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秦王嬴政为什么致力于用战争统一中国?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922
转发:0
评论:0
秦王嬴政为什么致力于用战争统一中国?,刺秦事件,宣布了和平统一中国梦幻在事实上的彻底破产。秦王嬴政的心情沉重而忧郁

  刺秦事件,宣布了和平统一中国梦幻在事实上的彻底破产。秦王嬴政的心情沉重而忧郁,其症结只能在这里。因为,荆轲的刺杀事件,道出了一个残酷的历史事实:即或在同一根基的华夏文明圈,想要一个已经成型的王国政权基于天下潮流,放弃统治权或大幅度缩小统治权,而自觉归于统一政权,这只能是推进统一的强大力量的单方愿望。无论这种愿望的出发点具有何等的正义性,也无论这种愿望的实现可以减少多少流血牺牲,独立分治的政权都是不可能妥协的。

秦始皇

网络配图

  从黄帝、炎帝开始,天下从来都是以大规模战争的方式,实现联盟政权统一的。即或是夏商周三代千余年,天子王权诸侯制的松散统一,也是在大规模“汤武革命”式的战争中实现的。至少,从黄帝到战国的将近三千年里,还没有不经过“汤武革命”式的战争而能统一天下的先例。实现松散的王权诸侯制的统一尚且如此,今日的秦国,

  要以秦国的法制推行于天下,实现新的统一,又岂能出现不经战争的自动归降?假如说,在荆轲刺秦事件之前,这种“盟约统一”的方式似乎还是可以实现的,那么,在荆轲事件之后,盟约统一的方式,则显然已经是荒诞的梦幻了。从另一面说,春秋之世历经近三百年的天下动荡,华夏世界的诸侯分治,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了。再历经战国之世两百余年,七大战国形成的国家割据,已经趋于大体定型了。在大国夹缝中生存的些许小诸侯,已经可以忽视不计了。事实上,此时的七大战国,都已经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基本制度与礼乐文字。原本具有松散统一文明的华夏世界,已经出现了分为七大板块进而渐行渐远的文明分裂趋势。在这样的大趋势下,要想有效地统一六大战国,并重新回到华夏统一文明的大道之上,已经不可能以非战争的盟约形式实现了。

  秦王嬴政是否想到了这些,史料没有直接记载。

  但是,后来的历史实践表明,从荆轲事件之后,秦国全力以赴于战争统一,再也没有过接受某个战国有条件的盟约投降的事例了。请注意,最后的齐国投降,实质上是大兵压境下无条件的战场投降,而不是有条件的盟约投降。对齐国的政权处置,以及对齐王的处置,都同战争灭国后的其余五国没有差别。所以,统一齐国不是和平统一,仍然是战争统一。

  从历史效果看,后来的秦帝国所以能雷厉风行地创建统一文明,遭遇的阻力相对小,尤其是顺利地创建中央集权制,以及覆盖整个华夏世界的全面郡县制,全面、完整、有效地统一文字等,并能够真正推行且彻底巩固,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战争统一所打下的坚实根基。

秦始皇

网络配图

  灭燕战役的实际进展

  在这年秋冬之交发生荆轲刺秦事变之后,燕国的灭亡命运也就无可挽回了。

  同年,王翦大军正式发动了对燕国的统一战争。

  战争的进程没有丝毫波澜。燕代联军的大阵,在易水西岸被秦军一举击溃。次年,燕都蓟城被攻破,燕王喜及太子丹,分别率领残余兵力,各自逃到辽东去了。秦军大将李信,率部连续追击燕军残部,直到辽东。此时,代王赵嘉为了保留仅存的燕国盟军力量,给燕王喜写了一件书札,说秦军所以急追燕军不舍,原因是仇恨太子丹,燕王若能杀死太子丹,并将头颅献给秦国,秦王必然会停止追击。昏昧平庸的燕王喜,终于显示了冷酷的本性。

  这年冬天,燕王喜派出秘密特使,率兵寻觅到太子丹藏身的衍水河谷,杀了太子丹。之后,燕王喜便要将太子丹的头颅献给秦国。可是这一次,代王赵嘉与燕王喜的谋划都落空了。秦国李信部根本没有理睬太子丹被杀事件,而依然追击着燕王喜的辽东残部。可是,这一年的冬天,当时的中国北方气候骤然寒冷——“大雨雪,深二尺五寸”。若不是这一突然的天灾阻滞了大军行进,李信的秦军骑兵当年就能平定辽东。

  四年后,也就是公元前222 年,大将王贲在秦军主力南下灭楚的同时,率领一支秦军进入辽东,一举俘虏了燕王喜,彻底解决了燕国的残余势力。同时,王贲部又代地,平定了代郡,俘虏了代王赵嘉,最后解决了赵国的残余势力。

秦始皇

网络配图

  至此,燕赵流亡势力被根除,两国宣告完整进入统一。

  燕国的灭亡,是长期固守贵族政治传统的必然结果。所谓贵族政治传统最主要的表现,是政治上的迂阔性。迂阔政治的基本特质,是不识时务,漠视潮流变化,以老旧的贵族意识决策国事。燕国历史的四个基本转折,都充分表现了这种迂阔政治。其一,

