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追思,最适合的祭祖方式是什么?
中国人其实是浪漫的。即使对死亡这个词讳莫如深,在中元节这天,还是会虔诚自然地告慰先人。
上古时代,“七月半”是农作丰收秋尝祭祖的日子。
当民间初秋庆贺丰收时,会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酬谢大地。
发源起,就是追怀先人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其文化核心是敬祖尽孝。
多年的传承演变,民间相信,逝去的父母、祖先会在七月半返回家中探望子孙。
所以这一天也被成为鬼节、七月半,人们祭祖缅怀,告慰先人。
父母老去之前,这些节日对我们,可能只意味着再访一方小小的坟茔。
父母辞世之后,这些节日,可能是日渐年长的我们为数不多的精神去处。
有些地方,会把先人的牌位一位一位请出来,恭恭敬敬地放到专门做祭拜用的供桌上,再在每位先人的牌位前插上香,晨昏三上供,早晚一炷香。
有的会在门外焚香燃炮,称之为,“烧包”。
跪倒在碑前上香上供的时候,我们才能再次体味到父母当年跟爷爷奶奶辈先人对话的心情。
等到返回途中,在十字路口燃起最后几张黄纸,暗暗祈祷九泉之下的亲人能顺遂,思绪才勉强回到人间的烟火之中。
对很多人来讲,中元祭祖缅怀风雨无阻。
来源于父母的谆谆教诲,来源于临终之时,一句不舍的嘱托:
好好过日子,有空就去看看我~
但回到现实,时间经济成本都是其次,现在烟火和疫情需要管制,线下祭拜实在不太方便。
或许我们可以选择更加健康快捷的线上方式——祭拜网。
可以选择符合自家先人偏好的纪念馆风格,720°全景沉浸式体验,与线下祭拜不一样的真实触感。
为他们上传生前照片、追思视频。让祭拜的家人朋友,都能了解到先人生前的点点滴滴。
为他们上香纳贡,购置多种祭品、设置灵位。让所有追思者体会到后人的虔诚用心。
纪念馆灵堂24小时开放,随时随地都可祭拜缅怀。分享给亲人朋友,让他们也能加入发言。满屏的追思纪念,与线下墓碑前的诚意叩首别无两样。
万树凉生霜气清
中元月上九衢明
小儿竞把青荷叶
万点银花散火城
中元节,来祭拜网,叩首先人,缅怀祖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