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关于克劳迪奥·阿巴多的评价是怎样的?他是怎么样的一个人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212
转发:0
评论:0
关于克劳迪奥·阿巴多的评价是怎样的?他是怎么样的一个人,负面意见部分乐迷认为阿巴多尊重原谱的指挥风格令乐曲变得较为沉闷乏味,演绎

  负面意见

  部分乐迷认为阿巴多尊重原谱的指挥风格令乐曲变得较为沉闷乏味,演绎编制大型的乐曲并不理想,只适合指挥一些小品。

  与此同时,有乐迷指出阿巴多接任成为柏林爱乐乐团首席指挥后,并没有致力训练乐团,以致该乐团的质素出现下降。不过,关于此,亦有许多人持完全相反之意见。

  此外,亦有人认为阿巴多的指挥动作即兴性太强,令人难以触摸。

  正面意见

  阿巴多的支持者则认为阿巴多尊重原谱的指挥风格是对作曲家的尊重,把乐曲内容准确的呈现,甚至有人把阿巴多形容为“第二个托斯卡尼尼”。

  虽然阿巴多并没有如柏林爱乐乐团前几任首席指挥那样致力训练乐团,但是他却大大扩大了乐团的曲目范围,与新派作曲家合作亦较频繁。

  另外,阿巴多录制的唱片较以往受欢迎,尤其是他与卢塞恩节日管弦乐团合作录制的马勒《第二交响曲》更被普遍认为是该乐曲其中一个最出色的版本,乐评家李欧梵教授在《我的音乐往事》一书中提到他曾被此录音感动至流泪。

image.png

  个人评价

  似乎是为了印证人们对于大师的偏爱,关于克劳迪奥·阿巴多的纪录片《倾听寂静》在加拿大蒙特利尔电影节上获得了2004年最佳纪录片大奖。尽管蒙特利尔电影节在世界五大电影节中名气没有戛纳电影节、威尼斯电影节那么响,但在国际上也享有盛誉。这部长76分钟的片子,将大师尚未结束的一生浓缩成了一支时而激情澎湃、时而舒缓悠扬的协奏曲,让观者通过音乐之外的方式,重新认识大师。然而克劳迪奥·阿巴多,这个沉默的思想者,这个在众多人心目中有着无与伦比的优雅的意大利贵族,却有着一副满是愁苦的表情———当音乐随着大病初愈的大师看似力不从心、实则婉转的手势缓缓流出时,大师的表情看起来有点狰狞———陶醉到完全忘我。当身为柏林爱乐乐团音乐总监的阿巴多于2001年对外界宣布罹患胃癌之后,结果既出人意料,又似乎在意料之中。而一贯回避媒体的阿巴多似乎也意识到余生无几,第一次主动走到镜头前,向人们诉说。我们看到的依然是一个沉浸在音乐之中的阿巴多,他在片中对乐手们说:“你们才是我的特效药。”这是一个因为成就和病痛而略显放松的长者。我们也看到了那个年轻时说话前总要羞涩地笑一笑的阿巴多,他真的很腼腆,说话之前,总要将眼帘轻轻放下,窃窃地扭转头,再慢慢抬起眼看着对方……人们甚至可以说,他一点也不擅言辞。

  在这个媒体无孔不入的时代,阿巴多是默默无闻的,当人们将他在音乐领域所达到的高度同他在媒体上的率两相比较的时候,人们会发现,阿巴多根本就活在另外一个世界。所以在指挥界的“天皇巨星”卡拉扬逝世后86天,柏林爱乐乐团的120位乐手经过秘密投票,将卡拉扬握了34年的指挥棒交给当时56岁的意大利人时,人们确实有那么一点惊诧。

image.png

  当然,柏林爱乐选择阿巴多,远称不上爆冷,但在卡拉扬曾经为自己列出的一长串名单中,阿巴多并不是最耀眼、最强势的一位却是事实。朱利尼、祖宾·梅塔、小泽征尔……谁似乎都要比阿巴多更为人们熟知。然而,很多人都慑于卡拉扬那种王者的威慑力,谁都清楚,在卡拉扬之后接手柏林爱乐将是一件出力不讨好的差事———至少在“明星效应”上,这是一个无可企及的高度,继任者稍有闪失,就将身败名裂。然而,阿巴多沉稳内敛的性格成就了他。他内涵深厚、思虑深潜,当许多人都借助媒体的力量行销包装、名利双收的时候,阿巴多却逆向而行,赢得了世人对他的专业的尊重。

