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北魏著名文史学家:王遵业的简介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379
转发:0
评论:0
北魏著名文史学家:王遵业的简介,王遵业,生年不详,卒于北魏武泰元午(528年)。祖籍太原晋阳(今太原市南)。

  王遵业,生年不详,卒于北魏武泰元午(528年)。祖籍太原晋阳(今太原市南)。北魏著名文史学家。

image.png

  王遵业的太祖父王慧龙,北魏时曾任龙骧将军,父王琼任北魏中书令。出生于封建官僚之家的王遵业,从小受儒家传统教育,成年后以仪表清秀,擅长经史而闻名。他在朝中初任著作佐郎,与司徒左长史、史学家崔鸿同修《起居注》。北魏正光二年(521年)王遵业升为右军将军,兼散骑常侍。受北魏宣武帝之托,出使漠北,慰劳分布在这一带的柔然部落。首领阿那瑰亲自出迎王遵业,授赐送慰劳之礼。王遵业南还,又受诏至代京(今山西大同),搜集北魏孝文帝在代京时的活动材料,以增订《起居注》。不久,他与崔光,元延明等仪定服章,同崔光一起给魏孝明帝讲解《孝经》。每次讲解均由王遵业预进。王遵业以文采誉满京城,应诏作《释奠侍宴诗》。北魏孝明元年(525年)转任司徒左长史,黄门郎,负责监典修仪注。王遵业在朝中名望很高,与中书令袁翻,尚书王诵共同执领黄门郎,被时人誉称"三哲"。

  据家谱记载:王慧龙生王宝兴,王宝兴生王琼,王琼生四个儿子:王遵业、王广业、王延业、王季和。

  北魏末年农民起义经常爆发,北方混乱。当时正值胡太后临朝执政,王遵业提出到徐州(今山东徐州)做官的愿望,以谋求避乱之处,胡太后不知他的用意,未予允准。武泰元年(528年)胡太后毒死了北魏孝明帝,图谋篡权的军阀尔朱荣以此为借口,从晋阳起兵直逼洛阳,将胡太后及诸王,百官2千余人集中到洛阳附近的河阴,统统杀死,史称"河阴之变"。王遵业与弟王延业均在遇害之列,后人深为他过早遇害而感到惋惜。

  王遵业是当时闻名的文史学家,"风仪清秀,涉历经史"。与其弟王延业以博学多才,为人们称赞,人称"英英济济,王家兄弟"。王遵业还与琅邪(今山东胶南)王诵"并称文学",与有才学的李瑾、尚书卢观等典修仪注,被称为"三儶"。他与当时有名望的文人王愉、宋世景、李神儶等,共同著诗兴赋。很多人愿投入王遵业门下学习经史。北魏著名天文学家李业兴曾经是王遵业的学生。王遵业在朝中任黄门郎,这是掌握实权的官职,号称小宰相。他并不以此为荣,更不以势欺人,而把做官看得很淡薄,他"从客恬囊,若处丘园。"王遵业以其才华风度言行举止,为时人称赞。很多人学习他的衣着,"尝著穿角履,好事者多毁新履以学之。"

