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无兵力支援的关羽为何还要发起襄樊之战?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15
转发:0
评论:0
无兵力支援的关羽为何还要发起襄樊之战?,襄阳之战是元朝统治者消灭南宋政权的一次重要战役,是中国历史上宋元封建王朝更迭

  襄阳之战是元朝统治者消灭南宋政权的一次重要战役,是中国历史上宋元封建王朝更迭的关键一战。这次战役从南宋咸淳三年(1267年)蒙将阿术进攻襄阳的安阳滩之战开始,中经宋吕文焕反包围战,张贵张顺援襄之战,龙尾洲之战和樊城之战,终因孤城无援,咸淳九年(1273年)吕文焕力竭降元,历时近6年,以南宋襄阳失陷而告结束。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关羽率领刘备留守荆州的军队,进攻魏国驻守樊城的曹仁,襄樊之战打响。战役开始进展顺利,借助秋天的大雨,汉水泛滥,于禁所率领的七军都被大水淹没,关羽擒获了于禁,还斩杀了魏国名将庞德。梁、郏、陆浑等地一些反抗曹操的地方势力在远处接受了关羽的印信和号令,自愿成为关羽的分支部队。但是,由于樊城守将曹仁的以死坚守,曹操的援军又源源不断地赶来,关羽终究不能攻克樊城,只好从樊城撤退。又因为东吴军背后袭击夺取了江陵,城中将士的妻、子都做了俘虏,关羽的部众散尽,关羽在临沮兵败被杀。

  襄樊战役发起之前,刘备的汉中战役刚刚在三月结束,大军还在凭险据守曹操,不可能腾出兵力支援荆州;蜀地东部有一部分兵力,即孟达、李平(李严)的军队,但他们是被刘备派遣进攻上庸的,战役发起前,这支军队也不可能考虑到樊城战役当中;前一年十月,宛城的侯音反叛曹魏,曾经与关羽有过联合,但在这年正月已经被曹仁平定。总而言之,关羽发动这次战役,没有任何可以依靠的支援力量。相反,不管东吴会不会从背后进攻(当然关羽的判断是不会),他都必须留出一部分兵力防守,哪怕是维持治安也必须这样做。

  那么,在这样一种条件下,关羽为什么要发起襄樊之战呢?

  战役的依据来源于诸葛亮的“隆中对”战略规划

  刘备虽然是一代枭雄,但早年却是四处飘荡,并没有自己的一块根据地。虽然两次拥有徐州,由于并不是他自己的起家根本,所以很快就丢失了。离开徐州,刘备依附过袁绍,游荡过汝南,还替刘表驻守过新野,可以说他自己的最终目的地是在哪儿都不清楚。直到见了诸葛亮,这一切有了一个明显的改变,这就是隆中对的战略规划。这个战略规划的大致意思是,曹操是暂时不可以和他争锋的,孙权可以作为外援而不可以图谋他的地盘,留给刘备的是荆州和益州。荆州是个大可用武之地,但这儿的主人(刘表)却没有能力守住它,这是老天用来资助将军的,只是不知道将军您有没有夺取它的打算?益州的刘璋昏庸懦弱,张鲁在他的北面,汉中百姓殷实国家富裕,但他不知道该怎样去慰抚,所以那儿有智谋和才能的人都想找到一个贤明的主人。如果跨有荆、益两州,制定、执行好内外政策,那么,一旦“天下有变,就派一员上将率领荆州军队挺进宛县、洛阳,将军则亲率益州大军出师秦川,百姓谁又能不箪食壶浆来迎接将军呢?倘若能够实现,那么称霸诸侯的大业就可以成功,汉朝也就可以复兴了”。

  应该说,这个“隆中对”给刘备及其集团指明了战略方向,在其后的行动中,刘备都是按照这个战略规划坚定不移实行的。对于这个战略方针,不仅是刘备,整个刘备集团的上层,包括关羽,都是由衷赞同的。刘备在实行过程中,没有任何人提出过异议,因为这是他们长期流浪中的困惑,一经点明,就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这就是刘备说“有了孔明,就像鱼儿有了水一样”。最开始,关羽可能并没有刘备认识那般深刻,但随着形势的发展,作为大将的关羽,也会对诸葛亮有了由衷佩服,比如说他向诸葛亮问马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不是问张飞或赵云?

