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巨型黑洞是宇宙中最大的黑洞 巨型黑洞是怎么来的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103
转发:0
评论:0
巨型黑洞是宇宙中最大的黑洞巨型黑洞是怎么来的,黑洞可以说是我们认为的在宇宙中最为恐怖的天体了,而我们知道,黑洞是不止一个的

  黑洞可以说是我们认为的在宇宙中最为恐怖的天体了,而我们知道,黑洞是不止一个的,并且在不断增加之中。而有一种巨型黑洞,被称为是宇宙中最大的黑洞,这个巨型黑洞甚至能吞进3亿个太阳,据说银河系中心,就存在着巨型黑洞。

  宇宙中最大的黑洞:巨型黑洞

  巨型黑洞是宇宙中最大的黑洞。它所具有的质量为几十万倍到几十亿倍太阳质量,甚至最大质量可达几百亿倍太阳质量。巨型黑洞被发现在几乎所有大质量星系的中心,银河系中心也存在巨型黑洞,其位置在 Sagittarius A*.附近。

  黑洞无法直接观测,但可以借由间接方式得知其存在与质量,并且观测到它对其他事物的影响。借由物体被吸入之前的因高热而放出和γ射线的“边缘讯息”,可以获取黑洞存在的讯息。于是,巨型黑洞的存在,也被人们推测出来,并且不止一个这种恐怖的巨型黑洞存在。

  巨型黑洞能吞噬三亿个太阳

  巨型黑洞和一般的黑洞肯定是有所区别的,首先,某些巨型黑洞的平均密度(定义为黑洞的质量除以其史瓦西半径内的体积)可以比水的密度还要低。这是因为史瓦西半径和质量成正比,而密度和体积成反比。由于球形物体的体积(如非旋转黑洞的视界)与半径的立方成正比,黑洞的最小密度与质量的平方成反比,因而更高质量的黑洞具有较低的平均密度。

  此外,在大量黑洞视界附近的潮汐力是较弱的。如同密度一样,视界附近作用在物体上的潮汐力是和质量的平方成反比的:在地球表面上的一个人和一个在1000万倍太阳质量黑洞视界上的一个人的受到的对他们的头脚间的潮汐力是一样的。与恒星质量黑洞不同的是,如果不深入黑洞内部的话是不会经历显著的潮汐力的。

  巨型黑洞是怎么来的

  我们知道,黑洞是由恒星的死亡而导致的。那么巨型黑洞又是怎么出现的呢?已经知道三种这样的过程。第一种是约翰-皮尔·卢米涅著《黑洞》第15章中提到过的早期宇宙中团块的凝缩;第二种是由于作为黑洞特征性质之一的质量不可逆增长的趋向,条件是周围环境的物质足够丰富,因而一个由超新星产生的初始质量为10M的“恒星级种子”能够长成巨型黑洞;第三种则是由恒星团的引力坍缩而直接形成。

  除了可能的原初起源之外,巨型黑洞的形成需要大量的以恒星或星际气体形式存在的物质,还需要这些物质被限制在二个足够小的区域内,因而其演化过程是由引力支配的。宇宙中物质在星系里的集中程度远胜于星系际空间,而星系内物质最集中的部分是其核心。

  假若有巨型黑洞,则星系核心是首先应该搜寻的去处,且刚开始从我们的银河系开始吧。银河系是一个直径10万光年,厚300光年的盘,正好与密纹唱片直径和厚度的比例一样。银河系中心是一个大的隆起区,即所谓核球,盘和核球都被包在被称为曼的稀薄得多的恒星球中。