image.png

  阿巴多接过了指挥棒,但卡拉扬时代的阴影仍然笼罩在他的头顶。卡拉扬是柏林爱乐的统治者,他君临天下,唯我独尊,他与乐团的交流方式是单向度的,乐手对于他的一切,只能照单全收。而阿巴多并不这样。他似乎深谙这个时代的潮流,他似乎明白沟通才是最好的管理,于是阿巴多行事圆融,同乐团之间的相处非常和睦,在乐团的12年里,柏林爱乐这个世界顶级乐团可谓政通人和。阿巴多认为:“指挥应该理解并尊重个性与自己有别的演奏家或歌唱家,尤其是参与歌剧演出时,这一点更加重要,因为每个人对于一部作品,都会有自己的理解,而理解每个人不同的想法,并和他们进行沟通,就是指挥应尽的责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克劳迪奥·阿巴多
早年1933年,出生于一个艺术世家,祖上三代都是艺术家。1941年,开始学习音乐。1949年,得到指挥大师伯恩斯坦鼓励,立志终身从事音乐。1955年,在米兰威尔第音乐学院学习作曲和钢琴。1956年,进入维也纳音乐学院跟随斯瓦洛夫斯基(H.Swarowsky)学习指挥。1958年,在美国唐格伍德的库塞维茨基国家指挥比赛中获得一等奖。1963年,赴纽约参加第一届米特罗普洛斯国际指挥比赛荣获第一名,随后获得雷纳德·伯恩斯坦推荐,在纽约爱乐一个乐季中作为助理指挥。中年与晚年偶然,指挥大师卡拉扬在电视中看到阿巴多的指挥,遂邀请他于1965年8月14日到萨尔茨堡音乐节中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演出马勒《第二交响曲》,这次成功的演出是阿巴多职业上的转折点。1968年,成为斯卡拉歌剧院乐团首席指挥。1971年,与维也纳爱乐乐团签订终身指挥合约。1973年,率领维也纳爱乐乐团在日本、韩国、中国巡回演出。1979年...
· 克劳迪奥·阿巴多是怎么死的?克劳迪奥·阿巴多生平简介
1933年出生于一个艺术世家。祖上三代都是艺术家。1941年开始学习音乐。1949年得到指挥大师伯恩斯坦鼓励,立志终身从事音乐。1955年,在米兰威尔第音乐学院学习作曲和钢琴。1956年,进入维也纳音乐学院跟随斯瓦洛夫斯基(H.Swarowsky)学习指挥1958年,阿巴多在美国唐格伍德的库塞维茨基国家指挥比赛中获得一等奖。1963年,阿巴多赴纽约参加第一届米特罗普洛斯国际指挥比赛荣获第一名,随后获得伯恩斯坦推荐,在纽约爱乐一个乐季中作为助理指挥。偶然,指挥大师卡拉扬在电视中看到阿巴多的指挥,遂邀请他于1965年8月14日到萨尔茨堡音乐节中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演出马勒《第二交响曲》,这次成功的演出是阿巴多职业上的转折点。1968年,成为斯卡拉歌剧院乐团首席指挥。1971年,与维也纳爱乐乐团签订终身指挥合约。1973年,率领维也纳爱乐乐团在日本、韩国、中国巡回演出。1979年,阿巴多接替普列文...
· 关于邢邵的评价是怎么样的?他是怎样一个人
邢邵因文才出众,官至中书监,摄国子祭酒,备受皇帝信任,每给大臣授职,都要听取他的意见。邢邵在出任西兖州刺史期间,廉洁善政,执法严明,凡有贪赃枉法之事,都能及时处理。因此,辖区内社会安定,鸣冤告状的人很少。距州府五十里的定陶县令之妻,挟丈夫之威,强索民财,激起民愤。邢邵得知后前往追查,吓得她连夜逃遁。邢邵才高位显,但不自傲,对人无论贤愚,都能赤诚相待。他穿戴十分随便,从不追求奢华住宅,待客常在一间陋室。他豁达的性格和宽厚的人品,深得时人赞许。邢邵生活的时代,由于最高统治者的提倡,佛教兴盛。但邢邵反对"神不灭论"。他鲜明地提出了"神之在人,犹光之在烛。烛尽则光穷,人死则神灭(北史·卷五十五·杜弼传)的无神论观点,在当时是颇具胆识的。然而却被驳倒,史称理屈,未然也。邢邵因文才出众,官至中书监,摄国子祭酒,备受皇帝信任,每给大臣授职,都要听取他的意见。邢邵才高位显,但不自傲,对人无论贤愚,都能赤诚...
· 关于言偃的评价是怎么样的?言偃是怎样的一个人
身处一个文化断层的时代,并被这个时代裹挟着浮躁与功利,这种悲哀相当无奈。从懂事开始,我们这一代人就一直在迷茫,左顾右盼、千人一面,也许,我们的茫然与2500前未开化的吴人无两,需要的是一种先知先觉的引领。言子,名言偃,是孔子的晚年弟子。孔门弟子三千,贤者七二,言子是其中唯一的南方人,所以孔子会说:“吾门有偃,吾道其南。”一部《论语》,提及言偃的篇章并不多,大都是孔子与他的论辩,有趣的是,言偃并不对夫子言听计从,而是固执地坚守真理。言偃在鲁国做武城宰时,用老师传授的礼乐来教化民众。孔子跑来视察弟子业绩,听闻处处有弦歌,于是笑他说:“割鸡焉用牛刀?”治理个小地方哪用得到礼乐呀。言偃不解地反问:“老师不是说,上层人士学礼乐,就会有仁爱之心,老百姓们学礼乐,就容易治理吗?”孔子知道自己失言了,马上对众弟子说:“大家听着,言偃的话是对的,我刚刚不过开个玩笑罢了。”武城有个人叫澹台灭明,长得很丑,孔子...
· 关于吴晗的评价是怎么样的?他是怎样一个人
正面吴晗先生从40年代开始数易其稿的《朱元璋传》,在史学界乃至现实生活中都发生过重大影响;他提倡编辑出版的《中国历史小丛书》,在普及历史知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他手录的《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不仅留下了一部方便实用的研究资料,而且留下了严谨治学、刻苦钻研的学术研究之风。负面结束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对吴晗的评价多为正面结论,但章诒和所著《往事并不如烟》(香港所发行的未删节版本)中,说在之前,吴晗曾同康生一样,利用其职权,强行从文物收藏家手中廉价收购珍贵文物。1950年代吴晗极力主张挖掘明成祖长陵(后改为挖掘定陵),也是为了满足他想研究明史及明朝皇帝的学术计划,从而抹煞了吴晗对明史研究的贡献。吴晗主张拆除北京城墙和北京的古建筑,甚至更提出过改建故宫的构想。这也让他与以梁思成为代表的反对拆毁北京古建筑派发生激烈的交锋。1984年,在吴晗诞辰75周年,清华大学决定在校园内...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