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行走在大雾中的荀子:在悲愤中离开了尘世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87
转发:0
评论:0
行走在大雾中的荀子:在悲愤中离开了尘世,一个雨后初晴的早晨,荀子信步走至淄水河边,面对汤汤流水,浩然长叹。他头颅硕大,目

一个雨后初晴的早晨,荀子信步走至淄水河边,面对汤汤流水,浩然长叹。他头颅硕大,目光如炬,布衣草屦,步态稳健。顺着河畔那条幽僻的小径,他静静地走着,苦苦思索着人生的意义。他遍观宇内,搜罗群象,脑海里渐渐形成“人性本恶”的想法,于是声声叹惋回荡在淄川长空阔天。荀子内心深处波涛阵阵,一种神圣不可遏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陡然升起。就在行走于淄水河畔的那个清晨,他写下了卓绝千古的《劝学》,以不容置辩的口吻劝勉人之向善。

3.jpg

网络配图

荀子所在的那个时代让我们感到无比骄傲。一群衣袂飘飘的布衣学者,与所有人一样生活在蒙昧荒凉物质匮乏之中,他们是怎样洒然超脱了世俗,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史上颗颗璀灿明星的?这真是个天大的奇迹!困惑之余,我不断地去读荀子那篇惊世骇俗的《劝学》,渐渐又回到了他生活的时代。

是谁第一个发现靛青制作的方法?是谁正看着一瓢水凝结成冰?是谁发明糅木为轮?先人穴洞而居,衣不蔽体,食不果腹,面对电闪雷鸣,惊恐万状,大自然赋予了他们希望和绝望。就是在这样难以想像的困境中,他们凭着聪明和智慧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惊天奇迹。荀子面对先人的创造毫不犹豫,手执刻刀,在昏暗的灯光下,用尽心血一笔一画刻写在竹简之上。

我的眼光一直注意着《劝学》中的这一句话:“木直中绳,糅以为轮,其曲中规。”这十二个字让我心潮起伏,思绪翩翩。细细揣摩,古人聪明才智纤毫毕现。

我猜想,荀子时代先人已经发明了墨斗,知道了制作木车的方法和用规矩量圆方的技巧。这三项了不起的发明是怎样进入荀子视野的,我们不得而知,但这些技艺的确令人感到吃惊。墨斗是木匠必备之物,一根墨线可把木材量得笔直。木制圆形车轮装上木箱大大方便了人们运输物品,这种原始而又充满智慧的技艺一直到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我们还在使用。规量圆、矩量方使人们懂得了世界的本原——方与圆的组合。荀子表面上是在论述学习的重要性,但也是在用两千多年前的民族智慧启迪着后代人。我们真的应该真诚感谢这位智者与圣人。

2.jpg

网络配图

荀子勤勉好学,手执古卷孜孜以求。晨昏相继,他总是手捧《诗经》《尚书》《春秋》《礼记》孜孜诵读,那些让它痴迷的竹简已然破旧不堪,但他总是耐心地重新穿绳相结。荀子不单读书,且深谙读之高妙,他认为《尚书》是政事的记录,《诗经》是心声之归结,《礼经》是法制的前提、各种条例的总纲,因此他说读书要从读《诗经》开始而终止于《礼经》,这样才能达到道德之顶峰。《礼经》敬重礼仪,《乐经》讲述中和之声,《诗经》《尚书》博大广阔,《春秋》微言大义,这些经典已经将天地间的大学问囊括其中,只要尽力去读,便可成为高尚之人。书简上的每一个字都在闪烁真理的光芒,这让荀子兴奋异常,他废寝忘食,熟读成诵,潜心揣摩,终成一代儒学大家。

荀子之前的那个时代也让他陶醉其中,那个弹瑟的瓠巴是哪里人?是否生有异相?他的瑟到底有多少根琴弦?他就那么不经意间一挥手,琴声就如清风流星四处飘散,惊得水中的鱼儿浮出水面,静静倾听。这是怎样的一个乐师呀!今天,哪个乐坛圣手能像他那样令我们心生羡慕和嫉妒?那个弹琴的伯牙在荒野是否已然遇到了樵夫钟子期?“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钟子期是在听到什么样的乐曲发出如此的感叹?子期死,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绝弦,终身不操的知音传说,高山流水的绝唱,为什么荀子没有向我们娓娓诉说?

