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置顶
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曹操的黑心肝 三国真正厚黑兼有的帝王是谁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172
转发:0
评论:0
曹操的黑心肝三国真正厚黑兼有的帝王是谁,说起三国君主的特点,有一个共识就是:曹操挟天子令诸侯占天时,孙权依长江天险占

  说起三国君主的特点,有一个共识就是:曹操挟天子令诸侯占天时,孙权依长江天险占地利,刘备只能占人和。但这个“人和”的背后是一本被刘备领悟透的厚黑学。请看网友是怎么说的——

  记得厚黑学老前辈李宗吾先生曾经说过:“刘备是典型的厚脸皮,曹操是明显的黑心肝,而孙权厚与黑都做不到彻底,所以只能半厚半黑,惟有司马懿才是彻底的厚黑俱全,所以他最后能把三国归为一统。”此语是相当精到的。阿瞒虽然心黑,但脸皮不算厚,自尊心相当强。而孙权时厚时黑,两者兼有,却不如曹刘二人做的彻底。无疑,在李老先生心中,只有司马懿厚黑俱全,堪称一绝。大概也因为如此才活活气死了诸葛亮这样的奇才。

2.jpg

网络配图

  但对于刘备的评价,李老先生说的似乎不太完整。刘备不仅脸皮厚,心也黑的透彻。刘备曾经投靠过的人物多的数不清:刘表,袁绍,陶谦……(对了,“白马将军”不能忘)介于刘备曾与吕布走的很近,所以水间胡乱猜测这一套“来无影去无踪”的本领恐怕是奉先亲自传授的。而刘备“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比吕布干的优秀。唉,脸皮厚啊!

1.jpg

网络配图

  至于心黑,我们这位“刘皇叔”的某些事迹就更令人感到难以启齿,泛泛而谈,刘备的一支军队(包括个别将军)都是靠偷借抢的方法得来的。《三国现代版》的作者认为“刘备所带领的几乎是一支自由雇佣军,他开口借兵借将比借钱还方便。”还算客气的语言,把《三国志》中刘备可怜的形象批的体无完肤。还有一点,就是他不太懂得“知恩徒报”的道理,当年阿瞒对他如此优厚,他竟在曹操眼皮底下图谋诛杀曹操。再说吕布,他好心救了刘备一命,甚至把刘备看作推心置腹的好友。可到了曹操手里,刘备照样把他卖了。吕布虽无志气,但死到临头也硬起骨头骂了一句:“大耳儿最叵信!”似乎应该再加一句,或者水间替他补一句:“我吕布是三姓家奴,你刘备是几姓?!”

501225148.jpg@100q.jpg

网络配图

  写到这里,水间发现对于刘备这种人来说,脸皮厚和心黑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

  但需要说明的是,在三国那样的乱世,也许只有心黑者和脸皮厚者 才能从弱到强,成就大业。刘备的功绩和能力都是不容忽视的,他虽无傲世之才,但他也并非平庸。他的性情很好,这也是刘备成功的原因。即使是伪善,能把伪善抬高到如此境界,也殊为不易。

