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汉和帝是如何智斗外戚,创造永隆之治的?原来是这样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686
转发:0
评论:0
汉和帝是如何智斗外戚,创造永隆之治的?原来是这样,汉和帝刘肇,东汉第四位皇帝。生于建初四年(公元79年),汉章帝刘炟的第四子,

  汉和帝刘肇,东汉第四位皇帝。生于建初四年(公元79年),汉章帝刘炟的第四子,生母为梁贵人,后来过继给皇后窦氏为继子。建初七年(公元82年),汉章帝废太子刘庆,立刘肇为皇太子。章和二年(公元88年),汉章帝逝世,刘肇即位,是为汉和帝。养母窦太后临朝称制。

  永元四年(公元92年),刘肇联合宦官扫灭窦氏外戚族,亲政后使东汉国力达到极盛,时人称之为“永元之隆”。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刘肇病逝于章德殿,时年二十七岁。谥号为:孝和皇帝。庙号穆宗,谥法曰:“不刚不柔曰和”。葬于慎陵。

  刘肇的生母梁贵人,是褒亲愍侯梁竦之女,建初二年(公元76年)入宫。建初四年(公元79年),生下刘肇。后被窦皇后诬陷,忧郁而死,窦皇后亲自抚养刘肇,视如己出。

  建初七年(公元82年)六月十八日,汉章帝废皇太子刘庆为清河王,改立刘肇为皇太子。

  章和二年(公元88年)二月三十日,汉章帝去世,皇太子刘肇即位,是为汉和帝,尊嫡母窦皇后为皇太后,因刘肇年幼,由窦太后临朝称制。

  窦太后把哥哥窦宪由虎贲中郎将提升为侍中,掌管朝廷机密,负责发布诰命;让弟弟窦笃任虎贲中郎将,统领皇帝的侍卫;弟弟窦景窦环均任中常将,负责传达诏令和统理文书。就这样,窦氏兄弟占据了皇帝周围的显要位置,掌握了国家政治的中枢。

  窦太后将政权统于自己一人之手,独断专横,强行决策。在讨论关于征伐北匈奴的大事时,尚书、侍御史、骑都尉、议郎等都极力上谏,甚至指责窦太后“奈何以一人之计,弃万人之命”,也没有挡住太后为袒护窦宪而出兵。重创北匈奴后,是否继续设立北单于,朝臣们坚决反对,但由于窦宪奏请设立,窦太后不顾大多数人反对,同意了窦宪的奏请。

  窦太后还把大批窦氏家族子弟和亲朋故友,擢任为朝官或地方官,从而上下勾结,专权放纵,报复打击,为所欲为。其弟弟窦景放纵奴仆,胡作非为,甚至白天也敢公然拦路抢劫,侮辱妇女,而“有司莫敢举奏”。

  窦氏为维护专权,安插了大量党羽,因此,朝廷上下多有附臣与亲信。当初,刘肇在长安召见窦宪,朝臣甚至议论称之“万岁”,尚书韩棱愤怒指责“礼无人臣称万岁之制”,才算止住了这场闹剧。这一方面说明窦氏权势的贵盛,另一方面也说明当时朝臣趋炎附势的风气。因而,汉和帝执掌政权后,立即清理窦氏残党余孽,太尉宋由因为窦氏党而被罢免,后自杀。其他亲朋故旧,凡是依仗窦家的关系而做官的,统统被罢免回家。

  窦宪还养了许多刺客,实行暗杀政策,谋害那些具有宿怨私仇持有不同政见、可能危害窦氏的人。在汉明帝永平年间,窦宪的父亲窦勋犯罪,韩纡审理此案,考实窦勋坐狱被诛。窦太后当政时,韩纡已死,窦宪即派刺客刺杀了韩纡的儿子,并带回他的首级拿到窦勋坟上祭奠。周荣为尚书袁安府吏,袁安上书言窦宪骄纵、窦景腐败、不宜立北匈奴单于等奏议,均出自周荣之笔。窦宪门客徐齮嫉恨他,并且当面威胁他。

  窦太后刚愎放纵,早已引起了一些正直朝臣的不满。他们不断上书进谏,有时甚至以死抗争,仅据《资治通鉴》统计,短短的近五年时间,大臣就针对各种问题上书十五、六次。

  窦氏父子兄弟同为九卿、校尉,遍布朝廷。穰侯邓叠和他的弟弟步兵校尉邓磊,母亲元氏,窦宪的女婿射声校尉郭举,郭举的父亲长乐少府郭璜等人,相互勾结在一起。其中元氏、郭举都出入宫廷,而郭举又得到窦太后的宠幸,他们便共同策划杀害刘肇。刘肇暗中了解到他们的阴谋。