不对,荀子明明也在寻找知音,寻找那个识贤用才的君上。他曾两度到当时齐国的文化中心稷下游学,借以推行主张,多次担任过列大夫的祭酒。但一个小小的学官与治国经邦的愿望相差实在太大,于是他愤然离去,带着满腔豪情前往秦国,拜见秦昭王。面对威严的秦王,荀子有点心悸,但他并不畏形于色,只是神态自若地把选贤能明赏罚,兼用“礼”“法”“术”实行统治的政治主张和盘托出。秦昭王听得有点倦怠,长长地打了个呵欠,婉言辞绝。荀子的内心沉入万丈深渊,从威仪赫赫的宫内走出,抬头便看到了阴霾的天空,灰蒙蒙的大幕让他感到身心交瘁。

3.jpg

网络配图

荀子无奈地离开秦国,前去楚国。楚王听完荀子的一番陈述,感到有些茫然,何去何从,他犹豫不决。望着眼前这位风尘仆仆的说客,楚王感到一丝怜悯,言不由衷地让荀子去就任兰陵令。就这样,荀子来到兰陵,内心有点悲哀和凄凉。一番周游没有取得理想的结果,心里着实有些不甘,但同时又有点庆幸,就先在兰陵实现自己的治国之梦吧!这天夜晚,他开始规划宏伟蓝图,召官员,约下吏,制条例,定规章。第二天,他骑着头小毛驴,穿街走巷,遍访百姓,风餐露宿,行走无踪。兰陵,这个在中国版图上并不起眼的古镇遍布了荀子的足迹。荀子治理有方,再加上风调雨顺,几年下来,士民殷富,明礼知方,四面八方的百姓如水之归海,纷纷前来,争相归附。这让楚王感到威势大减,很不舒服。公元前二百三十八年一纸令下,荀子免官。失望的荀子回家闲居,在悲愤和绝望中离开了尘世。

