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太平天国的军师李世贤,二破江南大营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87
转发:0
评论:0
太平天国的军师李世贤,二破江南大营,太平天国后期的军事领袖经常被提及的有两个:英王陈玉成和忠王李秀成。和他們相比

  太平天国后期的军事领袖经常被提及的有两个:英王陈玉成和忠王李秀成。和他們相比,在很多史书上李世贤更像是一个跑龙套的。要么略过不提,要么一笔带过。实际上,无论是朝中地位还是手里掌控的地盘和军队,他都是太平天国军事领袖中的第三号人物。如此重要的角色偏偏名气又很低,这让李世贤身上带着一丝神秘。

image.png

  三号人物二破江南大营

  李世贤生于1834年,广西藤县人,是李秀成的族弟。1851年,萧朝贵和韦昌辉的部队经过藤县时,二李一起加入太平军。光凭着走出了陈玉成和李氏兄弟,藤县都该被太平天国封个“革命老区”。

  李世贤在太平天国前期的事迹很模糊,只知道他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军官。1856年的天京事变,太平天国功臣宿将折损殆尽,但这也给了年轻人崭露头角的机会。之前已经脱颖而出的陈玉成和李秀成当上台柱子,李世贤也在李秀成的提拔和扶持下成了芜湖的守将,力保天京粮运。两人约好,哥哥在江北、弟弟在江南,互为掎角。1858年7月,洪秀全设立五军主将制,李世贤被任命为左军主将,进入太平天国的最高统帅层。位次排在蒙得恩、陈玉成、李秀成之后,韦昌辉的弟弟韦俊之前。仅就军事方面来说,蒙得恩没什么实力、唯洪秀全意志是从,李世贤此时实际上是太平军的第三号人物。但他更多充当着李秀成的战略助手的角色。

  直到1858年12月,李世贤在芜湖东南的湾沚困住了清浙江提督邓绍良,他以一军之力先是歼灭总兵戴文英的五千援兵,第二天全歼邓绍良部七千余人,整个皖南震动。调集多路人马以多打少本是太平军的风格,但这次李世贤孤军奋战以一打多,算是相当漂亮的一场歼灭战。也正是这场战役,李世贤才让人看到了他独当一面的能力。

  洪秀全在天京事变后曾宣布永不封王,但1859年族弟洪仁玕自香港来天京后,被他封为干王。为了平息诸将的不服,陈玉成、李秀成也先后被封为英王、忠王,大概在当年的11月,李世贤晋封为侍王。都说太平天国后期封王滥,有“王爷遍地走、小民泪长流”之说,但在此时王爷还比较值钱,是太平天国官方认定的“上帝家庭”成员。洪仁玕、已经出走的石达开、陈玉成、李秀成、李世贤、蒙得恩、杨辅清、林绍璋八王被洪秀全称为“胞”,诏书上称呼为玉胞、秀胞、贤胞等等,同时让幼天王叫他们“叔”。天京事变前能被洪秀全叫“胞”的也就东、西、南、北、翼五王。

  1861年1月底,李秀成从天京跑到了芜湖,此时清军江南大营已经在天京外围挖了一条长壕,李秀成此行的目的就是和兄弟商量如何解天京之围。商量的结果是李秀成定下“围魏救赵”的计策——佯攻杭州,吸引江南大营分兵,然后急速回师解围。执行奔袭杭州任务的自然是李秀成和李世贤的部队。

  在东进浙江的过程中,二李配合极为娴熟,时而分兵,让清军摸不准他们的真实意图,时而合兵一处,并力大破清军,经常是李秀成正面强攻,李世贤迂回敌后。3月3日和4日,两人三仗连捷,直指重镇湖州。二李决定分兵,李世贤攻打湖州,李秀成从小路突袭杭州。

  3月7日,李世贤抵达湖州城外,这也是他第一次到浙江。他在城下大造攻城器械,让清军终于做出错误判断——太平军主攻方向是湖州,派军增援。李世贤的佯攻成功吸引了清军的注意力,导致李秀成率军到达杭州城外时,清军还蒙在鼓里。从围城到破城,李秀成只用了9天。咸丰皇帝震怒,命钦差大臣和春发兵救援浙江,这样,江南大营七万人有五分之二不是在浙江就是在去浙江的路上。