  当时,窦宪兄弟掌握大权,刘肇与内外臣僚无法亲身接近,一同相处的只有宦官。刘肇认为,朝中大小官员无不依附窦宪,唯独中常侍钩盾令郑众,谨慎机敏有心计,不谄事窦氏集团,便同他密谋,决定杀掉窦宪。

  由于窦宪出征在外,怕他兴兵作乱,所以,暂且忍耐未敢发动。恰在此刻,窦宪和邓叠全都回到了京城。当时,清河王刘庆特别受到刘肇的恩遇,经常进入宫廷,留下住宿。

  刘肇即将采取行动,想得《汉书·外戚传》一阅。但他怕左右随从泄露,不敢让他们去找,便命刘庆私下向千乘王刘伉借阅。夜里刘肇将刘庆单独接入内室。又命刘庆向郑众传话,让他搜集皇帝诛杀舅父的先例。

  永元四年(公元92年)六月二十三日,刘肇临幸北宫,下诏命令执金吾和北军五校尉领兵备战,驻守南宫和北宫;关闭城门,逮捕郭璜、郭举、邓叠、邓磊,将他们全部送往监狱处死。并派谒者仆射收回窦宪的大将军印信绶带,将他改封为冠军侯,同窦笃、窦景、窦瑰一并前往各自的封国。刘肇因窦太后的缘故,不愿正式处决窦宪,为他选派严苛干练的封国宰相进行监督。窦宪、窦笃、窦景到达封国以后,全都强迫命令自杀。

  汉和帝刘肇成功夺回政权,再现了汉宣帝刘询诛霍禹的故事。

  在一举扫平了外戚窦氏的势力后,刘肇开始亲政,白日临朝听政,深夜批阅奏章,从不荒怠政事,故有“劳谦有终”之称。

  刘肇当政时期,曾多次下诏赈济灾民、减免赋税、安置流民、勿违农时,并多次下诏纳贤。在法制上,也主张宽刑,并在西域复置西域都护。

  汉和帝十分体恤百姓疾苦,多次下诏理冤狱、恤鳏寡、矜孤弱、薄赋敛,告诫上下官吏,反省造成天灾人祸的自身原因。汉和帝永兴元年(公元105年),垦田面积达732万多顷,为东汉之最,户籍人口达5325万多人。刘肇亲政后使东汉国力达到极盛,时人称为“永元之隆”。

