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一生为官清廉的司马光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077
转发:0
评论:0
一生为官清廉的司马光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司马光是我国历史上久负盛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一生为官清廉,是一代名臣。同时,

  司马光是我国历史上久负盛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一生为官清廉,是一代名臣。同时,司马光曾花费了十五年的时间编撰了《资治通鉴》一书,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资料。那么,司马光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1_副本7.jpg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司马光在幼时便十分的聪慧,启蒙的时间很早。等到司马光七岁时,他就能背诵《左氏春秋》一书,还能理解其中深刻的涵义,被当时的人称为神童。当然,司马光这么聪明跟他自身出众的天赋和努力是分不开的。公元1038年,年仅二十岁的司马光高中进士,从此步入了仕途,最后官至图龙阁大学士。

  司马光在朝为官期间一直严于律己,清正廉洁,尽心辅佐皇帝。宋仁宗期间,司马光被任命为同知谏院。在担任这一要职的五年时间里,司马光曾上书多达一百七十多份,向皇帝提了许多有利国家发展的建议。皇帝也认为司马光是真心为了国家的,便将其调任至中书省。

  在王安石为宰相,实施新政时,司马光并不赞同王安石的变法,于是离开朝廷长达十五年之久。在这十五年里,司马光一心整理资料,编撰《资治通鉴》,不再过问朝廷中的政务。《资治通鉴》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本编年体的史书,里面包含了十六朝代,近一千多年的历史。而司马光之所以能够写出《资治通鉴》一书这与他的博学多闻是分不开的,且司马光编撰《资治通鉴》时环境极其的艰苦,专门开辟了一间地下室来写书,甚至为了编撰该书司马光耗尽了自己所有的钱财。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

  司马光生于公元1019年,是北宋时期著名的史学家和政治家。司马光为人刚正不阿,清正廉洁是北宋时期少有的清官。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就是由司马光主持编撰的,此书对后世而言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除此之外,司马光在民间流传最广的莫过于他砸缸救人的故事了。  

2_副本7.jpg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司马光是陕州夏县人,其父是被誉为一代名臣的司马池。出生在书香门第的司马光,从小就展露出了他不凡的智慧。幼年时的司马光,有一日与其他众多小朋友在自家的后院玩耍。这个年纪的小朋友正是好动贪玩的时候,有一个小朋友爬到了院子中的一口大缸上面。大缸之中盛满了水,看着就非常的危险。

  忽然间,小朋友一个不小心,扑通一声掉进了水缸里。水缸的水很深,个子小小的小孩掉在里面肯定是会被淹死的。周围的小伙伴们都被这突然间发生的事情给吓傻了,有的开始哭泣,有的边哭边跑向大人们求救。这些小朋友中,只有司马光很镇定,他知道水缸太深了,自己肯定是不能将小朋友拉出来的。司马光环顾四周,发现不远处有一块大石头,于是司马光抬起大石头,猛地向水缸砸去。水缸在大石头的撞击下,很快就出现了一个大洞,水缸里的水哗哗的流了出来。等到大人们听到声音赶过来时,掉进水缸里是小朋友已经被司马光救了出来。司马光砸缸救人的行为,获得了大人们的一致夸赞。

  遇事沉着镇定,司马光用他的智慧挽救了小伙伴的生命,值得所有人学习。 

  司马光诚对人

  一代名臣司马光,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司马光在小时候便是有名的神童,七岁时就能背诵《左氏春秋》,这令他声名远播。而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在今天都被誉为美谈,除了他砸缸救人的故事外,司马光诚对人的故事也广为流传。 

3_副本7.jpg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有一日,司马光想要将家中的一匹马给卖掉,便将这匹马交给了管家,让管家牵着去集市卖。这匹马,性情十分的温顺,毛色也很纯正,身姿矫健,算的上是一匹好马。但这匹马却有一个缺点,那就是它在夏季时会有肺病。于是,司马光特别嘱咐管家让他一定要告诉买主这匹马在夏季时会有肺病这件事情。管家听后感到十分的不解,哪里有人会将自己要卖的物品的缺点告诉买主呢?管家对司马光说道:“我们卖的这匹马外形看起来十分的漂亮,只要我们不说买主是不会知道这匹马夏季会有肺病的。”司马光听后十分不认同管家的说法,司马光认为做人就应该讲诚信,这跟钱多钱少没有任何关系。如果一个人失去了诚信,那么他的损失就会更大。管家听了司马光的话后十分的愧疚,认为自己不应该这样做。于是,管家在集市卖马时,诚实的告诉的人,这匹马在夏季时会生肺病。