  李秀成在杭州呆了六天后主动撤出,李世贤大放烟雾,他满世界求购习走山路的骡马,制造将由西川岭北取宜兴的声势,又大举砍伐竹林制作竹排,制造驶入太湖北上苏州的假象。浙江清军又没头苍蝇似的往湖州集结。李世贤看出清军有将他合围的态势,跳出逐渐收紧的包围圈。4月8日,李秀成、李世贤、杨辅清、刘官芳在建平会合,具体部署分路进援天京。李世贤朝东北方向机动,猛攻宜兴、金坛、苏州,虽然都没打下来,但清军不得不在苏南各个城池分兵把守。4月23日,李世贤突然转向西北方向,轻松拿下句容,进抵天京城下,由外线作战转为内线作战。此时,陈玉成、李秀成、杨辅清、刘官芳等天国名将已在天京城外会齐,5月2日,太平军五路并进,猛扑江南大营,5月5日,江南大营总部被攻破,天京解围。

  如果说李秀成是“二破江南大营”(第一次是1856年)的总导演兼主角的话,李世贤对于兄长虚实相间、变幻莫测的战争艺术心领神会、贯彻坚决,应该是此役的最佳配角。

image.png

  浙江像一块吸铁石

  虽说是一军主将,李世贤自立门户的欲望倒不强烈,他没有在朝执政的经验,缺乏通盘考虑的能力,所以很多时候都把战略上的思考交给李秀成,自己一门心思只负责打仗。1860年5月11日,太平军高层在天京开会,对未来的战略提出了三种构想:陈玉成要救自己的根据地安庆;洪仁玕和李秀成要打苏州、杭州、上海;李世贤则要开拓闽浙。从事后诸葛亮的角度来看,陈玉成的主张无疑是上策,但遗憾的是太平军执行了第二种方略,在当时,攻打苏、常一带最容易,短期效益也最大。表面上看来,李世贤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提出战略层面的规划,但实际上他的思路还是从李秀成跟班的角度出发,浙江、福建是李秀成主攻目录苏南地区的战略延伸。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占领东南沿海的好处一目了然。虽然当时未能执行,但这一构想主导了李世贤今后几年的走向,也深深影响到太平天国的命运。

  当年秋天,李世贤打下徽州,军锋直逼曾国藩的老营祁门,可惜的是他情报工作做得太差,根本不知道曾国藩在这里,反而因为看到东南空虚攻入浙江。攻打杭州不利后他又回到皖南,吊儿郎当地打了一下祁门又转向别处,再次和建不世之奇功擦肩而过。年底,天京下达了西征武昌以解安庆之围的命令,李世贤的规定动作是从江西入湖北南部。

  众所周知,李秀成对西征武昌兴趣不大,但他起码还到过湖北,把程序走到。而李世贤一进江西就碰上了刚出来打仗的左宗棠,两人在景德镇和乐平两次交手,李世贤先胜后败,总体上看是平局。双方都损失惨重,左宗棠半天没缓过劲,说李世贤是“贼中渠魁,凶狡特甚。”而李世贤却在战后把天地会的“花旗”军纳入麾下,实力大涨。按说咬咬牙,说不定就突入湖北了,但碰上左宗棠这块硬骨头似乎给了李世贤不去武昌的借口,他来了个大调头,奔赴像是一块磁石般吸引着他的浙江。

  浙江清军怎么抵挡得住和左宗棠平分秋色的李世贤?他于1961年5月3日进入浙江,长驱直入,摧枯拉朽,5月28日,太平军进占金华,李世贤把这里作为自己在浙江的大本营。这年9月,李秀成率部70万,声势浩大地进入浙江,二李分兵五路,攻下宁波、绍兴、杭州、湖州等重镇。到1852年5月,太平军已经占据了浙江十一府中的九府七十个县,李世贤成为浙江几十座城市的主人,紧靠着李秀成的根据地苏福省(太平天国以苏州为中心建立的行政区)。然而,比起天京上游战略重镇安庆的陷落,占领浙江实在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这一点二李难逃其咎。

image.png

  李世贤对洪氏父子感情淡漠

  自天京事变后,洪秀全对那些手握重兵的宿将极其忌惮,也想了一些办法限制二李的权力。对此,李秀成表现出来更多的是忍让,而李世贤则是抵抗。

  1862年,洪秀全突发奇想,把国名改名“天父天兄天王太平天国”,以表明天下是洪家之天下。虽说众将对此都有不满,但李秀成最后还是按照旨意在公文上的国号加上了“天父天兄天王”六个字。而李世贤对其置之不理,洪秀全撤去他的王爵,他依旧抵制,一直打着“太平天国侍王李”的旗号。当然王爵对他这种实力派没什么意义。后来洪秀全硬的不行來软的,封李世贤开朝正忠军师,李世贤继续我行我素。