  燕王哙的复古禅让,导致了燕国长期内乱;其二,燕国长期与自己的屏障国赵国对抗,屡屡遭受惨败而不改弦更张;其三,燕国破齐,大肆攻杀掠夺之后,又企图推行王道化齐方略,致使战争长期化,导致最终失败;其四,灭国关头,以假投降为掩护发动荆轲刺秦事件,导致燕国最终灭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仅用十年秦王嬴政是如何完成统一六国的历程
秦王嬴政即位后,在清除了国内吕不韦势力后,开始了消灭韩、赵、魏、燕、楚、齐各诸侯国,统一的历程。那么嬴政是如何结束了自春秋时期就形成了数百年的诸侯割据局面的呢?嬴政即位时,秦国已经有了一个清晰的战略思路,即坚持秦昭襄王时秦相范睢所提出的“远交近攻”之策,与东方的齐国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从而可以一点一滴的蚕食韩、赵、魏等邻国的土地。网络配图1、嬴政首先将统一的目标选定在了当时最为弱小且是邻居的韩国。在公元前230年,嬴政派内史腾率领秦军10万,突然渡过了黄河,战争进行的很顺利,秦军攻占了韩国都城,韩王安投降被俘。六国之中的韩国首先被秦国所灭。这一战争的顺利进行,极大的给了秦王政统一六国的信心。2、次年即公元前229年,赵国连续遭遇了天灾大旱和地震,使得国力虚弱。嬴政决定抓住机会,派王翦攻灭赵国。不过赵国远不如韩国般脆弱,尽管经历了长平之战的失利,国力已经不如之前。但是在战国四大名将之一赵牧的带...
· 嬴政传——荆轲刺秦王
?荆轲临行前,姬丹就已给嬴政去了封信,信中说:“我派一个使者去见你,他带了这个世界上你最喜欢的两样东西,至于是什么,你看到就知道了。保证不会让你失望。我祝你永远年轻。”这话背后的意思是,你就别想活到老了,我就让你的生命定格在年轻时。嬴政收了信,冷笑道:“该来的终于来了,李斯,你有什么看法?”李斯说:“我和大王您的看法一样,搞恐怖袭击,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嬴政点头表示同意,他说:“这个姬丹啊,从小就蠢,我在赵国时,他办的那些蠢事,很难让人相信他是一国的太子。这个叫荆轲的,也蠢,他难道不知道有来无回吗?”李斯还没有说话,秦国最有冲劲、最容易激动的将军李信脱口而出:“大王,干脆他一入境,我就让人宰了他得了。”嬴政板起脸来,看着李信说:“我堂堂大秦,怎么可以不给人机会,让他来,我看他有多大本事!”李斯急忙敲边鼓:“我从来就不相信那些耍把式的,全是花拳绣腿,别说大王如此勇武,就是他来刺杀我,都未必能...
· 为什么蒙古统一中国用了75年而满清统一只用了20年?
元朝和清朝在作为两个征服王朝,以少数民族一统中国,征服为数众多的主体民族,并且维持了长久的统治,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也刻下了深刻的烙印,让部分国人至今不能释怀。这两个异族王朝,作为中国历史上仅有的少数民族大一统王朝,具有惊人的相似之处,都是以人口仅百万的少数族群征服了人口众达上亿的庞大古老帝国,都是在中原王朝进入末世四分五裂不止的阶段趁虚而入进而各个击破一举成功,都是在统一战争过程中战斗力惊人而之后又迅速自废武功,都是在统一中国之后改变自己的落后传统接受中原儒家文化并进而继承古老帝国的国统,如此种种,不一而足。但是,有一点截然不同的区别,却让这两个王朝的历史大相径庭,那就是,其统一中国所用的时间,蒙古统一中国用了75年,从公元1205年蒙古军首次入侵西夏开始,到1279年崖山海战南宋流亡政权覆灭为止,足足用了75年之久。在此期间,如旋风般的蒙古大军马踏贺兰山,攻灭西夏;冲破野狐...
· 明统一战争
明洪武元年至二十二年(1368―1389年),明太祖朱元璋为统一全国,遣军推翻元朝、消灭各地割据政权及元朝残余势力的一系列作战。元末,爆发了红巾军为主的农民起义。义军首领朱元璋在江北红巾军掩护下,到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相继攻灭江南汉帝陈友谅、吴王张士诚政权后,统一江南后。朱元璋审时度势,决定北定中原、南略沿海并举,以夺取全国统治权。朱元璋命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军,北取中原,进克大都(今北京);汤和为征南将军,消灭割据浙东的方国珍势力;胡廷瑞为征南将军,攻取福建(参见明攻闽广之战);湖广行省平章杨Z等攻广西。至正二十八年正月(1368年),在各路大军接连获胜之际,朱元璋于应天(今南京)即帝位,国号大明,是为明太祖,建元洪武。随即进行了长达22年的统一战争。北上灭元,平定西北洪武元年四月,朱元璋得知徐达、常遇春所率北伐军已按既定撤屏蔽、剪羽翼、据户槛之方略,平定山东、河南,...
· 唐统一战争
唐武德元年(618年)至七年(624年),隋太原留守李渊击败各割据势力和农民起义军,统一天下,建立唐朝的战争。隋义宁元年(617年),在全国农民大起义的沉重打击下(参见隋末农民起义),隋王朝的统治已名存实亡。一些贵族豪强、地方官吏乘机起兵,割州据郡,称王称帝,企图利用农民战争战果,取隋而代之。其中主要有:虎贲郎将罗艺自称幽州总管,割据涿郡(治蓟县,今北京城西南);朔方(郡治岩绿,今陕西靖边东北白城子)鹰扬郎将梁师都自称大丞相,北连;马邑(郡治善阳,今山西朔县)校尉刘武周杀太守王仁恭称帝,依附;金城(今甘肃兰州)校尉薛举自称西秦霸王,尽据陇西之地;武威鹰扬府司马李轨据河西五郡,称大凉王;巴陵(郡治巴陵,今湖南岳阳)校尉董景珍等拥萧梁后裔萧铣为帝,占据两湖及江西、广东部分地区。不时攻扰北边。隋东都洛阳名为赵王杨侗掌握,实为将领王世充把持。在这种形势下,早有代隋之意的太原留守李渊及其子李世民亦起...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