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四次归属中国:历史回顾千年战争与归属纠葛
引言
历史记载中从来没有叫过“越南”这个名字,它历史上比较著名的两个名字,一个叫安南,一个叫大越。
安南是因为唐朝在这里设立了安南都护府。唐朝有六大都护府,安南是其中之一,管辖现在广东、广西、越南交界的一带。安南都护府的治所在宋平县,也就是今天的越南首都河内。其实越南北部大片地区在宋朝以前都属于中国,如果要说越南这部分领土自古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部分,也没啥问题。
越南的第二个名字叫“大越”,是因为宋朝时,越南建立了李朝,开国皇帝李公蕴定国号为“大越”。大越这个国号几乎被越南人从宋朝沿用到清朝,而中国、日本还是习惯叫安南或者交趾。
第一次归属中国:秦汉时期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派军队平定南越,将今天的广东、广西及越南北部地区纳入中国版图。从此,越南进入北属时期,一直持续到东汉末年。这一时期,越南虽受中国统治,但在文化、语言和习俗上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第二次归属中国:三国至唐朝时期
三国时期,吴国对交趾地区进行了有效的统治。到了南北朝时期,交州地区实际上处于独立状态。隋朝统一中国后,重新恢复了对越南北方的统治。但到了唐朝初期,越南再次宣布独立。
第三次归属中国:明朝时期
在经历了短暂的独立之后,1407年,明朝消灭了胡氏政权,重新占领越南,将其设置为“交趾布政使司”,再次纳入中国版图。然而,到了1427年,明朝撤离越南,标志着越南的再次独立。
第四次归属中国:清朝时期
尽管在明末清初时期,越南与清朝曾有过短暂的接触和冲突,但直至18世纪末,两国关系仍以藩属关系为主。然而,到了19世纪中期,清朝与越南的关系逐渐紧张,最终引发了中越战争。尽管清朝在战争中获胜,但在1884年的《中法新约》中,清朝承认了越南的独立。
与中国的战争与冲突
北属时期:从公元前214年的秦朝开始,中国在越南设立郡县,对其进行直接统治。这一时期长达一千多年,直到938年吴权在白藤江之战中击败中国军队,标志着越南的独立。
胡朝与明朝的战争:1406年,胡朝趁明朝军队护送陈朝后裔返回越南之际发动袭击,导致明朝军队受挫。次年,明朝派兵讨伐胡朝,经过几年的战争,明朝于1427年撤离越南,标志着越南的再次独立。
结论
古代越南的历史是一部战争与独立的交织历程。尽管曾四次被中国统治,但越南人民始终坚守着对独立的追求和执着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力量,促使越南最终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并成为一个具有影响力的国家。在现代国际关系中,越南继续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为国家的繁荣和发展而努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