  由于要应付衢州左宗棠湘军的骚扰,以及出征台州、温州,李世贤在金华侍王府呆的时间并不多。到1862年5月,湘军曾国荃像一块狗皮膏药似的贴上了天京,而左宗棠也开始进犯浙江。李世贤选择两面作战,1862年10月7日,他留下十多万人,自带七万精锐赴援天京。他告诉守将,自己只去五十天,到时肯定回来。然而他这一走就再没回浙江。

  李秀成这次组织的解围战并不成功,猛攻曾国荃大营四十多天不下,只好作罢。李世贤被洪秀全拉去攻打金柱关,以图打通天京粮道。他留在浙江的部署也群龙无首,各自为战。左宗棠也比李世贤手下的这些二流货色强太多,1863年初,仅用3天就拿下龙游、汤溪、兰溪、金华四城。绍兴、萧山等地的部队开始撤退,清军攻击杭州。到1863年年初,李世贤在浙江的地盘尽失,只能龟缩在苏南的溧阳。

image.png

  1863年年底,苏州失陷,李秀成驻扎在丹阳,准备参加天京保卫战。李世贤劝兄长赴溧阳,不要回天京,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天京不可保。李秀成此时无愧于他“忠王”的封号,执意回去。李世贤甚至动了发兵把兄长绑架到溧阳的念头,最后李秀成以老母在家为由,轻骑入京。也许他和李世贤达成了某种默契,回去后就劝洪秀全主动放弃天京,转战别处。然而洪秀全对李秀成说:“朕铁桶江山,尔不扶,自有人扶。”李世贤只得转战皖南,准备秋粮收割后再救天京。没想到,曾国荃在1864年夏天就攻破了天京。李秀成保护幼天王突围,自己却被俘,于8月7日被处决。

  幼天王洪天贵福先到了湖州,此时,太平军剩下的最大一股力量就是李世贤和他的部将康王汪海洋。洪天贵福写信,让李世贤立足抚州、建昌(今江西省南城县),等他会合重建大业。然而,当幼天王到抚州、建昌时,颇有意味的一幕发生了:他“贤叔”玩“躲猫猫”,跑到广东去了,汪海洋在瑞金。幼天王再往瑞金赶,在离汪海洋部十里的地方被清军擒获。

  李世贤连老天王的账都不一定买,何况这个幼天王,迎接不积极也是他对洪氏父子感情淡漠的真实写照。此时,他已成为还在战斗着的太平军头号人物,在军心浮动、士气低落的关键时刻,他在福建打出了自己的悍将本色。幼天王被俘两天后,李世贤击杀湘军名将张运兰,势如破竹连战连捷,攻克漳州,先后斩杀清军三名总兵。他打出“复兴太平天国”的旗号,力求攻下福州、泉州,获得入海口。然而,他在战略上的短板也凸现出来,自古以来就没有依托福建能打天下的。

