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清代文学家纪晓岚讽对其老师石先生的故事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40
转发:0
评论:0
清代文学家纪晓岚讽对其老师石先生的故事,纪晓岚讽对石先生,对于纪晓岚这个人,大家都非常熟悉,他是清朝非常著名的才子,关于

纪晓岚讽对石先生,对于纪晓岚这个人,大家都非常熟悉,他是清朝非常著名的才子,关于他的电视剧也是非常之多,还有就是关于纪晓岚的故事更是非常之多,也流传的非常之广,而在本篇文章中小编就来和大家具体说说纪晓岚讽对石先生的故事。

故事介绍:

清代文学家纪晓岚自幼聪颖好学,兴趣甚广。他的私塾老师石先生是个非常古板的老学究,晓岚对他很反感。一天晓岚去喂养家雀,将砖墙挖一深洞,喂饱家雀后便将它送回洞内,堵上砖头,以防飞走。后来,被石先生发现,便把家雀摔死,仍旧送回洞内堵好,并在墙上戏书一联:

细羽家禽砖后死;

当晓岚再去喂家雀时,发现它已经死了。心里正在疑惑,忽见墙上有一对联,他断定这是石先生所为,于是续写了下联:

粗毛野兽石先生。

2.jpg

网络配图

石先生见了大为恼火,觉得晓岚不该辱骂老师,于是手势教鞭责问晓岚。只见晓岚从容不迫地解释说,我是按着先生的上联套写的。有'细'必有'粗',有'羽'必有'毛',有'家'必有'野',有'禽'必有'兽',有'砖'必有'石',有'后'必有'先',有'死'必有'生'。所以,我便写了粗毛野兽石先生,如不应这样写,请先生改写一下吧。"

石先生捻着胡子想了半天,也没有想出满意的下联,最后无可奈何地叹了口气,扔下教鞭,拂袖而去。

对联的特点:

作为文学的样式之一,对联与诗文词赋等固然有共性,但其个性也是很明显的。对联的特点概括起来有二:一是字句灵活,二是对仗严格。

先说字句灵活。律诗每首8句,五言的40字,七言的56字;绝句每首4句,五言的20字,七言的28字。词按词牌填写,各有规定字句数,如《浣溪沙》上下阕各3句,共42字,《满江红》上下阕各11句,共93字。对联则不然,字数句数完全根据内容要求,可多可少,最短的联,《挽九·一八死难者》:

“生”(注:此“生”字倒写)

只有2字。《庐山含鄱口石坊》联

湖光

山色

共4字。人名巧对:

孙行者

胡适之

共6字。各都表达了一个完整的意思。至于上下联各4字者,比比皆是,无须列举。长联更无字数句数限制,梁章鉅认为40字为长联,而孙髯的《大观楼》联共l80字,钟云舫《四川江津城楼》联长达l612字。正由于不受字数限制,作者可以绘景抒情,叙事写意,纵笔议论,挥洒自如。联语句式可以长短错杂,有似宋词。有时为对仗需要还可用错位方式,如无情对:

3.jpg

网络配图

五风十雨梅黄节

二水三山李白诗

“梅黄”应作“黄梅”,为使“梅”与“李.对,“黄”与“白”对,错位为“梅黄”。程砚秋由上海到北京演出,有人赠以联:

艳色天下重

秋声海上来

联首嵌砚秋原名,下联为使“上海”与“天下”对,故错位为“海上”,有时为强调某一成分而倒装,如格言联:

书有未曾经我读

事无不可对人言

原是“有未曾经我读之书”“无不可对人言之事”,意思平淡,现在把“有”的宾语“书”,“无”的宾语“事”提到主语位置上,读起来就增加了警策性。

然而对联最主要的特点是对仗.它的要求是严格的。所谓对仗,就是要两两相对、成排而出,如同古代的仪仗一样。要求上下联词类相同、句法结构一致,而且还要求平仄协调,这与律诗颔、颈两联的对仗要求是相同的。

清人李渔有《笠翁对韵》,内容涉及到对仗的各个方面的要求。我们试以“一东”开头一节来分析:

一、二两句“天对地,雨对风”,是要求上下联相应位置上的词词性相同,也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等等。汉语中名词最多,于是古人又将名词分为若干小类,如天文、时令、地理、宮室、服饰、饮食、文具、文学、器物、植物、动物、人伦、人事、形体等;严格的对仗当然要像《笠翁对韵》所举的那样让同一小类内的名词相对。但这确实很难,如杭州西湖岳庙内有一副名联:

青山有幸埋忠骨

白铁无辜铸佞臣

其中“山”对“铁”、“骨”对“臣”,都是不属同一小类的名词,实际上只要词性相同就可以了。

接着六句“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雷隐隐,雾濛濛。日下对天中。”这是说上下联的结构应该相应.也就是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等等。

最后八句“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牛女二星河左右,参商两曜斗西东。十月塞边,飒飒寒霜惊戍旅;三冬江上,漫漫朔雪冷渔翁。”这里有三层含义:

第一,节奏要相同,句式要相应。“风高”两句都是“二三”节奏.“牛女”两句则同为“四三”节奏。“十月”与“三冬”联虽较长,但也是由“二二、四三”节奏构成的。

第二,平仄要协调。古人将字的声调分为平、上、去、入四声,上去入三声因为“不平”,所以通称为仄声。对联上下联的平仄声一定要相对,这样读起来才和谐悦耳。平仄相对的方法,与律诗相同。以五言为例,一种是“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另一种为“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风高”两句的格律就属后一式。七言的格式也有两种,在五言的基础上于每联句首加两字,逢平加仄,逢仄加平;所加两字的平仄声相同。

