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郭子仪和李白的友情:在性命忧关的时刻互相挽救了彼此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84
转发:0
评论:0
郭子仪和李白的友情:在性命忧关的时刻互相挽救了彼此,提到唐朝的安史之乱,就不得不提到唐玄宗、杨贵妃和安禄山,然而除了他们几位主角

  提到唐朝的安史之乱,就不得不提到唐玄宗、杨贵妃和安禄山,然而除了他们几位主角之外,郭子仪的生平经历也值得研究,他一手平定安史之乱,让唐朝重回轨道,他比后世明朝的王阳明和清朝的曾国藩功劳还要大,而且结局还要更加幸福完满,都说功高震主,那么郭子仪是如何做到的呢?

image.png

  让我们先简单了解一下郭子仪的一生。郭子仪出生于陕西华县,武状元出身,历经唐玄宗、唐肃宗、唐代宗和唐德宗四朝。宦海沉浮之间,他平定安史之乱,又平定吐蕃的入侵,被称为挽救大唐、再造皇室的擎天柱,更加难能可贵的是他活到了八十五岁,这在医疗不发达的古代封建王朝,很不容易。

image.png

  《旧唐书》列传中对郭子仪评论称赞道:“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侈穷人欲而君子之不罪。富贵寿考,繁衍安泰,哀荣始终,人道之盛,此无缺焉。”意思是郭子仪这一生,简直是奇迹,权倾朝野却不受人猜忌,功高却不震主,而且还备受尊重信任,安享晚年。关于郭子仪的历史功绩,自不必赘言,而他和大诗人李白之间也曾发生过一段令人品味的故事。

  唐朝另一位大诗人杜甫也曾专门写诗赞扬二位,杜甫写到“武有郭子仪,文推李太白”,足可见诗圣对这两人的推崇。公元735年,扬名天下的李白正作客并州,和好友喝酒谈兴。当时唐朝还处在开元盛世,安禄山还没有发动安史之乱。李白参阅并州军防时,遇到了正要被军法处置的郭子仪。李白见到郭子仪时,心中大吃一惊,对众人说:“此壮士目光如火照人,不十年当拥节旌。”这位壮士潜力无穷,不出十年,就是一人之下的重臣,并请求为其开脱刑罚。

  果然,历史验证了诗仙李白的判断,郭子仪在唐朝危难之际,迅速率军平定天下。后来李白专门写诗给郭子仪,叫《战城南》,也就是后人所熟知的《从军行》——“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回。”诗仙的吹捧本领一流,这首诗很直接地表现出郭子仪的大将风度和军事智慧。

image.png

  李白给予郭子仪的恩情,郭子仪一直铭记在心,而且郭子仪显然是知恩图报的人。公元757年,李白因拒绝太子李亨请求,到永王那讨生活。结果永王发动兵变,谋反牵扯到李白。已经登基成为皇帝的李亨,想杀掉李白。已经做到安西军副元帅的郭子仪,抛开身家性命不要,以辞官为由,才得以挽救了诗仙李白的性命。