  很快,清军从江西、浙江、广东分路进剿,1865年5月15日,清军攻破漳州城,李世贤由西门突围。撤退到永定韓江时,遭清军围击,部众溃散,李世贤趁夜泅水,属下大多溺水而死。在当地人的掩护下,他剃发密藏山中,打听到汪海洋营址,昼伏夜行,终于在8月19日只身到达镇平(今广东省蕉岭县)汪海洋营中。汪海洋此前违命不救漳州,又擅杀大将以立威,害怕李世贤追究责任。8月23日,李世贤在睡梦中被汪海洋杀害,年仅31岁。他的无端被害令在广东的太平军军心瓦解,不到半年内全军覆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太平军二破江南大营
早在咸丰六年(1856年)夏,太平军便在杨秀清的亲自布置与安排下发动了对清江南大营的进攻,并成功地攻破了大营,还顺势攻取了大量江浙地区的府县。但是就在太平军高歌猛进的时刻,杨秀清却死在太平天国上层的权力角逐当中,太平军的攻势也因这场内讧而转入不振。清军在得知这一真情后,当即调度人马重建了江南大营,江南大营这把“达摩克利斯之剑”,也再一次悬在了所有太平军将士的头顶。清军的进取咸丰十年(1860年)初,清江南大营在和春与张国梁的统领下,向太平天国在江浙地区的根据地发动了猛烈进攻。在优势数量清军的打击下,江浙一带的太平军遭受重创,而李昭寿等太平军将领的投降,更使本不容乐观的形势愈发的雪上加霜。太平天国的命运,也再一次被推至了悬崖的边缘。描绘清军围困天京场面的画作江浙地区太平军的失败,不仅是因为缺乏有战斗力的劲旅,更是因为缺乏优秀的将领。“天京事变”虽已过去近两年,但这场内讧所产生的后续影响,仍如...
· 太平军一破江南大营
太平军一破江南大营为咸丰六年(1856年)6月,太平天国东王杨秀清、翼王石达开率太平军四十万以上,继破武昌、南京清军后,再次以优势压倒多数兵力“反围攻”驻扎在天京城外明孝陵三年的向荣领导绿营近十万人的歼灭战。江南大营:北盯天京南守苏杭清军驻江南大营近十万兵力,钦差大臣向荣军司令部及重兵置于“北营”,目的在待时图谋进攻天京;少兵布兵于“南营”,以绿营水师驻扎南京南泽湖区域御防太平军派兵进攻苏杭富庶区域。佯攻:石达开先攻清军、太平军对峙于天京城外三年,主因在太平军虽“号称五十万”众多却尽是农民、非专职军人;清军仅约十万,却都是“绿营”、“八旗”武艺精通、武器精良的正规军;由于都无战胜对方把握,此三年双方都在试探彼此实力,不愿先轻启战衅。此三年内太平军不停派兵“西征”,即是透过“以战练兵”,练出“翼王”石达开此精锐勇猛太平军部队;江南大营清军失察,遂铸首错。援南:向荣中计石达开率军众离开“西征”...
· 江南大营
第一次江南大营驻军时间:1853年(咸丰三年)正月廿九日,太平军开始攻南京,二月九日,攻占南京,改名天京,建国号太平天国;十余天后向荣率50000名清兵自武昌追至,驻军于孝陵卫,名之。统帅:钦差大臣向荣,官兵十万以内溃灭时间:1856年6月太平军胜战统帅:“东王”杨秀清、秦日纲(于月余后天京事变中,秦杀杨秀清。)第二次江南大营驻军时间:1858年(咸丰八年)二月统帅:钦差大臣和春、提督张国梁(出身绿营、原为广西大湟江水贼、与未加入太平军时的罗大纲同伙,江湖人称外号“大头羊”,后与罗分裂)官兵至少二十万以上。溃灭时间:1860年(咸丰十年)五月太平军胜战统帅:“忠王”李秀成参考文献引用来源《清史稿》邓忠著:《美国人与太平天国》参见江北大营
· 二破江北大营(1858年8月-11月)
石达开出走后,安王洪仁发、福王洪仁达掌握了太平天国的军政大权。由于他们毫无军政才能,朝中文武大臣不服。1857年10月,洪秀全改以蒙得恩为正掌率①,陈玉成为又正掌率,李秀成为副掌率,代替安、福二王执政。次年,洪秀全又提拔了一些年青将领,恢复了早期的五军主将制,封陈玉成为前军主将,李秀成为后军主将,李世贤为左军主将,韦志俊为右军主将,蒙得恩为中军主将兼正掌率,掌理朝政。②这些措施,对稳定政局起了一定作用。然而,在军事上,太平天国当时面临的形势仍然是十分严酷的。继1857年底镇江、瓜洲失守之后,1858年1月,江南大营的清军进扎天京高桥门、龙脖子,进逼秣陵关;江北大营则于1858年春移驻天京对岸之江浦、浦口,会同江南大营,缩小对天京的包围圈。同年5月,九江失守,天京的西面屏障安庆也受到湘军的直接威胁。直至同年9月和11月太平军取得二破江北大营与三河镇大捷之后,形势才为之一变,基本上扭转了天京内...
· 太平天国最后一个军师侍王李世贤:被自己人杀了
1861年5月28日,三路太平军攻克军事重镇金华,冲在最前面的是年轻将领——侍王李世贤。当时太平天国的首都天京正处于清军的重重合围,而浙江太平军却节节胜利,开疆拓土。李世贤绝非等闲之辈!他早年在广西大黎山随洪秀全揭竿而起,当时还是个不到二十岁的小伙,没有被重视,当天京内讧的爆发后,天国内人才奇缺,终于有了一展才华的机会。洪秀全随即起用以李世贤为代表的少壮派,在天京两度告急之际,李世贤配合忠王李秀成彻底摧毁了清军的江南大营,立下不世的“救驾之功”,被封为侍王,称霸一方。可正是这样一位力揽狂澜的将领,却被自己的部下暗杀了。李世贤是太平天国名将忠王李秀成堂弟。1851年参加太平军,英勇善战。天京事变后,太平天国内人心开始涣散,军事形势逆转急下,清军陆续在各战场得胜,太平天国的根据地逐渐缩小,即使后来太平军攻下江浙一带,再也没了从前的气势。尽管此时的太平天国内忧外患,但是年轻将领们横空出世,为太平...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