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他身为一代明主却因一个错误决定 断送整个王朝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00
转发:0
评论:0
他身为一代明主却因一个错误决定断送整个王朝,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唐宣宗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唐宣宗李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唐宣宗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唐宣宗李忱是唐朝第十六位皇帝,在位十三年,他勤于政事,积极改革,对内整顿吏治,削弱藩镇,对外积极用兵,收复不少失地。唐宣宗在位期间,唐朝出现相对繁荣的局面,人称“大中之治”,而唐宣宗本人也被称为“小太宗”。但是唐宣宗晚年犯了一个严重错误,最终将唐朝推入万劫不复之地!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唐宣宗是以皇太叔的身份继承皇位的,因此他十分重视皇位继承的问题。大中五年十月,有大臣提议“现在全国无事,惟有未立储君,这是臣下最为忧心的大事。”储君是国本,可是唐宣宗对此却不置可否,并未明确表态。原来唐宣宗有12个儿子,其中能成为储君的确有两位。

image.png

  一位是长子郓王李温,一位是四子夔王李滋。按照祖宗家法,作为长子的李温是皇位的不二人选,但是唐宣宗发现长子虽然“器度沉厚,形貌瑰伟”,但并非是能皇帝的最佳人选。在唐宣宗看来,四子李滋很像自己,因此对他非常宠爱,想立四子为太子。但如果这样做就是废长立幼,因此唐宣宗游移不定。

  大中十年,宰相裴休与唐宣宗谈论朝政时,再次提出立储,没想到宣宗却说:“若建太子,则朕遂为闲人”,从此之后没人敢再提立太子之事了。但唐宣宗身体状况每况愈下,他因服用丹药,导致中毒,“疽发于背”。

image.png

  大中十三年八月,病入膏肓的唐宣宗颁布最后一道旨意,他将夔王李滋托付给了枢密使王归长、马公儒、宣徽南院使王居方,让这三位宦官拥立其为皇帝。但是此时,“宰相及朝士皆不得见”,因此唐宣宗册立李滋的消息,只有三个宦官们知道。这三个人都是唐宣宗的亲信,但此时另一位宦官改变了历史。

  担任左神策护军中尉的王宗实,掌握着宫廷禁军,他率领军队迎接郓王李温,拥立其为皇帝,是为唐懿宗。之后王宗实又以伪造圣旨的罪名,将王归长、马公儒、王居方三人处死。自此,原本已经被唐宣宗压制的宦官集团,此番因拥立之功,又重新嚣张起来。

image.png

  事实证明,唐懿宗并非是皇位的最佳人选,他在位期间,游宴无度、沉湎酒色,导致朝败,唐宣宗辛苦开创的“大中之治”付之东流,唐朝重新陷入风雨飘摇的局面。不过导致这种情况的“罪魁祸首”是唐宣宗本人!“以立储之大经,不先决议,及驾崩以后,竟为宦竖握权,视神器为独占之物,英明者果若是乎?”

  唐宣宗在立储问题上的游移不定,导致其死后出现混乱局面,宦官集团重新抬头,将唐朝推入灭亡的深渊之中。正所谓“当断不断,反受其乱”,这正是唐宣宗在立储问题上的历史教训。一代明主因一个错误决定,断送整个王朝!