  人生在世,变幻莫测。在最初,李白在救郭子仪之前肯定没想到让郭子仪报答,也没有预料到自己数十年后遭遇杀身之祸时,正是这个自己多年前无意救助的壮士挽救了自己的性命。历史就是如此巧合,两个在各自不同领域的名人,却在自己性命忧关的时刻遇到了彼此,也互相挽救了彼此。足可见,作为普通人,要善待身边的一切人和物。而郭子仪能安度一生,这种知恩图报、宽容大度和心思缜密的德行风范也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这位大臣在关键时刻救了大明却为何被皇帝杀害?
今天一说起于谦,人们多半首先想起的是郭德纲身边的谦哥,但熟悉历史的人应该知道,明代历史上曾经有一位著名的英雄人物于谦,他在明朝面临生死存亡之际,几乎以一人之力扭转乾坤,救国家于水火之中。然而,尽管立下了盖世功勋,于谦的结局竟然是被皇帝冤杀,留下了千古遗恨。今天历史君带大家重返现场,条分缕析,来看看这一千古冤案究竟是怎么发生的。说到这个故事,就不能不提到明英宗朱祁镇。这个皇帝想必大家也很熟悉,就是前段时间热播的《女医明妃传》的男主角。简单来说,这人是个好男人,但不是什么好皇帝,特别是容易被身边的小人蛊惑。网络配图公元1449年,明英宗在太监王振的怂恿下御驾亲征攻打瓦剌,却因为用兵不当,酿成“土木堡之变”,遭瓦剌俘虏。此役对于明朝的打击极其巨大,瓦喇在土木堡消灭了明朝三大营的五十万军队,阵亡名单中包括太师英国公张辅,成国公朱勇、兵部尚书邝埜,户部尚书王佐等数十人,也就是说整个大明的中枢机构几乎...
· 这位大臣在关键时刻救了大明为何被皇帝杀害?
今天一说起于谦,人们多半首先想起的是郭德纲身边的谦哥,但熟悉历史的人应该知道,明代历史上曾经有一位著名的英雄人物于谦,他在明朝面临生死存亡之际,几乎以一人之力扭转乾坤,救国家于水火之中。然而,尽管立下了盖世功勋,于谦的结局竟然是被皇帝冤杀,留下了千古遗恨。今天历史君带大家重返现场,条分缕析,来看看这一千古冤案究竟是怎么发生的。说到这个故事,就不能不提到明英宗朱祁镇。这个皇帝想必大家也很熟悉,就是前段时间热播的《女医明妃传》的男主角。简单来说,这人是个好男人,但不是什么好皇帝,特别是容易被身边的小人蛊惑。网络配图公元1449年,明英宗在太监王振的怂恿下御驾亲征攻打瓦剌,却因为用兵不当,酿成“土木堡之变”,遭瓦剌俘虏。此役对于明朝的打击极其巨大,瓦喇在土木堡消灭了明朝三大营的五十万军队,阵亡名单中包括太师英国公张辅,成国公朱勇、兵部尚书邝埜,户部尚书王佐等数十人,也就是说整个大明的中枢机构几乎...
· 郭子仪与唐代大诗人李白有关系吗?郭子仪和李光弼又是什么关系?
郭子仪和李白,两位都是唐朝时期非常著名的历史人物。不论是在当时,还是现在都名声响亮。不过这两个虽然都获得很高的成就,但是却并不是同一个领域的人物。郭子仪是唐朝名将,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为维护唐朝的完整和统一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他的功绩之大,甚至被唐皇尊为“尚父”,被称为对唐朝有再造之恩的人物。李白,这位大人物其实都不用我们介绍。但凡是上过九年义务制教育,如果再夸张一点的,但凡是中国人都不可能不知道他。就连一些对汉族文化十分感兴趣的外国人,对于李白都有一些了解。这位浪漫主义的诗人,是唐诗最高成就的一个代表人物,被学者们尊为“诗仙”。其飘逸洒脱,极具浪漫主义色彩的诗句,让历朝历代的文人都为之向往而赞叹。一个是鼎鼎大名的将帅,一个是声名赫赫的诗仙。这两个看似八竿子打不着的人物,是否存在着什么关系?如果有关系的话,又会是什么关系呢?郭子仪和李白还真有联系,虽然两人涉足的领域不同,但是却处在同一个时...
· 杜甫,李白:政治与友情
天宝三载(公元744年),李白离开了长安,开始了以梁园为中心的漫游生活。这一年夏,唐代诗坛上的两颗巨星相逢了,李白在洛阳遇见了比他小11岁的杜甫,这是史上的千古佳话,闻一多先生在写到李杜这次会面时说:“我们该当品三通画角(一种古乐器),发三通擂鼓,然后提出笔来蘸饱了金墨,大书而特书。因为我们四千年的历史里,除了孔子见老子(假如他们是见过面的),没有比这两人的会面,更重大,更神圣,更可纪念的。”他们一见面就结成了亲密的友谊,过“醉舞梁园夜,行歌泗水春”的愉快生活。他们就这样在一起慷慨高歌了几个月。李白与杜甫在兖州分别的时候,还希望有“何时石门路,重在金樽开”的重逢的日子,不料这竟从此成了他们的永诀。二人分别以后,杜甫异常怀念李白,写下了不少名篇。杜甫现存诗集中涉及到李白的诗就有《赠李白》、《饮中八仙歌》、《梦李白二首》、《昔游》、《春日忆李白》、《冬日有怀李白》、《天末怀李白》等14首之多...
· 为何说李白的忧愁比最忧国忧民的杜甫还要多?
众所周知,唐朝历史上最忧国忧民的诗人非杜甫莫属,那为何小编今天要挑战大众的认知,说李白的忧愁其实比他还要多呢?我们慢慢看来便知了。网络配图我们都知道李白有一句诗“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一般的读者都会认为,这是李白惯用的夸张手法,并非他真实生活的写照。那么事实果真如此吗?其实在小编看来,这夸张的背后是有其现实依据的。李白和杜甫二人,在仕途上的失意,政治理想的幻灭,可以说是差不多的。但在身世来历、婚姻家庭等方面,李白显然比杜甫要郁闷得多:杜甫出身名门,家族谱系清晰可考,其十三代祖先是名垂青史的杜预,祖父杜审言则是天朝著名的诗人,父亲做过县令,母亲是当时望族清河崔氏的闺秀。我们再来看李白,虽说他自称是王族之后,但实际上并没有确凿的证据,他甚至还有可能是胡人。父亲“李客”,据说是由西域移民到四川江油时看见李树而随口以“李”为姓氏,因为异族远来而取“客”为名。网络配图杜甫明谋正取的是弘农杨氏,双...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