  回到主题。我们不讨论这种分兵在战略上可不可取,这个问题当代伟人有过论述。刘备夺取汉中以后,诸葛亮设想的情景真正出现在蜀汉人的面前,应该说,这是对关羽来说极大的。如果按照诸葛亮的战略规划施行,这是蜀汉国最好(也是唯一)的一次机会。

  刘备在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发起汉中之战,到第二年春天,刘备不但占有了汉中之地,还阵斩了曹操大将夏侯渊。曹操不得已亲征,但由于刘备拒险而守,并没有取得作战良机,不得已撤兵,汉中归刘备所有。到关羽发起襄樊之战时,汉中战事虽然暂时停了下来,但两家军队仍然会暂时留守一段时间,因为谁也不敢把军队完全从前线撤下来。或者说,刘备已经具备了出秦川的条件,而曹操的大军还不能完全从关中撤回。

  关羽这边,孟达从房陵进攻上庸,刘封从汉中沿沔水顺流而下夹击,上庸太守申耽投降,这一侧没有了后顾之忧。

  另一侧是东吴孙权,两家在建安二十年达成了协议,荆州分属已定。在整个蜀汉方面看来,孙、刘两家的共同敌人是曹操,孙权即便不能在合肥方向进攻曹操(实际上正在进攻),但他们也不会在这个时候进攻荆州。虽然这个判断是完全的一厢情愿,但至少说明,关羽在发动襄樊战役之初,是基于这种判断的。再从对阵之敌曹仁方面看,尽管宛城的侯音叛乱已经平定,但曹仁已经将宛城,这说明曹仁的后方也并不是很坚实,关羽也觉得具备了出宛、洛的条件。

  假如说,在整个蜀汉认可了“隆中对”战略规划的前提下,关羽是完全会考虑发动这次战役的。战役设计的缺陷在于,对东吴判断上出现了重大失误。

  关羽自己也是立功心切,想攻下樊城以证明自己

  汉中之战获胜后,刘备并没有做一个战略部署调整,也就是下一步的发展规划,即便是有,也是在他自己的脑子里,并没有其他人知道。刘备这个人和其他两位帝王有一个最大的区别,凡事没有个商量,不知是早期身边没有可供商量的谋士养成的习惯,还是史家在这方面记述有疏漏?应该是前者的可能多一些吧!毕竟,主公对于武将,更多使用的就是命令。这和曹操、孙权不一样。比如说曹操,在迎接汉献帝问题上、是否和袁绍交战问题上,都召开过“会议”商讨过,就是在官渡前线战事吃紧阶段,他也是写信征求后方荀彧等人的意见。孙权在赤壁战之前,明确有记载的就有两次大型“会议”,一次是大家都建议降曹,惟有鲁肃反对;另一次是接受鲁肃建议,将周瑜从前线调回,周瑜在“会议”上向众人陈述打败曹操的有利条件。刘备可能只有一个诸葛亮,平常总是形影不离,也许是既没有习惯也觉得没有必要吧。总之,我们看不到刘备在占领汉中后有什么战略谋划,而是匆匆忙忙地称王了。

