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江苏南京有座千年古镇,孔子后裔迁居至此超过700年

2021-02-07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740
转发:0
评论:1
据《孔氏家谱》记载,南宋时代孔子第五十四世孙孔文杰迁至此地,世世代代在此繁衍,现在有700年的历史,孔氏已达两万人以上

  在城市里生活久了,总想在不经意间去一个安静的地方,过一段悠闲的懒散生活,我有这样的想法,我国古镇的旅游业也繁荣起来了,其中有很多古老的城市被人们发现,成为了一部分人心中必须去的观光景点,南京高淳区有这样一个古老的城市,有江南特有的风情,这是国内罕见的江南古老居民建筑。

江苏南京有座千年古镇,孔子后裔迁居至此超过700年

  这是从明代漆桥古镇开始的,说起这个古老的城市,孔子是不可缺少的,据《孔氏家谱》记载,南宋时代孔子第五十四世孙孔文杰迁至此地,世世代代在此繁衍,现在有700年的历史,孔氏已达两万人以上,他们分布在附近的村子里,是山东以外孔氏子孙最多的地方。

江苏南京有座千年古镇,孔子后裔迁居至此超过700年

  这个古镇在南京高淳区,镇上有一个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老城市,路边有很多旧式住宅的墙壁,大多数建筑物是砖木结构,墙上的门第保留着通风窗,这个特征也是江南建筑物的珍奇之处,这样这里也是江南古老居民风格的稀少建筑,和普通的旧城镇相比,这里的商业氛围变少了,镇上的商店不卖商业观光商品,只卖传统的日常用品,来这里的游客总是体验传统的生活氛围。

江苏南京有座千年古镇,孔子后裔迁居至此超过700年

  漆桥古镇有自己独特的韵味,这里从青石桥连接着古老的城镇和人们,街道旁边的建筑都是砖木结构,大部分是三间,一部分还在二楼临街的地方设置了花窗,我在这个古老的城市里走着,脚下的蓝色石板的痕迹都是历史的痕迹,其实这条古街也有孔氏祠堂,是明末建造的,遗憾的是,在不断发展的历史中,这里也用战火破坏了这个祠堂,现在这个古镇只有宋代的两口井和这里的不断发展,验证历史。

江苏南京有座千年古镇,孔子后裔迁居至此超过700年

  古代这里不仅是商业贸易的城市,也是兵家争夺的地方,我在这里参加过战争,关于抗日战争,由于这里的特殊性,日军打算占领这里,但新四军的士兵都在拼命地互相残杀,当地的居民也用自己的力量支援前线,我最后保护了这里,这个古老的城市也有新的历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阿族小谱
9345篇
文章
19837次
获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品味窑湾:一座沉睡千年古镇
窑湾古镇集古镇景观、水泊景观、名胜古迹、神话仙境于一体。东临骆马湖,西依大运河,被称为苏北“小上海”。她远离城市,偏居一隅,虽未遭到战火的破坏,但历经岁月沧桑和自然变故,在相当长的时间是风采全无。品味千年窑湾这是一座在大运河畔沉睡了千年的古镇,因其厚重的历史而让人心生怜惜,因其尘封已久而让人充满遐想,因其古老神秘而让人痴迷向往。说起窑湾的历史,要追溯到隋朝。隋炀帝下诏开凿京杭大运河,河道在这里明显拐了一道弯。当地人垒土成窑,利用运河中的淤泥烧制日常用品,南来北往的船只每经此地,习惯在河湾里歇个脚。水上船家朗朗地问:“何处湾船?”湾上人家爽爽地答:“窑上湾。”日久,窑湾成镇并得名。千百年来,窑湾舒坦地枕在大运河的臂弯里浩荡的运河水,目睹了她曾经年轻富饶的姿容,也见证了她的荣辱兴衰。民国初年是窑湾最鼎盛的时期,古运河上日过帆杆,夜泊千里镇上商贾云集,店铺林立。后来,由于铁路的开通,运河漕运优势...
· 千年古镇泗城
· 江苏两市孔子后裔相聚夹谷山
12月3日,江苏省常州市孔子后裔联谊会会长孔达文一行宗亲来到江苏省连云港市,受到江苏省孔子后裔联谊会副会长、连云港市孔子后裔联谊会名誉会长孔宪奎、会长孔宪军、江苏省孔子后裔联谊会副秘书长、连云港市孔子后裔联谊会常务会长孔繁武、副会长孔繁成、顾问孔昭伦等宗亲的热情接待,双方就两市孔子文化的宏扬与研究进行了交流。12月4日,孔达文一行宗亲在连云港孔子后裔联谊会常务会长孔繁武及宗亲陪同下,来到连云港市赣榆区夹谷山孔子塑像前,由连云港市孔子后裔联谊会赣榆区分会会长孔维泰主持举行了给圣祖祭拜仪式。期间,连云港市孔子联谊会副会长孔繁成给大家介绍了夹谷山的人文历史及许多富有古老的文化魅力的传说故事。夹谷山,位于古属齐鲁边界的赣榆县(现赣榆区)西北班庄镇境内,在绵延起伏的群山系列中,一道深谷夹其中,甚为险峻,名为夹谷山。据《春秋》载“定公十年夏,公会齐侯于夹谷。”“史子、孔子世家”里说:“定公十年春,乃齐...
· 千年古镇樊川
千年古镇--樊川,位于江都市东北部,与高邮、兴化接壤。她源于隋,名于唐,盛于清末民初。黄(炎庆)老师文:历史上隋文帝开挖山阳渎,从山阳镇到茱萸湾,经樊汊,达三垛,至今已整整1420年。在此之前,古镇已初具规模,今镇区三阳河内多处井底尚存,弧形井砖埋藏于河底,井砖见证了樊川的古老,也许在秦汉时期或两晋南北朝时期,樊汊已经成为集镇,千百年后更名为樊川。无论古代史称樊汊也好,近代史称樊川也罢,樊汊与樊川有着共同的特征:“汊”,河流的分岔,水也;“川”,河流,川流不息,水也。古镇因水得名,遇水而兴。樊川河塘沟汊纵横,老三阳河、斜丰港、盐邵河在此交汇,地处泰县、高邮、甘泉三县结合部,南头有樊家垛,三阳河东则有南汊沟、中汊沟、北汊沟,故名樊汊。南汊沟、北汊沟已填平建房。今唯存与三阳河、盐邵河通活水的中汊沟,今运输社、自来水厂南。樊川不仅是古镇,历史上曾有过“小小樊汊赛扬州”的辉煌,清代道光年间,兴化诗...
· 江苏省-南京蒋有绪
蒋有绪,森林生态学家。1932年5月21日生于上海。原籍江苏南京。195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生物系植物专业。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与保护研究所研究员。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期从事大兴安岭、川西、滇北、天山、阿尔泰山等天然林区综合考察,主持川西亚高山林、海南尖峰岭热带林、中带杉木人工林、毛竹林等定位研究,海南大农业考察,东北天然林区立体林业经营研究以及暖温带及热带生物多样性研究。以亚建群层片和生态种组相结合的二元方法,为我国复杂自然地理条件下建立了统一的森林分类系统在温带、亚高山带发展“环”的概念,以表述不同群系之间群落进化与发展的联系。建立与指导中国森林生态系统长期定位研究网络.共同研制国际温带及北方森林可持续经营指标体系,并指导中国国家、地区和经营单位水平的森林可持续经营的研究。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