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祠堂祭祖三种类型:常祭、专祭和大祭

2024-01-15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2662
转发:0
评论:0
祠堂祭祖是封建官僚大家族的重要活动,形式复杂多样。根据祭祀时间和程序,可分为常祭、专祭和大祭。常祭在每月朔日和望日早晨进行,规模较小,每个家庭派一个代表参与。专祭是在族人有喜事时举行的特殊祭祀,子孙婚娶、生子、科举功名、升官晋爵等都是重要喜事。大祭是全族合祭,也是最重要的祭祀活动,在特定节日举行,规模最大。清明、冬至时举办得最为隆重,参祭人员众多,持续时间长,且在祭祖后还有一系列活动。不同地区和宗族的祭祖习俗也有所不同,但都重视祭祀先祖的传统。

祠堂中的祭祖活动,形式复杂,类型多样,根据不同的祭祀时间和程序,可分为常祭专祭和大祭、三种类型。

 

常祭,系一般的常规祭祀,在每月朔日(初一)和望日(十五)的早晨进行,规模不大,一般每个家庭只要派一个代表到祠堂参与即可。

 

专祭,是特殊祭祀,系族人有诞辰、婚娶、生子、获得科举功名、升官晋爵等喜事时入祠举行的祭祀。子孙婚娶、生子,系家族延续发展的喜事,需要到祠堂祭奠祖先,告诉老祖宗。

 

至于子孙获得科举功名,或者升官晋爵,更是家族异常荣耀的大事,凡获功名、晋爵者,祠堂在身边的要去祠堂行礼,不在身边的俟回乡的时候到祠堂补祭。江阴袁氏宗族规定,凡子孙中秀才,备祭之席,补虞、中举、中进士加倍办祭,出仕者更要有丰厚祭祀。

 

公微婺源双杉王氏家族在家谱中对专祭的对象与时间作了规定:正月二十日,刺史雷公诞辰;三月十日,节度使震公祭祀;三月十二日,国学霆公祠祭;三月十五日,兵马使公祠祭;四月十三日,二世祖诞辰;五月初四日,始祖诞辰大祭;

双杉王氏家族规定的主要是先祖诞辰等专祭,实际上遇到婚娶、生子、获得科举功名、升官晋爵等喜事时,都要及时在祠堂举行专祭。

 

大祭,系宗族的合族大祭,也是祠祭中最重要的祭祀活动。关于祠堂祭仪,明初未有定制,规定“权仿朱子祠堂之制,奉高曾祖弥四世神主,以四仲之月祭之,加腊月忌日之祭与岁时俗节之荐”。所谓“四仲之月祭之”,即一年四季在每季的第二个月祭祀,一年共四次。

 

春祠,摆放的供品不多,但祝词比较长,可能因春季开始播种,产品少,供品可以少放,故需多念些祷词,请祖宗保佑本年获得丰收;夏擒,也因禾谷尚未收割,祭品较少,故名;秋尝,将秋熟的谷物割下作祭品,请祖宗尝新;冬蒸,“蒸”是众多、气盛的意思,冬蒸表示一年全收获了,祭品丰富。

 

四时祭祀的具体时间临时选择吉日,或者在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日也可以,官府不作具体规定。按上述明朝政府规定,除四季仲月祭外,腊月祭、祖先忌日祭以及岁时俗节祭等也是祠堂祭祀的内容。于是不少家族多在元旦、春分、清明、中元、中秋、秋分、立冬、冬至、腊月、除夕等岁时节日中举行大祭。大祭一般合族进行,也有的分房分支举行。

 

红楼梦》中就有很多关于特殊祭祀的专门描写,凡贾氏子弟中试、升官、锡爵都要在当日或次日到宗祠祭祀,形象地反映了官僚家族特别祭祀的情形。《红楼梦》五十三回更是重墨浓彩描绘了“宁国府除夕祭宗祠”的大祭情景:

祠堂祭祖三种类型:常祭、专祭和大祭

广东东莞梁氏宗祠陈设位次图

 

已到了腊月二十九日了,各色齐备,两府中都了门神、联对、挂牌,新油了桃符,焕然一新。宁国府从大门、仪门、大厅、暖阁、内厅、内三门、内仪门并内垂花门,直到正堂,一路正门大开,两边阶下一色朱红大高烛,点的两条金龙一般。

 

次日,由贾母有谐封者,皆按品级着朝服,先坐八人大轿,带领着众人进宫朝贺,行礼领宴毕回来,便到宁国府暖阁下轿。诸子弟有未随入朝者,皆在宁府门前排班伺候,然后引入宗祠。

 

