光武帝平定天下为何没有像刘邦那样大杀功臣,有一句话叫书生造反十年不成,但是这句话放在一个人身上并不适应,这个人就是重新

  有一句话叫书生造反十年不成,但是这句话放在一个人身上并不适应,这个人就是重新开创了汉朝基业的汉光武帝刘秀。这个人就是一个标准的文人,在造反之前他一心读书,在造反以后一鸣惊人,最后重建了大汉王朝。其中有一点非常可贵,那就是他没有想汉高祖刘邦和明太祖朱元璋那样滥杀功臣,同样都是帝王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差距呢?

1.jpg

网络配图

  一、继承人的水平和年龄是最大关键

  汉高祖刘邦之所以要收拾那些异姓王和朝中大将,是因为自己本身年事已高,已经五十多岁了,这个年龄在汉朝初期已经离死不远了。同时它的继承人太子刘盈又是一个非常软弱的人,刘邦明白自己死了以后,自己的儿子肯定压不住那些野心勃勃的异姓王和蠢蠢欲动的朝臣,因此坏人还是自己干吧。至于明太祖朱元璋也差不多,他的继承人皇太子朱标是一个温厚善良的仁君,这样的君主放在一个王朝的中期非常合适,但是在王朝的初期是要命的。对于那些骄兵悍将,朱标很难压服他们,为了自己的儿子能够坐稳江山,朱元璋不得不一次又一次的那些以往的功臣。

  汉光武帝刘秀就不存在上述的问题。首先刘秀登基的时候非常年轻,刘秀有绝对的把握熬死那些功臣们。事实证明这个选择很正确,当刘秀驾崩、他的太子刘庄继位的时候,那些功臣们确实已经死的差不多了。此外太子刘庄的能力也是值得肯定的,在东汉建立的初期,刘秀想重新丈量的土地,当时只有12岁的太子刘庄就向刘秀建议洛阳和南阳不要丈量。因为洛阳是帝都,南阳是龙兴之地,这两个地方都有大量的勋贵豪强们存在,一旦丈量不利于统治。12岁的太子能有这番见解不容易,更何况刘庄登基时已经30出头了,各方面水平已经非常成熟。

2.jpg

网络配图

  二、建立基础的差异,致使皇帝可能不敢动手

  虽然说刘秀的天下也是打出来的,但是他的底子远远没有刘邦和朱元璋牢靠。因为刘秀起家时是建立在起义军首领的推举之上的,这有一点各路军队联盟的意思。虽然说刘秀的水平比较高,有很多人选择了拜服,但是这些人都有自己的老底子,如果刘秀出手太狠,这些人很有可能选择造反。只是刘秀不愿意看到的,毕竟天下才刚刚稳定。此外刘秀的政治手腕也是很强的,不要以为文人就软弱,文人的水平很高。刘秀对那些统军功臣的处理非常有水平,将他们一年调换一个地方,来回调换,最后搞得这些将领没有任何根基可言,根本没有早饭的资本,这就大功告成了。

  而刘邦和朱元璋就没有这些顾忌,他们的家底是自己一步步拼出了的。那些部下对他们既佩服又惧怕,对于他们的命令,部下们不敢违背。刘邦时期还有人敢反抗拼一拼,到了朱元璋时期,明知自己要死,没人敢反抗。这就是家底的区别,自己建的地基和别人帮你建的地基是不一样的。从这方面看,刘秀的江山相对来说得来的太容易,这也不是好事。

  三、功臣们的态度差异也非常大

  在刘邦统一天下的过程中,为了对付项羽,他先后册封了7个异姓王,这些异姓王有自己的军队和地盘,对于刘邦也非常的蔑视。以为老小子的江山全部都是他们的功劳,有很多异姓王都在虎视眈眈准备伺机而动。对此刘邦也只能选择一个一个收拾掉。朱元璋的情况要好一点,毕竟没有异姓王。不过为了对于北方的元朝残余力量,他要不断地派出大将进行北伐,这也是不安全因素。万一他的大将们也来一次明朝版的“范阳起兵”或者“陈桥驿兵变”,这可就不好了。

