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她男装驰聘沙场十余载,代父从军,无人识真容?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093
转发:0
评论:0
她男装驰聘沙场十余载,代父从军,无人识真容?,民族英雄自古以来不知道有多少,但是一提到“英雄”两个字,人们想到的首先会是男

  民族英雄自古以来不知道有多少,但是一提到“英雄”两个字,人们想到的首先会是男性,可是,谁又能说女子就不如男呢。木兰就是这么一个巾帼英雄,“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是《木兰辞》对木兰生活的一处特写。木兰原本只是一个当户织的小姑娘,为什么会成为我们现在所传颂的巾帼英雄呢,我们稍后再提,先来了解一下木兰的生活时代。

她男装驰聘沙场十余载,代父从军,无人识真容?

  木兰生活在北魏时期,历史上的南北朝时期战乱不断,统一、分裂交替频繁,木兰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成长起来的,由于时代的不同,生活环境的不和平,使木兰从小就有了看兵书的爱好。恰好木兰的父亲又是一名军人,父亲在了解到木兰的这一爱好后,便把木兰当成男孩来培养,意在让木兰能在那样的环境下生存。谁能料到,父亲的这一无意的培养,还为木兰成为巾帼英雄埋下了伏笔。

  北魏时期,为了平定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国家开始征兵,每家必须得有一名男子充军打仗。木兰知道,家里父亲已经年迈无法充军,她上没有哥哥,下有个年纪尚幼的弟弟,也没有能力去打仗,但是军书上有父亲的名字。无奈之下,她决定代父从军。

她男装驰聘沙场十余载,代父从军,无人识真容?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这是她在为出征做准备。做好准备后,与父母辞别,便从此开始了她长达十多年的军旅生活。当时有规定,女子不能参军,但为女儿身的她并没有暴露身份,反而在军队里表现的很出色,驰骋沙场十余年之久,屡建奇功。在她完成了抵抗侵扰的任务后,也并没有贪恋名利,而是提出回到家乡,孝敬自己的父母。

她男装驰聘沙场十余载,代父从军,无人识真容?

  当她换上女装后,与她朝夕相处的战友才终于知道:她是女人。“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便成了千古绝唱。由此,木兰的勇敢和她的纯朴的精神跃然纸上。这就回答了我们之前说的木兰为什么由一个当户织的姑娘变成了我们说的巾帼英雄的问题。

  千百年来,花木兰一直是我们尊敬的中国女性,她的故事世代传颂,她的精神永垂不朽,但是就是这样的一位巾帼英雄,我们对她的了解还远远不够,有关她的姓氏等问题还有待我们去考证,去探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代父从军花木兰
花木兰(412年-502年),北魏宋州(今河南商丘)人,巾帼英雄,花木兰的事迹流传至今,中国北方古代民族英雄,忠孝节义,以替父从军击败入侵民族而闻名天下,唐代皇帝追封为“孝烈将军”。应归功于《木兰辞》这一方民歌的绝唱。
· 北魏左辅长孙嵩代父从军累著军功
长孙嵩(358年—437年),其名为北魏道武帝拓跋珪所赐,代郡(今山西代县)人,南部大人长孙仁之子,南北朝时期北魏重臣、将领。长孙嵩年十四代父统军,累著军功,历任冀州、相州刺史、侍中、司徒。明元帝即位后,与奚斤等八人坐于止车门听理万机,世号“八公”。太武帝为太子时临朝监国,长孙嵩为左辅。太武帝即位后,进爵北平王,官至太尉,柱国大将军。太延三年(437年),长孙嵩去世,终年八十岁,谥号宣王。孝文帝时追录先朝功臣,以长孙嵩配祭宗庙。归附库仁长孙嵩宽厚儒雅,有气度。十四岁时,代替父亲长孙仁担任南部大人,统领军队。建国三十九年(376年),代国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去世,当时各部落反叛作乱,前秦皇帝苻坚趁机派兵攻灭代国,将代国分割为东西两部,分别由刘库仁和刘卫辰代掌部中事务,长孙嵩和元他等人率领部众归附刘库仁。归顺道武刘库仁之子刘显谋划发难时,长孙嵩率领旧部和乡党七百多家背叛刘显逃走,将要到达五原。当时...
· 代父从军花木兰原本姓朱不姓花
代父从军花木兰原本姓朱不姓花。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楚文化研究专家刘玉堂近日却语出惊人:花木兰其实不姓花,而是姓朱。据《楚天都市报》报道,刘玉堂撰文表示,《木兰辞》中木兰是无姓的,民间俗称“花木兰”是为突出其女性美。木兰其实姓朱,是西汉人,出生于今武汉市黄陂区姚集镇大城潭村。明人焦绂的《焦氏笔乘》中载:“木兰,朱氏女子,代父从征。今黄州黄陂县北七十里,即隋木兰县。有木兰山、将军冢、忠烈庙,足以补《乐府题解》之缺。”刘玉堂表示,称木兰为河南虞城人、陕西延安人的说法,是由于木兰故事作为历史事实与作为文学艺术表现对象,有着较大出入。
· 明余庆从军行
明余庆,字不详,隋代平原鬲(今山东平原北)人,明克让之子。生卒年均不详,约陈末隋初间前后在世。善为诗,仕隋官至司门郎。大业十四年(618),越王杨侗称帝,为国子祭酒,今存诗二首。现存诗作【咏死乌】暮空长罢噪,箭急不知惊;赖余琴里曲,犹有夜啼声。【从军行】三边烽乱惊,十万且横行。风卷常山阵,笳喧细柳营。剑花寒不落,弓月晓逾明。会取淮南地,持作朔方城。明余庆之《从军行》赏读新鸿工作室・王东三边烽乱惊,十万且横行。风卷常山阵,笳喧细柳营。剑花寒不落,弓月晓逾明。会取河南地,持作朔方城。明余庆的《从军行》虽然不比卢思道和杨素的军旅诗差,但他的名气、官位等可是比前两位差得太远了。《隋书》只是在他父亲的传后提到有关余庆的这么两句话:“子余庆官至司门郎。越王侗称制,为国子祭酒。”此处提到的那位越王杨侗原本是隋末战乱时的东都留守官,听说隋帝杨广被勒死,便在自己控制下的洛阳称起了皇帝,还自改国号为“皇泰”,...
· 探飞将军李广从军数十载为何一直难封侯?
《史记李将军列传》上记载,李广在孝文十四年(公元前166年)就从军击胡,依靠骑射无双的技术,开始了自己的职业军旅生涯。李广一生与匈奴作战四十多年,威震塞外,号称飞将军。无论是在当时还是今天,李广都是武帝时代除了卫青和霍去病以外最知名的汉朝将军。可是耐人寻味的是李广跟卫青和霍去病这两位少年得志的将军相比,实在是命运坎坷,勤勤恳恳拼杀了四十年到死都没有封侯。于是就有了“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的名句,成了后来中国式人才感叹生不逢时的公式和典故。网络配图有关李广难封的分析有很多版本。有研究管理学的学者说,跟汉朝的考核制度有关。据考证,汉朝封侯的标准是按照斩首匈奴的数量,也就是按人头的数量封侯。奖勤罚懒,多劳多得,这样的考核其实是因袭了秦朝的制度,听起来似乎是对大多数人都公平的制度。如果一个人养了一群猫来抓耗子,大概也只能用这种办法考核、奖励猫们。可是李广不是大多数,他名气太大,以剽疾迅猛、骑射精绝著...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