且说宝琴是初次,一面细细留神打谅这宗祠,原来宁府西边另一个院子,黑油栅栏内五间大门,上面悬一匾,写着是“贾氏宗祠”四个字,旁书“特晋爵太傅前翰林掌院事王希献书”。两旁有一副长联,写道:“肝脑涂地,兆姓赖保育之恩;功名贯天,百代仰蒸尝之盛。"也是王太傅所书。

 

进入院中,白石甬路,两边皆是苍松翠柏。月台上设着青绿古铜鼎彝等器。抱厦前上面悬一块九龙金匾,写道:“星辉辅粥。”乃先皇御笔。两边一副对联,写道是“勋业有光昭日月,功名无间及儿孙。”亦是御笔。五间正殿前悬一块闹龙填青匾,写道是:“慎终追远。”旁边一副对联,写道是:“已后儿孙承福德,至今黎庶念荣宁。”俱是御笔。

 

里边香烛辉煌,锦嶂绣幕,虽列着神主,却看不真切。只见贾府人分昭穆排班立定:贾敬主祭,贾赦陪祭,贾珍献爵,贾琏、贾瑞献帛,宝玉捧香,贾葛、贾菱展拜毯,守焚池。青衣乐奏,三献爵,兴拜毕,焚帛奠酒,礼毕,退出。众人围随贾母至正堂上,影前锦帐高挂,彩屏张护,香烛辉煌。上面正居中悬着宁、荣二府遗像,皆是披蟒腰玉;两边还有几轴列祖遗像。

 

贾荐、贾芷等从内仪门挨次列站,直到正堂廊下。槛外方是贾敬贾赦,槛内是各女眷。众家人小厮皆在仪门之外。每一道菜至,传至仪门,贾荐、贾芷等便接了,按次传至阶下贾敬手中。贾蓉系长房长孙,独他随女眷在槛内。

每贾敬捧菜至,传于贾蓉,贾蓉便传于他媳妇,又传于凤姐尤氏诸人,直传至供桌前,方传于王夫人。王夫人传于贾母,贾母方捧放在桌上。邢夫人在供桌之西,东向立,同贾母供放。直至将菜饭汤点酒茶传完,贾蓉方退出下阶,归入贾芹阶位之首。

当时凡从文旁之名者,贾敬为首;下则从玉者贾珍为首;再下从草头者,贾蓉为首;左昭右穆,男东女西:侯贾母拈香下拜,众人方一齐跪下,将五间大厅,三间抱厦,内外廊檐,阶上阶下两丹握内,花团锦族,塞的无一隙空地。

鸦雀无闻,只听铿锵叮当,金铃玉瑰微微摇曳之声,并起跪靴履飒沓之响。一时礼毕,贾敬、贾赦等便忙退出,至荣府专侯与贾母行礼。

 

曹雪芹在《红楼梦》书中为我们展示了封建官僚大家族除夕祭祖的生动景象。对一般家族来说,大祭活动往往在清明、冬至时举办得最为隆重,其在参祭人员总数持续时间和祭后的活动上,都超过了其他节日祭祀的规模。

清明、冬至大祭时,家族中所有成年的子孙都要进人祠堂参祭,无故不到者要受到处罚。但是那些不忠不孝、奸淫赌资、无谋生职业的不肖子孙则没有资格入祠堂祭祖。

清明节时,祠堂祭祖往往与扫墓祭祖结合进行。各宗族一般先祭奠始祖坟,再各房分头祭扫本房祖坟,然后回祠堂举行祭礼。

祠堂祭祖三种类型:常祭、专祭和大祭

广东东莞梁氏宗祠陈设祭器图

 

冬至祭祖在祠堂进行,是全族的大祭祀。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延续至明清以及民国时期。古人对冬至十分重视,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是上天赐予的福气,如同过年。古代臣民要向君主祝贺,官场上要互相庆贺,民间更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故尤其重视这时的祭祖。

在宋代,人们就将“享祀先祖”作为过冬至节一项不可缺少的内容:“十一月冬至,京师最重此节,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清代江西萍乡人大多在冬至日“割牲祭祖,取一阳来复之义”。

 

冬至祭祖也是广东顺德民间节日最重要的,俗称“拜太公”。“拜太公”是在宗族祠堂由宗族统一组织举办的祭祖活动。

 

杀猪宰牛,合族跪叩不用说,主事者还要在祠堂中诵读“族谱祖训”,讲述家史。这一天也是顺德宗族分配经营所得的日子,在冬至前,各个宗族早已派人计算好了宗族一年来的所有收人和支出,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做好宗族的各项分配计划,其中包括过冬至节时要拿一笔钱来供族内人士集体宴饮,以及向男丁分派昨肉(祭过神的肉)。

 

