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著名诗人随园先生袁枚竟是吃货中的“战斗机”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980
转发:0
评论:0
著名诗人随园先生袁枚竟是吃货中的“战斗机”,袁枚自号有随园先生,苍山居士等,字子才,是清朝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和文学评论家

  袁枚自号有随园先生,苍山居士等,字子才,是清朝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和文学评论家,代表作品有《随园诗话》、《小仓山房集》、《随园食单》、《子不语》等,袁枚的《随园食单》是后世吃货眼中的圣经,袁枚对饮食的研究及品鉴达到了专家级别,以“好吃”闻名当时,所住的随园被他改造为一个对外开放的私家厨房,这个进项给他带来很多的财富,让他在随园里清闲又富足的过了几十年。  

1_副本1.jpg

  图片来源于网络

  袁枚做为“性灵说”的代表人物,一生身体力行,积极践行“性灵说”的主张,文章上不拘古法,倡导直抒心意,袁枚就不爱写词,认为就是填字游戏 ,而爱好写散文,自由散漫,在生活上,袁枚真正作到了文人消遣生活的典范,好吃好茶、好山好水,潇洒风流,自成一体。因为袁枚放浪的生活方式,引起当时文人界同行的讨伐,认为袁枚实在是有伤风化,不自重,但是袁枚依然我行我素,人生信仰丝毫不受影响,一直开开心心的活到了81岁,在当时是非常高寿的了。

  袁枚早年入仕,年仅21考中进士,是当时同批进士中年纪最小的,被授翰林院学士,稍后因满文考试不合格而被降为庶吉士,不久就审被外调,做过江宁、沭阳等地的知县,但是在33岁时就辞官归乡,从此过着放浪形骸,无拘无束的生活,从68岁直到81岁去世当年,袁枚游历了大江南北,诸多名山,写下了众多散文游记,为后世研究清朝地理人文提供了珍贵参考。 

  袁枚是什么居士

  袁枚汉族人,号简斋,是清代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出生于如今的浙江杭州。很多人都不知道袁枚是什么居士,古代特别是诗人大家都很关注这个。作为著名诗人袁枚他也有自己的独特的称号,他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老人,随园主人。袁枚是什么居士这与他的生活与性格有很大的关联。  

2_副本1.jpg

  图片来源于网络

  袁枚少年的时候就已经小有名气了,特别擅长写诗,二十四岁的时候考取了进士。后来一直在朝廷做官,直到三十三岁的时候辞官回家。当时城中百姓前来为他送行的都排成队,个个都舍不得他离开,可见他深得民心。袁枚也是清代最负影响力的诗人之一,是“乾隆三大家”之首。同时袁枚还是一位美食家,他在随园里面写了《随园食单》是一部非常出名的菜谱。

  袁枚为什么会辞官呢?为什么自号仓山居士,随园老人,随园主人呢?乾隆十四年,袁枚父亲突然逝世,于是辞官回家照顾母亲。可见袁枚不仅是一位好官好诗人,同时还是一个孝子。辞官之后在江宁买一座废弃的园子,经过一番修缮后取名为“随园”,世人称他为随园先生。我想这就是随园老人,随园主人的由来吧。

  袁枚为人正直,不喜欢官场的勾心斗角,四十岁就辞官了。辞官后定居江宁,住在小仓山下面,所以晚年自号仓山居士。袁枚晚年生活十分安逸,游历各大名山,与当时很多诗人交往十分密切。袁枚官场上是一位好官,诗团上是一名著名诗人,生活安于闲情逸致。 

  袁枚的诗句

  袁枚是清代著名诗人,诗歌散文作品非常多,所以留下名诗名句也不少。袁枚的诗句风格是非常独特有意思的,一般都是间接抒发自己的心境,表露出自己的真实感情。他认为诗歌就是表达自己真情实感的,是自己感情的一种流露。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关袁枚的诗句。  

3_副本1.jpg

  图片来源于网络

  袁枚最著名的诗句我个人觉得是他《推窗》里面的“连宵风雨恶,蓬户不轻开”,这两句诗很有意思,表面上看这两句非常平常,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语言通俗易懂,描述的景色也非常平凡。一夜风雨交加,作者不敢开窗,无奈只能憋在屋里,表现出了作者渴望新鲜空气。这平凡的景象把它放在整首诗中一起品味的话,就能看出它的独特韵味了。根据诗意来看,表面看是诗人渴望呼吸新空气,讨厌这样风雨交加的夜晚。实则表现了诗人渴望打开心灵之窗,厌恶世俗嘈杂的生活。

