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阿史那·思摩是个怎样的人?一生都被唐太宗控制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128
转发:0
评论:0
阿史那·思摩是个怎样的人?一生都被唐太宗控制,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阿史那·思摩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阿史那·思摩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唐朝有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就是大唐王朝的掌权者李世民为手下大将吮血,而且这位大将是一个归顺唐朝的异族,他就是阿史那·思摩。

  阿史那·思摩,族,东贵族,唐朝初期著名将领。武德初年,多次来唐,高祖李渊封为和顺郡王。他的一生就就在唐太宗的把控中度过,这也是唐太宗的手段的高明之处。具体是怎么回事呢?待小编慢慢道来。

image.png

  唐朝稳定后,唐太宗开始大力发展经济,开始和西域经济交流,就在他唐太宗大力发展经济的时候,薛延陀汗国却趁北方空虚之机强势崛起,雄霸漠北,麾下足足有胜兵二十万,成了唐帝国北面的一大军事强国。这个国家已经称霸北方了,李世民怎么会视若无睹?

  贞观十二年,公元638年九月,薛延陀的真珠可汗命他的两个儿子分别统辖其国的南部和北部,李世民立即意识到这是分化其势力的一个良机,果断出手。随即遣使册封他的两个儿子为小可汗,并各赐鼓纛,外示优崇,实分其势。但是李世民知道,这不是长久之计,他必须得另想办法。

image.png

  次年,李世民降旨册封右武侯大将军阿史那·思摩为东的新可汗,意图很明显,就是想让阿史那·思摩同薛延陀汗国相抗衡。但是阿史那·思摩对于天降可汗的称号一点也不开心,甚至感到恐惧和忧虑。因为,如今的薛延陀已今非昔比,手握重兵的他,野心勃勃,手段也是很厉害的;对他更不友好的就是,这个天降可汗既是李世民对他的重用,这一差事很难完成,又是对他忠诚度的考验。双重压力让阿史那·思摩倍感焦虑。

  阿史那·思摩对和骁勇善战的薛延陀抗衡一事,始终是拖拖拉拉,一直拖到了两年后的贞观十五年,李世民发怒了,他不得不北上,临行前,思摩泪流满面,端酒着杯说:“我等败军之旅,本当化为尘壤,幸遇陛下保全我们,而立我为可汗,愿千秋万代永远侍奉陛下。”虽然口中是这样说的,但是心中还是十分害怕,毕竟自己实力太弱了。薛延陀的真珠可汗也是很鄙视他,就真么一点人,还敢自称东汗国,给他塞牙缝都嫌不够。

image.png

  阿史那·思摩抵达后李世民没给他多少休养生息的时间,就命令他主动向薛延陀部发起进攻,同时唐朝也派遣大军协助阿史那,虽然名曰协助,其实是唐朝军队为主力,它只是个陪衬。唐朝大军由李勣率领,大军多到之处可以说是节节胜利。

  阿史那·思摩治理的三年间,他不能服众,下属多有二心。他很惭愧,要求入朝留宿卫,于是改任右武卫将军。后随从唐太宗东征高句丽,被流矢击中,唐太宗亲自替他吮血。不久班师回朝,死于京师,追赠兵部尚书、夏州都督,陪葬昭陵,筑坟像白道山,将其功劳刻碑立于化州。

  纵观阿史那·思摩一生,他就是个软弱无能之辈,他的命运紧紧的掌握在唐太宗的手里,好不容易有机会统领自己的领地,但是能力不足,错失良机。甚是可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阿史那
传说最早在北史说到始祖,说匈奴别部被破只死剩一个男子,后为狼所救,有孕后在高昌北山产下十个儿子,其中一个就是阿史那。
· 筏摩那
外部链接VamanaTemplesinKeralaCompleteStoryofBaliSrimadBhagavatam8.18:LordVamanadeva,theDwarfIncarnationVamanaAvatarStoryofVamanaAvataram
· 笩駄摩那
笩駄摩那行业时间线名称佛教记载,其名为尼干若提子,或尼揵陀若提子。尼干是他的教派名称,其名若提子,名字来自其母亲。生平笩駄摩那的出生地点,自古有许多说法,有三种说法最被人所熟知:包括今天的瓦伊沙利县,比哈尔邦贾穆伊,或是王舍城附近的那烂陀。他与释迦牟尼一样,是部落首领的儿子,在良好的环境中长大。三十岁时他放弃了财产、家庭(他有一个妻子和女儿)和舒适的环境,决定出走寻求真理,追求精神上的觉醒。在之后的十二年半,他透过进行密集的冥想和深度的忏悔,最终得到了专一知识(KevalaJnana),也就是最终的启示。之后,他用余下的三十年生命游方传道,走遍了印度,传授他的哲学,也就是基于不杀生、不妄语、不偷盗、不邪淫及不执着的五誓言。筏驮摩那认为,透过禅定和自我实现达到了觉悟的人,他们就是耆那(jina),即胜者,故称耆那教。公元前527年他72岁时达到涅槃离世。佛教记载《中阿含经·尼干经》中记载了他...
· 阿史那庵逻
参考资料《资治通鉴》卷175
· 阿史那忠
阿史那忠碑和墓志铭阿史那忠碑阿史那忠碑,立于唐高宗上元二年(675年)十月。原存于陕西醴泉县烟霞乡西周村西南约50米处阿史那忠墓前,1975年移入昭陵博物馆。碑身首高3.88米,下宽1.18米,厚34厘米。碑额篆书,题“大唐故右骁卫大将军薛国贞公阿史那府君之碑”二十字。碑文正书,共33行,满行82字。下端字较清晰,其余均磨泐不清。阿史那忠墓志铭阿史那忠墓志铭并盖,葬于唐高宗上元二年十月十五日(675年11月7日)。1972年6月出土于陕西醴泉县烟霞乡西周村西南约50米处阿史那忠墓中。志盖厚15.5厘米,底边长76.5厘米,盖面篆书“大唐故右骁卫大将军赠荆州大都督上柱国薛虢国阿史那贞公墓志之铭”。志石边长76.5厘米,厚15.5厘米,志文正书,崔行功撰文,共44行,满行44字。同时出土还有其妻定襄县主李氏墓志盖,志石遗失。志盖厚9.5厘米,底边长64厘米。盖面篆书“大唐故定襄县主之志”。四杀...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