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大唐对外兴起之战——阴山之战,一举确立了唐太宗天可汗的地位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117
转发:0
评论:0
大唐对外兴起之战——阴山之战,一举确立了唐太宗天可汗的地位,这是大唐对东突厥关键性的一次战役。其对大唐的重要性不亚于近代解放战争的辽沈、

  这是大唐对东关键性的一次战役。其对大唐的重要性不亚于近代解放战争的辽沈、平津战役。这次战争过后大唐疆土北方的威胁基本解除,而且也为后来消灭西打定了基础。从此一个崭新的帝国从东方升起。...犯河西

  贞观三年(629年)十一月,东将军雅尔金和阿史那杜尔率军进扰河西。肃州(治酒泉,今甘肃酒泉)守将张士贵、甘州(治张掖,今甘肃张掖)守将张宝相互相统兵结成掎角之势,坚壁清野,坚守城池,利用城池阻挡骑兵,最终使人无功而返。这为李世民反击找到了出兵的借口。

大唐对外兴起之战——阴山之战,一举确立了唐太宗天可汗的地位

  六路大军

  将军张公瑾上书唐太宗李世民,列举了六条出兵的理由。太宗以进攻河西为借口,于二十三日诏命兵分六路出兵剿灭东。兵部尚书代国公李靖为定襄道行军总管,张公瑾为副,率领中军;并州都督英国公徐世勣为通漠道行军总管(《资治通鉴》作通汉道,疑为“汉”和“漠”繁体字形状相近而产生的失误),由东路率主力直接进攻东腹地;华州刺史霍国公柴绍为金河道行军总管,在西路顺黄河前进,与李靖、徐世勣遥相呼应;礼部尚书任城郡王李道宗为大同道行军总管,张宝相为副,从灵州往西北挺进;检校幽州都督卫孝杰为恒安道行军总管,镇守燕云地区防止军队东逃;灵州都督薛万淑为畅武道行军总管,借道东北出击后方,监视突利可汗。大军10余万皆受李靖节度,分6路反击。

大唐对外兴起之战——阴山之战,一举确立了唐太宗天可汗的地位

  突袭定襄

  四年正月,李靖率3000骁骑从马邑(今山西朔县)出发,进屯恶阳岭(今山西平鲁西北),乘夜袭占襄城(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土城子)。颉利可汗未料到唐军突至,认为李靖敢孤军深入,定有主力随后(“兵不倾国来,靖敢提孤军至此?”),慌忙将牙帐撤至碛口(今内蒙古善丁呼拉尔)。李靖又派间谍离间其部众,颉利的心腹大将康苏密挟隋炀帝皇后萧氏及其孙杨政道至定襄降唐。颉利见康苏密降唐,不敢停留,继续率部向阴山撤退,在浑河边与柴绍的金河军交战,之后又在白道(今内蒙古呼和浩特西北)遭到兵出云中(今山西北部)的徐世勣率领的通漠军截击,大败。颉利退屯铁山(今内蒙古白云鄂博一带),收集余众数万。颉利自觉已不是唐军对手,即派执失思力为特使,到长安向唐太宗谢罪请降,表示愿举国内附。实际上企图待草青马肥之时,再转移到漠北,伺机东山再起。夜袭阴山

  唐太宗派鸿胪卿唐俭、将军安修仁等去抚慰,令李靖率兵接应。

  李靖与李绩在白道会合,两人商议,认为颉利虽然战败,但部下兵马仍然很多,之后一定撤往沙漠,保存的实力,唐军北击道路险阻且遥远,如果等到那个时候再追击会十分困难。如今朝廷派使节前往,军必定松懈,以为唐军不会继续攻击。如果这时候挑选一万精兵,携带20天的粮草,不需要进行战斗就可以将可汗擒获。于是同张公谨商议进兵,张公谨表示反对,说:“皇帝的诏书已经同意投降,而且使者唐俭等还在处,怎么能在这个时候发兵攻击呢?”李靖回答说:“这其实是当年韩信用来击败齐国的计策,唐俭之辈没有什么可惜的!”于是趁夜出动军队,李绩部队尾随而行。李靖军队到达阴山,遇到军队的一千多个帐篷,于是将其全部俘虏。