1.jpg

网络配图

  而刘秀时期的将领们可能学聪明了,知道西汉时期的前车之鉴,他们可不想重蹈覆辙。刘秀手下的将领们都非常的小心谨慎,因为他们知道刘秀这位皇帝的军事指挥水平相当的高,比他祖宗刘邦强太多了。刘秀在后期的统一战争中,完全是军队的核心者,而刘邦军队的核心者是韩信,这一点差别很大。既然知道皇帝陛下的厉害,东汉初期的将领们都很会做人,基本上不惹事。这是造成了刘秀不忍心也不能动手的原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狡兔死,走狗烹“为何清朝没有像明汉那样杀开国功臣?
中国封建王朝的更迭,无一例外都是在暴力和中完成的。伴随着暴力和的更是一幕幕人间悲剧和后来统治者对前朝人文的无情摧毁,这也对一个拥有世界最为精彩灿烂的历史文化之国度的极度讽刺。而较之毁灭前朝人文更让人不可理喻的是对本朝开国元勋的诋毁与。而且这屠刀并不是仅伸向一两个人,而是那些与开国皇帝打共同天下的“老哥们儿们”能幸免于难者寥寥,这恐怕真的是古代封建帝国独一无二的特色之一。说起对开国元勋的无情无义,绝冠群“龙”的绝对是明太祖朱元璋,紧随其后的就是汉高祖刘邦。这两位从最初出身到创业历程都有几分类似的创业之君,在对待“大是大非”的态度和处事风格都极其类似,正所谓“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所以相比之下,像宋太祖赵匡胤那样,能够做到“杯酒释兵权”的绝对是可以堪称佳话了。虽然历史上有无数兔死狗烹之先例,但是我们却很惊讶地发现,大清王朝居然没有这种“卸磨杀驴”的不人道事件,这是什么原因?难道是大...
· 李世民上位后为何不像刘邦朱元璋那样大杀功臣?
自秦始皇统一天下,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起,历朝历代的开国君主出于种种原因,都会大肆开国功臣,对于封建统治者来说,凡是会威胁到自身统治的,绝对不会手下留情,都说最是无情帝王家,更别提手下的文臣武将了。相比刘邦杀韩信、诛异性王,朱元璋杀胡惟庸和蓝玉,赵匡胤虽然没动手,也是杯酒释兵权,解除了部下将领的大部分兵权,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获得帝位之后直到驾崩,也没有削过手下这帮人的兵权,是什么原因?李世民不杀功臣,确实有其英明的地方,其过人之处就在于他宽阔的心胸和强大的自信心。因为李世民有绝对的信心,认为自己能掌控住自己手下这帮文臣武将,不会对自己的统治造成威胁。是什么给他的自信呢?贞观长歌中的唐太宗首先,从反隋建唐进入关中开始到此后统一战争,在整个唐朝建立的过程当中,李世民带领士兵南征北战,先后消灭分裂割据的王世充、窦建德等势力,在此过程中李世民显示了自己的过人胆识和卓越的军事才能,本身在部队当中的威望...
· 为何清朝没有像明朝那样出现权力特别大的太监?
近些年来,一些反映清朝宫廷生活的影视剧轮番热播,而这些宫廷剧里总少不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太监。在这些清朝宫廷剧里,太监生活得极为惬意。他们在宫廷里呼风唤雨,上能与皇帝打成一片,中能对群臣颐指气使,下能和宫女打情骂俏……但是,我要告诉你们,这些都是假的!假的!假的!(重要的事情要说三遍)因为,在真实的清朝历史上,绝大部分太监处于宫廷食物链的最低端,生活得相当艰难。别说什么荣华富贵,他们之中的大部分可能连最基本的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彻底沦为“奴才”角色。当然,清朝也出现过安德海、李莲英、张兰德等少数几个大太监,他们还是比较风光的。可是,不管他们多么风光体面,可手里掌握的权力始终很有限度,没有像明朝大太监魏忠贤那样,只手遮天,连皇帝都要怕他三分。可以这样说,终清朝一代,都没有出现太监专权的现象。这是为什么呢?一、清朝降低了太监的官阶品级,并且建立了复杂和苛刻的太监等级制度。太监内部层层牵制和约束...
· 刘邦杀了那么多功臣为何唯独没有杀萧何?
刘邦能打败项羽,建立大汉帝国,主要的原因在于刘邦能善于用人也善于拉拢人。许许多多的谋臣武将舍生忘死地为刘邦卖命。大汉帝国建立初期,刘邦手底下的能人有很多,但之后,这些人都被刘邦以各种理由清除掉了,比如韩信,比如英布,还有彭越等等。然而有个人在刘邦还是亭长时候就追随刘邦,而且功劳很大,直到刘邦死去,他也没有被除掉,这个人就是萧何。为什么萧何能够善终呢?因为刘邦认为萧何是忠心的,而且萧何的忠心也是刘邦测试出来的。网络配图最初,萧何是刘邦的上司,萧何任沛县主吏掾,县令手下的主要属吏,文职官员,而刘邦只是个小小的亭长。虽然萧何官职比刘邦要高,但是萧何没来没有小看过刘邦,无论刘邦官大官小,萧何都对他关照有加。后来,刘邦以吏员身份去咸阳服徭役,临行前,大家凑分子为他资助路费时,县吏们一般只送三个大钱,唯独萧何送了五个。后来萧何跟随刘邦打天下,更是用独到的眼光为刘邦推荐了当时还只是个小兵的韩信,萧何认定...
· 汉高祖刘邦杀了哪些功臣?刘邦为什么杀功臣?
刘邦登基称帝时封了七个异性王,但到头来都被刘邦接二连三的给杀掉了。对于这些与他同生共死同闯天下的“好兄弟”,一代帝王为何会下如此杀手?高帝五年,汉初刘邦称帝,有封王封侯者百余人,这些汉初功臣中,大家熟知的有萧何、张良、韩信、彭越、英布、曹参、陈平、灌婴、周勃、樊哙等人。其中,韩信、彭越、英布被诛,恰巧三人都是异姓诸侯王。那么刘邦为什么要杀这些功臣呢?第一个是燕王臧荼,他就在刘邦称帝的那一年被刘邦以谋反罪名消灭。网络配图接着是韩信,在刘邦称帝的第二年被逮捕,罪名同样是企图谋反。5年后,刘邦夫人吕皇后对被多年的韩信仍不放心,又用计将他处死于长安宫中,并且诛连三族。刘邦的怀疑猜忌和残酷无情,使得将士和功臣们人心惶惶,唯恐有一天会被他消灭,有的甚至被逼得真的反叛起来。韩王信就是害怕刘邦的怀疑,在极度恐惧的情况下干脆公开投降匈奴的。但最后也逃脱不了被追杀的命运。燕王卢绾是刘邦的同乡,自刘邦浪迹丰沛市...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