  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十二月二十二日,汉和帝病死于京都洛阳的章德前殿,时年二十七岁。刘肇驾崩后,他出生仅一百余日的儿子刘隆继位,改元延平,是为汉殇帝。延平元年(公元106年)三月初五日,葬刘肇于慎陵(位于今河南孟津),上庙号为穆宗,谥号孝和皇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清代小说家李渔是如何防盗版的呢?原来是这样
顺治八年(1651年),暂居于南京的李渔完成了自己的第一部传奇大集《怜香伴》。根据以往的经验,李渔断定这本书一旦付梓上市,立刻会引来无数非法书商的猖獗盗版,到时候,自己呕心沥血熬出来的成果,又只能是在为他人做嫁衣!虽说遭盗印后可以状告那些无良书商,但自己必然也要遭受损害,而且盗版商远不止一两家,要一家家地找出来对簿公堂,既费时又费力,这对于惜时如金的李渔来说,是极不愿意看到的事情!怎么样才能避免这种事情发生呢?李渔坐在房间里,整整想了一个晚上。第二天早上,李渔挥笔写了一份诉状,并装束一新,接着便对家人众仆说要去南京府衙告状。家人忙问他发生了什么事,李渔回答说:“昨日我有一批新书从兰溪老家运往南京,不料刚一进入南京地界就被强盗劫去了。遭遇这种事情,我岂能不去衙门报案?”家人众仆人一听,可吓坏了,这哪儿跟哪儿啊?在房间里坐了一个通宵想法子,该不会脑筋用过头想傻了吧?先不说你在这一年里根本没有回...
· 明初的“洪武之治”持续了多久?史上是如何评价“洪武之治”的
朱元璋在公元1368年称皇帝,一直使用洪武的年号,直至朱元璋去世的1398年为止。朱元璋统治期间的这段时间在历史上被称为“洪武之治”,洪武之治是哪一年?其实洪武之治不是哪一年,而是一个时期,是指从1368开始一直到朱元璋去世的1398年这段时期,这段时期长达三十年之久。朱元璋画像朱元璋是元朝末年起兵抗元的农民起义军的领袖,早年曾经是一位贫苦的农民,深刻的经历了元朝末年平民百姓的那种水深火热的生活境况,所以对贪官污吏有着天然的仇恨。后来参加了郭子兴的起义军,屡立战功,于是获得了提升,逐渐的成为了一方将领,在战争中逐渐的壮大起来,1368年正月,朱元璋在应天府称皇帝,开启了明朝三百余年的统治时期,也开始了为期三十余年的洪武之治。朱元璋称皇帝之后逐渐平定了各方,将元统治者驱逐到了北方草原上,之后朱元璋吸取了元朝统治者的教训,为了缓和阶级矛盾,与民休息,朱元璋大力的惩治贪官污吏,并且将所有的权利都...
· 包公原来是这样的——包公如何理财
包公在写给宋仁宗的奏章中说过:“今之总邦计者,内则三司使,外则转运使。当此财用窘乏之际,居职者尤宜佥求才杰之士,俾之兴利除害,庶几可济。”(《孝肃包公奏议·请选内外计臣》)掌管大宋财政的是三司使和转运使,三司使管中央财政,转运使管地方财政。现在开支浩大,国库空虚,三司使与转运使至关重要,尤其需要选拔杰出的人才来担任。朝廷要放开手,让这样的人才来改革财税,开源节流,解决财政赤字。包公屡任转运使,后任三司使,既管过地方财政,也管过中央财政,他自己算不算“兴利除害,庶几可济”的“才杰之士”呢?我们可以看两个例子,一个是包公在圈地养马方面的“兴利除害”,另一个是他在食盐专卖方面的“兴利除害”。先说养马制度。1942年北京琉璃厂出售的套色版画《摇钱树》。日本早稻田大学风陵文库藏本宋朝与辽国交战,在军事上不占优势,太祖太宗总结教训,认为马不如人。也就是说,宋朝马匹太少,战马更少,用自己的步兵跟人家精锐...
· 明朝的外戚为什么从来没有专权过呢?原来是这个原因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外戚”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外戚”也叫“外家”、“戚畹”,专指古代帝王的母族、妻族。这些人活跃在历史舞台,往往是与“干政”联系在一起的,他们通常利用皇帝年幼把持朝政大权,一些外戚不但干政擅权,有的甚至改朝篡位,比较典型的有西汉末年的王莽、隋朝的杨坚。据《汉书·外戚传》:“夫女宠之兴,由至微而体尊,穷富贵而不以功,此固道家所畏,祸福之宗也。序自汉兴,终于孝平,外戚后庭色宠著闻二十有余人。然其保位,全家者,唯文、景、武帝太后及邛成后四人而已……其余大者夷灭,小者放流,乌噱!鉴兹行事,亦已备矣。”由此可见,外戚干政不是什么好事。这种现象不独汉朝有,之后的唐朝、宋朝,都出现过外戚干政的现象,不但令皇帝头痛不已,那些干政的外戚,多半又是些坏蛋,好事不做,专干坏事,仿佛天生就是为了的。鉴于历史教训,所以明太祖朱元璋立国后,就开始制定相关制度,从源头上防止外戚干政现象的出现。据《...
· 汉和帝如何创建永元之隆他是如何一步步进行的
汉和帝刘肇,东汉第四位皇帝。生于建初四年(公元79年),汉章帝刘炟的第四子,生母为梁贵人,后来过继给皇后窦氏为继子。建初七年(公元82年),汉章帝废太子刘庆,立刘肇为皇太子。章和二年(公元88年),汉章帝逝世,刘肇即位,是为汉和帝。养母窦太后临朝称制。永元四年(公元92年),刘肇联合宦官扫灭窦氏外戚族,亲政后使东汉国力达到极盛,时人称之为“永元之隆”。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刘肇病逝于章德殿,时年二十七岁。谥号为:孝和皇帝。庙号穆宗,谥法曰:“不刚不柔曰和”。葬于慎陵。刘肇的生母梁贵人,是褒亲愍侯梁竦之女,建初二年(公元76年)入宫。建初四年(公元79年),生下刘肇。后被窦皇后诬陷,忧郁而死,窦皇后亲自抚养刘肇,视如己出。建初七年(公元82年)六月十八日,汉章帝废皇太子刘庆为清河王,改立刘肇为皇太子。章和二年(公元88年)二月三十日,汉章帝去世,皇太子刘肇即位,是为汉和帝,尊嫡母窦皇后为...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