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揭秘:汉末名臣盖勋剿灭十常侍为何失败呢?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91
转发:0
评论:0
揭秘:汉末名臣盖勋剿灭十常侍为何失败呢?,盖勋在灵帝末年,深受皇帝信任,在大臣中的威信,也远过大人。在汉阳太守卸任后,

  盖勋在灵帝末年,深受皇帝信任,在大臣中的威信,也远过大人。在汉阳太守卸任后,汉灵帝征召盖勋入朝,询问盖勋:“天下为什么有这么多的祸乱啊。”盖勋毫无顾忌地说:“就是因为皇帝您宠信的一些人扰乱天下啊。”当时太监头子、担任西园新军首领的蹇硕就坐在皇帝身边,汉灵帝就问蹇硕,知不知道那些人祸害国家?蹇硕全身不自在,不知道如何回答。

b1bbf47880d068ae9647998d1e60b693.jpg

网络配图

  当时的汉灵帝还没有完全糊涂,就问盖勋,到底要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是不是要我拿出钱财来赏赐给将士们呢?盖勋直接回答皇帝,现在天下大乱,不除去祸乱的根源,光靠赏赐,是不能够平息叛乱的。汉灵帝自然知道盖勋说什么,但是也不好当场表态,于是点点头,说:“很好很好,很遗憾没有早些见到盖爱卿啊,大臣们以前谁也没有告诉过我这些。”

  汉灵帝一生都处在的漩涡,一方是以十常侍为首的宦官势力,一方是以何进为首的外戚势力,加上一些司徒、太尉等人也拉帮结派,三股势力你争我夺,汉灵帝觉得谁都不可信任。相对而言,汉灵帝还是更愿意相信一直陪绑自己长大的太监们。汉灵帝多次说过,张让等人就是自己的父母。

b727a7ce663204a8a2ade39040ceed35.jpg

网络配图

  也正是因为汉灵帝的惶恐和偏爱,使得十常侍扰乱朝纲,做了许多坏事。可是,汉灵帝大都不知。当时张让、蹇硕等人在京城修建了高大的府邸,比皇宫还要华丽。有一天汉灵帝想上皇宫中的高台眺望下都城,把几个太监头子吓得半死。可是自己不方便出面,于是太监们让自己的走狗上书,提醒汉灵帝“天子不当登高,登高则百姓虚散”,做皇帝的不能登高,登高的话百姓就会流离失所,遭到不测。汉灵帝一听,从此之后都不再登高了。

  盖勋了解到这些,就秘密和宗正刘虞、左军校尉袁绍商议杀掉十常侍,然后选拔一些优秀人才辅佐朝政,然后功成身退,那才是一生最大的快乐啊。三人当时共同掌握皇宫禁军,都商议好了。可不知道消息怎么泄露了,司隶校尉张温举荐盖勋出任京兆尹。当时汉灵帝正想大用盖勋,蹇硕等人非常害怕,一听到张温有举荐,立刻怂恿汉灵帝,于是盖勋被任命为京兆尹。武力消灭十常侍的计划也就此搁浅。

