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为了包养“她” 朱祁镇竟然自掏腰包来包养!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022
转发:0
评论:0
为了包养“她”朱祁镇竟然自掏腰包来包养!,说到亦庄的马驹桥,大家可能都知道,它是北京东南郊的一个大镇。可要问到,这里为

  说到亦庄的马驹桥,大家可能都知道,它是北京东南郊的一个大镇。可要问到,这里为啥叫马驹桥?马何在?桥又是哪座桥?恐怕,知道的人就少了去啦!本期京城传奇,就与您一同来聊聊这马驹桥,说道说道它的古往今来。

  马驹桥,从字面上理解,首先就会想到,它是一座桥。有桥当然是因为有河,那经过这里的,又是哪条河呢?百度地图:凉水河(今名)。早在隋末唐初,人们为了生活方便,就在河上搭设了一座简易的木桥(浮桥),赖以南北通行,它便是“马驹桥”。

850c81d46ec14963acffaef35bf4d7de_th.jpg

网络配图

  而之所以给它取名为“马驹桥”,是因为凉水河南岸的“马驹里”。公元618年前后,大运河北段即水济渠流经凉水河中段,使得“马驹里”草场丰盛起来,非常适宜饲养马匹。当朝便将大量的军用仔马放养在此,当地军民建村之时,就将此地取名为“马驹里”。

  到了明朝英宗年间,“马驹里”凭借其得天独厚的交通优势,一改草场荒野的窘貌,成为了商贾云集的繁荣小镇。又加上与皇家猎场(海子)的出口枣东红门隔河相望,所以就连明英宗朱祁镇,在狩猎之余,都时常会过“马驹桥”到“马驹里”来,逛街看景消遣一番。

  不过,对于明英宗朱祁镇的出席,小小“马驹桥”也不是每次都会捧场,不开森的时候,它也会拆一拆这位皇帝老儿的台。你看把朱祁镇给气的,都自掏腰包要用钱砸人了。

850c81d46ec14963acffaef35bf4d7de_th_副本.jpg

网络配图

  这天,明英宗正想过桥去马驹里逛逛。突然间,雷电交加,大雨如注,河水猛涨冲垮了马驹桥。英宗十分扫兴,顿觉此地如此繁盛,得修座像样提桥,便人便己。于是他对随行大臣们说:“重修提桥,国库无银可拨,我带头掏腰包。”Boss都做了表率,谁还敢怠慢,大臣们也都争相解囊。

  就这样,一座由蒯祥(当时的著名皇家土木巨匠)义务设计的,长25丈、宽3丈、下有九孔、上有雕栏的石拱桥于天顺八年(公元1465年)建成。英宗亲赐“弘仁”桥,显示这是一项仁政工程。

  桥东头的碧霞元君庙也是同时建的。每年的阴历四月初八日是元君诞辰,届时京城士女竞相前往进香。进香的人皆头顶一尊元君像,背负着楮锭,走一步即拜一次,步步叩拜,沿途旗幡飘扬,锣鼓声噪,十分热闹,足见其香火之盛。

144462781367059618.jpg

网络配图

  公元1774年,即清乾隆38年,对宏仁桥和碧霞元君庙又重新修葺,九孔变七孔,改称马驹桥。桥南侧修桥亭两座,内立乾隆亲书御碑修桥记。现残碑移至通州西海子公园葫芦湖边。1964年,马驹桥拆毁建水泥大桥。