  王遵业的著作很多,以文才著称,可惜著作没有留传下来。他著《三晋记》10卷,书已亡佚,散见宋初乐史撰《太平寰宇记》中,是记载三晋风土人情,历史地理的专著。他与史学家崔鸿补续的《起居注》,北齐史学家魏收编撰《魏书》时,曾引用其中大量材料,"下讫孝明,事甚委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王遵业
生平王遵业仪表清秀不俗,涉猎经史,担任著作佐郎,与司徒左长史崔鸿一起撰写起居注,升任右军将军,兼任散骑常侍。正光二年(521年)八月,王遵业前往驿舍宣旨慰问柔然可汗阿那瑰,并对他施以赏赐,王遵业于是前往代京,寻访采集遗失的文章,以增补起居注的缺漏。王遵业又与崔光、安丰王元延明等人参与制定表示官阶身份的服饰。到崔光为魏孝明帝元诩讲解《孝经》,王遵业参与讲解,他的弟弟王延业记录讲说的义理,都奉召作《释奠侍宴诗》。当时的人说:“英才济济,王家兄弟。”王遵业转任司徒左长史、黄门郎、监典仪注。王遵业在当时有声誉,与中书令陈郡袁翻、尚书琅琊王诵都兼任黄门郎,号称三哲。当时政事归于门下省,世人称侍中、黄门为小宰相。而王遵业神态如常恬淡朴素,像隐居在田园之中。王遵业曾经穿着破头的鞋子,好事之徒多把新鞋子弄破来学他。灵太后临朝听政后,天下大乱,王遵业想谋求避乱的地方,自己要求做徐州刺史。灵太后说:“王诵免去...
· 著名文学家晚清经学家王闿运简介
王闿(kǎi)运(1833—1916)晚清经学家、文学家。字壬秋,又字壬父,号湘绮,世称湘绮先生。咸丰二年(1852)举人,曾任肃顺家庭教师,后入曾国藩幕府。1880年入川,主持成都尊经书院。后主讲于长沙思贤讲舍、衡州船山书院、南昌高等学堂。授翰林院检讨,加侍读衔。辛亥革命后任清史馆馆长。著有《湘绮楼诗集、文集、日记》等。人物生平据王氏族谱记载,其先祖于明代自江西徙居湖南衡阳西乡,居数世,后于宪宗成化年间迁居湘潭城外。王闿运生于道光十三年(1833年),少孤,为叔父教养。自幼资质驽钝但好学,《清史稿》说他“昕所习者,不成诵不食;夕所诵者,不得解不寝。”“经、史、百家,靡不诵习。笺、注、抄、校,日有定课。”9岁能文。稍长,肄业长沙城南书院。性高旷,不事营利。咸丰七年(1857年),湖南补行壬子(咸丰二年)乙卯(咸丰五年)两科乡试,他中第五名举人,获学政张金镛赏识,一时颇负时誉。曾周旋于湘军将...
· 王叔和简介魏晋之际的著名医学家王叔和生平
王叔和(201—280年),名熙,汉族,西晋高平(今山东省邹城市)人。魏晋之际的著名医学家、医书编纂家。在中医学发展史上,他做出了两大重要贡献,一是整理《伤寒论》,一是著述《脉经》。王叔和生于达官贵族家庭,宗族中数代是权势显赫的贵族,亦有名震当时的文人学士。由于家庭优越的生活及学习环境,使得叔和自幼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他从小兴趣广泛,少年时期,已博览群书,通晓经史百家。后因战事频繁,时局动荡,为避战乱,随家移居荆州,投奔荆州刺史刘表。当王叔和侨居荆州时,正值张仲景医学生涯的鼎盛时期,加上王叔和与仲景弟子卫汛要好,深受其熏染,逐渐对医学发生兴趣,并立志钻研医道。他寻求古训,博通经方,深究病源,潜心研读历代名医著作,遵古而不泥古,虚心向有经验的名医求教,博采众长,医术日精,名噪一时。由于其医术高明,公元208年,当曹操南下征战荆州刘表,王叔和被推选为曹操的随军医生。其后任王府侍医、皇室御医等职...
· 裴子野南朝著名文史学家生平简介,有哪些成就?
裴子野(469—530),字几原,祖籍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县),寓居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南朝齐梁间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太中大夫裴松之曾孙。官至鸿胪卿。因曾祖裴松之于宋时任吴兴郡故鄣令而留寓,故宅在今安吉县境内。南齐时,裴子野曾任诸暨县令,在县不行鞭罚,县民有争,以理晓喻,史称“百姓称悦,合境无讼”。裴松之受诏续修何承天《宋史》未成而卒,子野据沈约《宋书》删撰为《宋略》20卷以竟先业。沈约览后叹道:“吾弗逮也。”南梁时,裴子野任著作郎,掌修国史及起居注。不久,因其博识,升通直员外郎。梁武帝称子野“其形虽弱,其文甚壮”,诸诏诰敕令皆命其撰稿。后官至中书侍郎。在朝廷任官十余年,默然静守,安贫乐道,仅起茅屋数间,妻儿常苦饥寒。晚年笃信佛教。著作甚丰,有抄合后汉事40卷、《众僧传》20卷、《方国伎图》1卷、文集20卷等。幼年时期裴子野出生于世族家庭,曾祖裴松之,南朝宋太中大夫,曾为《三国志》作注...
· 崔鸿简介南北朝时期北魏著名史学家崔鸿生平
崔鸿(478—525),字彦鸾,齐州清河(今山东临清市东)人,北魏著名史学家。祖上曾徙居青州之时水(今山东淄博市临淄一带)、东清河鄃(今山东夏津县)和南平原贝丘(今山东平原县恩城)。崔灵延之孙,崔敬友之子,鸿出身于书香世家。鸿“少好读书,博综经史”(《北史》本传,下引同)仕魏,历官尚书兵部郎中,司徒长史,孝明帝时诏以本官缉修国史。孝昌初年(525年),拜给事黄门侍郎,寻加散骑常侍、齐州大中正。卒赠镇东将军,度支尚书、青州刺史。崔鸿,崔光弟崔敬友之子(世居今夏津县白马湖镇西部崔楼,崔庄,南店三村有一处)。泰和末,为彭城王国左常侍。景明中,迁员外郎、兼尚书虞曹郎中,典起居注。迁给事中,兼祠部郎,转尚书都兵郎中。永平初,为镇南邢鸾行台长史。徙三公郎中,加轻车将军。迁员外散骑常侍。延昌末,加中坚将军,迁中散大夫、高阳王友、司徒长史。正光初,加前将军。撰高祖世宗《起居注》。孝昌初,拜给事黄门侍郎,加...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