  马克斯普朗克地外物理研究所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银河系中心组提供了至今为止最强有力的证据证明人马座A*是一个超大质量黑洞的所在地,该证据是基于ESO的甚大望远镜和凯克望远镜的数据得到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转动的黑洞
黑洞的种类爱因斯坦场方程是描述在广义相对论下的引力,从这个方程解出确切的黑洞解有四种。其中的两种(克尔黑洞和克尔-纽曼黑洞)是旋转的。一般相信所有的黑洞到最后都会成为近似定态的黑洞,并且这种定态的黑洞的特征只有三个物理量(并且只有这三个)M、J和Q,名称为:质量M,角动量J,电荷Q.根据这种性质,定态黑洞的四种类型可以被定义如下:形成转动的黑洞由自转的大质量恒星或是平均角动量不为零的恒星集团或气体,经过引力坍缩形成的。由于多数的恒星都会转动,所以预期多数的黑洞本质上都是转动的黑洞。在2006年晚期,天文学家在天文物理期刊上提出了黑洞旋转率的估计,在银河系的一个黑洞,GRS1915+105,每秒钟旋转1,150次,接近理论的上限值。与伽马射线暴的关系观测到的伽马射线暴被认为是坍缩星形成转动黑洞时放出辐射。转换成史瓦西黑洞一个转动的黑洞可能需要消耗很多转动能量来产生大量的能量。在这种情况下,转...
· 黑洞
研究历史引力透镜模拟的黑洞,可看出在星系背景扭曲的图像历史上,第一个意识到一个致密天体密度可以大到连光都无法逃逸的人是英国地理学家约翰·米歇尔(英语:John_Michell)(JohnMichell)。他在1783年写给亨利·卡文迪什一封信中提出这个想法的,他认为一个和太阳同等质量的天体,如果半径只有3公里,那么这个天体是不可见的,因为光无法逃离天体表面。1796年,法国物理学家拉普拉斯曾预言:“一个质量如250个太阳,而直径为地球的发光恒星,由于其引力的作用,将不允许任何光线离开它。由于这个原因,宇宙中最大的发光天体,却不会让我们看见”。拉普拉斯依据牛顿万有引力定律求得黑洞半径R=2GMc2{\displaystyleR={\frac{2GM}{c^{2}}}}。拉普拉斯描述的这种天体,是表面的逃逸速度大于光速的天体。任何运动物体如果小于此速度,最多只能绕星体旋转而不能到远方去,如果表...
· 黑洞数
关于黑洞数黑洞数是指于四位数中,只要数字不完全相同,将数字由大到小的排列减去由小到大的排列。假设一开始选定的数字为x1{\displaystylex_{1}},x2{\displaystylex_{2}}=f(x1{\displaystylex_{1}}),x3{\displaystylex_{3}}=f(x2{\displaystylex_{2}}),...,xn{\displaystylex_{n}}=f(xn−−-->1{\displaystylex_{n-1}})用同样的规则继续算下去,最后的结果一定是6174。比如说一开始选定9891,则f(9891)=9981-1899=8082,f(8082)=8820-0288=8532,f(8532)=8532-2358=6174,f(6174)=7641-1467=6174~其他的四位数经过这样一系列的运算后,在七步之内都会对应到...
· 恒星黑洞
X射线联星系统中的观察质量当物质从黑洞的伴星转移至黑洞时,在联星系统中的黑洞是可以观测到的。掉落至致密伴星的质量释放出的能量是如此的巨大,使物质的温度升高至数亿度的高温并辐射出X射线;因此可以用X射线观察黑洞,而伴星可以用光学望远镜观察。从黑洞和中子星释放出来的能量有相同的数量级,使黑洞和中子星经常难以区分。但是,中子星还有其他的特性。它们显示出微差自转,并且有磁场和呈现局部的爆炸现象(热核爆炸)。每当这些特性被观测到,就可以判断密接联星的伴星是中子星。推导出的质量来自对致密X射线源的观测(结合X射线和可见光的资料),所有被辨认出为中子星的质量都在3-5倍的太阳质量,致密伴星的质量在5倍太阳质量以上的系统都未显露出中子星的特征。结合这些事实,致密伴星的质量在5倍太阳质量以上的越来越可能是黑洞。值得注意的是,黑洞存在的证据不仅是从地球上观测到的,也来自理论:在如此的联星系统中,除了黑洞之外,...
· 原初黑洞
参考文献S.W.Hawking,Commun.Math.Phys.43(1975)199:OriginalarticleproposingexistenceofradiationD.Page,Phys.Rev.D13(1976)198:FirstdetailedstudiesoftheevaporationmechanismB.J.Carr&S.W.Hawking,Mon.Not.Roy.Astron.Soc168(1974)399:DescribeslinksbetweenprimordialblackholesandtheearlyuniverseA.Barrauetal.,Astron.Astrophys.388(2002)676,Astron.Astrophys.398(2003)403,Astrophys.J.630(2005)1015:Experimentalsearchesf...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