  刘备自称汉中王以后,关羽被封为前将军,也就是王以下的最高军职。除此之外,由于关羽独立守卫荆州,关羽还比马超和张飞多了一份权力,不仅假节,还是假节钺,也就是多了一份生杀大权。尽管如此,处在一个档次的还有马超、张飞、黄忠三人。张飞这个人没有问题,和他一起跟随刘备起兵,都是老兄弟,生死与共,相互知根知底,并列一起没有什么。马超这人也说得过去,除了是军人世家,诸葛亮也给他做过解释;关键是黄忠。在关羽看来。黄忠就是一个老兵,和一个老兵“同列”,这让关羽很不舒服。不过,刘备派来举行任命仪式的官员说了,黄忠虽然和您同班同列,但汉中王心里那个轻重程度能一样吗?汉中王和您是什么关系?那就像是一个人!是休戚与共,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关系。关羽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要证明他才是刘备手下武将第一,别人可以和他同班同列,但对于汉中王的忠心以及个人能力,谁人能比?正是这种立功心切,决定了关羽一定要做一件事情,一件大事情,才发起了襄樊之战。

  关羽死的时候,已经接近六十岁了,这在当时已经算是比较大的年龄,关羽有没有想在有生之年做最后的冲刺?刘备夺取汉中,上庸申耽投降,关羽有没有看着别人取得光辉业绩而不甘寂寞的冲动?这些在今天看来或许已经不重要了。

