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该怎么看待王翰的《葡萄美酒夜光杯》,是豪装还是悲伤?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072
转发:0
评论:0
该怎么看待王翰的《葡萄美酒夜光杯》,是豪装还是悲伤?,唐朝,以岑参、高适等人为首开创的边塞诗派名噪一时。特别是在唐玄宗时期,由于边

  唐朝,以岑参、高适等人为首开创的边塞诗派名噪一时。特别是在唐玄宗时期,由于边塞战争的逐渐增多,边塞诗也越来越受到欢迎和重视。

  其中,唐朝诗人王翰曾多次远赴边疆,写下了许多边塞诗,尽管流传下来的极少,但是一首《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就足以奠定他在边塞诗派以及唐朝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该怎么看待王翰的《葡萄美酒夜光杯》,是豪装还是悲伤?

  一、王翰其人

  “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这是杜甫的两大心愿。一个连诗圣杜甫都梦寐以求,希望与他做邻居的人,可想而知,他的人格魅力应该是不差的。

  王翰自幼聪颖过人,才智超群,行为豪放,不拘小节。唐睿宗景云年间中进士,这时他大概也就二十多岁,可谓少年得志。并州刺史张嘉贞十分欣赏王翰,两人经常往来。

  王翰后来经常到边塞地区任职,因为豪放不羁,不拘泥于礼节,混迹于行伍之中,与当地的军官和士卒关系都很好。他借此也得以明白戍守边疆的将士们的酸甜苦辣,所以,他写的诗歌都能准确反映将士们的真实生活和心声。

  二、葡萄美酒夜光杯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短短四句诗,却是言有尽而意无穷。

  早在西汉时期,由于“丝绸之路”的开通,中亚、西亚甚至更远处的欧洲、非洲的一些特产就逐渐流入中国,这其中就有葡萄。葡萄,在汉朝时又称葡桃、蒲桃,原产于西亚。在唐朝时,葡萄已经在我国西部,特别是今天的新疆一带广泛种植,不仅直接使用,还用来酿酒。后世著名的新疆葡萄酒,在唐朝时就已经有了。

  (1)“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是一种无限的豪情

  营房内外,葡萄酒倒进了夜光杯,正要饮用呢,忽然用来替代号角的琵琶声大作。这是有敌情啊!多么扫兴啊!正要开饮美酒,敌情报来!此时,营房内外有人已经喝醉,倒在了沙场之上酣睡。不要笑话他们贪杯,自古以来出征的人能有几个活着回来的呀!?

  有酒就喝个痛痛快快,有肉就吃个饱饱满满,有敌就杀他个干干净净!

  戍守边疆的将士们,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聚会吃喝时畅快淋漓,高歌一曲时潇潇洒洒,一上战场就拼命杀敌卫国。这无限的豪情令人感动、令人钦佩、令人致敬!

  (2)“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是一种难言的悲怆

  有酒了,痛痛快快喝醉,躺在沙场之上酣睡,暂时忘却了边塞生活的苦累和乏味,也将对故乡亲人的思念带进了梦乡。

  俗话说“吃饱不想家”,是真的吗?未必吧。将士们别家远来这荒凉之地戍守,怎会不思念家中的父母妻儿呢?可是,思念又有什么用?将士们,尤其是处在基层的普通士卒,往往都是“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少年从军,老年而归,家中几十年来发生的变化,自己还能适应吗?回家后,家人还有吗?即便有,他们还能认出自己吗?奔赴战场,生死难料,每一战总有战友牺牲,自己能活到什么时候,怕谁也说不准。如此,那就“今朝有酒今朝醉”吧。戍守边塞的悲怆与愁苦,让其都在酒中溶解掉吧。

  清朝徐增撰著的《而庵说唐诗》给予此诗高度评价:“葡萄美酒一顿,夜光杯一顿,欲饮一顿,琵琶马上催一顿,醉卧沙场一顿,君莫笑一顿,凡六顿。古来征战几人回则方挫去。夫顿处皆截,挫处皆连,顿多挫少,唐人得意乃在此。”认为此诗是唐朝边塞诗中最为“得意”之作,特别是其中的几个“顿”,抑扬顿挫之妙,写作手法值得推崇与学习。

