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建安七子分别是哪几个?他们的故事你听过吗?

2021-04-22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3103
转发:0
评论:0
建安七子,是汉建安年间七位文学家的合称,包括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他们是除了曹氏三父子(曹操、曹植、曹丕)以外的建安年间的文学家。接下来,我们一一给大家讲讲他们的故事。孔融我们自小就听过“孔融让梨”的故事。孔融少有异才,勤奋好学,与平原人陶丘洪、陈留人边让齐名。汉献帝时期,他历任北军中侯、虎贲中郎将、北海国相等职,时称孔北海。孔融在北海六年,修城邑,立学校,举贤才,表儒术,颇有治绩。后兼领青州刺史。建安元年(196年),袁谭攻北海,孔融与其激战数月,最终败逃山东。不久,被朝廷征为将作大匠,迁少府,又任太中大夫。他生性喜结宾客,抨议时政,言辞激烈,终在建安十三年(208年)因触怒丞相曹操而被杀。陈琳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生年无确考,惟知在“建安七子”中比较年长,约与孔融相当。汉灵帝末年,陈琳任大将军何进主簿。何进为诛宦官而召四方边将入京城洛阳,陈琳曾谏阻,但何...

  建安七子,是汉建安年间七位文学家的合称,包括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他们是除了曹氏三父子(曹操、曹植、曹丕)以外的建安年间的文学家。接下来,我们一一给大家讲讲他们的故事。

  孔融

  建安七子分别是哪几个?他们的故事你听过吗?

  我们自小就听过“孔融让梨”的故事。孔融少有异才,勤奋好学,与平原陶丘洪陈留边让齐名。汉献帝时期,他历任北军中侯、虎贲中郎将北海国相等职,时称孔北海。孔融在北海六年,修城邑,立学校,举贤才,表儒术,颇有治绩。后兼领青州刺史。建安元年(196年),袁谭攻北海,孔融与其激战数月,最终败逃山东。不久,被朝廷征为将作大匠,迁少府,又任太中大夫。他生性喜结宾客,抨议时政,言辞激烈,终在建安十三年(208年)因触怒丞相曹操而被杀。

  陈琳

建安七子分别是哪几个?他们的故事你听过吗?

  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生年无确考,惟知在“建安七子”中比较年长,约与孔融相当。

  汉灵帝末年,陈琳任大将军何进主簿。何进为诛宦官而召四方边将入京城洛阳,陈琳曾谏阻,但何进不纳,终于事败被杀。董卓肆恶洛阳,陈琳避难至冀州,入袁绍幕府。袁绍去世后,陈琳跟随袁尚。邺城失守,陈琳为曹军俘获。曹操爱其才而不咎,署为司空军师祭酒,使与阮瑀同管记室。后又徙为丞相门下督。建安二十二年(217年),与刘桢、应玚、徐干等同染疫疾而亡。

  王璨

建安七子分别是哪几个?他们的故事你听过吗?

  东汉末年文学家、官员,“建安七子”之一,太尉王龚曾孙、司空王畅之孙。

  王粲自少即有才名,为学者蔡邕所赏识。司徒想征辟他为黄门侍郎,王粲因为长安局势混乱,没有赴任,选择南下依附荆州牧刘表,但未受到刘表重用。建安十三年(208年),丞相曹操南征荆州,刘表之子刘琮举州投降,王粲也归于曹操,深得曹氏父子信赖,被赐爵关内侯。建安十八年(213年),魏王国建立,王粲任侍中。建安二十二年(216年),随曹操南征孙权,于北还途中病逝,终年四十一岁。

  徐干

建安七子分别是哪几个?他们的故事你听过吗?

  东汉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诗人,“建安七子”之一。

  自幼勤奋好学,博闻强识。曹操平定北方后,担任司空(曹操)军谋祭酒掾属,转任五官中郎将曹丕)文学掾。建安二十二年(217)春天,染疾去世,时年四十八岁。

  阮瑀

建安七子分别是哪几个?他们的故事你听过吗?

  是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阮瑀所作章表书记很出色,当时军国书檄文字,多为阮瑀与陈琳所拟。名作有《为曹公作书与孙权》。诗有《驾出北郭门行》,描写孤儿受后母虐待的苦难遭遇,比较生动形象。年轻时曾受学于蔡邕,蔡邕称他为“奇才”。后徙为丞相仓曹掾属。诗歌语言朴素,往往能反映出一般的社会问题。阮瑀的音乐修养颇高,他的儿子阮籍,孙子阮咸皆当时名人,位列“竹林七贤”,妙于音律。明人辑有《阮元瑜集》。

  应玚

建安七子分别是哪几个?他们的故事你听过吗?

  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

  应玚初被魏王曹操任命为丞相掾属,后转为平原侯庶子。曹丕五官中郎将时,应玚为将军府文学。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应玚卒于疫疾。

  刘桢

建安七子分别是哪几个?他们的故事你听过吗?