  他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超级厚黑评三国:评司徒王允
司徒王允是策划除掉董卓之主谋。王允与貂蝉巧设连环计,先赢得董卓和吕布二人之欢心,然后再挑拨董卓与吕布之关系,最后借吕布之手,除掉董卓。整个过程计划周密,可谓天衣无缝。郭知熠先生在《评曹操刺董卓》中曾提出“装友实敌骗金刚”。这个骗金刚是说,一个人为了迷惑敌人,以达到自己的目的,他采取装作敌人的朋友的方式去靠近敌人。曹操使用了这个骗金刚,赢得了董卓的信任。王允使用了同样的骗金刚,他也赢得了董卓的信任。其实,王允在使用“装友实敌骗金刚”方面,是下了一番功夫的。我们来欣赏一下王允的具体表演(见《三国演义》第八回):“过了数日,允在朝堂,见了董卓,趁吕布不在侧,伏地拜请曰:‘允欲屈太师车骑,到草舍赴宴,未审钧意若何?’卓曰:‘司徒见招,即当趋赴。’允拜谢归家,水陆毕陈,于前厅正中设座,锦绣铺地,内外各设帏幔。次日晌午,董卓来到。允具朝服出迎,再拜起居。卓下车,左右持戟甲士百余,簇拥入堂,分立两旁。允...
· 三国的帝王们:曹操刘备孙权三帝王谁更有气节
中国人讲究一个气节,尤其是古代士子,这会被看成是比生命还重要的事情,因此才会有“杀身成仁”、“宁折不弯”、“士可杀不可辱”等说法。但在三国鼎立之前,有一个特殊现象,将军士子改换门庭是家常便饭,有人说成是一种投降文化。实际上,这种现象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汉朝的名存实亡。名存,就是还有一个汉献帝,不管是董卓、王允还是曹操,都还没有自己称帝,他们都还在形式上将这个傀儡皇帝作为天子。实亡,就是诸侯们已经没有人把皇帝当成是一个天下主宰者,不少人都在想着成为汉朝的接力者。正是由于这种汉朝廷名存实亡的局势,让有的人拉队伍都是以“匡朝宁国”为借口,消灭异己都是以“汉朝凌迟”,“已失其鹿”为说辞,所以,将军士子改换门庭就成了告别“昏君”,找到“明主”。不过,尽管这是特殊时期,人们仍然还是重视气节的,比如说诸葛亮,他能够成为名臣贤相被后人效法,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他选择了刘备,一生都效忠刘氏政权。而曹操手下...
· 三国人物谁最腹黑?曹操刘备还是诸葛亮?
说到三国,读者们更注重的应该是高超的武艺和令人惊叹的计谋,今天,小编就以旁观者的身份分析一下谁才是三国的腹黑王!先从三国吕布和刘琦之死分析谁最黑:“白门楼吕布殒命”一节刘备与曹操一唱一和,双簧演得严丝合缝。吕布可能到死都不明白为什么大耳贼会忘记辕门射戟之恩反而哪壶不开提哪壶,提醒曹操不要忘记丁建阳董卓的旧事,促使曹操“决定”杀掉吕布。其实曹操从一开始就决定要杀掉吕布的。曹操文韬武略足智多谋,很少问计于谋士,一般都是当机立断雷厉风行,有时甚至有点自以为是刚愎自用。但是当曹操准备移祸于人推卸责任的时候,他就会问计于人了。曹操决定要杀吕布,问计于刘备,要借刘备之口杀掉吕布,刘备何许人也?“世之枭雄”!刘备脑子转了几百转,心思动了一箩筐:1、想到了三英战吕布,自己三个人斗吕布一个人,打得惊心动魄,至今仍然心有余悸;2、想到了吕布夜袭徐州,端了自立的老窝;3、想到了曹操如果真的招降了吕布,强删允亲约...
· 三国中谁才是真正的英雄
笑谈古今事,煮酒论英雄。看完三国故事后,大家认为三国演义中,在众人熟悉的人物里,谁才是真正的英雄呢?力的英雄,并非真英雄,只是匹夫和枭雄。这些匹夫和枭雄,只是以力“争雄”的胜者而已。胜则为雄,败则为雌,无英可言。在角力暂无结果时,一概免费赠以“群雄”桂冠,故有所谓“战国七雄”。以力的原则而论,“群雄”中最终仅有一人、一族、一国能够“称雄”,其余不过是“群熊”罢了。战败的“群熊”虽是雄性,只能“雌伏”,行妾妇之道,甚至被去势,行太监之道。然而以力大者为“雄”,不过是丛林原则罢了。所以在力的较量中,不能以丛林英雄和文明英雄来划分,因为文明不以力较,而以理较。以力相较毕竟是丛林原则,哪怕反抗者是迫不得已。因此更确切地说,成功的侵略者和征服者只是兽的英雄,而非人的英雄;失败的反抗者虽然不是兽的英雄,却是人的英雄。古代中国长期成为世界文明潮流的化外之地:因压制道家,终至哲学思想未能发展;因压制墨家,...
· 曹操新论--兼论《三国演义》对曹操的描写
很长时间人们总将名人曹操之所以变成白脸大奸臣,是由“三国戏”和《三国演义》造成的。包括苏拭等著名文人都持此见。至有人说一次正演三国戏,曹操上场,突然有人冲上舞台用斧头劈死演曹操的演员,又有人说某人将《三国演义》里所有“曹操”字样都挖出,或剪下吃在肚子里等等,好象《三国演义》里的曹操让人们深恶痛绝,因而到了新中国诞生初期,出现了著名的《替曹操翻案》的大文章,虽曾引起史学界、文学界一阵轰动,也有同志以《三国演义》是文学形象可以与历史形象不同来为《三国演义》“给曹操抹了黑”而辫护。但都不同程度地认为《三国演义》有意无意成了毁谤曹操的书。笔者从小喜读《三国演义》,近年又细加研读,觉得并非如此。笔者认为《三国演义》塑造的曹操形象是一位动荡社会中的天才领袖,不仅形象本身值得我们崇敬,塑造曹操形象的手法也值得借鉴。一、为曹操勾划了一部动人的创业史(一)儿时的理想与自我保护意识。《三国演义》对创建魏、蜀、...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