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插花,有着怎样的独特意蕴?
闲情四事——插花、焚香、挂画、喝茶。这四事,每一件都是古代文人雅客的心头好。而且因为它们都同属于中华传统文化,在内敛、灿烂、典雅的文化语境下熏陶出独属于我们的插花文化。今天就跟小谱一起来进一步了解插花之美吧。
传统插花已经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传统插花是以花枝为材料的一种生活艺术。据考证,传统插花艺术萌芽于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经历汉代的初始期、南北朝的发展期、隋唐的兴盛期、宋代的极盛期、元明的成熟期、清代后期的衰落期等各个阶段。
图源网络
传统插花的艺术古已有之,且历久弥新、野蛮生长。《离骚》中有这样的话:“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此句描绘的是古人在身上佩戴香花,古人以花明志,花已经被赋予文化含义;魏晋时期,借花献佛盛行,南史有这样一段描述:“有献莲华供佛者,众僧以铜罂盛水,渍其茎,欲华不萎”;唐朝,君王提倡,文士尚雅,仕女爱花,举国爱花;烧香、点茶、挂画、插花的“四艺”就是宋朝提出的,《洛阳牡丹记》中写道:“洛阳之俗,大抵好花,春时,城中无贵贱皆插花”。
我国自古崇尚自然,插花是雅致的情趣,是生活的点缀;更突出的是,它还承载着插花人的心性、所思所想。文人都有其对花的偏好,是以花喻己。周敦颐的“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屈原爱兰花,以兰花相佩,“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陶渊明垂青菊花,“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图源网络
明代娄坚曾在宋代董祥的《岁朝图》上题:“写生惟花草最难,而瓶花更难。盖生动之气,全在枝叶掩映,横斜款侧,乃能尽其天然之妙。而瓶花则既无根底,又乏照应,欲以杂卉相骈而如出一手,非深明偏反之态者不能下一笔。”
由这段话可以看出,插花也是极难的,要交相掩映,要生动意趣。插花的时候,往往要将心中的巧思与花木、大自然之间连接起来,达到天人合一之境。
图源网络
明代在前人的基础上建立了系统和完整的插花理论,在宋代精雅缛丽的基础上,更趋完善。插花不仅重意,更进而讲求布局配制。传统插花就难在这里,美感是灵动的感受,不能对着公式生搬硬套,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就是审美要强,但审美,日积月累,非能一蹴而就。
(族谱网:www.zupu.c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