f1c6f49d5268e0d789d3d95b4bf3236e.jpg

网络配图

  其实,汉灵帝虽然信任盖勋,但是绝不会支持盖勋杀掉十常侍。虽然十常侍乱国,可是在汉灵帝心中唯一的依靠还是他们。因为外戚专政,可能废掉皇帝,朝臣专政可能架空皇帝,可是十常侍等人是倚仗自己的宠信才能坐大,背叛自己只能死路一条。于是,为了自己的安全,汉灵帝也会尽量保全十常侍。之后何进等人也曾经设计杀害十常侍,可是终灵帝之世,也没有成功,原因就在于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盖勋
生平不报私仇盖勋被推举为孝廉,任汉阳长史。当时武威太守仗势权势,贪婪横暴,从事武都苏正和查办他的罪状。凉州刺史梁鹄畏惧权贵,打算杀害苏正和以推卸罪责,于是向盖勋询问意见。盖勋平日跟苏正和有仇,有人劝盖勋可以趁机报复。盖勋回答此事不可。因事杀贤良,这是不忠;乘他人在危难时落井下石,是不仁。盖勋劝谏梁鹄说:“养鹰鸢本来是想得到鸷,现在得鸷而烹杀鹰鸢,将来拿什么猎捕呢?”梁鹄采纳了盖勋的建议。苏正和因被免罪而喜悦,拜访盖勋打算感谢他。盖勋不愿接见,回答说他是为梁鹄谋划,而不是为苏正和。盖勋依旧和过去一样讨厌苏正和。凉州之乱中平元年(公元184年),北地的羌胡与边章等侵略陇右,刺史左昌侵占防御军费,偷盗数万石军粮。盖勋强谏,左昌大怒,让盖勋与从事辛曾、孔常另驻于阿阳县(今静宁县)抵御贼军,想找机会加罪于他,偏偏盖勋屡建战功。北宫伯玉攻打金城,盖勋劝左昌发兵救援,左昌没有听从。陈懿死后,边章等进军,
· 汉朝末年十常侍之乱导致了东汉的灭亡吗
十常侍之乱是对一段历史的描述,包括这些太监狐假虎威,祸乱朝纲的整个过程。他们安插亲朋好友在全国各地为官,也是为了捍卫自己的势力与地位,但是他们本身缺陷,缺乏治理国家的实力与能力。这些人为非作歹,祸害百姓,激起民愤,这是就人民而言的十常侍之乱背景。图片来源于网络在朝廷之中,太监们利用自己的地位与工作优势,在皇上与皇后的耳边说悄悄话,玩弄政权,祸害忠臣。更何况本身就有很多正义的臣子看不惯他们的存在,再加上他们的利益与大臣利益造成了直接的冲突,所以二者之间的关系也并不愉快。以上,是就朝廷的角度而言的的十常侍之乱背景。汉灵帝去世之后,皇位继承的归属权直接涉及到宦官的利益与今后的自身地位问题,篡改了汉灵帝意愿之后,何太后成了临朝听政的太后,宦官的势力也达到了一种极致的地步。这种局面使得太监们也对自己的地位很满意,直到董卓出现,他深知何进将军的心理,也知道何差点被宦官害死的事情,所以他极力说服何消灭太...
· 剿灭宋江建奇功的中兴名臣——钱伯言
钱伯言(1066—1138)字逊叔,钱勰子,钱彦远孙,临政有风采,有“中兴牧守之首”誉。传其少时溯汴,舟败溺水流二十里,遇神救得不死。宣和元年(1119年)九月,赐中散大夫、知袭庆府钱伯言进士出身、直秘阁。宣和二年(1120年)九月,中奉大夫、直秘阁、知袭庆府钱伯言授直龙图阁。宣和三年(1121年)五月,在直龙图阁知袭庆府任上因斩捕宋江等梁山泊贼徒有功,徽宗颁诏推恩进阶之,迁徽猷阁待制兼知袭庆府。宣和四年(1122年)十二月提举南京鸿庆宫。宣和七年(1125年)三月,在中奉大夫兼徽猷阁待制兼知海州任上成功招降贾进等京东流寇十万人,同年提举亳州明道宫。建炎元年(1127年)以徽猷阁待制兼开封府尹并提举嵩山崇福宫,旋任尚书吏部侍郎,后以龙图阁直学士知杭州,节制两浙、淮东将兵及福建枪杖手,平陈通之乱。建炎元年(1127年)冬接替赵子崧以左选侍郎授枢密直学士知镇江府并节制本路军马。建炎二年(112...
· 汉灵帝为何不杀掉专权的十常侍?
演义第一回,就点明乱自上起,而罪魁祸首就是十常侍,从汉桓帝时代的曹节,到勾结张角的封谞,到把持朝政的赵忠、张让等人,都是十常侍之一。十常侍在汉灵帝时期更加嚣张跋扈,这些人互相勾结,排除异己,只要和自己意见不合,就找机会将对方驱逐或诛杀。对一些剿灭黄巾有功的大臣,赵忠、张让等人也毫不客气,只要没有上交保护费,一律罢免官职。就算是皇甫嵩、朱隽等一方诸侯不交钱,也照样罢他们的官。十常侍为非作歹,横行不法,但很奇怪,汉灵帝却对他们非常信任,视之为忠臣,更不会舍得杀掉十常侍了。十常侍究竟有什么本事,让汉灵帝如此信任他们,就算是有人当面揭穿,灵帝也信之不疑?当朝政日坏,百姓愁苦,长沙的区星率领民众反叛;渔阳的张举、张纯造反,张举还称天子,张纯也不赖,做大将军。当下面的奏章像雪片一样飞到朝廷,十常侍都把这些走着隐瞒起来,并不汇报给汉灵帝。于是,当汉灵帝在宫中和众人宴饮的时候,谏议大夫刘陶跑到汉灵帝身前放...
· 汉灵帝刘宏的东汉”十常侍“
汉灵帝是因为汉桓帝无子,他是汉桓帝的侄儿,以刘姓族人的身份荣登宝座的。但是自他登基之日起,他的心中一直笼罩着一个可怕的阴影,随着危机四伏的宫廷生活,他对心中的这个阴影的惧怕程度越来越重。他非常地敏感,而且极其脆弱,总是担心有人暗中图谋社稷,想夺取皇权。他得到皇位是那么的突然,会不会再突然失去呢。逐渐地汉灵帝身边的宦官们就十分清楚地掌握了汉灵帝的这种心理,他们利用汉灵帝的这种心理经常制造一些“谋反”“叛逆”的假象来吓唬灵帝。第一次党锢之祸后,李膺等人虽然被罢官并终身禁官,但天下士大夫都一致推崇他们的操守而抨击朝廷,还给他们取了许多赞美的称号:称窦武、陈蕃、刘淑为“三君”,君是指一代之典范;称李膺、荀翌、杜密等人为“八俊”,俊是指为人之英杰;称郭林宗、范滂、尹勋等人为“八顾”,顾是指能以自己的德行引导别人;称张俭、翟超等人为“八及”,及是指能引导别人追求典范;称度尚、张邈等人为“八厨”,厨是指...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