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置顶
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米酒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古代关于米酒都有哪些记载?

2022-12-19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2362
转发:0
评论:0
​米酒,又叫酒酿、甜酒,旧时叫“醴”。制作时用糯米酿制,是汉族传统的特产酒。米酒在我国已经有千年的历史了。今天就跟着小谱一起走进古代米酒的世界吧。

米酒,又叫酒酿、甜酒,旧时叫“醴”。制作时用糯米酿制,是汉族传统的特产酒。米酒在我国已经有千年的历史了。今天就跟着小谱一起走进古代米酒的世界吧。


米酒现在仍是很多人的心头好,米酒的制作方法非常简单,基本上都是自家在做。酒酿在北方一般称它为“米酒”或“甜酒”。用蒸熟的江米(糯米)拌上酒酵(一种特殊的微生物酵母)发酵而成的一种甜米酒。米酒因为口味醇厚,酒精量低而深受大家的喜爱。


米酒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古代关于米酒都有哪些记载?

图源网络


米酒又被称为清酒,据较早的文献记录晋代的《酒诰》记载:“酒之所兴,肇自上皇,或云仪狄,一曰杜康。有饭不尽,委余空桑,郁积成味,久蓄气芳,本出于此,不由奇方。”


古代的米酒跟现在的米酒有一定的差异,由上述所说:米酒被称为清酒,也反映了一个现实,我国最早酿酒是用粮食酿造的,尤其是以糯米等食物为原料酿成的谷物酒,所以古代的酒也称为米酒。


米酒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古代关于米酒都有哪些记载?

图源网络


历史上有“有饭不尽,委余空桑,郁积成味,久蓄气芳”、“空乘秽饭,醢以稷麦,以成醇醪,酒之始也”的记载。有史学家猜测,在神农轩辕时期就已经有了谷物酿造,但是这个说法并没有确实的证据。如果从发明酒曲和酒药算起,米酒的酿造,应该在四千到五千年之间。这有新石器时代的酒具、陶器和考古文献证明。


在先秦时期,有用稻黄酿造的米酒,《诗经·豳风·七月》中记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但是这时酿酒的产量并不多且多用于皇家祭祀上。等到周朝时期,酿酒的规模进一步扩大,朝廷还设置了专门负责酿酒的官员。


汉代时期,古人已经发现了使用曲来酿酒的方式,酿酒的作坊进一步发展,可以酿造出更多的美酒佳酿。1968年河北满城发掘出西汉中山靖王墓(刘胜夫妇),内有33件陶质大酒缸,经辨识大多数缸的肩部的朱书文字为“黍上尊酒十五石甘醪十五石”、“黍酒十一石”、“稻酒十一石”“……酒十石”。


米酒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古代关于米酒都有哪些记载?

图源网络


现在自制米酒的方式已经非常便利,因为我们可以购买加工好的酒曲。酿酒需要的原料主要就是糯米、酒曲和凉开水。在制作之前要清洗所有需要的器具,保证无油。将糯米蒸熟放置温热,将凉白开和酒曲混合,将糯米放进无油的容器内,边搅拌边倒入酒曲水,等完全倒完后压实。酒酿发酵的最佳温度是20-27度。