3.jpg

网络配图

对联的句型长短自如,平仄协调。总的原则是寓变化于整齐之中.即每联内平平仄仄必须相间,两联间同一位置上的字平仄必须相对。五、七言对联由于与律诗诗句相同,因此格律要求也比较严格。尽管如此.也仍有可以变通的地方。一般来说(以七言为例),节奏点(即第二、四、六字)的平仄声是固定的,不允许改变。但第一、三、五字则有时候是可以变动的。如“牛女”两句的声律为“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上联第一字“牛”该用仄声而用了平声,第三字“二”则应用平声而现在用了仄声,这都是允许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清代纪晓岚的故事
捧人无好词,骂人非脏字。纪晓岚是清代直隶河间人,名昀,号石云。乾隆年间进士,从编修,侍读学士累迁至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嘉庆10年(1805)年老死于京城,享年82岁。生前自撰挽联:浮沉宦海如鸥鸟,生死书从似蠡鱼。一次有俄国使臣傲慢的提出一上联:我俄人,骑奇马,张长弓,单戈成战;琴瑟琵琶八大王,王王在上!要求在七日内回复。纪晓岚当场回复一下联:尔你人,袭龙衣。伪为人,合手即拿;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在边!当场说的那俄人哑口无言!垂首退去。上联:两船并行,橹速不如帆快下联:八音齐鸣,笛清难比箫和有一次,纪晓岚乘船而行,这时,一只船赶上前来,与他的船并行。船头站着一位武士打扮的人,这位武将见纪晓岚的船缓行,急令船夫将帆拉满,快速前进,超过纪晓岚的船只,并急速写了一个纸条,裹上石子扔过船来。纪晓岚打开一看,上面是一上联:两船并行,橹速不如帆快纪晓岚马上明白了,这是借用鲁肃和樊哙两位古人的名字写的上...
· 朱熹的老师“延平先生”李侗
古之延平(今南平市)五步一塾、十步一庠,被誉为“邹鲁之邦”。朱熹的名字传扬久远,而他的老师李侗,人们却知之甚少。李侗(公元1093年—1163年),字愿中,南剑州剑浦县崇江里樟林乡(现南平延平区炉下镇下岚村)人,人们称他为“延平先生”。李侗年轻时曾拜杨时的弟子罗从彦为师,后来他又成了朱熹的老师,杨、罗、李、朱师生四人都是理学大师,古称“延平四贤”。李侗得罗从彦真传后屏居山田,谢绝俗务,悉心研究理学达40多年之久,他把朱熹传授儒家思想核心“仁”的真谛及“二程”(程颢和程颐)的“性理”之学,传给了朱熹,朱熹进一步发展了李侗的阐释义理兼生命为主的学说,建立起一套比较完整客观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这个学说认为“理是先天地而存在”,把抽象的理提高到永恒的、至高无上的境界,虽然背离了“存在决定意识”的唯物主义史观,但认识不能超越一定的历史条件。李侗的理论主要有“默坐澄心”、“体认天理”,说人在认识上有了...
· 张居正传——对徐老师的期望
?1554年,张居正向政府请病假,回了老家湖北江陵。临行前,他先去辞别老师徐阶。徐阶对张居正的决定不置可否,他无可奈何地说:“现在朝堂混乱,你人微言轻,在这里也于事无补,离开这是非之地,是最好的保身之术。他日朝廷清明,你再回来,施展你的抱负。”张居正对着徐老师苦笑,并从怀中掏出一封信,递到徐阶手中,说:“恩师,这封信等我走了您再看。”张居正走后,徐阶打开信,凭他的智慧和对张居正的了解,他应该能猜出这封信的内容。果不其然,张居正在信中说的和他猜测的八九不离十。信的名字叫《谢病别徐存斋相公》,这是张居正诗文中文采、思想最具光芒、最具震撼力的一篇文章:相公雅量古心,自在词林即负重望,三十余年。及登揆席,益允物情,内无琐琐姻娅之私,门无交关请谒之衅,此天下士倾心而延佇也。然自爰立以来,今且二稔,中间渊谋默运,固非谫识可窥,然纲纪风俗,宏模巨典,犹未使天下改观而易听者,相公岂欲委顺以俟时乎?语曰:“...
· 纪晓岚的对联故事
纪晓岚小时候就是一个对对子的能手。一天中午,吃过了午饭,还不见哥哥回来,于是纪晓岚手舞着一根牛皮鞭子去学堂找哥哥。原来哥哥正因对不上老师出的对子而犯愁,纪晓岚对严厉的守在一旁的先生说:您别生气,我替哥哥对行吗?先生看了看聪明可爱的纪晓岚点头答应了。上联是:苇篾织席席盖苇纪晓岚思考了一会,摇摇手中的鞭子说出了下联:牛皮拧鞭鞭打牛先生大惊,某年仲秋,纪晓岚去福建督学,途中渡江乘的是摇橹的船。此时,一只帆船乘风追了上来。帆船的人得知幸遇纪晓岚时,便传过来一上联:两舟并行,橹速不如帆快此联运用了谐音和双关。橹速即三国东吴名臣,帆快西汉初大将。联语橹速不如帆快意含文不如武,讥讽纪晓岚。纪晓岚久久未能对出。到了福建,在院试大典上,乐声四起,纪晓岚灵感忽现,对出了下联:八音齐奏,笛清怎比萧何笛清宋代武将,萧何汉初丞相,当然,纪晓岚也不会忘了反驳文不如武。纪晓岚长年在京城伴君为官,日子久了,不免思念家乡,...
· 石普的故事
契丹犯边,为保州兵马钤辖、北面行营押策先锋,与契丹战廉良城,又战长城口,获俘馘器甲甚众。徙定州路副都总管。灵州失守,益兵备关中,徙永兴军副都总管。时军制疏略,凡号令进退,及呼召将佐、会合别屯,皆遣人驰告。普上请曰:“臣尝将兵,辄破一钱,与别将各持半,用相合为信。”帝为置传信牌,漆木长六寸,阔三寸,腹背刻字而中分之,置凿枘令可合。又穿二窍,容笔墨,上施纸札,每临阵则分持,或传令则书其言,系军吏之颈,至彼为合契。又献《御戎图》,请设堑以陷敌马,并上所置战械甚众。徙为莫州总管。初,契丹南侵,败我兵于望都。既而谍者言复欲大入寇,帝自画军事,以手诏示辅臣曰:镇、定、高阳三路兵宜会定州,夹唐河为大阵,立栅以守。量寇远近出军。俟敌疲则先锋出致师,用骑卒居中,环以步卒,接短兵而已,无远离队伍。又分兵出三路:以六千骑屯威虏军,魏能、白守素、张锐领之;五千骑屯保州,杨延昭、张禧、李怀盍熘;五千骑屯北平塞,田敏...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