  正是因为马驹桥是进出北京的大道之一,又有香火极盛的碧霞元君庙,所以在这里形成一个大型村落,这就是马驹桥镇,今属通州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名臣包拯为长嫂抚养之谜:实为其子为长嫂抚养
宋代清官包拯由长嫂抚养长大的故事,在一些戏曲和民间不断流传。这不是历史事实,因为包拯是独子,然而包拯的次子确实由长嫂抚养长大,故事还相当感人。那么,包公的家庭情况到底有何秘密?其故事又是如何进行父子间演绎转换的呢?包拯字希仁,是宋代杰出的政治家,祖籍庐州合肥(今属安徽)。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二十九岁时考中进士甲科,出知建昌、天水县,历任监察御史、工部员外郎、知谏院、河北转运使,在知开封府任上最为出名,迁御史中丞,拜三司使,官至枢密副使。一生秉性刚毅,处事严明,坚持惩恶扶善,深得百姓好评。吉剧《包公陪情》和京剧《赤桑镇》等戏剧的内容,都描写说包公自小双亲早逝,由长嫂抚养长大,所以对嫂子的感情十分深厚,待嫂若母,或称嫂娘。又描述他的侄子包勉,进士及第,却为官奸猾,且贪赃凌弱,罪恶累累。包公秉公执法,大义灭亲,铡了嫂娘的亲骨肉。事后,包公回家向嫂娘赔罪,嫂娘痛失亲子,责怪包拯不顾亲情,忘了...
· 范仲淹“持节”自掏腰包
范仲淹在求学时,认识了一名刘姓同学。当时条件很差,每天只煮两升粟米粥,冷了,切成四块,早晚吃两块。刘同学家境好,总是把好吃的给范仲淹。范仲淹才勉强填饱肚子,得以继续学习。这样的生活持续了三年多。临别那一刻,范仲淹暗暗发誓,将来如有出头之日,一定要感谢刘同学对他的恩情。在范仲淹当宰相后的不久,刘同学找到府上,说家里发生了变故,需要范仲淹的帮助。多年未见,范仲淹跟他把酒言欢叙旧,一边喝酒一边聊起过去的经历。范仲淹说,几十年未见老同学在哪里高就?刘同学端起杯,一饮而尽,说,罢了罢了,此行正好求助老同学,能够谋个一官半职。他想凭着范仲淹在朝中的威望,应该不成问题。谁知,范仲淹脸色一沉,说,刘兄家里有几个人,每年需要多少钱开支?刘同学回答,一百两银子足够。范仲淹沉吟了一下,叫下人取出一千两银子,说,这些银两先给你救济,如果后续有困难我会继续给你提供帮助。范仲淹的银子解了刘同学的燃眉之急,他还了外债,...
· 万国来朝——囚徒朱祁镇
从此,荒凉的南宫迎来了新的主人——太上皇朱祁镇和他的妻子钱皇后,说他们是主人也并不贴切,因为事实上,他们都是当今皇帝朱祁钰的囚徒。朱祁钰对这个意外归来的哥哥有着极大的戒心和敌意,虽然朱祁镇已经众叛亲离,失去所有的一切,只想过几天舒坦日子,朱祁钰却连自己哥哥这个最基本的要求也不愿意满足。景泰元年(1450)十二月,胡濙上书要求带领百官在明年元旦于延安门朝拜太上皇朱祁镇,希望得到朱祁钰的批准。朱祁钰的答复是不行。然后他还追加了一条:“今后所有节日庆典都不要朝拜(今后正旦庆节皆免行)!”为了确实搞好生活服务和安全保卫工作,他还特意挑选了一些对朱祁镇不满的宦官来服侍这位太上皇,派出锦衣卫把南宫内外严密包围。同时,朱祁钰也周到地考虑到了环境噪音问题,为了让自己的哥哥能够不受打扰地生活,他命令不许放任何人进去看望朱祁镇,他的所有生活必需品都由外界定期定时送入。王直、胡濙曾来此看望朱祁镇,被这些忠实的保...
· 唐朝大诗人王维曾被玉真公主包养
维,字摩诘,太原人。九岁知属辞,工草隶,娴音律。岐王喜欢与文士交往,重之。维将应举,岐王谓曰:“越者,可录数篇,琵琶新声,能度一曲,同诣九公主第”伶拥维独奏,主问何名,曰:《郁轮袍》。因出诗卷。主曰:“习讽,谓是古作,乃子之佳制乎?”座曰:“得此生为解头,荣哉!”力荐之。开元十九年状元及第,擢右拾遗,迁给事中。《旧唐书·王维传》在今天的人们看来,王维地位似乎远不及李白和杜甫。但在盛唐当时,王维的诗名却远在这两人之上。尤其是杜甫,当时只是一个籍籍无名的少陵野老罢了。说起来王维的诗作,正如苏轼所言“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在唐代诗作中秀出丛林,独树一帜,历代名家无不叹服。就连《红楼梦》中林黛玉教香菱读诗,也说:“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王维的五律,的确是一绝,只有孟浩然、老杜或可相比一二,其他人则远远不如。世有“李白是天才,杜甫是地才,王维是人才”之...
· 万国来朝——朱祁镇的奋斗
也先的第二个敌人也先退出了关外,却并不承认自己的失败,他希望重整军队,再次入关进攻京城。但就在此时,一个隐藏的敌人出现了,打乱了也先的计划,而这个敌人比明军更为可怕,因为他就出现在也先的身后。脱脱不花是黄金家族的传人,也是也先所推立的蒙古大汗,而也先不过是蒙古太师而已,换句话说,他是也先的领导,不过他的这个领导干得实在比较烦,因为他自己并没有足够的军事实力,所以在他的名字前面总会被人加上两个前缀字——傀儡。事实证明,成吉思汗的子孙一般都不是孬种,至少这位脱脱不花不是。据史料记载,他是一个十分精明强干的人,对于现在的这种地位他十分不满,但又苦于没有足够的资本和兵力与也先叫板,只能一直隐忍下来。无独有偶,瓦剌部落的第三把手知院阿剌也对也先不满,这倒没有什么可奇怪的,像也先这样强势的人,自然是老子天下第一,不把他人放在眼里。就这样,看似强大无比的瓦剌内部出现了严重的裂痕,对于这些情况,也先心中也...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