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里柯的创作风格是怎样的?契里柯的生平简介
乔治·德·基里柯(Giorgio de Chirico,1888—1978)出生于希腊。父母亲是意大利人。父亲是铁路上施工的工程师。曾在希腊和德国工作。契里柯早年在雅典学素描,后又在雅典工艺学院学了四年绘画。父亲去世后,全家迁居慕尼黑。契里柯还有一个弟弟,阿尔贝托·萨维尼奥是学习音乐。契里柯主要在慕尼黑受到最初的美术教育,对德国世纪末画家斐克林、克林格尔等人的作品深为喜爱。同时,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和他对绘画艺术中表现直觉、幻觉和潜意识意象的研究,对于人类感情现象的研究,在德国画家中的影响是十分广泛的。契里柯对于在慕尼黑出现的表现主义绘画虽然持容忍态度,但自己并不追随这种作风。对于他走上形而上绘画的决定的因素,乃是叔本华和尼采的哲学。他们对人的理性世界的探讨给予契里柯以有力的启发。尼采著作中对都灵广场上的拱形建筑物和它们投下的长长的阴影这种幻景式场面的描写,给青年契里柯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1915年,他把这印象画成了《都灵的沉寂》和《一条街的忧郁与神秘》。在以后的许多作品中,他总是离不开广场、拱门、长长的投影。如《占卜者的报酬》、《不安的旅程》、《扰乱人心的艺术女神们》等等。
契里柯认为:“形而上的艺术,表面上十分宁静,但给人的感觉却像是在宁静中会有什么事情要发生。”他以人体模型、器具、几何体组合画面,借此描绘谜样般的孤寂世界,像冥想中内在的风景画。《令人不安的缪斯》是其代表作之一。他在30岁即已完成他大部分的形而上作品,并从此时期开始发展复古精神,孜孜于古典绘画的重新呈现。在《论形而上艺术》中,他谈到:“虽然梦是一种很奇特的现象,有无可解释的神秘感,然而,更难以解释的是我们心智赋予某些生活的物质与观点的神秘和外观。就心理而言,发现物体神秘是大脑异常
的征兆,并和某种精神错乱有关。但是,我相信这种反常的时刻在每个人身上都可以出现,而这如果发生在有创作才华或灵感的人身上,那就越发幸运了。艺术是那致命的网,像捕捉神秘的蝴蝶一样,在活动中捕捉住这些一般人因物质和分心而没有觉察到的时刻。”他也经常说,他在天花板上可以看到黄道12宫图,可以与鬼魂交谈。无独有偶,他给他的好友诗人阿波利奈尔创作的几幅画上,都有躯体或头部被子弹打穿的痕迹。几年后,阿波利奈尔服役参战,果真被子弹击中。由此,契里柯似乎让自己的预言天赋有了实际的例证。
1911~1920年间,契里柯、卡洛·卡拉、乔尔乔·莫朗蒂等人,在意大利北部城市弗拉拉(一译费拉拉Ferrara)共同创立了"形而上"绘画流派。 这个画派,确切地说,是一种观察方法,不是一种形式风格。当时,卡拉已接受契里柯的画法影响。1917年1月,两人都因神经失常而被送入弗拉拉军队医院,于是成了一对知交。加上常来医院探望的契里柯的弟弟、诗人与音乐家阿尔贝托·萨维尼奥,三人谈得十分投机。他们便设想了一个形而上画派(Scuola metafisica) 的纲领。他们的目的,约略而言,是描绘一些被哲学的幻想所强化的形,通过物体在"非现实"的背景上并置,以传达一种引人深究的神秘感。作品的表现十分丰富,但荒诞离奇,给观众留下的印象是焦虑和不安。它对本世纪20年代产生的超现实主义绘画以强烈的影响。
在20世纪美术史上契里柯尤其是一位褒贬不一的人物。从1910年至1919年的青年时代,契里柯曾经创作扰乱观赏者的心绪、使人感到莫名其妙的都市广场七者拱顶商店街的绘画。那里摆放着雕像或者光滑的人体模型。而这种极具独创性的“形面上绘画”刚刚得到巴黎前卫派的无上赞美,契里柯却马上转变了方向,宣告古典的节制性和传统性技法的重要性,令其支持者不知所措。其后,契里柯不仅复制古代巨匠的作品,批评现代艺术,还不断改变自己的绘画风格。因此,很多专家开始相信,契里柯已经倒退到艺术的保守主义,应予肯定的作品只是其初期的形而上绘画。但是,随着岁月的流逝,从他去世的1978年前后开始,批评家们注意到契里柯所有作品中贯穿着的独特要素,显示出恢复对其予以肯定的迹象。尽管如此,围绕契里柯的争论现在仍在继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