  关羽最终失败了,这不仅导致了自己兵败身亡,还让整个蜀汉国成了偏安一隅的小国。但我们应该赞赏关羽的气魄,他不但为我们演绎了战役过程中擒于禁、斩庞德的精彩,更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军人的担当!这是使关羽成为名将的战役,在此之前,让关羽扬名的只有白马斩颜良一战。但是,如果没有后来的襄樊之战,谁又能保证斩颜良不被他人夺美,或者是淹没在历史尘埃当中?襄樊之战是三国著名的战役之一,无论是司马懿和蒋济的庙算胜策,还是吕蒙瞒天过海的“白衣过江”之计,即或是陆逊的卑辞巧智,都比不上关羽气吞山河的浩然壮举。可以说,关羽能够发动这次襄樊战役,败亦英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无兵力支援的关羽为何还要发起襄樊之战?
襄阳之战是元朝统治者消灭南宋政权的一次重要战役,是中国历史上宋元封建王朝更迭的关键一战。这次战役从南宋咸淳三年(1267年)蒙将阿术进攻襄阳的安阳滩之战开始,中经宋吕文焕反包围战,张贵张顺援襄之战,龙尾洲之战和樊城之战,终因孤城无援,咸淳九年(1273年)吕文焕力竭降元,历时近6年,以南宋襄阳失陷而告结束。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关羽率领刘备留守荆州的军队,进攻魏国驻守樊城的曹仁,襄樊之战打响。战役开始进展顺利,借助秋天的大雨,汉水泛滥,于禁所率领的七军都被大水淹没,关羽擒获了于禁,还斩杀了魏国名将庞德。梁、郏、陆浑等地一些反抗曹操的地方势力在远处接受了关羽的印信和号令,自愿成为关羽的分支部队。但是,由于樊城守将曹仁的以死坚守,曹操的援军又源源不断地赶来,关羽终究不能攻克樊城,只好从樊城撤退。又因为东吴军背后袭击夺取了江陵,城中将士的妻、子都做了俘虏,关羽的部众散尽,关羽在临沮兵败被杀...
· 从襄樊之战看关羽
一般人认为,关羽发动襄樊之战的时机稍微晚了点,如果乘着曹操大军还在汉中与刘备对峙的时候,效果会更好一点。即使再晚一些,当宛城发动反曹起义的时候,也是有好处的。但关羽却选择了七月,这是为什么呢?关羽应该是考虑到正是涨水的季节,有利于水军沿汉水进攻,不利之时也可以沿汉水撤退。这应该是在步骑兵方面实力不如曹军的关羽所被迫采取的策略。至少可以在天时与地利方面占据不败之地。实际证明,在这个季节的战争对水军较强的关羽来说还有意想不到的好处。由于八月的连续大雨,由七个军组成的于禁部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最受曹操看重的左将军于禁以下三万多精锐曹军成了与他们数量基本一致的关羽军的俘虏。曾经勇冠(马)腾军的立义将军庞德也成了刀下之鬼。荆州刺史胡修、南阳太守傅方闻风投降,要不是汝南太守满宠有大局观,许昌之南,都要变成关羽的领土了。但是,如天上掉馅饼一般的胜利,让本来就目中无人的关羽更加不可一世了。他似乎完全忘记了...
· 从襄樊之战看关羽
一般人认为,关羽发动襄樊之战的时机稍微晚了点,如果乘着曹操大军还在汉中与刘备对峙的时候,效果会更好一点。即使再晚一些,当宛城发动反曹起义的时候,也是有好处的。但关羽却选择了七月,这是为什么呢?关羽应该是考虑到正是涨水的季节,有利于水军沿汉水进攻,不利之时也可以沿汉水撤退。这应该是在步骑兵方面实力不如曹军的关羽所被迫采取的策略。至少可以在天时与地利方面占据不败之地。实际证明,在这个季节的战争对水军较强的关羽来说还有意想不到的好处。由于八月的连续大雨,由七个军组成的于禁部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最受曹操看重的左将军于禁以下三万多精锐曹军成了与他们数量基本一致的关羽军的俘虏。曾经勇冠(马)腾军的立义将军庞德也成了刀下之鬼。荆州刺史胡修、南阳太守傅方闻风投降,要不是汝南太守满宠有大局观,许昌之南,都要变成关羽的领土了。但是,如天上掉馅饼一般的胜利,让本来就目中无人的关羽更加不可一世了。他似乎完全忘记了...
· 伊阙之战双方兵力伊阙之战白起为何兵力不足?
伊阙之战是秦国大将白起以少胜多取得胜利的重要战役,此战韩国精锐损失殆尽,秦国则以不可抗御之势向中原扩展。伊阙之战双方兵力秦军不详魏韩东周联军240,000人伊阙之战,双方兵力对比为,秦军最多十余万,魏韩联军约为三十万上下。伊阙之战白起为何兵力不足首先,二十几年前,秦国侵入巴国、蜀国,并且将巴国、蜀国据为己有。但是让秦人没有料到的是,巴蜀人并不甘心被秦国所统治,巴国蜀国爆发了一次又一次的叛乱。于是,当初攻下巴国蜀国的老将军司马错,就不得不统领一支秦军主力,常年驻扎在巴蜀进行平乱,这支军队数量有十几万,这也应该是秦国最大的一支军事力量。公元前前280年(十几年后),老将军司马错率领他的十万秦军,从蜀地沿长江而下,攻取楚国黔中郡(今湖南西部及贵州东北部)然后,秦国几年前挟持了在秦楚边境谈判的楚怀王,后来楚怀王克死秦国,秦、楚的矛盾激化,秦国与楚国至少是没有和谈的可能,秦国必须用重兵防守武关附近,...
· 襄樊之战
“无襄则无淮,无淮则江南唾于可下也”襄樊之战是元朝统治者消灭南宋统一中国的一次重要战役,是中国历史上宋元封建王朝更迭的关键一战。这次战役从南宋咸淳三年(1267年)蒙将阿术进攻襄阳的安阳滩之战开始,中经宋吕文焕反包围战,张贵张顺援襄之战,龙尾洲之战和樊城之战,终因孤城无援,咸淳九年(1273年)吕文焕力竭降元,历时近6年,以南宋襄樊失陷而告结束。蒙古忽必烈时期,灭宋战争的进攻重点改为襄樊,实现了由川蜀战场向荆襄战场的转变。南宋襄樊地处南阳盆地南端,襄阳和樊城南北夹汉水互为依存,“跨连荆豫,控扼南北”,地势十分险要,自古以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也是南宋抵抗蒙古军队的边隆重镇。咸淳三年(1267年),南宋降将刘整向忽必烈进献攻灭南宋策略,“先攻襄阳,撤其捍蔽”,他认为南宋如果“无襄则无淮,无淮则江南唾手可下也”。刘整“攻宋方略,宜先从事襄阳”的建议为忽必烈所采纳,宋元战争进入了元军对南宋战略进攻的...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