  “山似相思久,推窗扑面来”很独特,具有很强的动态感,山好像知道自己的心境,知道自己渴望大自然的美景。于是他高兴的推开了窗户,美丽的景色映入眼帘,表现出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之情。本来是生活当中一件不经意的小事情,这几句诗句在袁枚的笔下,却写得极其有寓意。“推窗扑面来”里面的一个“扑”字,写得非常的活。推窗生活当中一个小小的举动,却成了诗人陶治性灵的美好窗口,表现出了诗人极深的探索精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随园先生袁枚竟然是是吃货中的“战斗机”
袁枚自号有随园先生,苍山居士等,字子才,是清朝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和文学评论家,代表作品有《随园诗话》、《小仓山房集》、《随园食单》、《子不语》等,袁枚的《随园食单》是后世吃货眼中的圣经,袁枚对饮食的研究及品鉴达到了专家级别,以“好吃”闻名当时,所住的随园被他改造为一个对外开放的私家厨房,这个进项给他带来很多的财富,让他在随园里清闲又富足的过了几十年。袁枚画像袁枚做为“性灵说”的代表人物,一生身体力行,积极践行“性灵说”的主张,文章上不拘古法,倡导直抒心意,袁枚就不爱写词,认为就是填字游戏,而爱好写散文,自由散漫,在生活上,袁枚真正作到了文人消遣生活的典范,好吃好茶、好山好水,潇洒风流,自成一体。因为袁枚放浪的生活方式,引起当时文人界同行的讨伐,认为袁枚实在是有伤风化,不自重,但是袁枚依然我行我素,人生信仰丝毫不受影响,一直开开心心的活到了81岁,在当时是非常高寿的了。袁枚早年入仕,年仅21...
· 袁枚故居随园
清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冬,其父亲在钱塘亡故,是年袁枚三十三岁。袁枚是孝子,正当壮年时,他断然决定辞官养母。袁枚的随园故居,其位置就在今天的南京市鼓楼区东南部,东起青岛路,南起广州路,西至上海路,北至江苏省档案馆,占地18000平方米。据记载,随园的前身为江南织造官曹\[tiào](曹雪芹之父亲)的私家园林。相传,这里就是曹雪芹在小说《红楼梦》中对大观园描述的背景材料之一。雍正五年(1727年),江南织造官曹\因“行为不端”、“骚扰驿站”和“亏空帐目”等罪名被抄家。后由内务府郎中隋赫德前往江宁任织造官,接替曹家织造产业,此园归隋赫德所有,人称隋园。雍正七年(1729年)春夏之交,朝廷接密报江宁织造隋赫德贪污官银,中饱私囊。隋赫德又因此被抄家。后此园为袁枚倾300金将隋园购买下来。袁枚购买隋园,一为赡养其母,让其老有安乐居住、安逸可享;其二是看中隋园在金陵地理位置之胜;其三是看中园中布...
· 袁枚随园传说
喜读文史的人,几乎无人不知南京过去有座名园──随园。它不仅以其本身景色吸引世人,更因其主人袁枚而著称于世。如今,随园已无遗迹存于世间,我们只能一边回味如烟往事,不边凭吊古人了。随园的由来其实,随园非袁枚所创建,在他之前,该园是清代雍正年间江宁织造隋赫德的花园。当时又称隋织造园,占地有二百多亩。后隋氏败落,此园逐渐荒芜,到了乾隆年间已是破败不堪。恰在乾隆十三年(1748年)秋,江左才子袁枚任江宁知县时,他几经寻觅,看中了这块地方,于是以三百金购为已有,重新加以修建,“随其高为置江楼,随其下为置溪亭,随其夹涧为之桥,随其湍流为之舟,随其地之隆中而欹侧也……”总之随势造景,易“隋”为“随”,则改名为“随园”,其范围与规模较之原“隋园”大为改善。照此看来,随园的主人只是隋赫德与袁枚两人了,非也。原来此园最早的主人,是清初赫赫有名的曹家花园。花园的主人即是那位清初权倾江南的江宁织造曹寅。曹家当时在南...
· 袁枚自称“吃货”《随园食单》记录300多种美食
提起袁枚,大家能想到的首先是乾隆才子、诗坛盟主,其实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美食家,作为专业的吃货,袁枚用四十年美食实践写下了《随园食单》,记录了326种菜肴和点心,自山珍海味到小菜粥饭,再到美酒茗茶,品种繁多,堪称一部缩微版的中国饮食百科全书。近日,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陆小远为大家带来了“一月一部传世名著”《随园食单》线上导读,介绍了《随园食单》中的饮食文化。《随园食单》使得饮食文化变成了庄重的学术随园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明末的吴应箕焦园,清康熙年间则是江宁织造曹寅家族园林的一部分,曹家的姻亲富察明义曾说随园就是《红楼梦》里的大观园。后归于接任江宁织造的隋赫德,故名“隋织造园”、“隋园”。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袁枚购得此园,名之为“随园”,死后即葬于随园。袁枚一生最大的贡献,莫过于成就了一个随园。这个昔日曹家园林,自袁枚改为随园后,不仅成为金陵的一个地名和一张名片,也成为文人逸情的代...
· 最成功的吃货竟是他?为了吃饱努力当上宰相
北宋人张齐贤出身贫寒,自幼没吃过几顿饱饭,人却生得长大,看上去魁梧有力。这厮既然长得牛高马大,饭量自然也比常人大得多,然而,家里穷的揭不开锅,所以,他从小到大仿佛就没吃饱过。青少年时期的张齐贤,常常叹息一饱难求,其最高人生理想不过是每日能填饱肚子。网络配图一日,村中大户斋僧布道,张齐贤混进人堆里蹭了一顿免费“大餐,”吃个半饱的他意犹未尽,见主人家屋外悬着一张生牛皮,便瞅个冷子将牛皮顺了出来。回家后,他将整张牛皮胡乱切了一锅煮下,煮得半熟后也不管味道如何,一顿胡吃海塞,捻指间吃个精光。可见他的“肚量”之大,让人乍舌。欧阳修在《归田录》中说张齐贤“体质丰大,饮食过人,”可见其人身材之高、食量之大、异于常人。他不光能吃、还很贪吃,最害怕肚子里空空如也的饥荒感,可一贫如洗的家境又不能充分满足他的口腹之欲,于是自幼饱尝一饥两饱之煎熬。网络配图吃白食的机会毕竟不是天天有,自那日趁人还愿斋僧之际蹭得一饱...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