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明朝嘉靖十五年祭祀祖先诏令及其影响

2023-12-1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51
转发:0
评论:0
明朝嘉靖十五年,社会上普遍存在违反规定祭祀始祖的现象,而世宗嘉靖则采纳了夏言的建议,允许臣民在冬至、立春节日祭祖,并允许在家庙中设立临时祭祀始祖、先祖的纸牌位。这一诏令对当时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导致了宗族纷纷建立宗祠祭祀始祖的热潮,从而使得明清以及民国时期宗祠遍天下,祭祀始祖普遍化。

明朝嘉靖十五年祭祀祖先诏令及其影响

明朝初年,徐一夔等人撰《大明集礼》,卷六《宗庙》“品官家庙”条载:“先儒朱子,约前代之礼,创祠堂之制。为四龛,以奉四世之主。并以四仲月祭之。其冬至、立春、季秋忌日之祭,则又不与乎四仲之内。至今士大夫之家遵以为常。

 

国朝品官庙制未定,于是权仿朱子祠堂之制,奉高曾祖称四世之主,亦以四仲月祭之。又加腊日、忌日之祭,与夫岁时俗蒂之荐享。至若庶人得奉其祖父母、父母之祀。以有著令,而其时享于寝之礼,大概略同于品官焉。”明初公布品官的“祠堂制度”,从内容到文字,完全照抄朱嘉《家礼》中关于祠堂的设计

 

明嘉靖十五年,礼部尚书夏言面对当时社会上祭祀祖先的现实状况,即当时社会上一般家族在祠堂祭祖时,没有遵循古礼法,只祭祖考,而是从人情出发,从维系族人之心出发,不仅祭祖考,而且祭高祖,甚至祭始迁祖,其虽不合礼,但合乎人情,“乃上疏建议改制”,即上《献末议请明诏以推恩臣民用全典礼疏》

 

( 该疏在《桂洲文集》卷十一中的标题为《请定功臣配享及令臣民得祭始祖立家庙疏》,内容一致):“惟是本朝功臣配享,在太祖太宗庙各有其人,自仁宗以下五庙皆无,似为缺典,至于臣民不得祭其始祖先祖,而庙制亦未有定则,天下之为孝子慈孙者尚有未尽申之情。臣泰礼官,躬逢圣人在天子之位,又属当庙成,谨上三议,渎尘圣览,倘蒙采择,伏乞播之诏书,施行天下万世,不胜幸甚。

 

在《献末议请明诏以推恩臣民用全典礼疏》中,夏言提出了三议:“请定功臣配享议”“乞诏天下臣民冬至日得祀始祖议”,“请诏天下臣工立家庙议。”

 

三议中,与家庙和祭祖有关的是后两议。

 

关于“乞诏天下臣民冬至日得祀始祖议”,明代原来关于祭祀祖先世代的规定是品官之家祭高、曾、祖、称四代,而庶民最初只能祭祀祖、父两代,后又增加了曾祖变为三代,无论官民都不许祭祀规定之外的远祖。

 

他在疏中说:“臣因是(按:指前引世宗言)重有感焉,而水木本源之意,恻然而不能自已。伏惟皇上扩推因心之孝,诏令天下臣民,许如程子所议,冬至祭厥初生民之始祖,立春祭始祖以下高祖以上之先祖。

 

皆设两位于其席,但不许立庙以逾分,庶皇上广锡类之孝,臣下无帝裕之嫌,愚夫愚妇,得以尽其报本追远之诚,溯源祖委,亦有以起其敦宗睦族之谊,其于化民成俗,未必无小补云,臣愚不胜倦倦。

 

”夏言显然是根据皇帝的意思,一方面建议采纳程颐的主张,在冬至、立春节日祭祀始祖、先祖,另一方面禁止百姓建立家庙,以防“逾分”,既推了恩,又不违反礼制,可谓两全其美。

 

关于“请诏天下臣工立家庙议”,夏言指出:“以当时士大夫虽有诏旨,顾望疑惮而不敢即建立耳,臣泰叨礼职,方以为惩,敢依仿古今,酌为中制,以俟采择,布之天下。”夏言的方案是:“官自三品以上为五庙,以下皆四庙。

 

为五庙者,亦如唐制,五间九架,厦两旁隔版为五室,中衬五世祖,旁四室衬高曾祖称。

 

为四庙者,三间五架,中为二室衬高曾,左右为二室衬祖称。若当祀始祖、先祖,则如朱熹所云,临祭时作纸牌,祭讫焚之。

 

”夏言此疏的要点是,品官家庙制度分为两种类型,三品官以上大员祭祀五世祖先,四品官以下依旧祭祀四代祖先。并论述了祭祀五世祖的具体做法。

 