  颉利见到唐朝派遣使者前来,十分高兴,认为这回算是安全了。二月甲辰(3月27日),李靖命令苏定方率二百骑为前锋,乘雾前进,到达可汗的牙帐七里的地方,才被军发现。这时再组织抵抗已经来不及了,苏定方大获全胜,颉利乘千里马逃走。李靖随后引军赶到,溃不成军,唐俭也获救生还。李靖大军此次消灭军一万馀人,俘虏十馀万,获得牲畜数十万,并杀死隋朝义成公主,擒获其子叠罗施。颉利率领残兵一万馀人打算逃入戈壁沙漠,被屯于道口的李绩部堵截,其落大酋长皆帅众归降,李绩获得五万馀俘虏返回唐朝。唐军对东大获全胜,平定了自阴山至戈壁沙漠一带的局势。颉利被俘

  颉利可汗在阴山被击败后,仓皇由云中向西逃窜,意图投奔吐谷浑国王慕容伏允或高昌国王麴文泰。在半路上,部将大多叛逃。其子叠罗施也与他走散。不久,身边只剩下数十骑兵的颉利可汗迎头撞上了李道宗的大同军。一番激战后,唐将张宝相将颉利可汗擒获。李世民没有杀死颉利可汗,而是封他为归义王、右卫大将军,让他在长安度过余生。突利可汗随后归降,被封为北平君王。大将执失思力、阿史那杜尔、阿史那思摩以及契苾何力等悉数归降,都受到唐朝的重用。真珠可汗夷男也上表表示归顺。势力因此完全从漠南消失。

