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古籍中的“舌尖上的中国”!《诗经》包含了怎样的饮食文化?

2022-08-0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3110
转发:0
评论:0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跟着小谱一起来看看《诗经》中包含的饮食文化吧。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跟着小谱一起来看看《诗经》中包含的饮食文化吧。


《诗经》中有许多关于食物的来源、食物的种类、烹饪的手法及过程、精美的食器等内容的记载,通过这些内容我们可以大致了解当时社会的饮食习俗。


古籍中的“舌尖上的中国”!《诗经》包含了怎样的饮食文化?

图源网络


《诗经》中涉及饮食方面比较广泛,光是在食物一项上就包含五谷、蔬菜瓜果、肉类等。《诗经》中最常提到的粮食是麻、黍、稷、麦、豆五种谷物。例如:“硕鼠硕鼠,无食我黍····硕鼠硕鼠,无食我麦·····硕鼠硕鼠,无食我苗·····”;“彼黍离离,彼稷之苗·····彼黍离离,彼稷之实”等。


《诗经》中的蔬菜有数十种,分别有荇菜、葑菲、蒌蒿、苦菜、蕨菜、薇菜、芹菜、韭菜、荠菜、莼菜等。看着上面这一连串的名字,有些是我们现在经常可以见到的,有些可能从未听闻。其实这些蔬菜我们现在都仍旧在吃,只是因为名字不同。


古籍中的“舌尖上的中国”!《诗经》包含了怎样的饮食文化?

荇菜


就比如荇菜呢今名莕菜,生长于城郊池沼或者不怎么流动的河水湖泊中。它的茎和叶均柔软滑嫩,根也可以吃,全身是宝,可以入药。将这个菜加入米煮成菜羹是道江南名菜。


关于肉类,《诗经》中涉及的动物有九十多种,所以可食的肉类十分丰富,从家畜到野味应有尽有。如《魏风·伐檀》:“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这里的“貆”就是“小貉”,是一种毛可用肉可食的犬科类动物。


古籍中的“舌尖上的中国”!《诗经》包含了怎样的饮食文化?

图源网络


除了食材上的记载,《诗经》中还详细记录了烹饪方式,当时的烹饪方式比较简单,但也基本能满足日常的需求。烹饪方式主要有炮、燔、炙、烹、蒸等。炮是用泥裹着烧;燔是在火上烤;炙是在火中烧;烹就是现在的煮;蒸就比较好了解了。