  从司马光卖马的这件小事中,我们可以看出司马光是一个非常重视信誉的人,他认为做人诚实是非常重要的,这值得我们后人学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于谦为官清廉
为官清廉正统年初,杨士奇、杨荣、杨溥主持内阁朝政,都很重视于谦。于谦所奏请的事,早上上奏章,晚上便得到批准,都是“三杨”主办的。但于谦每次进京商议国事时,都是空着口袋进去,那些有权势的人不能不感到失望。到了“三杨”已经去世,太监王振开始掌权,作威作福,肆无忌惮地招权纳贿。百官大臣争相献金求媚。每逢朝会期间,进见王振者,必须献纳白银百两;若能献白银千两,始得款待酒食,醉饱而归。而于谦每次进京奏事,从不带任何礼品。有人劝他说:“您不肯送金银财宝,难道不能带点土产去?”于谦潇洒一笑,甩了甩他的两只袖子,说:“只有清风。”还特意写诗《入京》以明志:绢帕蘑菇及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后于谦入朝,推荐参政王来、孙原贞。通政使李锡逢迎王振的指使,弹劾于谦因为长期未得晋升而心生不满,擅自推举人代替自己。把他投到司法部门判处死刑,关在狱中三个月。后来百姓听说于谦被判处死刑,一...
· 范氏为官清廉是有物证的
在郴州市汝城县卢阳镇益道村三拱门范家村村口,有一座专为旌表监察官员建的石坊,也是湖南古代牌坊中年代最早的石牌坊——绣衣坊,被誉为“湖南第一坊”。绣衣坊坐东朝西,白石结构,分主楼、次楼、边楼,三门四柱,每楼檐下有斗拱,中门门楣上方横额内自右至左阴刻双勾“绣衣坊”3个正楷大字,横额右上部阴刻上款“巡按湖广监察御史毛伯温,整饬郴桂兵备副使汪玉,郴州知州沈照同、鲁玘(qǐ)、判官姚佐为邑人监察御使范辂(lù)立”,左阴刻下款“桂阳(即汝城)知县陈德本,典使张万釜,儒学教谕吴洲,训导李珍,大明正德十四年(1520)十二月二十四日立。”《史记》《汉书》记载,绣衣是汉代以来朝廷监察官员的称谓,“直指绣衣使者”又称“绣衣御史”。范辂字以载,号三峰,1474年生于汝城县益道三拱门范家村,进士及第,历任御史、按察司副使、广东参政、山东浙江廉使、江西右布政使、福建左布政使、宁夏巡抚、都察院兵部右侍...
· 为官十年清廉一身的王泽
王泽(1759--1842),字润生,号子卿,晚号观斋,芜湖人。幼从学同乡邵石堂,后师黄钺。清嘉庆六年(1801),殿试二甲三名,授编修,历任武英殿提调、实录馆纂修、体仁阁直阁、国史馆协修。嘉庆十二年(1807),任云南正考官。由翰林改官御史京察外用,出守江苏徐州时,黄河患灾,难民遍野,到任后一面赈济灾民,一面筹划治河方略,冀告成功。旋调署理江西赣南道,俸满毅然告归,为官十载,清廉一身。回芜后,甘居敝庐,研习书画,教读子孙。与黄钺师生兼姻戚,过从甚密,时有联吟,合作之画,流传人间,大江南北,以“芜湖二老”尊之。乡耆聚其周围,常于张于湖故居,留春小舫旧址,觞咏其中,唱酬不绝。并与黄钺、许耕余等联络14家义绅,创建丰备义仓。道光二十二年(1842)卒,乡人为之塑像,并黄钺等人,同供赭山滴翠轩。画承萧云从风格,笔墨古厚,卓然成家,与黄钺齐名。有诗集《观斋集》16卷行世。
· 为何海瑞恪守儒家精神为官清廉,却潦倒一生
在中国历史上,一提到为官清廉之官,人们便想起宋朝的包拯和明朝的海瑞。包拯就不过说了,海瑞主要生活在明嘉靖和万历年间,为人十分恪守儒家精神,为官期间更是力主严惩贪官污吏,禁止徇私受贿,也主持修建水利,打击豪强等一些列活动,甚至直言上书皇帝,深得百姓爱戴,被称为“海青天”。网络配图海瑞去世后,家门徒四壁,其好友也只能凑钱为他办丧事。南京百姓听到他去世后,举行罢市来纪念他。海瑞灵境归乡途中,百姓更是在河两岸穿丧服祭奠。然而,为何海瑞恪守儒家精神,为官清廉,却潦倒一生?一制度存在大缺陷明朝官员制度是朱元璋时期就制定下来的。海瑞当县官时,每月俸禄也就5两,折合到现在也就一千元左右。要知道,古代一个衙门,像师爷、衙役等小吏不能算为政府人员,是没有工资的。也就是说,正常的一个县级政府要正常运营,雇佣的这些小吏的工资只能由县官自己掏腰包。网络配图要命的是,5两银子还不够县官一家一个的花销。所以,一般官员都...
· 为官清廉百姓爱戴的李卫怎么死的
李卫,字又d,江南铜山(今江苏徐州丰县大沙河镇李寨)人,清代名臣。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深受雍正皇帝赏识。雍正是清朝的皇帝,在争夺皇位的时候,雍正并没有多少势力,因此他对待自己的家奴也是非常上心,让这些家奴参与皇位的秘密争夺。李卫就是雍正的家奴,在雍正去往江南的时候被雍正收入府中。雍正李卫有着很好的关系,李卫的妻子翠儿是雍正府中的下人女子,雍正看到李卫和翠儿情投意合,就促成了他二人的因缘。李卫当上大官以后,有一次雍正前往李卫的辖地视察,在李卫家中见到他夫妻二人正在吵架,就询问了情况。从这里看出,雍正对待李卫夫妇二人是很关心的。雍正李卫的关系一直很好,在雍正的家奴中,同样有一名声名显赫的封疆大吏,名为年羹尧,年羹尧平定西北,为清朝立下赫赫战功,但是却骄奢淫逸,纵容手下犯错误,因此雍正帝对其非常不满。最后,雍正帝将年羹尧赐死。而李卫却与年羹尧的性格不同,李卫虽然做的官很大,但是却不傲慢,虽...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