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到底有多么厉害?临死前耍了个小伎俩
熟读汉末三国历史,诸葛亮是蜀汉的一代贤相,更是刘备托孤的老臣,刘禅依赖的柱石。关于他的传闻,只能用智慧超群来形容,自从追随刘备之后,可以说为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六出祁山,也是为了匡扶汉室的忠心,无奈诸葛亮最终还是逃不过宿命,病逝五丈原。那么诸葛亮为什么临死之前要设计杀魏延呢?而且还是耍了个小伎俩。
杀魏延,历史上给出的定论是魏延谋反,随着近几年历史学家的考研,其实,魏延根本就没有反意,而且关于魏延的个人形象问题,也完全不是小说《三国演义》中的描绘那样,一个长有反骨的人物。所以魏延谋反,这是三国时期的一大疑案,也是蜀汉最大的冤案。
网络配图
魏延的身份地位很高,在诸葛亮执掌政权时期,已经蜀汉军界第一人,官居征西大将军,再加上勇武不凡,尤其刘备的亲信大家,可以说除了诸葛亮,基本上就没有人能够驾驭得了他了。也正因为如此,才埋下魏延悲惨的父辈。
诸葛亮在世的时候,还要倚重魏延的勇武,对抗曹魏,故而对其非常信赖有加,但是诸葛亮死了,谁来驾驭魏延呢?聪明的诸葛亮自然就想到了这一点,再说诸葛亮生前就已经指定好了接班人,那就是蒋琬,“亮平生密指,以仪性狷狭,意在蒋琬”。这里就涉及到另外一个人物,叫杨仪,同样是诸葛亮北伐期间倚重的大臣,与魏延,一文一武。
最重要的杨仪和魏延完全的是水火不容,“唯杨仪不假魏延,延以为至忿,有如水火。”于是乎,诸葛亮想到一个小伎俩。《三国志》记载:临终前,诸葛亮召开了一个机密的榻前会议,参与会议的有杨仪、姜维、费祎等人,诸葛亮遗命.他死之后,不要继续北伐了,全部撤回蜀国,撤离的时分,让魏延断后,姜维次之。并且说:“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意即假如魏延不服从命令,你们不要管他,军队本人开拔。
这个榻前会议唯独少了当时军衔最高的魏延,这是为什么呢?诸葛亮撤军的计划魏延不知道,甚至根本就没有考虑魏延的想法,这不是诸葛亮的巧设下的伏笔吗?魏延是积极的抗曹分子,又怎么轻易的撤军了,当杨仪派费祎去问魏延是不是一起南下的时候,魏延说:“丞相死了,还有我呢,应该继续打下去,凭什么一个人就要废了蜀汉大业?!而且我魏延是什么人,凭什么给你杨仪断后?
网络配图
本来魏延和杨仪就水火不容,于是乎在这个时候,终于爆发了,杨仪觉得是个杀魏延借口,魏延也绝对是一个铲除杨仪的机会,两者互相争权,结果魏延在蒋琬、王平、杨仪、马岱的联合下败了下来,以谋反罪被杀。而这些人都是诸葛亮的心腹啊!
魏延是蜀汉中流砥柱的名将,诸葛亮为何临死之前就要设计干掉他呢?难道真是因为他反叛吗?当然不是,历史学家的见地认为魏延谋反实乃蜀汉的一次内讧,而且是由诸葛亮主导的。诸葛亮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有几点担忧:
网络配图
第一:魏延无人驾驭得了,诸葛亮病逝后,中央由蒋琬为首的荆州系,哪个是魏延的对手,一旦魏延掌权,基本上可以预想到后果的发生。
第二:魏延的军事路线。魏延从坐镇汉中开始,就有着自己的北伐军事方针,诸葛亮死后,料定他不会放弃北伐,他一定还要坚持打下去,而且是非常冒险的打法,这与一生谨慎的诸葛亮不一致。为了保护蜀汉,蜀汉的军队不能由魏延这个冒险分子来折腾,所以只能忍痛割爱了舍弃魏延了。
诸葛亮利用断后这个小伎俩,让魏延和杨仪起冲突,干掉魏延了。而杨仪最后的下场是“(杨)仪自杀,其妻子还蜀”,最后的得益者是诸葛亮的继承人蒋琬,看似坐镇后方,不动声色,其实暗中关心着前线格局的一举一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