我国自古代就是一个追求美食的民族,中国的饮食文化在历史发展中形成了独有的风格,诸如饮食结构、原料、烹饪方法饮食用具和礼仪等。

(族谱网:www.zupu.cn


古籍中的“舌尖上的中国”!《诗经》包含了怎样的饮食文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阿族小谱
9345篇
文章
19837次
获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舌尖上的中国与中国饮食文化
《舌尖上的中国》每集一个主题,透过原料、主食、贮藏、烹饪、生态等窗口展现食物给人们生活带来的饮食、伦理等方面的文化。通过中华美食的多个侧面,来展现食物给中国人生活带来的仪式、伦理等方面的文化;见识中国特色食材以及与食物相关、构成中国美食特有气质的一系列元素;了解中华饮食文化的精致和源远流长。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展现的不是名厨名菜,而是普通人的家常菜。当今的中国,每座城市外表都很接近。唯有饮食习惯,能成为区别于其他地方的标签。城市变得极为相似,唯一的不同就是楼宇森林之间烹饪的食物和空气中食物的香气。在中国的文化环境里,人与食物有着感性、复杂、千丝万缕的联系。《舌尖上的中国》讲的是美食,但不仅仅是美食而已,它把一个真实的、原生态的中国呈现了出来。很多观众是先被片中的美食征服了胃,继而被浓浓的人文情怀深深吸引,许多人功成名就,远赴他乡,但仍然有一个“故乡的胃”。《舌尖上的中国》引起的反响出乎主...
· 舌尖上的中国:盘点历史上的吃货皇帝
1.魏道武帝拓跋珪入选理由:爱吃羊肉汤一碗羊肉汤成就了毛修之。拓跋跬打败夏国后,擅长烹饪的毛修之被俘。后来他便找时机炖了一碗羊肉汤给尚书崔浩吃。崔浩一尝,认为这是天下第一美味,便把毛修之推荐给了拓跋焘。拓跋焘吃了毛修之的佳肴后,也点头称赞,便命毛修之为太官令,成了皇帝的私人厨师。从此,毛修之平步青云,仕途上一帆风顺,后又做尚书、光禄大夫,直到南郡公。网络配图2.南朝宋文帝刘义隆入选理由:爱吃柑橘宋文帝病重,便让弟弟刘义康做代理皇帝。故送礼的,把礼品一分为二,上品给刘义康,次品留给文帝。文帝有次吃柑,见其又小又涩。刘义康见后,给文帝从家里拿了些又大又甜的。3.齐明帝萧鸾入选理由:爱吃粽子太官端上的有粽子,齐明帝萧鸾便说:“这么多饭食,我一顿吃不了。粽子四个角都破了,我打包行不,留下来当晚饭吃吧。”4.周宣帝宇文赟入选理由:爱吃羊肋网络配图宇文赟在吃饭时,吃了一个羊肋,把肉吃完后,把骨头送给了...
· 舌尖上的中国:中国十大吃货皇帝
《舌尖2》的热播,再一次满足吃货们舌尖上的欲望。节目给了我们一个诠释文明的新方式:味觉。一个讲究味觉的民族才是有味道的民族,有味道的民族才是有人情味的民族。1.魏道武帝拓跋珪入选理由:爱吃羊肉汤一碗羊肉汤成就了毛修之。拓跋跬打败夏国后,擅长烹饪的毛修之被俘。后来他便找时机炖了一碗羊肉汤给尚书崔浩吃。崔浩一尝,认为这是天下第一美味,便把毛修之推荐给了拓跋焘。拓跋焘吃了毛修之的佳肴后,也点头称赞,便命毛修之为太官令,成了皇帝的私人厨师。从此,毛修之平步青云,仕途上一帆风顺,后又做尚书、光禄大夫,直到南郡公。网络配图2.南朝宋文帝刘义隆入选理由:爱吃柑橘宋文帝病重,便让弟弟刘义康做代理皇帝。故送礼的,把礼品一分为二,上品给刘义康,次品留给文帝。文帝有次吃柑,见其又小又涩。刘义康见后,给文帝从家里拿了些又大又甜的。3.齐明帝萧鸾入选理由:爱吃粽子太官端上的有粽子,齐明帝萧鸾便说:“这么多饭食,我一...
· 舌尖上的唐朝
最近央视播《舌尖上的中国》,俨然中华民间美食大全,惹得一帮吃货半夜起来流口水。让我们来看看唐朝美食的魔力,有的官员甚至因为路边贪小吃断送前程。宰相刘晏在路边买饼吃唐朝有位位高权重的宰相刘晏,一天,拂晓4点左右,刘晏的车驾就上街了。估计这位宰相大人还有点睡眼蒙,但味觉却不蒙,被街道边饼店飘出来的香味吸引住了。那种饼,叫胡饼,西域传过来的,且闻那香味,“势气腾辉”,热腾腾,香喷喷。唐朝那时代官吏平民有别,刘晏是朝廷大官吏,不好意思下车去买,于是“使人买之”。刚刚出烤炉的饼,炙手可热,刘晏不敢裸手拿,就用袖子包起来,就着啃,带着满嘴满脸的饼渣,乐呵呵地对一起等着去上朝的同事们说:“美不可言,美不可言。”到底这胡饼怎么个好吃法,翻阅《唐语林》,有豪华版胡饼的生动记载:用羊肉一斤,一层一层铺在和好的麦粉当中,“隔中以椒、豉”,就是在饼的隔层中夹放椒和豆豉,“润以酥”,用酥油浇灌整个巨无霸饼,然后放入...
· 舌尖上的唐朝
最近央视播《舌尖上的中国》,俨然中华民间美食大全,惹得一帮吃货半夜起来流口水。让我们来看看唐朝美食的魔力,有的官员甚至因为路边贪小吃断送前程。宰相刘晏在路边买饼吃唐朝有位位高权重的宰相刘晏,一天,拂晓4点左右,刘晏的车驾就上街了。估计这位宰相大人还有点睡眼蒙眬,但味觉却不蒙眬,被街道边饼店飘出来的香味吸引住了。那种饼,叫胡饼,西域传过来的,且闻那香味,“势气腾辉”,热腾腾,香喷喷。唐朝那时代官吏平民有别,刘晏是朝廷大官吏,不好意思下车去买,于是“使人买之”。刚刚出烤炉的饼,炙手可热,刘晏不敢裸手拿,就用袖子包起来,就着啃,带着满嘴满脸的饼渣,乐呵呵地对一起等着去上朝的同事们说:“美不可言,美不可言。”到底这胡饼怎么个好吃法,翻阅《唐语林》,有豪华版胡饼的生动记载:用羊肉一斤,一层一层铺在和好的麦粉当中,“隔中以椒、豉”,就是在饼的隔层中夹放椒和豆豉,“润以酥”,用酥油浇灌整个巨无霸饼,然后...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