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插花,有着怎样的独特意蕴?

2022-12-09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015
转发:0
评论:0
​闲情四事——插花、焚香、挂画、喝茶。这四事,每一件都是古代文人雅客的心头好。而且因为它们都同属于中华传统文化,在内敛、灿烂、典雅的文化语境下熏陶出独属于我们的插花文化。今天就跟小谱一起来进一步了解插花之美吧。

闲情四事——插花、焚香、挂画、喝茶。这四事,每一件都是古代文人雅客的心头好。而且因为它们都同属于中华传统文化,在内敛、灿烂、典雅的文化语境下熏陶出独属于我们的插花文化。今天就跟小谱一起来进一步了解插花之美吧。


传统插花已经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传统插花是以花枝为材料的一种生活艺术。据考证,传统插花艺术萌芽于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经历汉代的初始期、南北朝的发展期、隋唐的兴盛期、宋代的极盛期、元明的成熟期、清代后期的衰落期等各个阶段。


中国传统文化--插花,有着怎样的独特意蕴?

图源网络


传统插花的艺术古已有之,且历久弥新、野蛮生长。《离骚》中有这样的话:“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此句描绘的是古人在身上佩戴香花,古人以花明志,花已经被赋予文化含义;魏晋时期,借花献佛盛行,南史有这样一段描述:“有献莲华供佛者,众僧以铜罂盛水,渍其茎,欲华不萎”;唐朝,君王提倡,文士尚雅,仕女爱花,举国爱花;烧香、点茶、挂画、插花的“四艺”就是宋朝提出的,《洛阳牡丹记》中写道:“洛阳之俗,大抵好花,春时,城中无贵贱皆插花”。


我国自古崇尚自然,插花是雅致的情趣,是生活的点缀;更突出的是,它还承载着插花人的心性、所思所想。文人都有其对花的偏好,是以花喻己。周敦颐的“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屈原爱兰花,以兰花相佩,“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陶渊明垂青菊花,“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中国传统文化--插花,有着怎样的独特意蕴?

图源网络


明代娄坚曾在宋代董祥的《岁朝图》上题:“写生惟花草最难,而瓶花更难。盖生动之气,全在枝叶掩映,横斜款侧,乃能尽其天然之妙。而瓶花则既无根底,又乏照应,欲以杂卉相骈而如出一手,非深明偏反之态者不能下一笔。”


由这段话可以看出,插花也是极难的,要交相掩映,要生动意趣。插花的时候,往往要将心中的巧思与花木、大自然之间连接起来,达到天人合一之境。


中国传统文化--插花,有着怎样的独特意蕴?

图源网络


明代在前人的基础上建立了系统和完整的插花理论,在宋代精雅缛丽的基础上,更趋完善。插花不仅重意,更进而讲求布局配制。传统插花就难在这里,美感是灵动的感受,不能对着公式生搬硬套,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就是审美要强,但审美,日积月累,非能一蹴而就。