  总之,这是一首非常值得细细品味的边塞诗,它有豪迈、有豁达、有奔放,也有苦、有痛、有悲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葡萄美酒夜光杯古人喝酒用的夜光杯啥样子?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伴随着军帐中将士们铿锵的吟唱,一只盛着葡萄酒的夜光酒杯开启了它关于前世今生的回忆。它的曾经是与酒相伴的漫长而悠远的故事。远古时期,那时候的酒还不是液体,而是一种未经过滤的酒醪。与其说是饮酒,不如说那时候的人们都是在食酒。所以,那时候的人们都用普通的食具来盛酒。到了新石器时代,也就是约六千年前的大汶口时期,人们渐渐学会了怎样把酒中的糟粕捞出来,酒也渐渐的发展成为略浑浊的液体,所以盛酒用的器具也从碗、钵发展成了杯子。现在已确认人工史前的酒杯从材质上分为陶器和漆器,而不同地区的酒杯形状也不尽相同。比如出土于山东一代的酒杯以蛋壳黑陶高柄杯和带盖高柄杯为代表。而中原地带则以单柄杯、高领樽为代表。(图)蛋壳黑陶高柄杯这些产于石器时代,无论是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亦或河姆渡文化大汶口文化遗址中,都曾有过陶制杯。不过,在酒杯的记忆深处,最让人...
· 流鼻血是该仰头还是该举手?
干燥引起的鼻部出血,处理方法比较简单。很多地方流传的风俗习惯就是流鼻血时把头仰起。其实,这种方法不但不利于止住鼻血,还会使鼻血倒流至咽喉、食管、气管和胃,引起不适、恶心;鼻血流过多的患者还会把吞入的血液呕吐出来;不停俯身和仰起头,更会增加鼻腔出血。也有人提出控制鼻出血必须举起对侧手,认为举对侧手会引起人体神经兴奋从而有助收缩血管。这种说法看似有道理,但是仔细推销就会发现,举手动作对止鼻血作用影响甚微。首先,人鼻腔的粘膜血管收缩受交感神经控制,属内脏神经系统,不受人意志的控制,而上肢的的动作受臂丛神经的控制,属脊神经,受人意志的影响。所以,这种单纯的举手运动并不能引起人体交感神经的变化,也没有使人体血管收缩的功能。轻微低头最靠谱其实,人们在流鼻血的时候,正确的做法是轻微低下头,让鼻血从鼻孔里流出,接着用大拇指和食指紧捏鼻翼出血部5分钟,力度以鼻子基本没有出血为宜。5分钟过后若感觉鼻血基本停止...
· 扈氏囊匣:古物“豪装房”豪的飞起!
· 勤政敬业的雍正到底是该褒还是该贬?为什么老是被黑?
勤政敬业的雍正到底是该褒还是该贬?为什么老是被黑?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清朝最辉煌的就是康雍乾盛世,在这个盛世的三个皇帝排名,贡献最大的是康熙,其次是雍正,最差就是乾隆了。雍正有两个特别突出的特点,一是勇于改革,二是勤政敬业。康熙施政宽仁,特别是在康熙的晚年,吏治腐败是非常严重,如果再这样下去,大清朝就有可能会完蛋,至于盛世,更别提了。于是雍正进行了大胆改革,割除康熙朝的积弊,这才使得大清朝重新恢复活力,这对盛世的出现也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雍正在位十三年,虽然时间不长,但是他在位期间,处置各种题本有192000多件,相当于平均每年是14700件,雍正亲自批阅奏折有41600件,有的批语就长达1000字,这简直比奏折还长,雍正在奏折中的批语合计为1000多万字,雍正还把其中7000多份装订成册,编成了《雍正朱批谕旨》,摞起来就足有半米厚,雍正每天早早地起床处理朝中事物...
· 被明成祖朱棣诛十族的方孝孺是该夸还是该贬
方孝孺出生在洪武年间的一个普通官员家庭,父亲方克勤是一名奉公守法的官吏,在《明史·循吏》中自有传记。方孝孺的幼年自然也同其他神童一样,聪慧过人。史记方孝孺年幼时机警敏捷,两眼炯炯有神,每天读书超过一寸厚。乡亲们称他为“小韩愈”(唐宋八大家之首)。成年后跟着宋濂学习,宋濂门生中的知名文人都不及他。就连前辈胡翰、苏伯衡也自认不如。方孝孺轻视文辞写作的学问,常以宣明仁义治天下之道、达到时世太平为己任。网络配图洪武十五年(1382年),因吴沉、揭枢的推荐,被朱元璋召见。朱元璋欣赏他举止庄重严肃,对皇太子朱标说:“这是一个品行端庄的人才,你应当一直用他到老。”随后按照礼节送他回家。后来,被仇家连带举发,逮捕到京,朱元璋在案卷上看到他的名字,便释放了他。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又因为别人的推荐被召到宫廷。朱元璋说:“现在还不是任用方孝孺的时候。”授予其汉中教授之职,每天给众儒学生员讲学,毫不倦怠。...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