现在酿酒的原料发展的越来越多,但是米酒基本上一直都是用糯米来做的。米酒的度数非常低,且口感微甜绵密,冰米酒是夏天消暑的良饮。

(族谱网:www.zupu.cn

米酒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古代关于米酒都有哪些记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阿族小谱
9345篇
文章
19837次
获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米酒
名称米酒主要以发酵形式制作而成,制造简单,故而在亚洲各地亦有各种各样的制造方式及名称,但多数直呼“米酒”或“甜米酒”,其它因地域方言、制作方式的不同而使之味道酸甜比例不同而各有称呼。例如湖南地区多呼为“糊酒”(糊字前亦有加三点水“氵”)。而湖北地区多称呼为“伏汁酒”,川贵黔又称呼为“醪糟”。制造米酒通常是用糯米酿制。传统上是先把糯米,并浸泡约4-5小时,然后拿糯米蒸熟。蒸熟后把糯米取出来,把之冷却。然后在糯米上撒上酒曲,边撒边拌匀,并把米稍为压平。之后在糯米盖上布,放在保温地方,数天后即完成程序。
· 米酒的功效
喝酒伤身,没是好处。酒的主要成份是酒精,进入人体,能产生多方面的破坏作用,血液中的乙醇浓度达到0.05%时,酒精的作用开始显露,出现兴奋和欣快感;当血中乙醇浓度达到0.1%时,人就会失去自制能力。如达到0.2%时,人已到了酩酊大醉的地步;达到0.4%时,人就可失去知觉,昏迷不醒,甚至有生命危险,所有尽量别喝酒。但是大家可以喝另一种酒。孝感佬米酒,是具有千年历史的地方名吃,它是以优质糯米为原料,用孝感特制的酒曲――风窝酒曲做发酵剂,经糖化发酵制成的。成熟的原汁米酒──米散汤清,颜色碧绿,蜜香浓郁,入口甜美,含有丰富的多种维生素、葡萄糖、氨基酸等营养成分,饮后能开胃提神,并有活气养血、滋阴补肾的功能。是老幼皆宜的营养佳品。多种食用方法:直接品尝、清汤米酒、桂花米酒,蛋汤米酒、糊汤米酒、炖汤,在煮好的鸡蛋中加入一份50克左右的本品和适量的红糖。
· 黎族特色的“山兰米酒”是怎样酿成的
山兰米酒,黎家人称“酉并”酒,它以口味醇正,味道香甜,浓而不烈,并富有营养而享有“海南茅台”、“山兰玉液”、“琼浆玉液”等诸多美称,更重要的是,它包含着一个民族独特的文化内涵。不单在吃法上表现了黎族人民的一种传统饮食文化,在它的制作方法上也同样如此,其芳名也从古流传至今。黎族山兰酒的色泽初期呈乳白色,温润如玉,黎族人通常叫“biang”酒。“biang”酒对不好酒者最具吸引力,浓甜微辣,辣而不燥。一年后,酒呈黄褐色,好似玛瑙,甜味减弱,香味渐浓,此为佳品。时间渐长,酒呈红色,甚至黑色,此为上品,最为正宗。山兰酒浅饮生津,但后劲十足。我就因此蒙在鼓里,差点丧失了一介书生的体面。可憾的是我没有“太白斗酒诗百篇”的才情,要不我还真想彻头彻尾地醉一回。山兰米酒从古到今就深受人们的喜爱。在我国历史上,不少伟人都为黎族人民用“黎法”酿制的山兰米酒所倾倒,并留下了许多佳话,说到这,苏轼与黎族米酒的故事就...
· 佬米酒。你知道吗
过节回家、买少了怕没面子。买多了又怕自己能力不足。那么现在我就为大家推荐一种可以让你不失面子又拿的出手的礼品吧。孝感米酒,是湖北省的传统的地方风味小吃;是具有千年历史的地方名吃,它是以优质糯米为原料,用孝感特制的酒曲――风窝酒曲做发酵剂,经糖化发酵制成的。成熟的原汁米酒──米散汤清,颜色碧绿,蜜香浓郁,入口甜美,含有丰富的多种维生素、葡萄糖、氨基酸等营养成分,饮后能开胃提神,并有活气养血、滋阴补肾的功能。是老幼皆宜的营养佳品。多种食用方法:直接品尝、清汤米酒、桂花米酒,蛋汤米酒、糊汤米酒、炖汤,在煮好的鸡蛋中加入一份50克左右的本品和适量的红糖。历史。唐代以来,尽管斗转星移,更朝换代,但孝感米酒的名声却越传越远,质量越来越高。1958年,毛泽东主席来孝感视察工作时,在亲口品尝了孝感米酒后连声称赞“味好酒美”。是一方水土、考究的用料和独到的工艺造就了孝感米酒。曾几何时,外地客人来孝感工作或访...
· 中国古代的簪花经历了怎样的发展?
韦庄写下“春日游,杏花吹满头”的诗句,杏花落在发髻上,是杏花的无意之举。但后来簪花的发展就是古人的有意为之。“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簪花就是爱美的体现之一。小谱为你展现古代簪花的发展史。汉代,最开始出现了簪花的形态,这时簪花还没有发展,但是鲜花已经通过各种形式佩戴在古人的身上了。魏晋时期,头上簪花逐渐成为风尚,簪花的种类也比较丰富,而且它不光有装饰的作用,更有祈福的寓意。图源网络簪花在唐代成为社会风尚。由唐玄宗引起。唐玄宗春日游长安时,命令群臣吟诗。大臣苏颋因一句“飞埃结红雾,游盖飘青云”得到了玄宗嘉赏,嘉赏方式就是皇帝亲自为他戴上一朵花。自此引领了簪花的风潮。初唐时期,人们喜欢在头上用鲜艳的小花加以点缀,到了中晚期则流行插诸如牡丹、芍药之类的大朵花。唐代周昉所绘《簪花仕女图》中的五位簪花妇女,就分别簪了牡丹花、海棠花、荷花、红花和芍药花。簪花风尚在宋朝时期达到鼎盛,甚至连男子都对簪花情有独...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