(族谱网:www.zupu.cn

中国传统文化--插花,有着怎样的独特意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阿族小谱
9345篇
文章
19837次
获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原宪有着怎样的理论思想?对中国有着怎样的影响
现在讲《宪问第十四》篇。这一篇是上论《里仁》篇的发挥与引申。首先,在这个题目里,就有一个有趣的问题,就是原宪这个人,是孔子学生中,所谓“七十二贤”里很有名的人物。在上论中谈到过,他曾替孔子管过总务方面的事情,用现代观念随便来比,可能在孔子当司寇的时候,他担任过总务长一类的职务,但究竟合于什么官阶,无法明确的定论。孔子死了以后,他退隐于山泽布衣之间,走半隐侠的路线,等于在过去的社会中,领袖清流。所以司马迁著《史记》,在《游侠列传》中,曾提到他和季次。司马迁赞成游侠,认为游侠是很需要的;但是有人认为不需要,如法家的韩非子说:“儒以文乱法,而侠以武犯禁。”认为当时读书的知识分子,对于法制的实行是有妨碍的,于是法家的思想,影响了后世,秦始皇时代的政策都与它有关。韩非子的理由是儒者知识多,嘴会说,手会写,有许多意见提出来,思想不同,使法令不能推行,难于执法。而侠义道中人,是慷慨好义的,好用武力,又容...
· 王诩有着怎样的战术理论?对中国有着怎样的贡献
鬼谷诡秘,社会纵横、自然地理、宇宙天地玄妙;其才无所不窥,诸门无所不入,六道无所不破,众学无所不通!证得弟子门人无数,翻云覆雨,惊世骇俗,后皆大有作为。鬼谷堪称万圣先师,绝不为过!鬼谷子不仅有经天纬地之才,还胸怀悲天悯人的救世之心,为了终结战国数百年乱局,不再战火连绵,拯救天下苍生,做出了巨大贡献!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鬼谷子,活跃于春秋末至战国时期,史称东周卫国人,在世百年,后不知去向。常年入清溪云梦山鬼谷采药修道,被誉为千古奇人。是中国历史上极其神奇且神秘的人物!鬼谷子身怀旷世绝学,既通晓自然宇宙玄妙,又会奇门百家!《鬼谷子》培养了:苏秦、张仪、孙膑、庞涓、商鞅、吕不韦、白起、李牧、王翦、毛遂、甘茂、乐毅、魏昂、茅蒙、要离、范雎、猗顿、田穰苴、蔡泽、邹忌、司马错、蒯通、黄石、公孙衍、魏僚、曹刿、荀跞、魏章、西门豹、魏成、王龁、文种、田骈、白圭、计然、吕耕、...
· 诸乐三有着怎样的艺术特色?对中国有着怎样的影响
诸乐三幼受其父献庄先生熏陶,酷嗜书画纂刻,与仲兄闻韵恒切磋艺事。闻韵为吴缶翁人室弟子,诗文书画俱佳,缶翁作画,每位拟题句,画成诗成,才思敏捷,辄得老人称赞,不幸英年早逝。乐三无生十九岁人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就读,拜缶翁为师,於课余攻习书画纂刻。复随晚清举人、儒医曹拙巢学诗文。中医专门学校毕业,以兴趣关系,弃医以美术教育为事,前後历六十余年.1922年,应刘海粟之邀,在上海美术专门学校讲授中国画数载。1930年後,先後担任上海新华艺术专科学校、上海昌明艺术专科学校及上海中华艺术大学教授。教学之余,时向朱强邨、诸宗元、冯君木等前辈请益,诗文造诣日进。又与仲兄闻韵,及姜丹书、朱屺瞻、潘天寿、张书旃、吴第之、张振铎等组织『白社』,研究画艺。一九三六年,《希斋印存》出版乃师拙巢先生序之云:『吴缶老归道山後九年,其门人安吉诸乐三始敢出印谱以问世,何其难也!盖业不期乎速成,而期乎能积,无以积之则不精;不难乎...
· 华夏民族有着怎样的科学文化?对中国有着怎样的影响
汉族在古代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艺术,具有鲜明的特色。无论政治、军事、哲学、经济、史学、自然科学、文学、艺术等各个领域,都拥有众多具有深远影响的代表人物和作品。西周时期,就形成了完善的文化成就,就是礼乐文化,周礼非常繁缛,据《周礼》有吉、凶、军、宾、嘉五礼,乐在西周尤为重视,有专门职官管理,金文中也记有乐官。周代乐舞如《大武》为周武王克商所作。周代的已有较完善教育制度,如“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就是周代贵族的文化教育内容,中国最早的经典如《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乐经》(已佚)、《春秋》都产生这个时期,以及春秋时期的诸子学等。周从殷礼,对殷商文明存在着继承关系。图腾一只龙与一只凤组成,意思代表阴阳,也就是男女,由于汉族人口众多,占据了中国历史发展大部分,所以延续了中国最古老的动物龙,作为自己民族的标志。龙飞凤舞,是中原地区与南方地区的民族标志。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 “国学”概念的独特视角 凸显传统文化特点
“国学”这一概念随着“国学热”而为人们所熟知,它主要是指中国传统学术文化。其实,“国学”一词早在先秦时代就有了。《周礼》中有“乐师[注:官名。《周礼》谓春官所属于有乐师,掌国学之政,亦称小丘正,又与大司乐(大乐正)通称乐正,均以乐官而兼学官,大司乐为长官而专教大学,乐师则与师氏、保氏教小学。]掌国学之政”的话。《礼记》中也说:“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可见,“国学”这一概念最早是指国家设立的学校,而不是指中国传统学术文化。用“国学”来指称中国传统学术文化,有一个流变的过程。清朝末年,中西文化的交流有了很大进展。为了区别西方的学术文化和中国两千多年来以经、史、子、集为基础的传统学术文化,人们把前者称为“泰西之学”或“西学”,而把后者称为“中学”,所谓“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就是由此而来。此后,随着变法维新的推进,有人将西方学术文化称为“新学”,而将中国传统学术文化称为“旧学...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