其中说到始祖、先祖只可临时祭祀当时立庙的三品大员,将来才可“世祀之”。至于庶人,只可祭于寝。

 

世宗采纳了夏言的建议。夏言在《议定王府宗庙武臣家庙疏》中指出:三疏既上,“伏蒙召见文华殿,仰承圣谕,以臣三议具有可采,尚俟暇日,钦定施行”。“令天下得祀始祖”“令品官立家庙”。“诏天下臣民祀始祖”。

 

嘉靖十五年允许臣民得祀始祖的诏令在当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该诏令本来只允许臣民在冬至、立春节日祭祖,并不准在家庙、祠堂中设立牌位常祭,但是,允许祭祀始祖,即等于允许各支同姓宗族联宗祭祖。

 

与此同时,政府又要求官员建家庙,并允许在家庙设临时祭祀始祖、先祖的纸牌位,再加上又允许“以今得立庙者为世祀之祖,世祁而不迁焉”,则开了以后家庙祭始祖之先河。当时社会上本来就大量存在着祠堂违制祭始祖的情况。

 

崇拜祖先是民间信仰风俗,是合乎人情的,嘉靖十五年的规定只能导致其进一步合法化,家庙向联宗祭祖的大宗祠方向发展,地方政府听之任之,于是嘉靖年间形成大建宗祠祭祀始祖的普遍现象。

 

世宗嘉靖诏令后,导致宗族纷纷建立宗祠祭祀始祖,客观上造成了嘉靖朝修建宗祠祭祀始祖的热潮。这一热潮在嘉靖以后一直沿续,遂使明清以及民国时期“宗祠遍天下”,从而使宗祠祭祀始祖普遍化,这是中国祠堂发展史上的重要演变。


明朝嘉靖十五年祭祀祖先诏令及其影响

总结:

一、明朝嘉靖十五年祭祀祖先诏令

在明朝嘉靖十五年之前,祭祀祖先的活动一直受到严格的限制。根据明朝的规定,只有品官之家才能祭祀高、曾、祖、称四代,而庶民最初只能祭祀祖、父两代,后来增加了曾祖变为三代,都不许祭祀规定之外的远祖。因此,许多人对祖先的祭祀活动只能偷偷进行,甚至有些人因为违反规定而被处罚。

然而,在嘉靖十五年,明世宗采纳了夏言的建议,发布了一项重要的诏令。该诏令允许臣民在冬至、立春节日祭祖,并允许在家庙中设立临时祭祀始祖、先祖的纸牌位。这一诏令的发布,使得祭祀祖先的活动得到了合法的地位,也使得人们可以更加自由地表达对祖先的敬意。

二、嘉靖十五年祭祀祖先诏令的影响

嘉靖十五年的祭祀祖先诏令对当时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首先,这一诏令使得祭祀祖先的活动得到了合法的地位,使得人们可以更加自由地表达对祖先的敬意。其次,这一诏令也推动了宗族的发展。在嘉靖十五年之前,许多宗族因为违反规定而受到处罚,而现在他们可以合法地祭祀祖先,这使得宗族更加团结和稳定。

此外,这一诏令还推动了宗祠的建设。在嘉靖十五年之后,许多宗族纷纷建立宗祠,以祭祀始祖和先祖。这些宗祠的建设不仅加强了宗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也为后人提供了缅怀先人的场所。

三、明清以及民国时期宗祠遍天下的原因

在嘉靖十五年之后,明清以及民国时期宗祠遍天下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政府的支持:明清两代政府都支持宗族的发展和宗祠的建设,这为宗祠的普及提供了政策支持。

  2. 社会的需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需要一种信仰和精神寄托。宗祠作为祭祀祖先的场所,成为了人们的精神寄托和信仰中心。

  3. 经济的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许多人都离开了家乡前往城市谋生。为了保持与家乡的联系和传承家族文化,他们纷纷在家乡建设宗祠。