大唐对外兴起之战——阴山之战,一举确立了唐太宗天可汗的地位

  唐朝打败东后,原附属东的各国各部落都归顺唐朝,并称唐太宗李世民为“天可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城濮之战的意义:确立了晋军在中原不可撼动的地位
春秋时期,晋国与楚国为了争夺在中原的霸主地位,晋军制定详细的策略,大败楚军,确立了晋军在中原的不可撼动的地位。城濮之战晋文公率领军队从棘津渡河,进军攻打依附楚国的曹国河卫国,企图通过攻打楚国的依附国来吸引楚国的注意,从而为宋国解围。晋文公先是率领大军渡过黄河,进攻卫国,很快就把卫国占领了。之后,又对曹国发起了攻击,不久便攻下了曹国的都城,俘虏了曹国的国君。晋军攻打曹、卫本想楚军北上,但是楚军却无动于衷,依然攻打宋国。宋国又来向晋王求救,晋王进退两难,最终听从了先轸意见,利用齐、秦“喜赂怒顽”的心理,制造齐、秦、楚之间的矛盾。晋国一方面让宋国送一份厚礼给齐、秦两国,让他们劝楚军撤兵。另一方面,把曹、卫的一部分土地赠送给宋国,以表示自己的忠诚。宋国没有被攻下,加上曹、卫两国的土地又送给了宋国,楚军当然不会同意撤兵。秦、齐遭到楚国拒绝后,也非常恼怒,于是出兵协助晋国,形成了三大强国联合对抗楚国的...
· 长平之战的历史地位长平之战秦胜赵败的原因?
长平之战战后分析胜败因素长平之战秦胜赵败的结局并不是偶然的。除了总体力量上秦对赵占有相对的优势外,双方战略上的得失和具体作战艺术运用上的高低也是其中重要的因素。秦军之所以取胜,在于:首先是分化瓦解了关东六国的战略同盟;其次是巧妙使用离间计,诱使赵王犯下置将不当的严重错误;其三是择人得当,起用富于谋略、骁勇善战的白起为主将;其四是白起善察战机,用兵如神,诱敌出击,然后用正合奇胜的战法分割包围赵军,痛加聚歼;其五是在战斗的关键时刻,秦国上下一体动员,及时增援,协调配合,断敌之援。为白起实施正确的作战指挥提供了必要的保证。赵国失败的主因是在战争初期,赵国统治集团对秦国将大举进攻摧毁赵国的战略野心认识不足,在丢失了晋西南战略要地后,仓促应战。在战役前期,老将廉颇的战役指挥上,不和秦军锋芒硬拼,但是赵国论国力,和军事实力来看都弱于秦国,廉颇这样做只是尽量拖延,打消耗战,利用有利地形消耗秦军有生力量,...
· 睢阳之战:大唐最悲壮的战争
唐朝中期时曾爆发一场著名的叛乱——安史之乱。在这场叛乱中,唐玄宗都仓皇出逃了,却有地方军站了出来,保家卫国抵抗叛乱,这个人就是张巡。这一战被称之为睢阳之战,以其六千人抵抗十三万人的战绩被称之为大唐最悲壮的战争,那么这场睢阳之战是怎么打的呢?大唐最悲壮的战争过程是怎样的呢?当时已经到了安史之乱中期,安禄山的叛军在扫平河北后,挥师南下,攻克洛阳,直逼潼关。同时派唐朝的降将令狐潮领兵四万进攻雍丘(今河南杞县)。雍丘附近有个真源县,县令张巡招募了一千来人,先行占领雍丘。叛军到后,张巡身先士卒,率兵直冲敌营,打退叛军。第二天,叛军又围上来,在城周围架设了百余门大炮。架梯登城。张巡命令士兵把野蒿浇上油,顺城墙往下投,又一次打退叛军。张巡领兵或者趁叛军休息时出城猛冲,或者夜晚缒墙而下,偷袭敌营。就这样,他率领雍丘将士坚守了六十多天,戴甲而食,裹伤复战。打退叛军三百多次进攻,杀伤叛军大半,使令狐潮不得不退...
· 唐朝对外征战的最辉煌之战:薛仁贵三箭定天山
龙朔元年(661年),一向与唐友好的回纥。汉文史料中“回纥”一词来自古回纥文,回纥之名来源于部落韦纥、乌护。788年,回纥改名回鹘,取义为“回旋轻捷如鹘”。回纥是铁勒诸部的一支,韦纥居住在土剌河北,乌护居住在天山一带。回鹘一度作为汗国的臣属。汗国强盛时,回纥部落臣服。首领婆闰死,继位的比粟转而与唐为敌。唐高宗诏郑仁泰为主将,薛仁贵为副将,领兵赴天山击九姓铁勒。临行,唐高宗特在内殿赐宴,席间唐高宗对薛仁贵说:“古代有善于射箭的人,能穿透七层铠甲,你射五层看看。”薛仁贵应命,置甲取弓箭射去,只听弓弦响过,箭已穿五甲而过。唐高宗大吃一惊,当即命人取坚甲赏赐薛仁贵。龙朔元年(661年),一向与唐友好的回纥。汉文史料中“回纥”一词来自古回纥文,回纥之名来源于部落韦纥、乌护。788年,回纥改名回鹘,取义为“回旋轻捷如鹘”。回纥是铁勒诸部的一支,韦纥居住在土剌河北,乌护居住在天山一带。回鹘一度作为汗国的...
· “天可汗”时代大唐帝国的开疆拓土史
在中国历史上,“盛唐”与“强汉”并称。相对于大汉帝国的坚韧不拔,铁血豪情,大唐帝国多了一丝开明,多了一丝大气。因此,大唐帝国显得更加包容大度。所以,大唐帝国,万国来朝,达到中国古典最巅峰。但是,开明大气,并不意味着大唐帝国软弱可欺,大唐帝国的武功丝毫不逊色于大汉帝国。整个七世纪是属于大唐帝国的世纪。所有草原胡人全部被大唐帝国击败。所有草原胡人尊称唐太宗为“天可汗”。因此,七世纪又被称为“天可汗的时代”。下面就让我们回顾一下“天可汗的时代”。隋朝末年,隋炀帝荒淫无耻,昏庸无道,天下大乱。看到群雄并起,隋朝大势已去,太原留守李渊,也不甘心为隋朝殉葬。李渊杀掉隋炀帝派去太原监视他的人,举兵反抗。李渊举兵后,迅速控制了大半个山西,为政权的建立初步奠定了基础。稳定山西形势后,李渊准备攻取关中。派长子李建成于次子李世民分别统兵进攻关中。李建成与李世民先是在黄河渡口斩杀隋朝名将宋老生,后在关中门户之地,...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