  东汉末年名士、诗人,“建安七子”之一,尚书令刘梁孙子。

  刘桢博学有才,警悟辩捷,选为丞相(曹操)掾属,交好魏文帝和曹植兄弟。参加曹丕筵席时,平视王妃甄氏,以不敬之罪罚服劳役,署为小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阿族小谱
9345篇
文章
19837次
获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建安七子分别是哪几个人?他们都有什么贡献?
说到竹林七贤,应该都会想到建安七子吧,他们都是在文学上有一定影响的,其中建安七子在诗、赋、散文的发展,都曾作出过贡献,并且建安七子与“三曹”被视作汉末三国时期文学成就的代表,那么建安七子分别是哪几个人?他们都有什么贡献?今天就让族谱网小编来讲一讲。图源自网络建安七子分别是指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他们生活在东汉末年,这七个文学家大体上是代表了建安时期除了曹氏父子外的文学成就的,所以有了“七子”之说,并且还得到了后世的普遍承认。“七子”的称号,是要从曹丕的《典论·论文》说起:“今之文人,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干伟长、陈留阮瑀元瑜、汝南应玚德琏、东平刘桢公干。斯七子者。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咸以自骋骥騄于千里,仰齐足而并驰。”这七子,除了孔融外,其他六人都是依附于曹操父子旗下的。那么他们都有什么贡献呢?图源自网络这建安七子在诗歌方面是有一定的贡献的...
· 东汉时的建安七子分别是谁?
建安七子,是建安年间(196~220)七位文学家的合称,包括: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这七人大体上代表了建安时期除曹氏父子(即曹操,曹丕,曹植)外的优秀作者,所以“七子”之说,得到后世的普遍承认。孔融(153-208),汉末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字文举,鲁(今山东曲阜)人。孔子二十世孙。“七子”中,他年辈最高,政治态度与其他6人不同。献帝时任北海(山东寿光)相,世称孔北海,又任少夫、大中大夫等职。为人不拘小节,恃才负气,刚正不阿。因非议曹操,被杀。其散文辞藻华丽,多用骈句,但能以气运词,有新变化。曹丕《典论·论文》称他:“体气高妙,有过人着者。然不能持论,理不胜词。”代表作《论盛孝章书》和《荐祢衡表》,都显示这种特色。诗仅存7首,其中《杂诗·岩岩钟山首》写远大怀抱,情辞慷慨;《远送新行客》写丧子的悲痛,情致哀婉,都富有抒情色彩。应玚(?--二一七年)字德琏,汝南(今河南汝...
· 甘姓的起源故事,你听过吗?
中国的姓氏有很多,普遍常见的有王李周吴万等等,今天我们聊一聊百家姓中的甘姓。上古八大姓氏演变图甘姓出自与上古八大姓氏之一姒姓,以国名为氏。夏朝时,有诸侯国甘国,在今河南省洛阳市西南,其君主家族在亡国后散居各地,以原封国名为姓,成为甘姓的一支。现在甘姓最为集中的乃是处于湖北省十堰市竹溪县甘家岭,554户,2101大部分均为甘姓。甘家岭村最具代表的便是甘宗祠,甘氏宗祠位于湖北省竹溪县中峰镇甘家岭村,初建于清乾隆年间,后三次修缮。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规模宏大,渊源流长,保存完整,令人叹为观止。古代这里是祭祀祖先、奖惩族人、聚会议事的场所,而与之相关的族规家法的制定修改,族田族产的分配管理,促学兴教,抚恤孤寡等活动也多在祠堂进行。甘家岭甘宗祠同时甘姓自古英雄辈出,比如:秦国左相甘茂,三国时期西陵太守甘宁,南唐征南将军甘从矩等等,历史名人。三国名将甘宁中华文化历史源源不断,博大精深。姓氏的由...
· 建安七子
简介曹丕在《典论·论文》中评价:“今之文人,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干伟长、陈留阮瑀元瑜、汝南应玚德琏、东平刘桢公干。斯七子者。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咸以自骋骥騄于千里,仰齐足而并驰。”又说:“王粲长于辞赋,徐干时有齐气,然粲之匹也。如粲之初征,登楼,槐赋,征思,干之玄猿,漏卮,圆扇,橘赋,虽张,蔡不过也。然于他文,未能称是。琳,瑀之章表书记,今之隽也。应玚和而不壮,刘桢壮而不密。孔融体气高妙,有过人者;然不能持论,理不胜辞;以至乎杂以嘲戏;及其所善,扬、班畴也”。“建安七子”与“三曹”构成建安作家的主力,对诗、赋、散文的发展,都曾作过贡献。王粲在诗赋上的成就高于其他六人。刘勰《文心雕龙‧才略》提到:“仲宣溢才,捷而能密,文多兼善,辞少瑕累,摘其诗赋,则七子之冠冕乎。”王粲的哀思最能表现在作品上,其代表就是《七哀诗》与《登楼赋》。最能代表建安文学的精神。王粲《七哀...
· 建安七子
建安七子指东汉末建安时期曹氏父子之外的七位著名诗人。他们是,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r、应`、刘桢。“七子”之称,始于曹丕所著《典论•论文》:“今之文人,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干伟长,陈留阮r元瑜,汝南应`德琏,东平刘桢公干。期七子者,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咸以自骋骥录于千里,仰齐足而并驰。”七子中除了孔融与曹操政见不合外,其余六家人虽然各自经历不同,但都亲身受过汉末离乱之苦,后来投奔曹操,地位发生了变化,才有了安定、富贵的生活。他们多视曹操为知已,想依赖他干一番事业。故尔他们的诗与曹氏父子有许多共同之处。因建安七子曾同居魏都邺中,又号“邺中七子。”宋严羽《沧浪诗话》:“建安体,汉末年号,曹子建父子及邺中七子之诗。”这一时期,三曹、七子、蔡琰等人并出,诗风“慷惯以任气,磊落以使才,造怀指事,不求纤密之巧,驱词逐貌,唯取昭晰之能。”(《文心雕龙•明诗》)后世称这...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