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三国最忠诚的谋士:田丰 却因太忠诚而丧命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899
转发:0
评论:0
三国最忠诚的谋士:田丰却因太忠诚而丧命,三国的混乱历史里,被杀是一件在当时看来很正常的事,但是因为太耿直,太忠心说对

  三国的混乱历史里,被杀是一件在当时看来很正常的事,但是 因为太耿直,太忠心说对话做错事被杀头的,最冤的当属 田丰了。

  田丰智谋过人,可以说在袁绍这个大家庭里,没几个比他强的。但这个人的性格比较耿直,有什么说什么。当时曹操的谋士 荀彧也曾说过:“田丰刚而犯上”,有事没事还数落下老大,总想让袁绍听他的指挥。

网络配图

  可不管怎么说,袁绍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人家田丰出谋划策帮他打过很多胜仗,消灭公孙瓒,田丰的功劳就不小。

  在影视剧中田丰被塑造成的形象是个见风使舵的小人,甚至被捏造成一个不折不扣的反面人物。其实真正历史上的田丰是个尽忠职守,敢于直言的人。

  而且最早提出让袁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就是这位田丰,只不过由于袁绍的优柔寡断,才丧失了这大好的机会,让曹操得了先手。然而后来事实证明:“挟天子以令诸侯”是正确的方针,试想当时要是听了田丰的话,后来的格局又会是怎样的呢?

  有人会说,还是他田丰不够聪明,要是跟了曹操肯定会大有作为。话又说回来,其实咱们都是以事后诸葛亮的心态说事。就当时的状况看,袁绍不管是从经济、军事、人才、领土等各个方面看,那是有相当大的趋势最终称霸的,田丰跟着他那也是想站在风口。

网络配图

  人的忍耐总是有限度的!袁绍当时实力本就很强,急功近利的想当老大也属正常,当然想赶紧把这个曹阿瞒解决了,田丰出来多次阻拦那就不对了。其实田丰完全可以用一种委婉的方式劝说袁绍的。

  不过这里还有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袁绍家厉害的谋士很多总是窝里斗,看不惯田丰的人也很多。荀彧,就是曹操的谋士,早就看出袁绍内部不团结这一弱点。便劝曹操不要把袁绍放到眼里,他灭亡是迟早的事。

  袁绍其实给过田丰台阶下。当初打曹操的时候,田丰是死活不愿意,袁绍让他当个车夫反省反省,可他还是不知悔改,再次阻拦。你说哪有这么不知趣的人啊,这性格就不能改改?让你坐牢没说的! 最终官渡这一仗袁绍还是败了,这证明田丰说的没错啊!为什么袁绍还是把他杀了呢?

