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骂贼而死的吏部侍郎李若水,天地正气,永存人间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495
转发:0
评论:0
骂贼而死的吏部侍郎李若水,天地正气,永存人间,1126年(靖康元年)11月,朔风刺骨,大雪纷飞,汴京城外,一眼望不到边的金

  1126年(靖康元年)11月,朔风刺骨,大雪纷飞,汴京城外,一眼望不到边的金兵把北宋的都城汴京(今开封)团团包围。毫无斗志的宋钦宗一看大势已去,准备亲自去金军大营投降,想乞求金人能赏脸给自己留一两座城镇继续当皇帝。

image.png

  皇帝要亲自到敌营求和的消息在朝堂上一说出来,文武大臣们也顾不上什么君臣之礼了,立时象炸了窝的马蜂,只听一片嗡嗡之声,也听不清大家说的都是些什么。哭丧着脸的钦宗唉声叹气,长吁短叹。过了好半天,朝堂上才算稍稍安静了一些。只听钦宗有气无力地说:“众位爱卿,不是寡人自己想去金人的大营,实在也是没有别的办法啊!去晚了恐怕连投降的机会都没有了,只有死路一条啊!”被剥夺了兵权的李纲等主战派将领高声反对投降,主张誓与京城共存亡。而以李邦彦、张邦昌为代表的投降派此时已经占了绝对多数,为了自己的身家性命和个人的地位,他们坚决主张让钦宗出面哀求金人,哪怕是给碗残羹冷饭总比呆在城里等死好吧。十足的一副苟且偷生的奸臣嘴脸!

  争论了半天,谁也不能想出一个万全之策,况且钦宗投降的基调一定,谁又能想出什么更好的办法呢?最后,还是钦宗拍板定下了方案:“众位爱卿,都别争吵了,朕意已决,明日一大早,朕就亲自到金人营中议和。不知哪位大臣愿陪朕前往?”

image.png

  朝堂上一下子又安静下来了,李邦彦等投降派大臣一听,都知道这是一件危险的差事,弄不好,脑袋会搬家,所以都屏住了呼吸,唯恐钦宗点到自己的名。李纲等主张以死守城的大臣们倒是大义凛然,都表示愿意随钦宗前往。但钦宗心里清楚,让这些人去,一定会坏了自己的大事,他不同意。谁是合适的人选呢?一时倒成了一个难题。

  正在这时,只见文班大臣中有一人迈步出班,不慌不忙地说到:“臣情愿随陛下前往。”钦宗和众人一看,是吏部侍郎李若水。此人一向沉默寡言,办事稳重,也从来没有参与过战与和的争吵,而只知埋头把皇上交给自己的事办好。钦宗大喜,说:“李侍郎愿意陪朕去最好,就这样定了吧。”

image.png

  第二天一大早,钦宗和李若水带了几名禁军徒步出城到金军大营投降。刚到金军大营门口,就见从里面冲出一哨人马,为首的一个小校官翻身下马,拿出两套女真人的服装强迫钦宗君臣二人换上。钦宗一看这种阵势,早就吓得两腿筛起糠来,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这位消极抗金,一味妥协投降的皇帝仅剩下的一丝民族自尊心这时终于涌上了心头,他也知道,穿上女真服装进金人的大帐,这是上辱先人、下辱子孙的奇耻大辱!他站着没动。实际上他害怕得也动不了啦!

  只见李若水快步上前一把推开手拿女真服挡在路上的小校官,高声说到:“古语说得好,士可杀而不可辱,今日我堂堂大宋皇帝亲自来到你们夷狄之人的大营谈判,已经是给足你们面子了。常言道兔子逼急了还咬人呢,何况我们堂堂的天朝。我们是来找粘罕将军的,你凭什么要阻拦?”

image.png

  金人哪听这一套,上来按住钦宗就要强行给他穿女真服,李若水一把推开金兵,死死抱住钦宗,破口大骂:“你们这帮丧尽天良的东西,总有一天会得到报应的!”几个金兵把李若水拖开,一顿拳脚把他打得满嘴流血,昏死过去了。

  正在这时,大将粘罕从大帐走出来,看到了钦宗和李若水。他命令金兵把两人带到大帐来。粘罕认识李若水,知道他是一位颇有影响的大臣,等他一苏醒,就劝他为金朝效力。李若水一口回绝:“古有明训,忠臣不事二主,我李若水宁死不降。”粘罕又说:“你虽然不怕死,但你上有父母,下有妻子儿女,你就不为他们着想?”李若水大义凛然地说:“我今天陪伴陛下来你们金营就没有想活着回去,至于家中年迈的双亲和妻小,我也无法眷顾了。是你们这些该千刀万剐的金人已经使我们国将不国了,我又何必再要自己的家呢!”

image.png

  粘罕本来就没准备和钦宗多谈什么,向卫兵们挥了挥手,“把宋朝这些蠢猪给我关到大牢里去”。李若水一看粘罕根本就没有谈判的打算,气得破口大骂:“粘罕,你是一个卑鄙的小人,你把我们君臣骗到这里,原来就是要把我们作为人质关起来,你是个言而无信的小人。”