  参考资料:1.《旧唐书》;2.《新唐书》;3.《资治通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他灭了一个强盛的王朝却因儿媳被儿子杀死!
如果评选哪一个朝代是最为强盛的,肯定会引起很大的争议,各个朝代都有自己的粉丝。但是无论怎么算,唐朝都会是热门的候选者,它那广阔的疆域、开化的风气、繁荣的外交、富足的生活都让后人津津乐道,至今很多华人聚集区都被称为“唐人街”。这样一个强盛的王朝,历经玄武门之变的喋血、武则天的篡位、安史之乱的摧残却一直坚挺,顽强的延续了将近三百年。灭亡它的人,叫做朱温,当时谁也不会想到,此人能把一个王朝给终结了。朱温实在是个小人物,他出生在宋州砀山县,虽然家里条件还不错,但在整个帝国来说比蝼蚁高贵不了多少。这个人放着安稳日子不过,投身于黄巢起义。在农民军里,他很快崭露头角,跟随黄巢杀进长安,又击败各地唐军,因功而被封为同州防御使。网络配图但这个同州防御使只是个虚名,地盘还是要朱温自己去争取,为此朱温开始埋怨黄巢,再加上当时黄巢军中也出现了奸臣,之激烈不亚于奄奄一息的唐廷。朱温推算黄巢终究不能成事,索性杀了监军...
· 只因为一个女人,差点断送了整个王朝,这个女人到底是谁呢
我国古代的几百位皇帝中,雄才大略之人也不少,像秦始皇、汉武帝、康熙等,都是皇帝中的佼佼者。但是,要说千古名君,唐太宗李世民则当仁不让。在反隋起义中,李世民南征北战,身先士卒,几乎大半个天下都是他打下来的。唐朝建立后,疆土只限于关中和河东一带,尚未完全统治全国,因此,李世民经常出征,逐步消灭各地割据势力。虽然他是通过玄武门之变而夺得皇位,但这丝毫不影响他在历史上的贡献。坐上皇位后,唐太宗任人唯贤,开言纳谏,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毕竟,人无完人,到了后期,唐太宗虽不至于昏庸,却几乎忘记了他曾经说过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话了。特别是在长孙皇后去世后,就变得刚愎自用,很难听从大臣的劝诫,也变得极为贪恋美色。唐太宗晚年,热衷于搜罗天下美色,来充实自己的后宫,尽管后宫美女已经很多。在武则天14岁的时候,被招进后宫,成为唐太宗的妃子。武则天与其他妃子不一样,从小就具有帝王之相,而且为之一直默...
· 何进的一个错误决定导致天下大乱,这个决定到底是什么
东汉末年,表面上统治天下的仍是汉朝的中央政权,但其实他们内部已经明争暗斗得十分厉害。宫内是以十常侍为首的宦官势力,与以何进为首的外戚势力斗得一发不可收拾。宫外,各方诸侯纷纷招兵,以扩充本部实力,为天下大变而从中渔利做好充分准备。这些诸侯中,以西凉董卓的势力最为强大,董卓早已怀篡逆之心,正跃跃欲试。彼时,何进欲诛杀十常侍。怎奈十常侍甚为狡诈,他们在何后面前屡献媚词,又以重金贿赂,何后便不许何进诛杀十常侍。何进本来是无断之人,被何后一顿训斥,失了主张。袁绍献计说:“可以将四方英雄,请入宫中,诛杀阉贼。此势若成,不容何后不从。”何进听后大喜,欲从袁绍之言。主薄陈琳说:“将军势大,欲杀十常侍,果断杀却便可。今将各路英雄招来,他们各怀私心,难以揣测,到时局势难定。”何进说陈琳乃是迂生之见,不以为意。此时,站在旁边的曹操从容说道:“将军,处理此事,易如反掌,又何必多议?”何进问道:“孟德有何高见?”曹...
· 关羽死后刘备一个错误决定要了张飞命
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已经成为两千年来异姓兄弟的楷模。他们生死与共,同仇敌恺,不离不弃,历来为世人所敬仰。可是,关羽不幸遇难后,刘备的一个错误决定却害死了张飞,他也因此气死白帝城,兄弟三人先后赴黄泉,实在是令人伤悲。刘关张三兄弟中,关羽先走一步。公元219年,孙权袭取荆州,关羽败走麦城,吴军围城,关羽僵持数日后撤离,中途中埋伏被擒,不幸遇害。关羽死后,刘备痛不欲生。公元221年,刘备在益州称帝后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向向东吴宣战,为兄弟报仇!刘备的这个决定,有义气用事的成分,因而受到了诸葛亮和赵云的反对。诸葛亮说,“以怒兴师”乃军中大忌,哀兵也并非必胜,而战败的可能性更大。况且,蜀军伐吴,需要长途跋涉,若再以怒兴师,头脑不冷静,很容易失败,诸葛亮劝刘备慎重考虑。刘备一向听诸葛亮的话,可是这次他没听。他真的是为关羽报仇心切,而且三弟张飞一直给刘备烧火,不扫平东吴,给二哥报仇,誓不为人!刘备最终还是下...
· 赤眉军首领樊崇,他曾做了一个最错误的决定
赤眉军主要将领樊崇可谓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悲剧式的英雄人物。从带领一百多人在莒城起兵,到拥有数十万部众,让赤眉军成为可以左右天下局势的最重要力量之一,樊崇仅用了数年时间。在此过程中,樊崇与新朝王莽、更始帝刘玄以及光武帝刘秀都交过手,表现相当不俗。但在公元27年,樊崇最终还是被光武帝刘秀打败,赤眉军全体投降,不久后,樊崇被杀,结束了英雄而又悲剧的一生。纵观其一生,至简以为,造成樊崇最后失败被杀悲剧的,主要是因为樊崇没有根据地意识,未能建立起自己的地盘;在攻破长安后,又放任将士烧杀抢掠。在起兵之初,樊崇便带领自己的部众辗转于泰山一带,他们也曾试图攻打莒城,但未能攻下,于是就在青州、徐州一带流窜,抢掠。公元23年,更始帝刘玄派人说降赤眉。樊崇等听说汉朝复兴,便留众,率将领二十余人,随同使节来到洛阳。樊崇等都被刘玄封为列侯,却没有采邑,而留在原地的部众又有背叛离去的意向,樊崇等于是又逃回了营地。公元2...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