徽州地方祭祖则有其鲜明的地域特色。一般冬至祭始祖,立春祭先祖,秋季祭称祖,此外还有忌日祭、生日祭、墓祭等。凡遇春节、清明、端午、中元、中秋、冬至等年节及重大活动,均举行祭祖仪式,其中以农历腊月祭最为隆重。据《徽州古社会历史氏族研究》记载:“腊月祭在农历二十四日至二十八日进行。

 

开祭之日,宗祠第一进厅设香案一座。过第一进天井两廊为鼓乐队,演奏笙、箫、笛、哨呐、鼓、锣等乐器,另有三眼统数支用于鸣礼。天井当中放两个牺牲架,架上摆着宰杀后洗得干干净净的整猪和整羊各一只。享堂为祭祀的中心,三组供桌上分别陈设着鹅、鲤鱼、猪头三牲’,供碗 64 只,内装菜肴瓜果等供品。

 

中间一组供桌前设香案,焚檀香末或柏枝末,炉内香烟缭绕,堂上香气袭人。主祭人由族中德高望重者担任,陪祭二人,执事十人分别承担司樽、司盟、司帛、司祀。凡本族裔孙除女性外都要参加腊祭,依辈分大小顺序站在祭堂前。

 

寝室祭祀时打开龛门,让祖宗们出来享受祭品。开祭前,鸣锣或放统三声召集族人进祠。祭祀开始,放统、鸣爆、奏乐,陪祭人引主祭人及执事上寝室启龛毕,主祭站在案前,行三献礼:一献酒、二献馔、三献帛。最后按先前仪式关闭寝室龛门。祭礼完后,族丁在门口领取一份族昨,或肉鱼或麻饼或铜钞,各族不一。

正如赵吉士在《寄园寄所寄·故老杂记》中所说:“新安各姓,聚族而居,绝无杂姓搀入者。其风最为近古。出入齿让,姓各有宗祠统之。岁时伏腊,千丁皆集,祭用文公《家礼》,彬彬合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阿族小谱
9345篇
文章
19837次
获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祭
概要祭主要是以神社或寺院作为主要场地举行居多。主要目的是为五谷丰收或大渔、商售繁盛、疫病退散、无病息灾等方面而祈愿,另外是对某些成就作为感谢而进行。民俗祭此外,在日本各地,均有各种民俗祭,通常由民间组织发起,内容有祭巡、等仪式。相关条目日本祭典列表日本三大列表
· 羌族祭山会羌族为何用狗和鸡来祭山
吊狗祭山羌族祈求来年丰收所举行的传统祭山仪式,流行于土门一带,多用白狗,由乡约(会首)喂肥,故唐称羌人为“白狗羌”或“吊狗羌”,仪式均在春夏举行。祭山时点篝火,在白石神台前烧柏枝,“许”在杉树枝上缀纸花、纸旗插在神台上,然后头戴猴皮帽,身披豹皮法衣,手敲皮羊皮鼓,口念咒词祈求天赐吉祥。主持人将白狗装进一大背兜内,羌民依次给狗馈赠食物再封背兜口,用绳子将背兜高吊树枝上,7天后派人上山取狗,如白狗安危无恙,便是一年吉祥的预兆;如白狗已死,意味着灾害严重。宰鸡祭山端午节县内一些羌寨有宰鸡祭寨边白石塔的仪式。祭祀时将鸡血洒在白石顶端或供有牛、羊头的周围,再燃起柏香树枝;也有淋鸡血,再将两根挂着五彩纸条的森竿分别插地边和房顶的小塔上。此时“许”边敲羊皮鼓边唱祝词,围着塔子转,人们山呼助威,跳起祭山莎朗。每逢天旱,各户派人到高山“龙池”地杀鸡、鸣枪求雨,或进行搜山,禁止上山砍柴、狩猎、挖药材,以顺天意...
· 五祭
五祭仪式表参考文献《利未记》1-7章参看摇祭
· 祭父
爸爸,今年清明是你在天堂的第二年。你的突然离去一直是我心中痛。这两年我没有一天不想起你,女儿对不起你。爸,天堂那边是不是很安静,尘世你操心劳碌。天堂那边你就好好安息吧!家里一切都安好!妈有我和哥照顾。
· 祭姓
起源周公东征以后,周公将自己的第五子封于祭(今河北省长垣县),是为祭国,后迁于管(今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祭城),后人以“祭”为氏。春秋时期郑国大夫祭足,其后人以“祭”为氏。“祭”字被认为不祥,许多宗亲改为訾姓、蔡姓。又说“祭”即“奠”,故亦有改为奠姓,后改郑姓。名人祭公谋父祭遵祭彤参见訾姓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