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三国趣闻:魏延差点被杀竟是因为脑后有反骨!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269
转发:0
评论:0
三国趣闻:魏延差点被杀竟是因为脑后有反骨!,看下文之前小编先来跟大家说说什么是反骨:反骨是指枕骨,上面突出处,称为"脑杓

  看下文之前小编先来跟大家说说什么是反骨:反骨是指枕骨,上面突出处,称为"脑杓"。下面耳后突起者,名"完骨"。在古代指那些具有叛逆性精神的异端、不忠不义之人。因为“脑后有反骨”,魏延差点白白死在了诸葛亮的刀下,那现实中到底有没有人长着反骨呢?又该如何来看人的“脑后反骨”呢?

1.jpg

网络配图

  话说《三国演义》第五十三回写道:因黄忠没有射杀关羽,被太守韩玄推下问斩。正在这紧要时刻,帐外突然闪进一将,手起刀落,斩杀韩玄并救下了老将黄忠。此人便是蜀汉名将魏延!

  然而,当关羽高高兴领着魏延归来时,诸葛孔明却"喝令刀斧手推下斩之"。刘备急问何故,孔明说:"吾观魏延脑后有反骨……故而斩之。以绝祸根。”刘备说:“军师呀!若斩此人,恐降者人人自危。望军师恕之。”

  不能不说,刘备是从大局出发考虑的,孔明也不得不慎重,于是他指着魏延曰:“吾今饶汝性命。汝可尽忠报主,勿生异心,若生异心,我好歹取汝首级。”

  刚反过来的魏延当时肯定吓毛了,诸葛亮的招子太亮了,于是喏喏连声而退。他算是保住了性命,却再没有被大用过。直到诸葛亮死后,魏延果然反了,马岱受军师遗命于军前斩之。《三国演义》埋这么大的伏笔都是为了证明诸葛亮神鬼莫测的本领。当然也有不少人替魏延,这是另话不提。

  那到底什么是“脑后有反骨”呢?《三国演义》当中也没有具体描写魏延的骨相,历史上真实的魏延倒也有将才,但"性矜高",就是持才傲物而已。

  有人说,反骨指的就是枕骨,又名后山骨。上面突出处,称为"脑杓"。下面耳后突起的那块地方,叫"完骨"。这实在有点荒唐走板。

2.jpg

网络配图

  后脑杓大的哥们大概是因为小时候睡觉不老实,没有睡平,自己不嫌难看就行了,哈哈!跟反骨不沾边。完骨突出的人也不用太担心,你只是性格执拗,脾气臭而已。但也得注意,你太不合群了!

  那反骨是不是脑后多长出一块什么东西呢?呵!老天爷不偏心,人的头骨形状和骨块的数量那都是准准一样的,这也可以完全放心,多长一块出来的,那是犄角!

  正式进入主题。笔者认为:“脑后见反骨”大家都理解错了,不是脑后长着反骨,而是从脑后可以看到反骨,再准确地说即是“脑后见腮”。

  “脑后见腮”说的是腮骨相对扩张横出以至骨角明显。从此人的脑后来看也能看到腮骨的轮廓。此为本文中心,切记切记。

  说得再专业一点,腮骨突出的人是阳气极旺,是为金气太盛。这类人胆儿大,心气儿也高,是行动力很强的人,但大多数不安本分。说得文一点是“才有余而德不足。”相书里说;腮骨不起、庸庸碌碌;腮骨大起、豪强之辈。

3.jpg

网络配图

  如此,创业期到也可以同甘共苦,但是当他事有所成的时候,就容易见利忘义,这块反骨就会隐隐振动,做点什么大不韪的事了。

  如此说来,三国里反来反去不嫌累的人应该是数吕布了,此人的腮骨该会横邪到什么水平呢?