荀子时代就这样无声无息地流走,这位孔孟之后的儒学大师、先秦思想的集大成者带着遗憾和忧伤,带着满腹经纶和惊世才华,带着治国方略和容颜憔悴,凄然而逝。而今山东临沂苍山县兰陵镇东南、运女河西岸的一座古冢成为他灵魂的栖息地,墓碑四周,田野空旷。朔风惊寒,酷暑连天,这座古墓就那样静静地毫无声息地堆在那儿。荀子连同他的思想早已埋在荒烟寒波之中,萋萋的荒草和茂盛的庄稼似乎在诉说着一个久远的故事。远方的枯树枝干上,一只乌鸦仰头望天,声声凄厉的悲鸣似乎倾诉着我们对这位思想者的不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行走在尼泊尔中医路上的贾氏兄弟
年过半百的贾氏兄弟――贾青海、贾青良是尼泊尔一家中华医院的创始人。他们的医院位于加德满都的泰米尔区,哥哥贾青海负责看病治病,弟弟贾青良负责管理医院。这家医院创立至今已有七个年头,回忆当初一路的艰辛,贾青良感慨良多。2008年,在政治局势尚未稳定的尼泊尔创办中医院,难度非常大。身处陌生国度、语言不通、经办人不理想等等,一道道关卡摆在哥俩面前。但是,对中国人热情友好的尼泊尔人,给贾青良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行医到最远的一个地方叫扎扎廓特,那都是从来没有外国人到的地方,当地的记者都过来采访我。他们都没见过,说是外国人到不了那个地方,尤其咱们是中国人。这点我的感受很深。在尼泊尔你到再偏远的地方,有些地方都没有汽车,没有交通,得走山间路。连那么偏远的地方都知道中国人,他们一听是中国人,都很亲热。”尼泊尔人对中医有着很高的认可度,“中医”身份为贾氏兄弟带来了诸多便利。行医所至的每个地方,簇拥上来的当地...
· 论荀子 ──四年在普陀关中作
一悬论晚周诸书,经秦火复出,至汉武、专崇儒流,寖不兼行。魏晋时、道家转盛,故道家言降至唐代,流风弥畅;然间于米贼之神话,老庄之旨盖微矣!而荀、孟同隶儒家,宋而前无轩轾,韩愈亦但曰大醇小疵而已。,迨宋有程、朱辈所谓理学者出,始尊孟而黜荀;理学之徒,且排摈荀说侪于管、韩,致荀子之精义,反隐没理气之窾言中。宋人之尊孟,假其拒杨、默之辞以辟释、老也;而黜荀则以性恶篇暨非十二子篇,语多指斥孟轲、孔伋也。未荀义纵未完密,视孟轲、孔伋之书,亦足相胜。以宋人言望之,则岂仅熅火龙烛之较哉?况解蔽、正名二篇,持论精审,求之管、老、孔、墨、庄、韩所不得者乎?在彼自狭,诚无足责!然障蔽先贤之学,俾后生不蒙其福泽,宋儒之罪深矣!今世之士,固鲜有暖暖姝姝于程、朱、陆、王之说者,然或汗漫于董仲舒辈之纬术,或局蹐于惠、戴、钱、段之经训,或封守于韩、欧、汪、姚之文辞;其不然者,则惊眩驰骛乎海西名、数、质、力、政、教、军、法...
· 一滴走在不归路上的眼泪
中国古典四大美人中的昭君,命运该算是最为悲惨的。汉家宫阙,在画师私欲蘸泡的笔下,抹上了古道西风瘦马柳弯残阳。塞外加急传来牧羊曲,又一个女人,成为权贵的礼品,去安抚千里之外动荡的大漠孤烟。用自己的美色去征服历史,平息战争,在那个时代,作为区区一小女子来说,昭君无疑是伟大的,在胭脂泪中凝聚着整个民族的魂魄。王昭君,名嫱,字昭君。晋时因避司马昭讳改称明君或明妃。汉元帝时被选入宫,竟宁元年(公元前33年),匈奴呼韩邪单于入朝求和亲,昭君自愿请行,远嫁匈奴,为民族间的亲善友好作出了贡献。入匈奴后,被称为宁胡门氏(皇后)。在她影响下,其子女及周围的人都努力维护与汉的通好关系,以致“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昭君,政治悲剧的一个符号。王昭君较其他三位美女来说,是被历代诗人、画家、作曲家们着笔最多的一位古典女性,然而她的命运是最为悲惨的,其根本原因或许是由于这千载难平的“昭君之怨”吧?!当然,历史...
· 王阳明传——走在成圣的路上
?王阳明在1527年农历七月初接到中央政府要他去广西的圣旨,直到十一月二十才到达广西梧州,险些走了五个月。从浙江余姚到广西梧州在有路可走的情况下,距离大概是1600公里,一天即使走二十公里,三个月也足够了。王阳明走得这样慢,大概有三个原因:第一,他的身体状况不允许,当他离开浙江余姚时随身带着一位医生,他当时已不能骑马,只能坐轿,他在这段时期给弟子们的信中经常提到他患了可怕的痢疾,厕所成了他待的时间最长的场所之一;第二,他在沿途各地都做了停留,和他的弟子们聚会讲学;第三,多年对他不公正的风风雨雨消磨了他的斗志,他已不可能拥有当年去江西南部剿匪时的朝气,急如星火地上路。他离开余姚前,发生了王阳明心学史上最光彩夺目也是最后的一幕:四句教的解析。“四句教”全文如下:“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他的两位弟子各持己见,王阳明详细地向他们做了解析。很多王阳明心学研...
· 行走在草原上的哈萨克族游吟诗人
“阿肯”是哈萨克族人对本民族游唱诗人的尊称。被尊为阿肯的人,是歌手中的优秀者,是能即兴吟咏的诗人、是弹奏冬不拉的高手;是草原上受欢迎、受爱戴的民间艺术家……阿肯魅力风从草原上吹过,在草原的深处、在那水草丰美的湖泊中,有大群的天鹅在戏水、飞翔。草原上的牧人,每日就在天鹅的陪伴下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直到有一天,草原被白雪覆盖,天鹅纷纷离开乌孙大草原。一个牧羊人用白蜡木雕成一把琴,用骆驼皮做琴箱,用马尾做琴弦,黄杨木的琴头上雕刻着牧人梦中的那只天鹅。这把琴发出像天鹅一样婉转的声音,被行游在草原上的阿肯们带到各个部落,飘进了哈萨克牧民的毡房,融进了一个民族的血液中,这就是哈萨克族游吟诗人——阿肯的魅力。“哈萨克”意为“战士”,或“白色的天鹅”。“阿肯”是哈萨克族人对本民族游唱诗人的尊称。被尊为阿肯的人,是歌手中的优秀者,是能即兴歌咏的诗人、是弹奏冬不拉的高手;是草原上受爱戴的民间艺术家。阿肯主要...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