  4. 文化的传承:宗祠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家族历史文化传承。许多人都希望通过建设宗祠来传承家族文化和历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阿族小谱
9345篇
文章
19837次
获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明朝的自然灾害及其社会影响
现代灾害学认为,灾害是指由自然的或社会的原因造成的妨碍人的生存和社会发展的社会件。[1](P18)显然,从概念可以看出,灾害具有自然和社会两种属性,一方面它们不仅是自然和社会相互作用的产物;另一方面其影响和后果也是社会性的,对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具有多方面的影响。一、明代自然灾害的概况明代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朝代。邓云特先生曾言:“明代共历二百七十六年,而灾害之烦,则竟达一千零十一次之多,是诚旷古未有之记录也。计当时灾害最多者为水灾,共见一百九十六次;次为旱灾,共见一百七十四次;又次为地震,共见一百六十五次;再次为雹灾,共见一百十二次;更次为风灾,共见九十七次;复次为蝗灾,共见九十四次。此外歉饥九十三次;疫灾六十四次;霜雪之灾十六次,则其尤次焉者也。”[2](P30)当然,由于依据资料的不同和判定的标准不一,统计的数字也差异很大。笔者以明代两京、十三布政司为统计单位,对明代的主要...
· 祭祀祖先有什么价值和意义?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祭祀祖先是一项极为重要的习俗,它不仅承载着对先人的怀念之情,更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祭祀祖先究竟有何价值和意义呢?今天,祭拜网小编就和大家一起探索其中的奥秘。一、寻根问祖祭祀祖先,首先是寻根问祖的过程。通过祭祀,我们能够追溯家族的历史,了解祖先的奋斗与贡献,增强家族成员对自己根源的认知,培养对家族文化的认同感。二、缅怀先人祭祀是对先人的缅怀,是对家族历史的尊重。在这一过程中,人们表达对先人的感激之情,缅怀他们的功德,让家族成员铭记前辈的智慧与努力,激励后人传承家族精神。三、家族团结祭祀活动常常成为家族成员相聚的契机。在共同参与祭祀的过程中,加强了家族成员之间的联系,促进了家族的团结与和睦,增强了家族的凝聚力。四、教化后人祭祖活动还承载着重要的教化后人的意义。通过讲述祖先的事迹,弘扬家族美德,教育子孙后代遵循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有理想、有目...
· 唐朝帝国——祖先祭祀的变化
?唐代中国的亲属关系也被埋葬死者和祖先祭祀方式的变化所影响。唐代以前,没有在居住在一起的家庭之外集体祭祀祖先的证据。孩子们在父母或祖父母坟前进献供品,但是更远祖先的共同后代并没有为这类的祖先敬奉而聚集,事实上这可以把他们凝结成一个有意义的社会团体。然而,在7世纪末期或8世纪早期的10年中,父系亲属开始在清明节(也称为寒食节)会面,在冬至日后第105天清扫四至五代祖先的坟墓,并为他们进献供品。有关清明节墓前献祭的记录最早可以追溯到7世纪60年代。从732年的一项法令可以看出,这一做法已经广为传播,虽然经典中并没有论及在寒食节扫墓,但这已经变成一种习俗,并且受到鼓励:“士庶有不合庙享,何以用展孝思?宜许上墓,用拜埽礼。”柳宗元(773—819)在流放途中,哀叹他周围皂隶庸丐,皆得父母丘墓,唯独他不能去祖先坟上拜祭。这个时期的礼仪书甚至包括节日拜祭祖先场合的书信模式。寒食节时聚族祭祀远祖增加了同...
· 宋蒙败盟及其影响
?宋廷危机四伏南宋入洛之师大溃,给了宋理宗为首的主战派当头一棒,也给南宋的政治、经济,军事带来更加严重的危机。正如时人所说:“三京退师之余,朝廷惩创甚。”因而迫使宋廷不得不改变自己的国策。首先,宋廷掀起罢官风潮。宋廷对入洛之师溃败的原因,交口斥责,议论纷纷,莫衷一是。一种说法,认为前线主将赵葵、全子才等人犯了“贪功冒进之罪”,然也有人认为此说“恐亦非至公之论”。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史嵩之的责任重大:一是入洛之师需粮,而史嵩之“立和中沮之,不肯运粮,卒至误事”;二是史嵩之已探得蒙古军在三京地区遍设“哨马”和。“增屯设伏”。等情报,但他“所主在和,既不以实相告,而惟欲以和而策勋”,没有及时通报赵葵、全子才,致使其敌情不明而贸然轻进。看来,较为熟知内情的人是赵葵之兄赵范。赵范,在此役之初是主战派,在此役开始时,他“反悔前议”,未曾出师参战。在战败之后,赵范就此役中将帅的责任作了分析,上疏朝廷:一是...
· 韩愈的“师说”及其影响
韩愈为排拒佛、老,振兴儒学,提出了“道统”论。但如何使儒学以及儒家的“道统”延绵赓续下去?为此,他在提出“文以明道”和“文以载道”两大原则,竭力鼓倡古文运动以改变虚浮文风,使文章能够直接鲜明地彰显“先王之道”(亦即儒学之道)的同时,更特撰《师说》,提出必须建立传授儒学之道的师生关系。《师说》堪称很能反映韩愈思想、又能体现出唐中叶以后儒学发展新迹像的重要作品。其文不见,故特将见之于《韩昌黎全集》卷十二的这篇名作全录于下: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