  原因还是咱们上边提到的,有人说了田丰的坏话,再加上袁绍自己也觉得丢人,之前田丰怼他的很多事夹杂在一起。

网络配图

  袁绍再想象一下,在牢里笑的鼻涕泡都冒出来的田丰,火不打一处来,所幸杀了算了。只不过可惜了这个英才,就这样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从古到今, 直言的大臣归根到底大多都是忠良的表现,但也要看你领导是怎样的人,摸不清领导的意思就上杆子往前冲,总是会碰壁,尽管你的出发点是好的。在这里不是说让大家处处都要去迎合领导做事,做人的原则固然重要,但懂得适当变通也不失为人之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三国时最悲情的两大谋士,一生忠诚燃尽自己
三国时期,从朝代更迭看,属于汉末到晋朝的过渡时期。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言,凡是忠心汉室的人,都堪称悲情人物。这点上曹操看得非常清楚,直白地告诉天下人:要是没有我曹操,真不知道有几人称王,几人称帝。言下之意是:我曹操是汉室的大功臣,所以凌驾于汉室之上,有什么错?这其实也是曹丕篡汉的底气所在:什么汉朝天下,都是我老爸打下来的,凭啥我就不能当皇上?但,有人看得清,就必然有人“看不清”,比如,荀彧和诸葛亮。荀彧:扑火的飞蛾荀彧之所以“看不清”,是因为看得太清,他不得不进行一次命运的赌博,跟曹操合作。他明白了汉室到了无可救药的地步,所以这才舍掉了四世三公的袁绍,投奔弱小的曹操。因为袁绍的野心早就暴露了,一直想玩“换皇帝”的把戏,推举刘虞当皇上,换掉汉献帝,可惜失败了。一个敢玩弄皇上的臣子,他下一步要干啥?谁都明白。正是出于挽救汉室,荀彧选择了曹操!毕竟当时的曹操,表现得非常忠心,势力又弱小,所以荀彧选...
· 姜维的忠诚?魏人的忠诚?善!疑问重重!
《三国志蜀书·费祎传》:(延熙)十六年岁首大会,魏降人郭循在坐。(费)祎欢饮沈醉,为循手刃所害。费祎被刺是蜀国政坛的一件大事,它标志着蜀国自诸葛亮死后所采取的防御性国家战略再起了大变动,蜀国势力的抬头。这件事单从《费祎传》来看,只是一次偶发事件。但是如果和其他史料联系到一起,这起被刺事件就不那么简单了。刺杀费文伟的那个郭循,其实是个有来头的人。姜维在进攻西平的时候,将任魏中郎的郭循捉获,后来就把他吸收进了蜀汉的阵营。而且官位做到左将军!要知道,这可是马超、吴懿、向郎曾经做过的位置,足见蜀国对其殊遇之重,不亚于对待夏侯霸。但是这个人身在蜀营心在魏,资治通鉴卷七十五载:“循欲刺汉主,不得亲近,每因上寿,且拜且前,为左右所遏,事辄不果。”足见此人用心良苦,先以恭顺态度取得蜀国的信任,然后再企图刺杀刘禅。最后虽然刘禅没杀掉,总算也拼着性命干掉了蜀国的一名大员。最后连魏国都感动不已,追封郭循为长乐乡...
· 经常跳槽的谋士如何显示忠诚度?
战国时期,经常出现人才流动的现象,这种现象也被描述成“朝秦暮楚”,其中的陈轸在这方面是出了名的,他经常在秦国和楚国之间跳槽,在楚国干一两年,然后去秦国混,居然一点事都没有,这固然是当时的人才流动制度宽松使然,也跟陈轸本人的智慧相关。有一年,陈轸又离开楚国前往秦国就职,著名的谋士张仪看不下去了,就跟秦王说:陈轸这小子的忠诚度实在不怎么样,经常将我们秦国的情报出卖给楚国,跟这种人共事简直是我的耻辱,我不想他成为我的同事,“仪不能与从事”。请大王待会问他,下回还想去哪个国家工作,如果是想去楚国的,干脆就把他杀了。张仪先设好一个局,等陈轸来钻。陈轸见到秦王,秦王就给他下套,问他想去哪个国家,只要你说,咱秦国就给你准�赋德恚�提供交通便利。结果陈轸也不避讳,直截了当地说:“臣愿之楚。”秦王说:张仪果然没有猜错,也不出我所料,你还是惦记着楚国。言下之意就是说张仪怀疑你忠诚度有问题是没错的。陈轸完全不慌...
· 经常跳槽的谋士如何显示忠诚度?
战国时期,经常出现人才流动的现象,这种现象也被描述成“朝秦暮楚”,其中的陈轸在这方面是出了名的,他经常在秦国和楚国之间跳槽,在楚国干一两年,然后去秦国混,居然一点事都没有,这固然是当时的人才流动制度宽松使然,也跟陈轸本人的智慧相关。有一年,陈轸又离开楚国前往秦国就职,著名的谋士张仪看不下去了,就跟秦王说:陈轸这小子的忠诚度实在不怎么样,经常将我们秦国的情报出卖给楚国,跟这种人共事简直是我的耻辱,我不想他成为我的同事,“仪不能与从事”。请大王待会问他,下回还想去哪个国家工作,如果是想去楚国的,干脆就把他杀了。张仪先设好一个局,等陈轸来钻。陈轸见到秦王,秦王就给他下套,问他想去哪个国家,只要你说,咱秦国就给你准备车马,提供交通便利。结果陈轸也不避讳,直截了当地说:“臣愿之楚。”秦王说:张仪果然没有猜错,也不出我所料,你还是惦记着楚国。言下之意就是说张仪怀疑你忠诚度有问题是没错的。陈轸完全不慌张...
· 经常跳槽的谋士如何显示忠诚度?
战国时期,经常出现人才流动的现象,这种现象也被描述成“朝秦暮楚”,其中的陈轸在这方面是出了名的,他经常在秦国和楚国之间跳槽,在楚国干一两年,然后去秦国混,居然一点事都没有,这固然是当时的人才流动制度宽松使然,也跟陈轸本人的智慧相关。有一年,陈轸又离开楚国前往秦国就职,著名的谋士张仪看不下去了,就跟秦王说:陈轸这小子的忠诚度实在不怎么样,经常将我们秦国的情报出卖给楚国,跟这种人共事简直是我的耻辱,我不想他成为我的同事,“仪不能与从事”。请大王待会问他,下回还想去哪个国家工作,如果是想去楚国的,干脆就把他杀了。张仪先设好一个局,等陈轸来钻。陈轸见到秦王,秦王就给他下套,问他想去哪个国家,只要你说,咱秦国就给你准备车马,提供交通便利。结果陈轸也不避讳,直截了当地说:“臣愿之楚。”秦王说:张仪果然没有猜错,也不出我所料,你还是惦记着楚国。言下之意就是说张仪怀疑你忠诚度有问题是没错的。陈轸完全不慌张...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