  粘罕见劝降李若水不成,他反倒骂个不休,气得暴跳如雷,兽性大发,下令:“武士们,把他的嘴给我撕破,看他还骂不骂了。”野兽一样的金兵果真用刀子把李若水的嘴给豁开了。满口喷血的李若水仍是骂不绝口。粘罕下令:“把他推出帐外,斩首示众。”

image.png

  已经是血肉模糊的李若水在临刑前慷慨悲歌:“抬头望天啊,天始终不说话;忠臣为国而死啊,死又有什么过错!”唱完,还是大骂不止。金兵又残忍地割下了他的舌头……

  久经战阵的粘罕见过无数血流成河的场面,但他也被李若水的正气所感染,他叹息说:“辽国被我大金灭亡时,殉节者有几十人,而宋朝灭亡,死节者仅李若水一人。可叹啊!可惜啊!”消息传到京城,李纲痛哭失声,他说:“大宋将亡,我满朝文武大都是些寡廉鲜耻之人,而只有李侍郎这样的人才是知廉耻的!”

image.png

  敌我双方对李若水的评价竟是这样的一致!李若水,天地正气,永存人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吏部侍郎
相当官职参考文献参见吏部:吏部尚书
· 吏部左侍郎储k
储k(1457年―1513年),字静夫,号柴墟,明直隶泰州人。先世居毗陵(今常州),元时迁至泰州。储k幼年聪敏过人,五岁读书目成诵,九岁能写文章,号称“神童”。本名:储k字号:静夫柴墟所处时代:明朝出生时间:1457年去世时间:1513年主要职务:吏部左侍郎等特点:疾恶如仇、清正廉明生平简介储k十六岁考中秀才,是时任主考官娄谦预言储k“他日必魁天下”。成化十九年(1483年)秋应乡试,名列第一,为解元。第二年春赴北京会试,为会元。储k以文章出众,声誉著于海内。殿试时储k为二甲进士第一,时称传胪。殿试读卷官、太子太保、吏部尚书尹F很看重储k的才华,想把储k留在自己身边。储k恳请就近奉养双亲,于是授为南京吏部考功清吏司主事。储k为官,遍历两京,历任南京吏部考功清吏司主事、南京吏部考功清吏司署郎中主事、考功清吏司郎中、太仆寺少卿、太仆寺卿、都察院左佥都御史总督南京粮储南京粮储、户部右侍郎、户部左...
· 吏部右侍郎冯天驭
冯天驭(1503-1568),字应房,号伯良,湖广蕲州(今湖北蕲春)人。嘉靖十四年(1535)进士,历大理寺评事、御史,累官至吏部右侍郎。冯天驭,字应房,蕲州人。嘉靖四十年四月初五日,进为刑部尚书。同年六月二十九日,因给事中候廷柱劾其庸鄙,被罢去官。隆庆二年(1568)卒。冯天驭,登嘉靖乙未进士,授大理寺评事,改御史,巡视太仓。转南畿督学、御史。杜私谒,先行谊,置学田,以赡贫乏,由是风教大振。庚子(1540年),病归;癸卯(1543年),复补南畿督学。申令约束,其所拔识,多环玮士。历中外显任,以绩焯奕,所至著声,陟大理寺丞、少卿,晋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协赞院事。升刑部右侍郎,改吏部右侍郎及左铨衡,进刑部尚书。旧例:冢宰缺,则大司寇恒代之。天驭佐天官久,谙习铨事,故物论允协。久之,致仕归卒。天驭容止既佳,吐辞复雅,识者以为有大臣度。早从邹守益学,终身笃信。其平生孝友恭恪,虽天植自然,而造诣酝藉...
· 清代道光年间吏部左侍郎侯桐
侯氏少宰第,位于今人民路38号至44号,是清代道光年间吏部左侍郎侯桐(1779—1860)的故居,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该宅第不但规模较大,而且建造考究,艺术价值高。前后共有五进,每进面阔均为五间,各进之间都有天井相隔,东侧有备弄贯通。第三进正厅两侧的书房前,还各有小天井一个,俗称“蟹眼天井”,内植丛竹和桂花。尤其是第四、第五进,是江南地区典型的乡土特色建筑转盘楼,高二层,结构完美。清咸丰十年(1860)太平军攻克无锡城后,这里曾被用作太平天国无锡守将“齐天义”黄和锦的守将府(一说是潮王黄子隆的潮王府)。后来清军收复无锡,这里又曾是淮军将领李鹤章的住所。因此,它在战争中未遭兵燹之毁。称为少宰第的名宅,无锡城里共有两处。除了侯氏少宰第外,还有崇宁路上明代状元、吏部侍郎孙继皋的故居少宰第。可惜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这处规模特大的孙氏少宰第竟被全部拆毁了。因此,侯氏少宰第原建筑能完整地保...
· 为何唐朝科举考试缘何由吏部侍郎主持
唐朝的科举考试分为常科和制科,常科每年都会按期进行,而制科则由皇帝亲自下诏,常科又分秀才、明经、俊士、明法、明字、明算六科,唐朝取士重文重智,偏重于才学,忽视于德行,因此俊秀科是最重要的考试,每年都会在京城中举行,只要通过俊秀科考试,成绩优异,一般就会前程似锦,而主持俊秀科考试的一般为吏部的考功员外郎,这个官职相当于今天的人事部副司级干部,职六品,别看这个员外郎,官不大,但是权不小,对于天下要想跃龙门的学子,掌管着生杀予夺的大权。至少在唐玄宗开元年间,吏部员外郎是牛气冲天的,但是却因一件小事而最终改变了官场定制,京试俊秀科后改由吏部侍郎主持,相当于权力被高度集中起来,由人事部副部长直接管辖了,要说这个改变,源于一个不为人知的小故事。五代人王定保在《唐摭言》中记载,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即公元735年时,吏部考功员外郎由一个叫做李昂的人担任,这个李昂史书上有记载,是个大诗人,唐诗上曾留诗两首,...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