  呵,写到这儿,搞人力资源研究的人在招聘的时候,是不是需要让求职者在你面前转一圈呢?其实诸葛亮就是这么干的……话说诸葛亮初见到魏延的时候,摇着鹅毛扇围着他转了一圈,上上下下打量,忽然从脑后看到了魏延的腮骨,于是就动了杀机……观魏延有脑骨便欲杀之,是不是诸葛亮也挺迷信的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诸葛亮杀魏延真的是因为魏延脑后有反骨吗?
相信在看三国演义的人中,很多人都记得诸葛亮料事如神的一面,即使是在死后也得安排好一些让蜀军全身而退。又料定魏延有谋反之心,安排马岱杀魏延。但是历史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我看未必,我们一起来看看事情的经过和小编我的分析。网络配图魏延是三国时期蜀国的名将,在刘备奠定蜀国的基础之时,魏延被提拔为镇远将军,镇守汉中成为了一个封疆大吏,在汉中一呆就是十年,在诸葛亮北伐途中,多次请求诸葛亮让自己分兵两路北伐曹魏,但是诸葛亮一直不同意,于是心怀不满,并且与长史杨仪不和。在诸葛亮死后俩人矛盾激化,在俩人相互争斗中魏延被杀。正统史书中就是这样的,也许会有很多人不相信我说的,别急,下面听我来慢慢分析。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临终前召开军事会议,说明自己已经时日不多,但是在当时蜀汉老一辈的大将死伤殆尽,作为蜀军中资历最老的将军魏延却没有被邀请参加这个军事会议,这肯定是诸葛亮特意安排的,诸葛亮料定死后魏延和杨仪会起冲突...
· 魏延脑后有反骨?实为小说杜撰
style="text-align:justify">蜀汉国小,人才较之魏、吴要少得多,诸葛亮生前用人不当,又不能协调好部属的关系,死后导致蜀汉政权的这场内讧,这对人才资源匮乏的蜀汉来说更是雪上加霜,势必加快蜀汉的衰落趋势。对此,诸葛亮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align="center">class="pictext"align="center">新《三国》中的魏延(来源:资料图)本文摘自《走下圣坛的诸葛亮》作者:朱子彦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因受小说《三国演义》的影响,长期以来在人们头脑中魏延是一个脑后长有反骨的人物,因其谋反而被诸葛亮所杀,似乎是罪有应得。虽然曾有人替魏延写翻案文章,但《三国演义》塑造的反贼魏延形象实在是深入人心,很难在世人的心目中抹杀。笔者最近去成都开会,顺便去武侯祠瞻仰,见两廊的蜀汉文臣武将众多,而唯独没有魏文长之像。问其缘故,讲解员云:因魏延是叛臣...
· 为什么诸葛亮至死都不愿意信任魏延?真是因为魏延脑后有反骨吗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的名著,其中刻画了众多历史形象,为后世很多艺术形式的演化奠定了基础,在《三国演义》中,我们常常会听很多人感叹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三国演义》这部书本来就是尊刘抑曹的,对刘备及蜀汉的笔墨描写比较正派,但是对于曹操的刻画却充满了嘲讽和不屑,但是让罗贯中没有想到的是后世的读者偏偏对曹操最感兴趣,甚至有恨曹操骂曹操,不见曹操想曹操,可见曹操在后世读者心中的地位。或许正是这种亦正亦邪,充满人性矛盾的人物形象才更符合人们的口味,当然《三国演义》中还有很多人物形象值得我们去推敲琢磨。比如魏延这个人物形象,后世很多读者对此人的评价就非常复杂,有的读者认为魏延脑后有反骨,早晚必反,所以除掉魏延是早晚的事情,但是还有一种说法认为魏延之所以后来会反,主要是因为觉得自己在蜀汉集团不被重用,受到了排挤,先是诸葛亮对魏延极不信任,后是对自己的排挤,导致魏延最终造反。实际上诸...
· 细数三国忠奸难辨之士:魏延究竟是不是反贼?
三国时期兵荒马乱、社会动荡不安,很多历史的真相都被掩埋,一些有名的历史人物也因为历史记载有限而备受争议。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列举了,三国里历来备受争议的忠奸难辨之士:司马懿,魏延,华歆,供大家思考。网络配图一、魏延1)魏延到底是不是反贼?后世对魏延“谋反”一事都多有质疑,但是魏延到底是不是真的“谋反“呢?这个谁也说不好,因为谁也不知道魏延内心到底是怎么想的,但是我们可以从魏延一些人物性格和生平功绩来进行分析一下。后世很多认为,魏延不会反叛的根据,就是因为魏延有才能、会打仗,且在诸葛亮死后不是北投曹魏,而是向南走汉中,还有就是魏延深得刘备信任,由这三点来判定魏延不是反贼。笔者认为,魏延有才、会打仗,是一世之英雄,这毋庸置疑,但是个人认为不能成为魏延不反叛的根据。魏延肯定不是天生的反贼,谁又是天生的反贼呢?曹操不是、杨坚也不是、司马氏也不是,就是因为形势的原因,皇帝大权旁落而篡位,深得刘备信任也...
· 一代名将魏延被杀真的是因为叛乱吗?
三国演义里说魏延是因为叛乱才导致被杀,可是看魏延的履历和当时的政治环境魏延根本不具备叛乱的条件。魏延跟随刘备多年,从一名低级军官开始通过慢慢累积军功最终做到了将军的位置。网络配图刘备在创业初期,魏延只是打酱油小角色。刘备打下汉中后,三分天下的形式正式形成,不过这个时候的魏延不过还是刘备的身边的一个亲兵,充其量也不过是一个牙门将的小官职。但追随刘备多年,屡次的征战所以刘备对他很放心,就派他前去守汉中,众人不服。于是刘备召开集体大会统一思想,会议中刘备问魏延:“今委卿以重任,卿居之欲云何?”魏延回答说如果曹操带兵来打我会替大王守护江山,如果大王要带兵出征,我会替大王去当这个先锋。网络配图刘备称善,魏延的豪情壮志,让众将感到佩服。在汉中太守任内,魏延用计谋,多次获得战功。先后将曹营大将张郃、郭淮等杀死,去献功。不过,诸葛亮等人对魏延可是相当的不放心,在诸葛亮最后一次带兵出征时生了病,感觉时间不多...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